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Logo語言競賽學生的培養

2014-09-02 19:12劉海武
教育教學論壇 2014年12期
關鍵詞:培養學生

劉海武

摘要:2012年我校以園區第一、第二名的成績組隊參加了蘇州市小學生Logo語言競賽。經過緊張激烈的角逐,兩名選手均不負眾望雙雙獲得蘇州市一等獎,占據了25%的一等獎名額。值得一提的是我校竇一民同學以98分的好成績一舉奪得Logo競賽蘇州大市小學組第一名。面對成績的取得,作為輔導老師的我感到非常滿足和欣慰,同時也在如何輔導學生方面給予了我更多的信心。

關鍵詞:小學Logo競賽;學生;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2-0080-02

近年來,隨著學校計算機基礎設施投入的不斷加大,網絡建設的不斷完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得到了空前發展。為發揮課程優勢,更合理地開發學生潛能,隨之而來的計算機競賽也層出不窮,小學Logo語言競賽就是其中一項。然而,賽前訓練既要讓學生充分發揮個人特長,又不能影響學生常規課程,還不能給學生太多壓力以免在比賽中失利。這對指導教師來說是一項巨大挑戰。在訓練中,教師應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來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呢?筆者通過輔導實踐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準備。

一、扎實的專業水平

俗話說:“要讓學生有一桶水,教師要有長流水”。這就要求教師在專業成長過程中始終走在學生的前面。2010年9月,我離開家鄉來蘇上班,上班第三天接到學校通知,讓我帶小學生Logo語言揚長班,目標是培養學生編程興趣和素養,同時選拔尖子生參加區市級比賽。接到通知后我內心非常忐忑,一是以前我教高中,現在教小學,教育對象發生很大變化,這就要求我摸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二是以前我從來沒有接觸過Logo語言,現在卻要教這門課程,我能勝任嗎?三是畢竟有比賽,如果成績不理想,總覺得不好向學生和學校交代。帶著這么多的顧慮開始了我的個人Logo自學之旅。我購買了《Logo語言競賽教程》一書,因白天工作較忙,我經常利用晚上時間在家學習,從開始的FD、LT指令到后面的repeat循環;從開始的畫三角形、四邊形到后面的畫組合圖形和遞歸圖形,等等,無不浸透了我的汗水和心血。記得有一次,我探究畫二叉樹,想了一個下午始終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而二叉樹又是學生競賽的必考知識,也是拿分環節。為此,我在網上查閱了很多相關資料,查看了十幾篇論文報道,通過學會的wait指令讓海龜一步一步畫圖,才算真正理解了遞歸中的起點、遞歸點和終點的意義。在每自學完一段時間,我還不忘對自己進行測試,我搜集了近幾年市區教師和學生比賽的所有試卷,用了近半年的時間進行解題考試,遇到問題再查閱書籍及資料,做到每題必懂,每步必會。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蘇州市2013年小學信息技術教師Logo語言解題命題競賽中,我獲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績。個人水平的提高也為我輔導學生增強了信心。

二、完善的選拔制度

苗子的選拔非常重要,好的苗子可以給指導老師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教師在課堂上應鼓勵有興趣的學生加入校級Logo揚長班,并充分利用每周兩次的揚長時間來訓練和選拔,并從中找出苗子,進一步的強化訓練。在此過程中要掌握以下幾個原則。

1.興趣原則。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喜歡電腦往往是因為上網或電腦游戲,但Logo語言學習卻要求學生識記枯燥的指令。為此,組織學生報名后,教師必須明確告知學生Logo學習不是他們想象中的電腦游戲或上網,而是鍥而不舍的歷練。當然教師在前面幾次課堂教學中,也要安排一些簡單的圖形讓學生畫,讓他們真真切切感受Logo語言學習的樂趣,并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這樣大部分學生在報名后就能端正思想積極投入。

2.意志原則:意志是學生獲取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學生自愿報名后,教師可通過課堂觀察、找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詢問等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做事意志、對待事物的態度等情況。當然,我們也可以直接讓數學老師推薦邏輯思維較強,做事較有恒心的學生加入揚長社團。這樣也避免了半途而廢的現象產生。

3.推優原則。學生經過一段時間訓練之后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指令并能畫出一些簡單的圖形。為此,教師應安排時間進行測試,通過幾次測試成績選拔出前幾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分層訓練。這樣讓基礎學生在揚長班都能有所收獲,而拔尖學生可進一步地深入學習,應對區市的比賽。

當然靠以上幾個原則還是遠遠不夠的,在選拔學生后,隨著訓練時間的不斷延長,訓練難度將不斷加大,很多學生的興趣會削弱,意志會動搖,有些學生甚至會退縮。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借助班主任和學生家長來化解學生的思想負擔,幫助他們樹立新的目標。

三、周全的服務意識

小學生處于少年期,心理發展呈現不確定性。在學習過程中肯定不會一帆風順,這就要求教師為學生掃除學習障礙。

1.做好家長工作,讓學生輕裝學習。目前我國教育體制等原因,學生在繁忙的學生任務之余還要用大量時間參加信息學比賽顯得有點不切實際。這里就要求教師在選拔好苗子之后積極主動的聯系家長,讓他們了解這門學科,以及這門學科對學生思維品質、創新能力所帶來的促進。也可以舉例說明在信息學比賽中的一些典型事例。2013年區級Logo競賽完之后,竇一民媽媽告訴我:“兒子以前在做數學試題時候,經常有些小失誤,上課會分心,自從參加信息學競賽之后,這些毛病都改掉了,而且數學成績在班級中一直領先?!敝?,這個事例我常常在家中和學生中講到。

2.做好班主任工作,讓學生有信心學習。班主任在學生中的地位是其他老師所不能比擬的。在選拔好苗子之后教師應取得班主任和學校的支持與幫助,并懇請班主任從側面關心、鼓勵和幫助他們,經常在班級中表揚參加揚長班的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樹立信心。

四、健全的培養體系

健全的培養體系是學生成功的關鍵。我校在培養學生Logo競賽中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完善知識結構。因Logo競賽這幾年剛剛起步,所以考察學生的知識點也在不斷的變化。教師應根據歷年區市小學生Logo競賽試題總結出一份考試大綱,列舉出考試的指令范圍,難易程度等,并整理成文供學生參考學習。

2.建立測試題庫。要想取得好成績,完成一定的練習是必須的。為此我用三年時間根據考試知識范圍和難易程度出了三種試卷。一是基礎題試卷5套:主要考察學生對基本指令的使用情況和對空間邏輯思維能力的考察,這些試卷主要用來選拔尖子生;二是提高題試卷5套:主要考察學生利用循環、尾遞歸的使用情況,這些試卷主要培養學生的編程素養;三是爬坡題試卷8套:主要考察學生學習中序遞歸的情況,這些試卷主要為比賽做準備。學生每做完一套試卷,教師都應總結,幫助他們分析錯誤地方、錯誤原因等,讓他們一點一點地掌握。

3.組建揚長梯隊。梯隊的建立非常重要,否則整個培養體系只會是曇花一現。在學校及年級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我們建立了以六年級為主,五、四年級為輔的揚長梯隊,這樣他們在學習中可以相互借鑒,相互鼓勵,為學校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

4.引入競爭機制。競爭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探究。為此,學習之初,教師可安排一道一道試題的競爭機制,看誰做的快,然后全團表揚。在所有指令學完之后,教師又可以安排以區市試卷為主的綜合測試,讓他們查漏補缺,不斷完善。

作為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在競賽中取得好成績。要取得好成績,關鍵是要在平時訓練中找到一種最適合教學和學習的好方法,然后,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實施。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從思想和精神上給予學生最大的鼓勵和幫助,掃除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障礙,讓他們在失敗的同時建立信心,在成功的同時享受快樂。

猜你喜歡
培養學生
快把我哥帶走
《李學生》定檔8月28日
學生寫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