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管拔除后膽瘺患者“三管”療法的護理

2014-08-19 01:49李慧萍
中國醫學創新 2014年19期
關鍵詞:膽瘺竇道導尿管

李慧萍

膽道手術患者無論是行膽總管切開探查,還是膽道成形或重建手術,手術結束時,絕大多數要在膽總管內放置一根T形橡膠管以引流膽汁,降低膽管壓力,防止膽汁滲漏、感染,或起支撐膽道等作用。當T管放置時間達到2~4周,經T管造影正常,患者夾管試驗無任何不適,此時拔管,仍有部分患者會出現膽瘺現象[1]。一旦發生,對已經經過一次手術創傷的患者無疑是雪上加霜,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先觀察,膽瘺嚴重者轉手術剖腹探查,行腹腔沖洗、引流,或根據病情行膽道重建,修復后再行T管支撐引流治療。對患者身體和精神勢將造成嚴重打擊。本院自2010年2月-2013年1月,對用硬麻管初篩發現膽瘺者,或延遲拔管、或經竇道插入引流管、或經竇道缺損處插入氣囊導尿管入腹腔作為引流管,建立腹腔沖洗和引流通路,并進行恰當的護理,避免了再次手術給患者造成的痛苦?,F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2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7例膽瘺患者,男4例,女3例,年齡48~79歲,平均63.5歲。7例患者留置T管時間均大于4周,行常規T管造影證實膽道無梗阻,無下端狹窄及殘余結石;試夾管1~2 d,夾管期間患者無腹痛、發熱、黃疸等癥狀。

1.2 治療方法 所有放置T管的手術患者經T管造影后,開放T管引流2 d,使造影劑完全排出,避免逆行感染。準備拔管前,護士準備一次性硬麻穿刺包一只,皮膚消毒用物一套,無菌鑷子兩把,20 mL注射器數根,無菌導尿管一根,氣囊導尿管一根,帶至B超治療室。治療室環境、溫度合適后,安置患者在治療床上,護士一旁協助并安慰患者。拔T管時,醫生利用硬麻管刻度比量T管長臂在體內的長度,護士記下,將硬麻管外涂消毒石蠟油,在B超下沿T管外側壁與腹壁之間潛在間隙置入,直至T管橫臂頂部,從硬麻管中注入生理鹽水,邊推注邊往回退管,B超下看生理鹽水彌散情況。本組7例有1例老年患者B超下見腹壁內全程彌散入腹腔,示竇道完全未形成,放棄拔管,延長至16周后,同法篩查示竇道形成方拔除T管。余6例未見明確生理鹽水滲入腹腔,但拔除T管后15 min至數小時不等,出現程度不同的腹痛,再次B超下從竇道置入硬麻管,試注生理鹽水,發現4例竇道與腹壁聯結處滲漏,即沿竇道插入普通導尿管至竇道頂部,15~27 d后,在導尿管外側壁與腹壁竇道間隙內再次插入硬麻管,注射生理鹽水篩查無滲漏,拔除導尿管后,未出現腹痛等不適。另2例硬麻管篩查時發現竇道部分缺損,遂將硬麻管帶金屬導芯插入竇道,在B超引導下,從缺損處置入腹腔,繼續前行5 cm,然后將硬麻管末端插入氣囊導尿管頂端引流孔中,沿竇道緩慢推進,引導氣囊導尿管進入腹腔,最后當氣囊導尿管進入腹腔后,再向腹腔內推行5 cm,然后一手扶穩氣囊導尿管,防止滑脫,另一手從氣囊導尿管尾端抽出硬麻管,護士將氣囊充注生理鹽水10 mL,略往外拽,感到稍有阻力即停,接負壓引流袋。護士協助患者擺右側臥臀部墊高體位,若B超測及腹腔有積液時,用注射器從氣囊導尿管內試吸有無膽汁,然后低壓灌注生理鹽水,再低壓回吸,如此反復,無明顯積液再接負壓引流袋。治療過程中,護士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面色,隨時詢問患者有無不適。

1.3 護理

1.3.1 心理護理 膽瘺患者經歷了一次手術,生理和心理已經受過一次重創,再次出現這種狀況,心理難免出現焦慮、恐懼,甚至悲憤、對治療缺乏信心等不良情緒,甚至出現對醫務人員的信任危機。醫務人員應該關心,體諒、理解患者,耐心解釋疾病的有關知識,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告知患者這種保守治療能盡可能地減輕患者的痛苦和負擔[2-3]。取得患者書面同意后,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操作的具體過程,配合要領,注意事項。住院期間,鼓勵患者多與病友溝通,多交流,及時解答患者及家屬的疑問,增強治療信心,避免緊張、抑郁等負性情緒影響。

1.3.2 管道護理

1.3.2.1 管道固定 無論是普通導尿管,還是氣囊導尿管,出腹壁處均以縫針固定,外加蝶形膠布敷料覆蓋,負壓引流袋用別針固定于褲腰,低于引流平面,再以腹帶纏繞于上腹部。2例行氣囊導尿管腹腔內引流者,每周復查B超,看氣囊大小,能否有效覆蓋竇道缺損處,根據情況調整氣囊大小、位置。告誡患者和家屬,睡覺、翻身、活動等不可拖拽引流管,嚴防滑脫,打折。經常從T管的近端向遠端擠捏,擠壓引流管,檢查有無扭曲或受壓,有無血塊,泥沙樣結石填塞。以保持引流管通暢[4]。將引流管固定是否牢固、通暢,列為重點交接班內容。隨時記錄引流液的顏色、性質、量。膽汁應呈黃色或黃綠色、清亮,膽汁引流量應逐漸減少。每日更換引流袋前后均洗手,注意無菌操作。

1.3.2.2 管道沖洗 每日2次經導尿管抽吸沖洗,沖洗前半小時協助患者向右側臥抬高臀部,用注射器先低壓抽吸,然后用加有慶大霉素的生理鹽水沖洗,注意抽吸沖洗壓力不宜過大,發現阻力或抽吸有血即停止操作,防止損傷。必要時,可用酒精和碘伏消毒導尿管尾端各2遍后,用無菌帶導芯的硬麻管插入捅開堵塞的膽石或血塊。沖洗完畢,引流管接負壓引流袋,患者改半臥位[5]。當引流液轉為淡黃色水樣或24 h總量小于100 mL即可停止沖洗,本組平均沖洗時間為9 d。

1.3.2.3 竇口護理 每次沖洗完畢均行竇口換藥,保持竇口敷料清潔干燥,竇口如因置管時間過長或膽汁、分泌物滲漏而出現紅腫,可在周圍皮膚涂搽氧化鋅軟膏,加強護理,必要時行紅外光物理治療[6]。

1.3.2.4 拔管護理 隨著引流治療的進展,導尿管里的引流量逐漸減少,顏色變得澄清,體溫漸漸下降至正常,患者無特殊主訴,觸診腹部較軟,無明顯壓痛反跳痛,血常規檢查正常,可考慮拔管。拔管前反復用硬麻管篩查竇道形成情況。4例竇道與腹壁聯結處斷裂者經普通導尿管引流10~25 d,平均17.5 d,篩查無異常,拔除引流管后,觀察1周未見膽瘺現象;2例用氣囊導尿管行腹腔內引流者,15~35 d后經硬麻管篩查竇道缺損僅剩氣囊導尿管插入處時,氣囊放氣觀察48 h,無腹痛,腹膜炎等癥狀時,將氣囊導尿管退出腹腔,留置于竇道內,繼續引流7~15 d,在B超下,再次用硬麻管篩查無生理鹽水滲入腹腔,則夾管觀察48 h,無不適,拔除氣囊導尿管[7]??倸v程22~50 d,平均36 d。繼續觀察1周,未出現不適主訴。竇道完全未形成的老年病例,延遲至16周后,前2次每1個月用硬麻管篩查1次,后2個月每半個月篩查一次,直至竇道完全形成,拔除T管后未曾出現膽瘺現象。拔管后殘留竇道可用凡士林紗布填塞,竇口以蝶形膠布固定,1~2 d可自行閉合,竇口護理直至創口完全愈合。

1.3.3 病情觀察 患者留院期間,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和腹部癥狀,嚴防腹部感染,泌尿呼吸道感染,皮膚感染等并發癥。準確記錄引流液的量和色澤,結合大便顏色,了解膽總管遠端是否通暢[7-9]。根據病情設置體溫測試時間間隔。每次巡視病房均要關注引流情況和腹部腹膜炎癥狀,有無不適主訴,定期進行血生化檢查,護士根據檢查結果和醫囑調整護理措施。

1.3.4 藥物治療 為預防和治療腹腔感染,必須遵醫囑按時準確應用抗生素,現配現用,確保療效,爭取及早控制感染,注意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防止過敏反應。

1.3.5 營養支持 膽瘺患者因發熱、病程遷延持久,消耗很大,胃納較差,營養相對不足,加之竇道形成不良除手術因素外,患者自身多有健康原因,如:年老、低蛋白血癥、貧血、糖尿病、惡液質、應用激素、免疫抑制劑等,影響瘺口愈合[10]。鼓勵患者進食高蛋白、高能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如新鮮的魚、瘦肉、牛奶、蛋、水果和蔬菜[11]。病程中定期監測血生化指標,及時增加營養,糾正低蛋白、高血糖等不良因素。病情嚴重者行TPN營養支持,并做好靜脈留置針的護理。

1.3.6 基礎護理 患者臥床期間,要切實做好各項生活護理。發熱時要提供充足的水分,衣服潮濕及時擦干更換[12-13]。保持床單清潔干燥,保持口腔皮膚衛生,根據病情需要調節臥位,平時以半臥位或斜坡臥位為主,治療時再改為右側臀高位。竇口護理時嚴格遵守無菌原則,注意保暖,保護患者隱私。

1.3.7 健康教育 鼓勵患者多翻身,勤叩背,進行深呼吸鍛煉,教會患者有效咳嗽,?;顒铀闹?,促進胃腸蠕動恢復,防止腸粘連[14]。病情平穩后,適當增加活動,提高身體的耐受性和順應性。因病程遷延,應教育患者注意個人衛生,做好口腔護理,皮膚護理,預防各種感染。當患者能帶管活動時,沐浴時應取淋浴方式,并用切口貼膜覆蓋引流傷口處[15]。沐浴完畢,竇口更換無菌敷料。

2 結果

本組7例患者采用“三管”療法,經恰當的護理措施,均未經開腹手術;保守期間未發生腹腔感染、黃疸、出血等并發癥,亦未發生呼吸道泌尿道或皮膚感染,拔除T管后觀察1周,未發現腹痛、發熱等現象,所有患者保守治療成功。

3 討論

T管在膽總管切開取石術、膽腸吻合術,重癥膽管炎等膽道手術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手術因素、病情嚴重程度、患者的身體因素、T管的材質等等方面的影響,使得T管周圍竇道形成緩慢或不良,因而膽瘺現象難以完全避免。而膽瘺一旦發生,會引起腹痛、腹膜刺激征等膽汁性腹膜炎體征。對已經歷過一次手術創傷的患者,無疑給其生理心理都將造成沉痛的打擊,給患者的家庭和經濟帶來沉重負擔,甚至危及生命。醫務人員在做好基礎護理、嚴密觀察病情、有效抗感染、營養支持等措施的同時,序貫應用硬麻管及時發現膽瘺患者、再通過普通導尿管和氣囊導尿管建立引流和沖洗通道,使膽瘺的保守治療得以實施,起到了與手術治療異曲同工的效果,避免了二次手術給患者帶來的身體打擊和心理創傷,減輕了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節約了醫療資源。切實做好保守治療期間每個環節的護理工作,確保護理質量,是膽瘺保守治療成功的保證。

本研究中7例膽瘺患者在T管拔除前使用硬麻管篩查,及時發現竇道未形成的病例,避免了盲目拔管造成的不良后果;對竇道已形成,但在拔管時由于動作粗暴等原因,造成竇道斷裂或缺損而引起的膽瘺能及時發現,及時救治,避免了病情向縱深發展,為保守治療贏得了時間和可能,共10~112 d,保守期間未發生腹腔感染、黃疸、出血等并發癥,亦未發生呼吸道泌尿道或皮膚感染,拔除T管后觀察1周,未發現腹痛、發熱等現象,所有病例保守治療成功。

“三管”保守療法創傷小,操作可控性強,技術學習難度低,患者痛苦輕,費用低廉,尤其在基層醫院,值得推廣。

[1]魯連桂.外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71-78.

[2]付振超,梁東,汪明惠,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膽管損傷40例原因分析與防范[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8,12(1):19-20.

[3]梁蕾.膽道術后并發膽瘺的護理[J].山西醫藥雜志,2011,54(1):98-99.

[4]溫肖玲.影響手術患者焦慮情緒的原因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144-145.

[5]謝衛梅,曾文英,李智.肝膽術后膽漏的動態監測與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8):43.

[6]王琦.膽道術后經雙腔T管行膽道沖洗的護理[J].黑龍江醫藥科學,2009,32(3):66.

[7]程偉,楊繼武.肝膽管結石的治療進展[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158-160.

[8]曾丹陽.34例膽結石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3):73-74.

[9]徐念奴.手術前后護理干預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3):75-76.

[10]宋峰峰,商中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致膽道損傷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3):148-150.

[11]耿紅超,劉偉敏,孟克飛.腹腔鏡膽道造影術162例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2,9(4):149-150.

[12]岳冬梅.淺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醫學創新,2012,9(7):75-76.

[13]何慶玲,王軍,李慧.基層醫院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5):65-66.

[14]蔡建圃.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總管結石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2,9(5):113-114.

[15]烏蘭.腹腔鏡膽囊切除術139例療效分析及護理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2,9(8):146-147.

猜你喜歡
膽瘺竇道導尿管
綜合護理干預對手術后留置導尿管減輕尿路感染的效果
導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的預防與個性化護理干預效果
壺腹周圍腫瘤術后膽瘺發生的危險因素及防治
兒童肝母細胞瘤手術后膽瘺的診斷與治療分析
右脛骨Brodie膿腫急性發作伴軟組織膿腫及竇道形成1例并文獻復習
護理干預在手術室全麻留置導尿管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術后膽瘺的原因及防治分析(附24例報道)
腹部手術后腹壁竇道形成原因及處理
慢性竇道的診治
改良導尿管在尿道成形術患兒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