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獨立學院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融合的實質與策略

2014-08-27 15:40王文燕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14年7期
關鍵詞:學院理念融合

王文燕

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中,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始終若即若離,絕對的、單一的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階段是不存在的,即使在中世紀大學誕生之初,以學術傳播為主要任務的普通教育階段,事實上也與大學之外的城市社區的職業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為學術的實踐來源與受教育者的世俗生活都必然與體現為專業性的職業息息相關。獨立學院作為普通本科高校與社會力量合作舉辦的高等教育機構,下車伊始即多以職業教育為主謀求民辦高校的生存之道,在眾多公立高校的間隙中尋求各具特色的發展之路。獨立學院經歷了草創初期的職業教育為主時期之后,自然會進入到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融合階段,因為獨立學院作為高等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應具有的教育屬性也不能違背高等教育的本義。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之間的天然間隙,形成了二者進行融合的大量問題,究其根源這些問題集中于兩個方面,一是對融合的實質的認識,二是對融合的策略的考量,獨立學院在這方面同樣如此,只是具有了自身的獨特性。

一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關系辨析

(一)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在教育目標上是統一的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融合問題出現的直接原因是對二者關系的認識,人們普遍接受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不同,有人甚至用專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不同來比擬這種差異,以強調與普通教育不同的基于職業或學科考慮的另一種性質的教育形態,“其目標與內容的差異所凸顯的與普通教育的本質區別,就在于就業導向的職業教育已經跨越了傳統學校的界域?!盵1]事實上,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都屬于教育活動范疇,它們并沒有背離教育活動區別于其它社會活動的精神特質,人類社會活動中有一部分是以精神特質立世的,比如教育、慈善等。也就是說,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之所以同屬于教育,在于它們在施行過程中及結果上都充分體現了教育精神,而教育精神將集中體現于教育目標之上。我們知道,職業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普通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這種習慣性的表述隱含著一個需要提醒的常識性見識,那就是教育活動無論是職業教育還是普通教育都旨在培養人。因此,在教育目標上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沒有區分,進一步說,職業教育通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來培養人,普通教育通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人,培養目標雖然不同但教育目標是一致的,這也是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之所以能夠融合的學術性理由。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融合終將實現在學生身上,而不是簡單的不同性質或類型的課程融合,這種融合實際上體現的也是學生成長及發展的需要,如若學生作為受教育的主體沒有這種需要,那么任何形式的教育融合都不會體現于教育目標。

(二)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在課程資源的組合上各有側重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關系復雜,“在高等教育發展史上,普通教育(自由教育、人文教育、通識教育、文化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職業教育)之間的關系,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呈現出分裂與融合的兩種狀態?!盵2]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在培養目標上的不同,具體反映在課程資源的組合上。課程資源根據培養目標設置,不同形態的教育在課程資源組合上差異明顯。職業教育的課程資源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職業知識,二是職業技能,三是職業倫理及規范。普通教育的課程資源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專業(學科)知識,二是專業技能,三是一般知識(包括人文藝術修養知識)。實際上,單純的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都是不存在的,因為職業知識與學科知識本身具有極強的關聯性,職業技能與專業技能更是緊密相連,職業倫理及規范根本無法脫離一般知識的界限。雖然,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在課程資源上具有極強的相關性,但二者在課程資源的組合上顯然各有側重。職業教育重在學生就業能力的塑造上,與人才市場需求盡可能保持相同的頻率,人才市場需求變化職業教育課程資源組合就盡可能變化,盡可能滿足社會對走出校園準備就業的學生的素養要求。普通教育重在學生成長和發展的奠基上,考慮的是學生的整個人生過程,就業能力的培養只是其中非常微小的一部分,甚至是不被明確提出和考慮的一部分,雖然也會涉及專業知識和技能,但那只是教育不得不依靠的載體,只是對學生興趣的尊重的選擇。實際上,正是因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在課程資源組合存在不同才產生了二者需要融合的問題,而融合問題的出現根源在于職業在人生過程中的地位越來越重,今天的職業教育又太過關心了職業而疏忽了人生。

二獨立學院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融合的實質

(一)融合的走向是普通教育向職業教育的注入

在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融合問題上,獨立學院與其他性質院校既具有共性又具有個性,因為獨立學院建立的獨特性決定了它在高校叢林中只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生存的職業教育取向。盡管在實際施行中,因為人類文化的整體性和教育活動的全面性,不會出現單純的職業教育或普通教育,但獨立學院的確在事實上更多地偏重了職業教育。因此,職業教育成為大多數獨立學院教育活動的主體部分?;诖?,獨立學院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融合問題的解決走向就非常明顯了,自然是是普通教育向職業教育的注入,這種形象化的說法表明獨立學院在教育融合過程中需要更多地引入普通教育的理念和內容。比如,在“德國實施的是以職業預備教育為基礎,以普通教育課程為條件,以學生自由選擇為前提的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滲透模式?!盵3]既然是從普通教育向職業教育的注入,那么獨立學院就不能丟棄職業教育這一基本領地,而只能是對這一領地進行符合教育融合要求的改造,強調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對于獨立學院而言,教育融合的追求也不能改變獨立學院的生存之道,否則獨立學院將無法在高校叢林中得以存活和發展,因此,教育融合對于獨立學院而言更像是一次革新,為略顯單薄的職業教育注入更豐腴的養分,以改變獨立學院在教學意義上只能進行職業培訓的事實和形象。接下來,我們需要思考的獨立學院應向職業教育注入普通教育的何種內容或元素。

(二)融合的根本是教育理念和教育內容的融合

獨立學院至少需要向自身的職業教育注入普通教育的理念和內容,因為教育融合首先需要精神層面的融合,其次需要物質層面的融合。精神層面的融合莫過于教育理念的融合,因為教育理念是教育形態的精神性實質,可以說教育理念決定了教育形態的生成。物質層面的融合莫過于教育內容的融合,因為教育內容承載了教育形態的全部現實,教育者等其它教育要素只是這一現實得以實現的中介。具體地說,教育理念的融合是教育融合的根本所在,如何促成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在教育理念上的融合才能解決根本問題,畢竟二者的追求如此不同,各自的教育實施規范又如此根深蒂固。教育內容的融合是教育理念融合的最終體現,畢竟教育內容是實現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標的現實載體,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在內容上差異巨大,相互的融合不可能是簡單的課程增減,而只能是出現新型的符合新教育理念的課程。美國部分地區是通過“轉學教育”實現這一融合的,“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美國聯邦政府、高等教育界和民眾的普遍關注下,轉學教育再度復興,主要表現在開發轉學網絡、建立監督與質量保障機制與加強校際合作三個方面?!盵4]需要說明的是,這種融合依然不可能是對等的,只能是普通教育向職業教育的注入,這與普通大學倡導的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融合大相徑庭,甚至可以說是正好方向相反。就實際的融合而言,較為切實的方法是首先在培養目標上進行整合,在教育者的頭腦中形成新型人才模型規格,然后以此引領對課程內容的調整、綜合,形成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的人才培養路徑和模式。endprint

三獨立學院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融合的路徑

(一)以日常教育教學為主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對獨立學院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融合實質的分析,只是在理論上構建了融合的整體思路,而實現這一整體思路則需要探索現實的路徑。獨立學院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融合趨勢出現的直接根源在于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更深刻的根源在于大學生需要成為全面發展的人,而不只是成為一個合格的預備從業人員。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日常教育教學仍然是我們實現目標的主要依靠,占據著不可能也不應該動搖的主體地位。因為日常教育教學是學校教育領域的主陣地,無論推行何種教育理念,追求何種教育目標,都需要依賴日常教育教學得以實現和達成,獨立學院的教育融合同樣需要確立日常教育教學的主體地位,通過日常教育教學的變革來完成。日常教育教學的變革自然會涉及到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的變革,教師和學生需要領會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融合后的教育理念,教學內容需要相應調整以滿足教育融合后的目標預設和理念托付,教學方法需要找到更適宜的形式運行,教學評價需要能夠準確衡量并起到應有的教育作用,這一切的變革都需要圍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進行,使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是各級各類學校通過培養目標實現的終極教育目的,獨立學院之所以出現教育融合的追求,是因為對職業教育的偏重已或多或少背離了我們的教育目的,不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獨立學院的教育融合不能失了自己的特色,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需要堅守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的學生個性發展。因為職業能力是學生就業的主觀條件,獨立學院的職業教育取向以此為培養目標的起點,其終點放眼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堅守職業能力培養的意義在于為獨立學院鞏固生存和發展的基石,丟棄這一基石暢想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融合勢必成為空談。個性發展與全面發展是辯證統一的,全面發展實質上就包括著個性發展,個性發展的學生才能夠獲得全面發展。學生的個性發展同全面發展一樣,同樣需要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融合。兩種教育形態的融合將為學生提供最為全面的人類才智養分,這些養分不會憑空發揮重要的科學作用和人文作用,需要以學生的職業能力為依托和載體,因為獨立學院學生的優勢就在于其職業能力,因此獨立學院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與個性發展是緊密相連的,甚至可以說,沒有一定的職業能力就沒有一定的個性發展。如果說日常教學是獨立學院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融合的方法選擇所在,那么職業能力培養就是這一融合的目標選擇所在,脫離方法萬事難成,背離目標雖成無益。

四獨立學院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融合的模式

(一)確立以實踐教學為中心的教學體系

對獨立學院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融合的策略思考,在解析了這種融合的關系前提、實質和路徑之后,我們需要充分考慮這種融合的操作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策略研究。對操作模式的思考有兩個維度,一是教師和教學維度,另一是學生和學習維度。從前一個維度而言,教育融合過程中教學形態的選擇要遵從獨立學院自身的特點,職業教育更應注重實踐教學的選擇,形成以實踐教學為中心的教學體系。實踐教學既是一種教學形式,又反映特定的教學目的,簡單地說實踐教學既是通過實踐的教學,又是為了實踐的教學。實踐教學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形成而言,其作用和意義都是其它教學形式無法取代的。因此,在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融合過程中,融合的理念和內容都需要充分體現在實踐教學中,通過實踐教學模擬職業真實場景,訓練和培養學生切實可行的職業能力,以滿足就業現實需求,并在職業能力形成過程中,通過實踐教學體悟普通教育在職業能力培養中的背景和支持作用,明確職業能力形成只是學生全面發展的著力點,而不能成為獨立學院高等教育全部的代名詞。在實踐教學中傳播人文素養為學生的職業技能形成奠定較為完善的“全人”背景,“全人”教育力求破除單向度的職業人培養,獨立學院所追求的教育融合事實上是對“全人”教育的一種新注解,只不過這種注解是在教育事業層次的。

(二)確立以自主學習為核心的學習體系

教師和教學維度的教學形式選擇,只是教育融合模式的一種形式,更為重要的形式當然是以學生和學習為中心的。因為教學終究不過是一種特殊形態的學習活動,前一種維度的形式解析只是為我們明確教師在教育融合中的教學位置,實際上教育融合的所有追求必然需要體現在學生身上,否則所有的努力和嘗試失去了根本的意義。獨立學院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既有階段性的結果意義,又具有過程性的啟發意義,也就是說,獨立學院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只是開啟了學生職業生涯成長的基礎,職業能力的提高是個沒有止境的過程,如同普通教育提倡的人文素養同樣不是一個終結性的實現,只是為學生今后全面發展提供一種最初的鋪墊。因此,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體系尤為重要,因為決定學生今后發展的關鍵在于其學習能力,而自主學習是一種樹立學生學習意識與能力最為貼切的學習類型。自主學習比主動學習更具有學生的主體性,學生自主決定自己學習的一切進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而不只是主動地去完成由教師布置的任務。自主學習為獨立學院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提供了融合的通道,因為融合與否最終體現在學生身上,而不是學?;蚪處??!捌胀ń逃c專業教育是大學教育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作為現代意義上的大學教育,偏重一方或忽視另一方都有失偏頗。因為現代大學的培養目標是要培養全面發展的、有價值的人,使他們在學會‘做事(tOdo)和學會‘做人(tobe)上取得平衡?!盵5]至此,我們解析了獨立學院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融合策略的所有問題,明確了這種融合發生的意義和操作途徑,為現實的教育融合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姜大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的理性追問[J].教育研究,2011,382(11):73.

[2]李建奇.大學普通教育和專業教育關系的歷史透視[J].湘潭大學學報,2006,30(2):156.

[3]徐涵.德國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滲透模式及啟示[J].教育與職業,2005,492(32):16.

[4]孫曼麗.構建高等職業教育和高等普通教育間的橋梁[J].外國教育研究,2011,38(7):11.

[5]龍獻忠.普通教育和專業教育的歷史淵源與高等教育培養目標的演進[J].江蘇大學學報,2003,25(3):6.endprint

猜你喜歡
學院理念融合
初等教育學院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淺談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學院掠影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進醫改
中醫理念的現代闡釋
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