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心動圖對川畸病冠狀動脈損害的診斷價值

2014-07-18 12:06武曉燕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年15期
關鍵詞:異常者射血主干

武曉燕

超聲心動圖對川畸病冠狀動脈損害的診斷價值

武曉燕

川畸病 (kawasaki disease, KD)又稱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 , 是一種全身性血管炎為病理改變的發熱性疾病 , 近年來已取代風濕性心臟病 , 成為我國兒童最常見的后天性心臟病之一 , 而冠狀動脈病變是其最嚴重和最常見的并發癥[1]。早期正確診斷對 KD 的治療及預后有重要意義 , 超聲心動圖在KD的診斷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回顧分析本院 60 例 KD 患者的超聲心動圖特征 , 旨在提高超聲心動圖對該病的診斷率。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2011 年 7 月 ~2013 年 12 月在本院收治并確診為川畸病的患兒 60 例 , 其中男 33 例 , 女 27 例 ;年齡 7個月 ~5 歲 , 平均年齡 (2.3±0.9)歲。所有患兒的診斷均符合1988 年 12 月國際川畸病會議修定的標準[2]。初次檢查時間多為高熱 3~10 d, 平均 7.5 d。

1. 2 儀器與方法 采用 Philips iE33 和 Sonos 5500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 , 探頭頻率 3~5 MHz?;純喝∑脚P位或左側臥位 , 在平靜狀態下 (不能配合者給予水合氯醛 70~90 mg/kg 口服或灌腸 , 睡眠后檢查 )同步連接心電圖 , 常規觀察心臟各標準切面 , 觀察各房室腔大小、室壁運動情況、有無心包積液、各房室瓣口及動脈瓣口有無反流。重點探查胸骨旁大動脈短軸切面 , 在清楚顯示主動脈瓣膜后 , 探頭偏轉 , 使左、右冠狀動脈起始段清晰顯示 , 右冠狀動脈顯示不滿意者 , 可于胸骨旁左室長軸切面進一步觀察。待圖像顯示滿意后凍結圖像并局部放大 , 觀察左、右冠狀動脈各段 (左冠狀動脈主干、右冠狀動脈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 )走行、形態、內徑 ,注意各段動脈內膜的厚度、回聲、清晰度、有無冠狀動脈瘤樣或串珠樣改變 , 并計算冠狀動脈各段內徑與主動脈根部比值。

1. 3 評價標準 根據 Nakano 等[3]的診斷標準將冠狀動脈表現分為 4 級 :①正常 :冠狀動脈管壁光滑 , 不伴有任何部位擴張 , 體表面積在 (0.5×0.5)m2以下者 , 冠狀動脈內徑 <2.5 mm, 體表面積在 (0.5×1.0)m2, 冠脈內徑 <3.0 mm, 體表面積>1.0 m2, 冠狀動脈內徑可 >3.0 mm, 冠狀動脈主干內徑與主動脈根部內徑之比 <0.16 ;②冠狀動脈擴張 :冠狀動脈輕度損害 , 內徑增寬 , 5 歲以下冠狀動脈內徑 >3 mm, 但 <4 mm ;③冠狀動脈瘤 :冠狀動脈相應部位出現近似球形 , 梭囊狀或串珠樣擴張邊界清楚的液狀無回聲區 , 冠狀動脈主干在 4.0~8.0 mm 之間 , 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內徑≥ 3.0 mm, 可單發或多發 ,屬冠狀動脈中度損害;④巨大冠狀動脈瘤:冠狀動脈瘤直徑≥ 8.0 mm, 病變多為廣泛性 , 屬于冠狀動脈重度損害[3]。

2 結果

2. 1 冠狀動脈受累節段分布 60 例川畸病患兒 , 冠狀動脈有異常改變者 47 例 (78.3%)。其中單純左冠狀動脈異常者 31例 (51.7%), 右冠狀動脈異常者 6 例 (10.0%), 左右冠狀動脈均異常者 10 例 (16.7%)。

2. 2 冠狀動脈受累程度 在冠狀動脈異常的 47 例患兒中 ,輕度損害者 43 例 (91.5%), 中度損害者 3 例 (6.4%), 重度損害者 1 例 (2.1%), 見表1。

表1 冠狀動脈受累程度 (n)

2. 3 心臟功能 在冠狀動脈異常的 47 例患兒中 , 輕度損害者射血分數 (61.5±7.9)%, 各瓣膜口未見明顯或僅見少量反流 ;中度損害者射血分數 (56.5±4.4)%, 2 例患兒二尖瓣口可見中量反流 , 1 例患兒各瓣口未見明顯反流 ;出現冠狀動脈瘤的 1 例患兒射血分數為 41.5%, 心腔擴大 , 各瓣膜口見中量及以上的反流。

3 討論

川畸病在嬰兒和兒童均可發病 , 約 80%~95% 的患兒為5 歲以內 , 6~18 個月的嬰幼兒為高發人群 , 一般來說男性患兒的發病率高于女性患兒。川畸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皮膚黏膜損害以及全身淋巴結的腫大等非典型性改變 , 因此早期的診斷較為困難。川畸病又可較早累及冠狀動脈 , 對冠狀動脈的損害最為顯著 , 可引起心肌梗死、猝死、缺血性心肌病等 , 因此早期診斷對患兒的治療和預后具有重要的價值[4]。

川畸病的發病原因尚未明了 , 目前多認為其可能是一定易感宿主對多種免疫病原觸發的一種免疫介導的全身性血管炎 , 免疫復合物沉積于血管壁上 , 引起血管內皮系統受損 ,進而形成以中小動脈受累為主的炎性反應。隨著病程的進展,炎性細胞浸潤壞死 , 彈力纖維及肌層斷裂 , 動脈瘤形成 , 瘤內可逐漸形成血栓引起栓塞和動脈管腔的狹窄 , 進而引起缺血性心臟病等[5]。

本研究發現 , 川畸病主要累及左冠狀動脈 (51.7%), 其次為左、右冠狀動脈同時受累 (16.7%), 而單純右冠狀動脈受累者 (10.0%)則較為少見 , 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也相符。而出現冠狀動脈改變者多為輕度損害 , 這可能與研究患者多為早期就診 , 大部分患兒處于發病初期 , 故超聲心動圖表現多為冠狀動脈擴張為主。而出現左冠狀動脈瘤的1例患兒檢查時間為出現臨床癥狀的第 10 天 , 可能與病情的逐漸進展有關 ,并合并出現了心功能異常。

超聲心動圖作為一種快速、安全、無創、簡便準確的檢查手段 , 除可評價患者心臟形態功能的變化外 , 還可清晰顯示左、右冠狀動脈受累情況及受累程度 , 有無冠狀動脈瘤的形成 , 對川畸病的診斷及療效評價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 已成為診斷和監測川畸病的重要方法。但其由于受技術條件的影響 , 雖可清晰顯示冠狀動脈近段的病變情況 , 對于遠段的診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因此在臨床操作中還可輔以其他檢測手段。

[1]黃國英 .川畸病并發心血管損害的病理機制和超聲心動圖檢測 . 國外醫學 , 2001, 28(2):72-74.

[2]梁翊常 .川畸病的冠狀動脈損傷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 1999, 14(3):132.

[3]Nakano H, Ueda K, Saito A, et al. Repeated quantitative angiograms in coronary arterial aneurysm in Kawasaki disease. Am J Cardiol, 1985, 56(13):846-851.

[4]施婷婷 .川畸病合并冠狀動脈損害的遠期轉歸及隨訪 .國際兒科學雜志 , 2010, 37(3):294-296.

[5]陳樹寶 .川畸病冠狀動脈病變的影像學診斷 .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 2011, 26(21):1619-1623.

2014-04-23]

471000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超聲科

猜你喜歡
異常者射血主干
陳朝金教授運用生脈散合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射血分數保留性心衰(氣陰兩虛兼血瘀型)經驗
我國天然氣東西主干管網和南北供應要道全面聯通
抓主干,簡化簡單句
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與心臟重構的相關性
糖代謝異常者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病率及其相關因素
M型超聲心動圖中左室射血分數自動計算方法
社區老年體檢人群炎性指標檢測及臨床價值研究
太原旅游職業學院體檢中血壓異常的分析
左主干閉塞的心電圖表現
針灸治療對多發性神經炎患者神經傳導速度的影響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