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原則與關聯理論對幽默生成機制的比較研究

2014-09-02 13:41徐斯
教育教學論壇 2014年12期
關鍵詞:關聯理論合作原則幽默

徐斯

摘要:本文試圖以合作原則與關聯理論為理論框架,通過分析言語幽默來比較幽默的產生機制,提高幽默的鑒賞能力。

關鍵詞:合作原則;關聯理論;幽默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2-0133-02

一、引言

幽默作為言語交際的一種形式一直受到國內外語言學家和學者們的青睞。筆者通過閱讀大量資料發現,當前對于幽默的研究主要從以下角度入手,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修辭角度;歧義現象;指示現象;認知語言學角度;語用學角度。但是這些研究大多從單一理論展開,難以展現幽默生成機制的全貌。同時基于關聯理論是對合作原則的補充與修改這一事實,當前有學者提出合作原則可為關聯理論所替代的觀點。而筆者認為合作原則雖然存在缺陷,但其為言語交際的解讀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視角。因此,本文以合作原則與關聯理論為理論框架,以書面材料中語言幽默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幽默的生成機制,一方面旨在加深語言學習者對于語用理論的理解,另一方面說明合作原則與關聯理論各具價值,不可替代。

二、合作原則

1.合作原則的提出?!昂献髟瓌t”(Cooperative Principle)是由美國語言哲學家格萊斯(H.P.Grice)在《邏輯與會話》中率先提出的。同時格萊斯又根據康德(Kant,I.)的“范疇表”構建了四條相應的準則,即量準則、質準則、關系準則、方式準則。

2.合作原則的違反和幽默的產生。在交際過程中,有時出于特定語境的需要或其他特殊原因,人們會有意無意地違反合作原則,而幽默也時常在這時產生。(1)違反量準則而產生的幽默。量準則要求話語承載的信息量要恰到好處,不多不少。(金立,2005)但在現實交際中,有時會存在信息量過多或不足的情況。例1:The owner of a bakery was closing shop on stormy winters night when a man came in and asked for two sweet rolls.The baker amazed that anyone would come out in such weather for just two sweet rolls.“Are you married?”he asked.“Of course,”replied the customer,“Do you think my mother would send me out here on a night like this?”男子對店主的提問做出了回答,對話本應可以結束了。但是其看似多余的一句話讓我們看出對妻子的不滿,詼諧意味顯現出來。(2)違反質準則而產生的幽默。質準則要求提供的信息真實可信。在許多情況下,由于認識上的模糊性,說話人雖然知道證據不充分,但在不得不說的情況下,只好違反質準則。例2:Teacher:When it thunders why do we see the lightning first,and then hear the thunder rolls.Nick:Because our eyes are before ears.尼克在沒有確切證實的情況下說出了自己猜想的答案“因為眼睛在前,耳朵在后”。雖然他違反了質原則,但孩子特有的想象力和童真躍于紙面。(3)違反關系準則而產生的幽默。關系準則要求話語信息要與交際話題有關聯,切合題旨。但有時交際者出于婉言拒絕或回避,故意違反關系準則,造成交際障礙,觸發幽默情趣。例3:A customer sat down at a table in a smart restaurant and tied a napkin around his neck.The scandalized manager called a waiter and instructed him,“Try to make him understand as tactfully as possible,thats not done.”said the thoughtful waiter to the customer,“Pardon me,sir.Shave or haircut, sir?”侍者用“Shave or haircut”提醒顧客餐巾使用方式不得體?!癝have or haircut”通常用于理發店,是指“修面還是理發”,正是其不相關的話語形象并巧妙地使顧客意識到自己舉止的不當。不僅營造了幽默的氛圍也挽回了顧客的面子。(4)違反方式準則而產生的幽默。方式準則表達方式避免晦澀難懂。但說話者有時會故意違反,出其不意產生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效果。例4:Tom:What made you go into the army?Jack:Well,I had no wife,and I loved war.What made you join the army?Tom:Well,I had a wife,and I loved peace,so I went to the war.湯姆當兵是為了躲避妻子,礙于面子,故意使用繁冗的語言。由此風趣效果產生。上述例子表明違反合作原則中的某一或某些準則,有時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會話效果。下面將從關聯理論的角度對幽默的產生機制進行探討。

三、關聯理論

關聯理論、關聯原則與幽默。

1.關聯理論(Relevance Theory)是法國學者Dan Sperber &Deidre Wilson(以下略為S&W)在《關聯性:交際與認知》中提出的話語推導新理論。話語是否具有關聯性以及關聯程度的強弱,受制于話語所具有的語境效果和推理努力。

2.關聯原則是S&W在格賴斯的關系準則上發展起來的。話語理解就是根據信息或假設尋找話語最佳關聯性的認知推理過程。(何自然,1999)這一過程中理想的最大關聯期待和現實中最佳關聯之間的差距對讀者產生強烈的心理刺激導致了幽默效果的產生。由此最大關聯與最佳關聯之間的反差是刺激幽默產生的源泉。例1Woman:“I have found for several times my son and the neighbors little girl comparing their secrets with their pants off.Can you explain this for me?”Doctor:“Dont worry too much about this.Children like to compare things.”Woman:“But my sons wife and I cant bear it!”

3.讀者預設女士的兒子還是孩子,即最大關聯。而婦人緊隨其后的回答否定了已有假設,只能從新信息出發,付出較多的努力尋求最佳關聯,最后結論為婦人的兒子有嚴重的心理疾病。正是二者之間的差距導致幽默的產生。

四、兩大理論對于幽默解釋力的對比。在分析過程中筆者發現二者在對幽默進行解讀時存在以下差異

1.幽默產生機制以及適用情境。根據合作原則,言語幽默是違反會話原則而產生的。而依據關聯理論,語言交際是根據信號進行的一系列尋找最佳關聯的推理過程。因此最大關聯與最佳關聯之間引發的不和諧則是刺激幽默產生的源泉,即幽默的生成機制。但在具體的幽默解讀中,兩者并非都具有普適性。例1“Doctor,come at once!Our baby swallowed a fountain pen!”“Ill be right over.What are you doing in the meantime?”“Using a pencil.”該則幽默不存在對合作原則的違反,試圖從合作原則的角度來解釋幽默的成因是行不通的。但從關聯理論出發,孩子的父(母)采取某種救急措施的最大關聯假設與由于恐慌而做出的荒謬的回答即最佳關聯之間的不協調導致了特殊的語言效果。由此可見關聯理論對于該則幽默的解讀更具有闡釋力。例2A:“What!No supper ready!” thundered the husband.“This is the limit!I am going to the restaurant!”B:“Wait just five minutes,please,”she said tenderly.A:“Will it be ready then?”he asked.B:“I am changing my clothes and I will go with you.”

從合作原則角度看,妻子違反了關系準則,暗示不想做飯,妻子可愛的形象躍于紙面。依據關聯理論讀者對“wait just five minutes”進行信息處理并結合語境作出假設:妻子會在五分鐘內盡快把飯做好,即最大關聯。但是妻子進一步的回答表明她并沒打算做飯,準備和丈夫出去吃。這種最大關聯與最佳關聯的反差刺激了幽默的產生。合作原則與關聯理論對于該則幽默成因的解讀都具有較強的闡釋力,使得讀者從不同的角度感受幽默效果。

2.幽默中出現的修辭格的解讀。兩大理論對一些修辭格的解讀也存在著差異性。合作原則認為隱喻和反語違背了質的原則,它們都體現了幽默獨有的特征:偏離。而關聯理論則認為反語、隱喻等修辭現象是語體學上的喻意表達,屬于字面意義的“隨意言談”,(何自然,1999)與違反準則無關。

五、結語

本文從合作原則與關聯理論兩個角度出發對幽默言語的產生機制進行了分析解讀,一方面希望幫助讀者更好的鑒賞英語幽默,感受語言的魅力;另一方面意在說明合作原則與關聯理論對于幽默的解讀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任何一個理論都具有其獨有的價值,它們相互補充與發展,從而展現語用的全貌。

參考文獻:

[1]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2]金立.合作與會話——合作原則及其應用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3]董黎.英語幽默集萃[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2.

[4]王勇.由關聯理論看幽默言語[J].外語教學,2001,(1):23-27.

[5]王沅芬.淺談合作原則對幽默的作用[J].大學英語,2007,(1):58-61.

[6]殷靈芝.合作原則的違反與英語幽默的產生[J].海外英語,2011,(8):278-280.

[7]袁艷玲,戈玲玲.英語會話幽默的生成及理解[J].南華大學學報,2008,(8):108-111.

[8]周麗娟,郭濤.再談合作原則,禮貌原則及關聯原則[J].外語學刊,2000,(1):37-40.

[9]張蘭.運用關聯理論分析幽默言語[J].科教導刊,2009,(4):154.

[10]王勇.由關聯理論看幽默言語[J].外語教學,2001,(1):23-27.

endprint

猜你喜歡
關聯理論合作原則幽默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關聯理論探析
從話語分析理論看《暮色》中男主角參與的對話
關聯視閾下的學習者語用能力發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