?

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2014-07-18 12:06李建莉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年20期
關鍵詞:風險管理住院護理人員

李建莉

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李建莉

目的探討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使用抽簽方式選取40例在本院住院的患者, 將所有患者按照住院尾號奇偶隨機分為風險組(20例)以及對照組(20例), 對照組采用傳統模式下的護理管理, 風險管理措施應用于風險組, 對兩組研究對象經不同管理后的療效進行對比。結果患者投訴以及風險事件方面比較, 風險組投訴率為0明顯比對照組投訴率30.0%低, 且風險組風險率的5.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5.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同時患者滿意度方面比較, 風險組的95.0%比對照組的60.0%明顯要高,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把風險管理應用于護理工作中, 能有效減少醫療糾紛, 提高患者滿意度, 減少投訴事件的發生, 減少風險的發生, 值得臨床推廣。

應用;護理管理;風險管理

對在醫院住院患者的護理過程中因各種因素包括環境因素、自身因素、給藥因素、儀器使用危險因素、患者交接的危險因素等而發生的不安全事件叫做護理風險[1]。在不同的科室有不同的風險, 風險的發生率和工作量是成正比的, 若出現護理風險事件, 會對患者及其家屬造成心理以及生理上的創傷, 同時對醫院的正常秩序造成影響。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對風險的管理, 風險管理是指發現潛在風險并對其進行評價、識別最后對風險采取對癥處理的管理科學, 加強風險管理能夠有效地提高對患者的護理服務, 明顯降低醫療糾紛等[2]。本文對40例住院患者經不同管理后的療效進行對比,旨在研究護理過程中加強風險管理的臨床價值?,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使用抽簽方式選取40例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本衛生院住院的患者, 其中男21例, 女19例, 平均年齡(47.6±17.5)歲, 將所有患者按照住院尾號奇偶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風險組(20例)以及對照組(20例), 其中風險組中女9例, 男11例, 對照組中男10例, 女10例。選擇的研究對象在一般資料方面例如性別、年齡、住院時間、病情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因此可對其進一步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模式下的護理管理, 而風險管理措施應用于風險組, 具體措施:對護理人員職業素養以及風險意識予以加強, 不斷提高護理人員護理服務意識, 定時組織護理人員對職業素養以及風險意識進行加強教育, 指導護理人員將風險管理納入日常工作當中。建立風險管理體系,減少患者和醫院的經濟損失以及減少醫療糾紛, 對潛在以及存在風險在日常護理工作中進行識別、評價以及處理。風險管理的主要內容有:目標設定、風險評估、風險應對、信息交流等。影響目標潛在風險的鑒別是依據設定目標, 對潛在風險進行綜合性的分析, 并采取措施降低、回避、分擔、承受風險, 鑒別護理人員履行職責的方式, 確保消除潛在風險。實施有效的風險管理: ①建立一個控制風險小組, 組內成員要對各個科室存在或者潛在風險進行預測、分析、評估, 并針對這些潛在風險制定防范措施。②側重主要風險點, 在各個科室中有很多環節會有風險, 因此應對主要風險點進行監測, 以防發生重大醫療糾紛。③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加以提升, 醫院各個科室的住院患者往往病情復雜且嚴重, 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具有較高的風險意識和護理水平, 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風險, 使患者早日康復。④制度落實, 完善并落實風險管理制度和護理管理制度的進行, 對藥品、設備、器材等加強管理, 及時上報一些特大事故、或者中毒患者等, 建立標準化的搶救措施。⑤ 及時處理糾紛以及各種大小問題, 及時調節回應患者家屬的不滿。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實施不同方式管理后的護理質量包括投訴率、滿意率、風險事件等進行對比。

1.4統計學方法 本文中所有數據使用SPSS17.0進行處理以及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研究對象經不同管理后, 患者投訴以及風險事件方面比較, 風險組明顯比對照組低,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同時患者滿意度方面比較, 風險組比對照組明顯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體見表1。

表1兩組研究對象經不同管理后的療效對比[n (%)]

3 討論

醫院的各個科室中都會有風險的存在, 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增強以及經濟水平的提高, 近年來我國醫療糾紛案件而呈逐漸上升的趨勢, 嚴重影響醫院的正常秩序以及醫院形象[3]。因此對護理風險的管理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加強風險管理成為護理工作中較為重要的內容。具體通過對護理人員職業素養以及風險意識予以加強, 建立風險管理體系, 實施有效的風險管理, 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加以提升, 制度落實, 及時處理糾紛等能有效地降低醫療糾紛, 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 對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有重要作用[4]。

本文通過對兩組患者進行不同方式的管理來對比兩組管理后的療效, 結果顯示患者投訴以及風險事件方面比較, 風險組明顯比對照組低,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同時患者滿意度方面比較, 風險組比對照組明顯高,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把風險管理應用于護理工作中, 能有效減少醫療糾紛, 提高患者滿意度, 減少投訴事件的發生,減少風險的發生, 值得臨床推廣。

[1] 李亞潔,張立穎,李瑛, 等.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中華護理雜志, 2004, 39(12):918-920.

[2] 劉玉靜.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4, 11(2):116-117.

[3] 宴奕虹.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齊魯護理雜志, 2013, 19(12):99-100.

[4] 沈亞菊.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2, 9(2):33.

2014-08-29]

516353 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黃埠鎮衛生院

猜你喜歡
風險管理住院護理人員
媽媽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譜
探討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
淺談護理人員的壓力來源及管理策略
骨科住院患者雙側腋下體溫比較
對企業合規風險管理的思考
重癥監護病房護士的壓力源分析及應對方式
房地產合作開發項目的風險管理
淺談影響外科護理人員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決對策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