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待地球 保護好生命的承載之舟

2014-09-10 07:22呂莜
旅游縱覽 2014年11期
關鍵詞:自然界過度人類

呂莜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也是我們生命的承載之舟。盡管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許多方面都是獨一無二的。比如,它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面積大部分被水覆蓋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顆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人類是地球上的新客,從早期智人的出現算起,至今只有20多萬年的歷史。這段時間與地球46億年的悠久歲月相比,不過是短暫的一瞬。地球為人類的生存、繁衍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資源和生態環境,它孕育了智慧的人類,鑄就了我們健康的身心,從而使我們在發展經濟的事業中精力充沛,創造無數的文明奇跡。人類一出現,就與地球形成命運共同體,是地球生態系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地球就好比宇宙間一艘承載生命的航船,而人類則是航船上的旅客,如果航船漏水了,人類將有可能遭受滅頂之災。早期,由于人口稀少,人類對環境沒有什么損害;到了“刀耕火種”時代,人類雖開始毀林開荒,但終因生產力水平低下,對環境的影響還不大;到了產業革命時代,生產力水平大大提高,對環境的影響也越來越大?,F在,人類以飛快的速度改造、利用大自然,使得一片片樹林倒下,一塊塊濕地消失,一條條污水流出,我們的生存環境遭到了極大破壞。恩格斯在一個世紀前就告誡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會對我們進行報復?!惫畔ED悲劇大師埃斯庫羅斯也說過:“非但不能強制自然,還要順從自然?!?/p>

舉幾個例子,就會知道破壞了和諧生態,人類就會受到自然界的懲罰:2010年1月12日,加勒比島國海地發生里氏7.3級地震,造成數十萬人死亡;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發生8.8 級大地震,地震引發海嘯造成福島第一核電站爆炸,形成很大范圍的傷亡與恐慌;2012年10月30日,美國超級颶風“桑迪”讓620萬人處在停電帶來的黑暗中,經濟損失高達200多億美元;2013年7月上中旬,中國西北、華北地區出現了大面積強降雨,引發洪澇、山體滑坡,造成319人死亡失蹤,1590.7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為527.6億元;同年11月8日,超強臺風“海燕”在菲律賓中部薩馬省登陸,造成6000多人死亡,受災害影響總人數達1410萬人……

現代農業正在接受考驗

近年來,由于許多國家自然災害接連不斷,導致農業歉收,全球各地有成百上千萬人挨餓。有專家說,目前地球約有9億人沒有足夠的糧食。

現代化農業已經經受了考驗,雖然20世紀農業技術卓越,產量比過去高出許多,但產量攀升的趨勢已經漸漸減緩。

根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的統計,全球農業產量從1961年后,每年提高了2.3%,預計從現在開始至2030年,農產量只會增加1.5%;從2030年到2050年,可能只有0.9%,這代表著農業發展已經到達了極限。我們的土地和水源都因農業的過度集約和不當使用而不堪負荷,灌溉系統與農藥也擾亂了農民賴以為生的生態環境。

面對危機,治理勢在必行

國際環境保護組織協會稱,目前全世界存在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十類:一是土地遭到破壞;二是氣候的惡性變化和能源的浪費;三是生物的多樣性減少;四是森林面積的減少;五是淡水資源受到威脅;六是化學污染;七是混亂的城市化;八是海洋的過度開發:九是空氣污染;十是極地臭氧層空洞。以上十類問題,是人類與自然嚴重的矛盾表現。

針對以上問題,可提出下列解決方法:一是植樹造林,可以固土養土,逐漸解決過度的砍伐樹木和嚴重的水土流失等問題;二是禁止虐殺珍稀動物,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三是廢水廢氣的排放,需經處理方能排出;四是垃圾分類回收,既能節約資源,又能保護環境;五是使用清潔能源、開發新能源;六是城市規劃要得當,人類的居所和動物、植物的生存環境,要和諧分布;七是海洋開發需適度,防止造成海洋污染;八是制定嚴謹的法律法規,嚴格執行,確實保障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九是大力宣傳環保知識,增強全人類的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十是人類只有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世界自然基金會告訴人們:在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我們人類只使用了半個多地球,即可滿足需求;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用了一個半地球。如果我們再不改變現在的狀況,到了2030年,我們可能需要第二個地球;到2050年,我們可能需要第三個地球,屆時,全球人口將超過90億。人們不禁要問,到那個時候,我們的糧食能夠滿足人類的需求嗎?

人類過度的開發和消耗,不斷地加重了自然界的負擔,自然界本身所擁有的自我更新能力,已遠遠不能承受人類的過度行為了!土地因過度開墾開始退化貧瘠,糧食由此減產;瘋狂掠奪自然資源造成農林牧副漁食品的價格扶搖直上。到那時,超市中曾經常見的無公害有機蔬菜已經不再常見了。人們越來越多依賴魚類海產為生,海洋資源將成為人類相互爭奪的重點……

我們無法再以相同的方式增加農作物的收成,而需要采取一種將生態環境視為優先條件的另類耕作方法,比方說朝著有機耕作、綠色革命和環境保護的方向發展,這樣農業歉收的情況才能得到改善。事實上,只有減少土地耕種中化肥農藥的使用量,盡可能讓農作物獲得更多的有機質,才能夠活化并豐富我們的生態環境。

因此,人類要想在這個星球上生生不息下去,就必須善待地球。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們自己;關心地球就是關心我們自己的家園;保護地球是人類共同的責任。作為一個熱愛大自然的普通人,能力和影響的確十分有限。然而,如果每個人都能從現在開始,從點滴入手,自覺做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和相關理念的宣傳者,其效果會十分可觀。

全世界只有一個地球,讓我們攜手行動,關注生態,珍惜自然資源,共同保護好生命的承載之舟。

猜你喜歡
自然界過度人類
中藥煎煮前不宜過度泡洗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飯人”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自然界的一秒鐘
過度減肥導致閉經?
1100億個人類的清明
希望你沒在這里:對過度旅游的強烈抵制
例說“自然界的水”
自然界的奧運狂歡
過度加班,咋就停不下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