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014-09-02 20:29楊志龍
教育教學論壇 2014年12期
關鍵詞:興趣培養數學

楊志龍

摘要:興趣是一個人探究某種事物或某種活動的傾向。學習興趣是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成份,是推動學生進行活動的內在動力。

關鍵詞:培養;數學;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2-0249-01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興趣往往是以教師的情感為原動力的。事實上,教師在講解任何內容的時候,都融合了自己的認識、評價和態度,而這種情感色彩又自然而然地感染著學生。這種感染作用,學生把枯燥的數學學習,視為一種享受,從而將全部心理因素都投入學習的活動。因此,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人才的重要方面之一。

一、創設“懸念”,激發興趣

創設“懸念”,可以使學生由好奇心而產生追求知識的欲望。如,教學“三角形內角和為180°”這一結論之前,我讓學生任意畫出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各一個,量出其中任意兩個內角的度數并告訴老師,我能迅速、準確地說出另一個角的度數,于是同學便積極動手,試試真假。結果老師多次準確、迅速地判斷,使學生感到莫名其妙。有的同學說老師成神仙了。有的同學說:老師有什么絕招??!正當學生急于求知之際,我便及時因勢利導,讓學生帶著熾熱的追求進入學習過程。一堂課結束,學生獲得了知識,懸念得到解答,學生學得很愉快,記得牢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了。

二、利用兒童喜聞樂見、色彩鮮艷的教具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著名教育學家、心理學家夸美紐斯認為:興趣是創設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梢?,激發學生的興趣對于創設愉快和諧的教學氣氛是十分必要的,而適當利用那些直觀、鮮明的圖像、實物吸引學生,可誘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如教學10以內數的認識時,為了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基數”和“序數”這兩層含意,我們先在絨板上貼上5只小動物:小雞、小貓、小猴、小鹿、大象,接著讓學生從左右兩個方面數一數,一共有幾只動物,當學生口答后,老師強調這個“5”,表示一共有幾只動物,是動物的個數,也就是動物的總數。然后又讓學生從左到右按順序數,第5只是什么動物?學生回答:“小雞”。緊接著問:“為什么都是第5只,卻不是同一動物呢?”經過觀察、討論,師生總結出:雖然都是第5只,但由于數的方向不同,所以表示的動物也就不同。因此,第“5”是指動物的集團的次序。通過這樣的教學,使我們體會到利用直觀、鮮明、形象的教具進行教學,符合兒童的認知心理特點,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之一。

三、創設情境,增強、激發興趣

一節課如果能有個好開頭,學生上課就會興趣盎然,使學生沉浸在愉快的氣氛中,從而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上“分數初步認識”這一課時,一上課就問:“同學們,你們喜歡聽孫悟空的故事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喜歡?!蹦敲?,給你們講一個小故事。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一天唐僧師徒四人經過一座荒山野嶺,已經好長時間沒東西吃了,這時,孫悟空不知從哪兒摘來4個大仙桃,你們說,每人可以分到幾個?孫悟空還帶來一張大餅(出示一個教具餅),豬八戒見了連聲喊道“猴哥咱倆分它,每人分半張!”同學們,你們同意豬八戒的想法嗎?為什么?它只能分到多少張餅?孫悟空又問豬八戒:“每人分多少能用一個數表示嗎?”這下可把豬八戒難倒了。這時,老師要求同學們幫助豬八戒解難題,從而激發學生興趣。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認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在教學時,針對學生好奇心強的心理,根據教材特點,提出新穎的、有吸引力的問題,創設誘人的學習情境,誘發學生的求知欲。如在教能被2、5整除數的特征時,對同學們說:“請你任意說出一個整數,我知道它能否被2、5整除”。同學們一聽不可相信,躍躍欲試,生說56,師答能被2整除;生說25,師答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生說1000,師答既能被5整除,又能被2整除。學生一一驗證,結果正確。教師接著說:“同學們無論你說一個什么樣的數,我都能準確而迅速地判斷出來?!蓖瑢W們爭先恐后,一個個都把小手舉得高高的。這時全班同學興趣盎然,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急于求得奧秘和絕招,教師僅僅抓住學生精力集中、求知心急切、思維活躍的有利時機,引導學生觀察能被2和5整除數的特征,從而得出結論。

四、通過多樣的練習,鞏固學習興趣

為了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鞏固練習課的內容也要豐富多彩。例如一堂練習課采取競賽和作游戲方法鞏固學生學習興趣。競賽可采取口算、聽算、速算、抽簽作答、操作及小制作等單項形式;游戲可采取傳紅花、傳信件、拍手算、找朋友、奪紅旗、猜謎語、擺學具、拆組圖形等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聯系生活,激發興趣

在數學課堂教學時,教師從日常生活中的實例出發,創設一定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最佳學習狀態。如我教乘法結合律一課,是這樣做的。導語:同學們,我們班自從開展“一幫一對紅”活動以來,同學之間關系更加密切,親如兄妹,這樣很好,這種現象已影響到了數,它們也認起朋友來了。特別是2和5,4和25,8和125,這三對朋友,它們的友誼是真摯的。

同學們議論紛紛,“數字會說話嗎?有這樣的事嗎?它們會互相幫助嗎?”……教師說:“會,它們結合起來,可使運算簡便。請計算:①2×23×5;②4×7×25;③125×3×8。同學們按照運算順序算出了每道題的結果。再請口算:①2×23×5;②4×7×25;③125×3×8?!钡谝活}口算出了結果,第②③題就不行了。生:“這么大的數,不好口算?!睅煟骸皠偛盼冶頁P了三對好朋友,只要能結合起來一定能很快口算出結果”。如(2×5)×23=10×23=230;②4×7×25=(4×25)×7=100×7=700;③125×3×8=(125×8)×3=1000×3=3000。師:“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乘法結合律,再出示乘法結合律定義……”

實踐證明,這樣教學,不僅使學生牢固地掌握了所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endprint

猜你喜歡
興趣培養數學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