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壓的發生率及其危險因素回顧性分析

2014-09-06 01:03竇志飛
山西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4年2期
關鍵詞:立位臥位低血壓

竇志飛,胡 曉

(南京市點將臺社會福利院,江蘇南京210031)

我國目前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長期居住于養老機構。我們通過對入住老人觀察發現,存在直立性低血壓的老年患者不在少數。直立性低血壓(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是老年人常見的內科疾病,近來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有研究報道,在65歲以上人群中OH的發生率約為20%,而75歲以上人群中發生率可達30%,在養老院中甚至可高達50%或更多。OH與中老年人的暈厥、缺血發作、跌倒、骨折、心肌梗死等相關,且增加了這一人群的死亡率[1]。面對直立性低血壓的患者,須考慮到可能的病因,包括神經系統疾病、糖尿病、淀粉樣變性、維生素缺乏、貧血等[2]。本文對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163例老年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觀察其直立性低血壓的發生率及相關危險因素。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63名住院患者按年齡分為3組,65歲~75歲組87例,平均年齡72.5歲,高血壓病患者32例,糖尿病患者17例,腦卒中患者36例;75歲~85歲組46例,平均年齡80.5歲,高血壓病患者26例,糖尿病患者13例,腦卒中患者27例;85歲以上組30例,平均年齡92歲,高血壓病患者14例,糖尿病患者9例,腦卒中患者12例。3組病例在性別及各類疾病患病人數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具有可比性。OH的診斷標準為患者由仰臥位變為直立位或傾斜試驗60°時,收縮壓下降≥20 mmHg(1 mmHg=0.133 KPa)或舒張壓下降≥10 mmHg;伴或不伴直立性癥狀[3]。

1.2 研究方法

所有入組者于清晨空腹進行血壓測量。測量時保持室溫22℃~25℃,每位患者均測量臥位15 min后和直立位3 min內的血壓,連續記錄2 d,取平均值。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用Excel2007建立工作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OH發生率的相關危險因素和年齡、性別、疾病種類行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65歲~75歲組中直立性低血壓患者27例(31%),收縮壓和舒張壓臥、立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75歲~85歲組中直立性低血壓 20例(43.5%),收縮壓臥、立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舒張壓臥、立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80歲以上組中直立性低血壓17例(56.7%),收縮壓和舒張壓臥、立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OH發生率的相關危險因素和年齡、性別、疾病種類行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年齡和OH的發生呈正相關(P<0.05)。結果見表2。

表1 各年齡組血壓情況比較 (mmHg,±s)

表1 各年齡組血壓情況比較 (mmHg,±s)

組別 收縮壓(mmHg)t值 P值 舒張壓(mmHg)t值 P值65歲~75歲 臥位 122.37±12.740.4760.08779.32±7.580.7790.076立位 120.67±11.0573.60±11.5875歲~85歲 臥位 130.37±19.742.2300.00774.46±8.370.8230.063立位 118.67±16.1572.06±9.37>85歲 臥位 132.89±22.772.6310.00580.06±12.372.5630.006立位 113.43±20.5271.34±13.37

表2 直立性低血壓相關危險因素

3 討論

在對養老機構老年人血壓研究后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壓的發生率增加,在去除可能的影響因素后,年齡仍是患者直立性低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

正常情況下,人體位由平臥位變換為直立位后,約有300 mL~400 mL的血液集中在下肢的靜脈容量血管內,因此心輸出量可比臥位時減少25%左右。正常人在體位變換后,機體腎上腺素能交感神經興奮性反射性增高,從而釋放大量去甲腎上腺素,作用于周圍血管和心臟,使小動脈收縮和心率增快,機體的血壓得以維持。而在老年人,由于年齡相關的大動脈彈性降低、主動脈容積增大等導致血管舒縮調節血壓能力減弱;且老年患者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活性降低、β受體敏感性降低使其神經體液機制調節有效血容量的能力較差;此外,主動脈弓和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也起了一定作用,當血壓降低時,壓力感受器不能快速反射性地抑制迷走神經、興奮交感神經以維持血壓;還有腎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即使在心鈉素增高時,其通過腎臟排鈉、排水而發揮調節血容量作用仍然有限;而老年人腎小管對加壓素的反應性也降低,故加壓素的升高對血壓的調節作用被抵消。這些原因導致老年人體位變換時不能有效調節血壓,導致直立性低血壓發生,出現頭暈、視物黑蒙甚至暈厥。除此以外,老年人患有高血壓?。?]、腦卒中等也增加了直立性低血壓發生的風險,直立性低血壓也是糖尿病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中晚期表現之一,尤其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較為常見。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血管硬化加重,自主神經調節功能失調進一步加重,老年患者發生直立性低血壓的概率也增高。本研究結果亦表明,年齡的增加增大了直立性低血壓發生的概率,在三組年齡段的患者中,高齡老人臥立位血壓的差距明顯增大。老年患者OH的出現與患者的生活質量直接相關[5],反復發生的OH可表現為輕微的頭暈、疲乏,甚至跌倒引起骨折甚至死亡。Goldstein D S[6]報道,OH 的發生和心律失常、大腦低灌注、認知損害等相關。因此,及早對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壓識別和診治尤為重要。胡曉等[7]報道,直立性低血壓的防治措施包括:①加強患者的健康宣教,可指導老年患者于臥位或久蹲后站立時動作緩慢,睡眠時可將床頭抬高20°~30°。②穿彈力襪或腹部加繃帶,適量高鹽飲食和多飲水以增加血容量。③盡量避免導致血管擴張的因素,如飲酒、進食過多以及長時間待在炎熱環境下。④避免及慎用血管擴張藥及利尿劑。⑤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慎用或不用鎮靜藥。⑥米多君(α腎上腺素能激動劑)為專家推薦的有效改善直立性低血壓的藥物。

[1]Freeman R.Clinical practice.Neurogenic orthostatic hypotension[J].N Engl J Med,2008,358(6):615-624.

[2]彭妙官,張琦,鄧雪峰,等.2型糖尿病患者直立性低血壓的臨床因素分析[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0,18(11):889-892.

[3]Freeman R,Wieling W,Axelrod F B,et al.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definition of orthostatic hypotension,neurally mediated syncope and the 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J].Clin Auton Res,2011,21(2):69-72.

[4]甄永存,楊立群,包曹歆.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直立性低血壓發生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3,23(8):544-545.

[5]Gallagher D A,Lees A J,Schrag A.Wha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nonmotor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and are we missing them[J].Mov Disord,2010,25(15):2493-2500.

[6]Goldstein D S.Cardiac ectopy in chronic autonomic failure[J].Clin Auton Res,2010,20(2):85-92.

[7]胡曉,卞瑋婷,閆福嶺,等.帕金森病患者的直立性低血壓[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12,25(5):388-390.

猜你喜歡
立位臥位低血壓
無聲的危險——體位性低血壓
低血壓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壓: 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大問題
血漿醛固酮/腎素在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中的應用
斜臥位與俯臥位B超引導下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的對比研究
站立位與臥位X線攝影對腰椎曲度測量影響的研究
半坐臥位的使用范圍及原理是什么?
立位體前屈,剛柔相濟韌有余
簡便警示臥位角度測量器的設計
女飛行員立位耐力試驗陽性參考值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