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當作人杰

2014-09-02 14:45楊莉
教育教學論壇 2014年12期
關鍵詞:人杰政治立場愛國主義

楊莉

摘要:項羽是西楚霸王,他的事跡廣為流傳。人們在被他巨大魅力尤其是愛國情懷感染的同時,也在為他該不該渡過烏江而進行了長達千百年的爭論。新課改《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選了《項羽之死》,結合課本內容,文章試從項羽人物的形象賞析入手,領略其精神內涵,探討人們為什么會在過烏江的問題上有如此大的爭議的原因,以及他的悲劇結局和愛國主義精神,同時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人杰;悲劇英雄;愛國主義;文學立場;政治立場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2-0219-01

有人曾這樣點評項羽:“項羽拔山蓋世之雄,喑嗚叱咤,千人皆廢,為什么身死東城,為天下人笑?他的失敗原因‘婦人之仁,匹夫之勇兩句話包括盡了。當其敗北之時,如果渡過烏江,卷土重來,尚不知鹿死誰手?!辟澩@種觀點的人不在少數,如唐朝大詩人杜牧就曾這樣寫到: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女詞人李清照在她的《夏日絕句》中也說到: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反對項羽過江,認為過江也不可能卷土重來。典型代表人物就有毛澤東和王安石。毛澤東點評帝王將相,說項羽之所以失敗是他出生貴族,不知底層人民的生活。劉邦是底層人民,可也混了個泗水亭長,而項羽自幼卻追隨項梁流浪,連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障,生活體驗怎會少于劉邦?不過,話又說回來,提到這方面,陳勝,吳廣才是絕對的優勝者,征戰多年,利益熏心,到頭來雖有很多的生活經驗,卻也沒能成就帝業。王安石也持同樣的意見。同一個人物,同樣的問題,見解如此不同,筆者認為他們只是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客觀冷靜地看待問題而已。詩人們看到項羽高尚的品格,政治家看到項羽身處的絕境。立場不同,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就不同。所謂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闭沁@樣的原因。

一個弱不禁風的女子,一個坎坷漂泊的女子,一個滄桑憔悴的女子。筆墨所抒人杰之“杰”,高出眾人幾層之上;鬼雄之“雄”,高出世人料想。一個“思”字,標示她的思想所向、志向所指,何等的無畏。這一絕句在她婉約的文字中,異軍突起,這是她另一種底蘊的顯露,是她別一種的氣質光彩,是亡國之悲忿、愛國之強烈、命運之不屈的錚錚風骨和鏗鏘見證。

手起筆落處,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吧斪魅私?,死亦為鬼雄”,這不是幾個字的精致組合,不是幾個詞的巧妙潤色。是一種精髓的凝練,是一種氣魄的承載,是一種所向無懼的人生姿態。那種凜然風骨,浩然正氣,充斥天地之間,直令鬼神徒然變色?!爱斪鳌敝耙酁椤?,一個女子??!纖弱無骨之手,嬌柔無力之軀,演繹之柔美,繞指纏心,凄切入骨,細膩感人無以復加。透過她一貫的文筆風格,在她以“婉約派之宗”而著稱文壇的光環映徹下。筆端勁力突起,筆鋒剛勁顯現時,這份剛韌之堅,氣勢之大,敢問世間幾人可與之匹敵?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迸~人追思那個叫項羽的西楚梟雄,追隨項羽的精神和氣節,痛恨宋朝當權者茍且偷安的時政。都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僅一河之遙,卻是生死之界,僅一念之間,卻是存亡之抉。項羽,為了無愧于英雄名節,無愧七尺男兒之身,無愧江東父老所托,以死相報。是“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個“不肯”筆來神韻,強過鬼斧神工,高過天地造化。一種“士可殺不可屈辱”、“死不懼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氣,漫染紙面,力透紙背。令人叫絕稱奇而無任何言語!

星光燦爛的古典文學長河,群星璀璨無比,這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一路走過之處,給后人留下的斑斕印記。但無論青天白日之下,還是明月當空之時,打開詩詞集錦,李清照的“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絕句,其浩然正氣,傲然風骨,總會使人肅然起敬,凝神起思,思而情!

何謂做人風骨,何謂做人氣節,從李清照這位以婉約凄美而屹立文壇的女子身上,我們可以找到最為精準的答案吧!這也就是中國的文人尤其是大多數詩人贊同項羽過江的原因,他們希望項羽東山再起,戰勝劉邦這個潑皮無賴,奪取天下,成就西楚霸王的夢想,也成就他們自己的夢想。對于這樣一個有人格魅力的英雄,詩人們自然都會產生一種認同感和親切感,項羽的成功就是他們自己的成功,是他們自己理想的成功。所以杜牧寫“勝敗兵家事不期”但他沒有看清當時的形式,或許說他心存僥幸,所以說“未可知?!蹦且簿褪钦f勝也未可知,敗也未可知。

對于這一點政治家犀利的眼睛看得更清楚,他們當然也認可項羽的人格魅力,但對于當時的政治形勢卻有更清晰準確的分析。

1.西楚國位于長江以北的全部土地均已失陷,十萬楚軍成為絕對的孤軍。

2.楚軍缺糧已經幾個月,士兵饑餓,軍隊根本沒有半點補給。

3.漢軍聯軍約七十萬,且精力飽滿、糧食充足、士氣旺盛,而項羽孤軍十萬,連續久戰疲憊,決戰之時已是十二月的大冬天,而楚軍剛從廣武前線上撤下來,未經補給,多為穿著夏秋季的裝備,寒冷饑餓,士氣潰散。

4.漢軍分五路有秩序推進,先占楚土,再行合圍,步步為營,包圍圈完善,楚軍難以發動突然性的反攻。

5.楚軍離江東的五郡距離遙遠,即使沖破包圍圈,也很難在漢軍的追擊下及時回到己方領土,可以說是“突圍無效”。

所以毛澤東先生在他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中這樣說: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當年逞匹夫之勇,婦人之仁,放虎歸山,養虎為患,釀成今天的慘敗,那么渡過烏江又有什么意義?正和王安石的觀點相吻合: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弟子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言下之意就算他愿意再來,江東弟子未必愿意追隨他再來。這個看法是很清醒的。所以項羽最終是西楚霸王,是英雄,而不是帝王。劉邦成就了帝業,但是還是沒能流芳百世,反而是項羽雖然失敗了,但人們一再傳唱他、歌頌他、紀念他。

endprint

猜你喜歡
人杰政治立場愛國主義
Optimized quantum singular value thresholding algorithm based on a hybrid quantum computer
在疫情大考中彰顯愛國主義力量
泰國建筑設計專輯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關鍵點位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
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改革的思考
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
浩然正氣貫長虹 愛國主義譜新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