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膽囊切除術的比較

2014-09-05 11:34李松柏吳炎昌
中國實用醫藥 2014年28期
關鍵詞:開腹膽囊出血量

李松柏 吳炎昌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膽囊切除術的比較

李松柏 吳炎昌

目的 探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膽囊切除術的臨床效果。方法 對86例接受膽囊切除術治療的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3例。對照組患者實施開腹膽囊切除術, 觀察組患者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對兩組患者臨床效果進行對比。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中各項數據和術后各項數據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手術治療可以減少手術的時間和手術中的出血量, 提高患者手術后的各項指標, 具有顯著的效果, 值得臨床推廣。

本文選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接受膽囊切除術治療的86例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接受膽囊切除術治療的患者86例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36例,女50例, 年齡26~75歲, 平均年齡45.2歲, 其中膽囊結石35例, 膽囊炎22例, 膽囊息肉21例, 其他8例,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3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基本情況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實施開腹膽囊切除術, 麻醉后運用傳統的開腹手術方法實施治療, 對出血較多的患者放置引流導管。

1.2.2 觀察組患者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患者取頭高腳低位, 行氣管插管麻醉, 用氣腹針穿刺腹壁并建立氣腹,在患者三角區位置行離斷結扎, 在腹腔鏡的視野下剝離膽

囊脂肪組織, 探查膽囊的解剖位置, 并將膽囊周圍粘連逐步分離開, 將膽囊的壺腹部提起, 于膽囊頸附近剖出膽囊管, 從中間剪斷, 鈍性分離出膽囊三角內的膽囊動脈, 隨后將膽囊電凝剝離, 用電凝刀止血, 出血不多不必使用引流導管。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手術的時間、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以及手術后肛門排氣的時間、手術后下床時間和住院時間等基本情況均做出詳細的記錄, 以供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對數據庫的錄入及統計分析均通過SPSS16.0軟件實現。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以及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2.2 觀察組患者手術后肛門排氣的時間、手術后下床時間和住院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手術中指標的對比分析(-x±s)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后指標對比分析( x-±s)

3 討論

膽囊切除術是我國臨床上常用的膽道外科常用手術之一[1], 而隨著近年來我國微創手術的高速發展和成熟, 傳統的開腹手術治療已經逐漸被微創手術所替代, 并得到了更加廣泛的運用[2]。腹腔鏡手術是一種新型的手術方法,具有微創、高效的特點, 在實施手術治療的過程中具有著積極的作用和意義[3]。在本次試驗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術中各項數據和術后各項數據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對膽囊切除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中, 腹腔鏡手術治療可以減少手術的時間和手術中的出血量, 提高患者手術后的各項指標, 與傳統開腹手術相比有顯著的優勢, 具有顯著的效果, 值得臨床推廣。

[1] 林永利, 顧文雙, 楊曉光.不同手術方法治療膽囊結石的效果比較研究.中國現代醫生, 2014, 52(2):146-148.

[2] 李才生.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的療效比較研究.中國現代醫生, 2014, 52(1):153-154.

366300 福建省汀州醫院外一科

猜你喜歡
開腹膽囊出血量
不同分娩方式在產后出血量估計上的差異
膽囊切除術后膽囊殘株內鈦夾超聲誤診結石1例
腹腔鏡下肝切除術中轉開腹的相關因素初步分析
膽囊底縫線牽引兩孔免夾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操作體會
腹腔鏡與開腹術治療膽囊息肉的對比分析
腹腔鏡脾切除術與開腹脾切除術治療脾臟占位的比較
膽囊切除術中經膽囊管膽道造影的臨床意義
腹腔鏡與開腹右半結腸癌根治術的效果比較
產后出血量的評估及產后出血相關因素的探討
67例腦出血患者超急期中風急癥證候與出血部位、出血量的關系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