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炎武的家國情懷

2014-09-24 03:05陳益
黨建 2014年9期
關鍵詞:顧炎武文化

陳益

顧炎武,明末清初偉大的愛國主義學者、思想家。憑借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經史子集無不涉獵的學識,成為繼往開來的一代學術宗師。他“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觀點,更影響了后世無數志士。

我站在顧炎武的塑像前。他目光炯然,髯須飄拂,簡樸的衣冠更襯出嚴峻神色。

四周十分靜謐,靜謐得足以讓人抑住心跳,排遣一切蕪雜的意念,感受他那漾漾溢溢穿越歷史風塵的書生意氣。

一個在明末清初飽經憂患的學者,為什么在3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讓我們久久凝望?

北游的緣由

明末,國事潰敗,民不聊生。顧炎武有感于國家多難,應舉試卻名落孫山,便選擇了一條學者之路,致力于經世致用之學。

誰知道,外患日甚,內患又起,家里更遇變故。他不得不將祖產800畝糧田典押給了昆山豪族葉方恒。他的族叔為侵吞顧炎武的家產,竟與葉方恒勾結;顧氏家奴陸恩,也投靠了葉方恒。他們私自將顧炎武囚禁,并威脅他自裁;后又派刺客跟蹤,在南京太平門外刺傷顧炎武,并指使歹徒洗劫他在南京的住所。

清順治十四年(1657),已經45歲的顧炎武孤身離開故鄉,開始北游,漂泊于山東、河北、山西、陜西等地??滴醵荒辏?682)正月初四,這位馬背上的學者70歲。大病初愈,身體虛弱,執意外出訪友,在山西曲沃不慎失足,摔倒在馬下。初九丑刻溘然長逝,遺體由嗣子衍生運回故鄉,埋葬于千燈鎮顧氏祖塋。

歷來的史學家紛紛探究顧炎武北游的心路歷程,為此爭論不休。其實,他長達25年的文化苦旅是由多重原因造成的,為了避禍,也為了結交各地豪杰,考察山川形勢,徐圖復明大計,更多的則是積累知識,探求學問,寫下一系列流傳后世的偉大著作——《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音學五書》、《肇域志》,等等。

“行千里路,讀萬卷書”,是中國文化人普遍的理想,自小就接受庭訓,真正能做到的卻不多。顧炎武做到了。他是在一種半自覺半被迫的狀態下做到的。北游途中,他以一馬一騾承載書冊,邊走邊讀,從未倦怠。有時有朋友接待,有時借宿旅店,往往在某地住幾個月,就又走了。顛沛流離的艱辛不難想象。行走在平原荒野間時,未免寂寥,他騎在馬上大聲朗讀前人的詩詞,為自己壯行。在博覽群書、實地調查、“采銅于山”的同時,著述不輟,最終成為名滿天下的大學者。

顧炎武在給朋友的書信中一再說明,他所著的《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等,不是為今人所用,而是為將來的王者治國平天下所用。他試圖通過對經學、歷史、典章制度的研究,探索出切實可行的治國安邦的制度與措施。他堅信,“遠路不須愁日暮,老年終自望河清”。盡管處境困頓,胸中的希望之火,始終沒有熄滅。

七十老翁何所求

66歲時,顧炎武遇到了一次當官的機會。

這一年,康熙作出了一個獨特的決策,準備一舉網羅盡“已仕未仕”的博學鴻儒。顧炎武毫無疑問地出現在清廷的視野之內。確實,對于讀書人,這是一個人生轉折中難得的機遇。人生能有幾個這樣的機遇呢?至少是辛辛苦苦鉆研、積累幾十年的學問得到了承認吧。

然而,顧炎武聞訊后,立即寫信給舉薦他的昆山同鄉葉方靄,表示不同意。他在信里說:“母親為了保全名節絕食而死,臨死前囑咐我不能臣事異代;就算天下人都做了清國的臣屬,我也不會踏上仕途的?!?/p>

至今在民間還流傳的一個故事說,有一天,康熙皇帝的老師、主持編寫《明史》的大學士熊賜履特意派了兩個人來到華陰,請顧炎武到北京做他的助手。來人進門,呈上書信,對顧炎武說:“亭林先生,這可是千載難逢的盛事??!”

顧炎武看了信,冷冷地說:“感謝熊大人的盛情??晌疫€是不能答應熊大人?!?/p>

“先生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如若不去,可要考慮后果呀!”

顧炎武臉色大變,怒氣沖沖地說:“二位如果非逼我去不可,請你們要么用刀殺了我,要么用繩子綁我去,你們看著辦吧!”

兩個人只得向他連連道歉,然后垂頭喪氣地回到北京。

事實上,那是康熙十年,顧炎武在北京,寄居在外甥徐乾學的家里。當時朝廷議修《明史》,翰林院掌院學士熊賜履特意設宴款待,徐乾學陪顧炎武一起去了。杯觥交錯,酒酣耳熱之間,熊賜履很熱情地邀請顧炎武參與修史。誰知,顧炎武一點面子也不給,當場斷然拒絕:

“如果真有這種說法,那么我不是像介之推那樣逃亡,就是像屈原那樣殉身!”

熊賜履和徐乾學不由面面相覷,驚愕不已。

總之,顧炎武是無論如何都不想為清廷當官,乃至作出了“以死自誓”的決定?!捌呤衔毯嗡??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則以身殉之矣!”

剛烈之辭,擲地有聲。

對于顧炎武來說,不為清廷做官,是他的人生底線。哪怕是死去,也不會超越這條底線。既然決心一死,還有什么可以畏懼的呢?

由于他的堅辭,他活得并不輕松。他的《亭林文集》和《亭林詩集》,因為有“偏謬詞句”而被列入《軍機處奏準抽毀書目》。甚至連他的代表作《日知錄》也在部分抽毀之列。一些條目被全部抽毀,有的條目則被刪得只剩下一句話。

與此同時,時常有官吏派人上門來找他,說是“聘請”,其實是監視,甚至是管制。

明清交替之際,文人士大夫們處于非常艱難的選擇中。政權變化了,明王朝變成了清王朝。這是擺在眼前的事實。在政治變革的背后,還有一個巨大的變革,那就是文化的變革。顧炎武把政權變化稱作“易姓改號”,把文化變革稱作“仁義充塞”。假如“仁義”被堵住了,被壓抑了,就面臨著消亡的危險了。

那時候,有很多人流血犧牲,英勇殉國,有更多的人活了下來?;钪娜藗?,選擇了不同的活法。有的為了表示要和清王朝不共戴天,居然挖了一個地窖,躲在地下,家里人通過穴口送飲食給他,稱作“土室遺民”。也有人把自己的頭發剃掉,進寺廟當和尚去。還有人則逃到山里做了隱士。

顧炎武跟這些人不同。他不僅活著,還要活得光明磊落。不死,或者叫無死,也許比死了更重要?;钪?,是生存,還有延續。不僅是生命的延續,還有精神價值的延續。死了,一切都解脫了,活著卻要經磨歷劫,承受無窮的痛苦。但,為了堅守自己的理想,活著就要肩負著道德的責任和社會的責任,活出精神來。

人生的跋涉與文化的跋涉

在漫長的游歷中,顧炎武堅忍前行,從來沒有想過退縮半步。如果說最初是為了報仇雪恨,抗清復明,后來在行千里路、讀萬卷書的過程中,在窮盡天地之靈氣、探尋古今之流變的索求中,漸漸演變成為一種深刻的文化意義。

一個孤單的旅人,乘坐一匹瘦馬,或者肩荷行囊,艱辛地行進在北方的崇山峻嶺之間。無論風霜雨雪,酷暑嚴寒,無論日出日落,荒途野嶺,他的腳步始終不曾停止。他的所有文字中,沒有血跡,不見淚痕,連苦澀的嘆息都未留半點。后人開卷,只依稀看見一個前行的背影,在時光的長河里作文化的跋涉,永遠沒有歸宿,沒有止境。即使生命的消亡可以使腳步停止,精魂卻永遠會這樣行走下去……

中國的文化資源無比豐沛。先秦諸子、漢唐氣象、宋明風韻,五千年文脈涵養出泱泱中華。天開萬象、鬼斧神工、厚德載物,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創造的文化爭奇斗艷、萬紫千紅。顧炎武將人生的跋涉與文化的跋涉融匯在了一起。生命的歷程,正是一種文化的歷程。生命給文化以動力,文化又給生命以啟迪。

顧炎武認為,個體生命的終極歸屬,應該是崇高的文化價值,而不是效忠于某一個王朝或某一個權貴。為了證明這一點他提出了一個非常極端的做法,不做官,甚至不讀書——當然指的是為科舉之試所讀的書。中國歷來有讀書做官的傳統,一旦讀書,就不能不想到做官,一做了官,就不能不改變自己的政治立場,所以他寧愿做“商賈百工技藝食力之流”。他認為,忠、孝、節、義不是死板的道德信念,任何時候,即使是身心分裂的情況下,也要強調一種心的堅守,文化的堅守。

他奉勸清朝統治者,要為遺民提供比較好的生存處境。讓一批遺民存在于政權之外,這是國家政治清明的一種象征。另一方面,他也勸導明朝的遺民以及遺民的后代,必須堅守自己遺民的立場。改朝換代之際,很多的文人士大夫變節了。原來在明朝當過官的,投降了清政府,改變了自己的政治角色。但顧炎武選擇了堅守。哪怕清政權的統治已成為無法改變的現實,仍可以堅守自己的文化價值,守住這條底線。

在漫長的文化苦旅中,顧炎武憂憤而犀利的目光越過了天崩地裂、動蕩紛爭的當今,在蒼茫的歷史時空中苦苦追尋,追尋“不可絕于天地間”的一線歷史之脈、文化之脈。這種卓爾不群的追尋,讓顧炎武的晚年孤峭、悲涼、沉重,卻也讓他的生命意義顯現出凝重、高潔、永恒的光彩,足可以“垂示后來者”。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在他的代表作《日知錄》中,提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觀點。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他認為,亡國和亡天下,屬于兩個并不相同的范疇。易姓改號,改朝換代,即亡國,這類事只需由君臣和肉食者們去關心;敗義傷教,無君無父,即封建倫理道德的淪喪,才是亡天下,這類事遠遠高于亡國,比亡國更加危險,所以必須動員廣大人民群眾,主要是在野的士大夫們共同參與,一起來保天下。所謂的“亡天下”,不僅僅指明亡于清,所謂的“保天下”,也不是僅僅指試圖反清復明,主要是指對封建倫理道德淪喪的挽救。

朝代的更替,只是國家之變,或者只是皇帝的替換,而不是文化體系的改變。早在春秋之際,就出現了“尊王攘夷”的思想,直到明代末年,與顧炎武齊名的思想家王夫之仍強調“夷夏之防”。然而,中國本土民族主義的著眼點不在于種族,卻在于文化。異族的入侵毫不奇怪,只要他們能夠接受中華文化,行儒家之制,便可以坐主中國,并且一樣享有“正統”的地位。夷狄和華夏,有先進和落后之間的區別,但本來便同域共祖。

這,正是中國人強烈的“文化認同”。

中國人愿意把最高的忠誠感給予文化,而不是給予國家。

作為一個思想家和愛國主義學者,顧炎武在行千里路、讀萬卷書的生命歷程中,逐步摒棄了大漢族主義和民族狹隘主義。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個成員,在利害問題上看法各不相同,有時會有矛盾和斗爭,但根本的利益則是一致的。

清末維新運動領袖梁啟超將《日知錄》中的這段論述,歸納成了極其精煉的8個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p>

這句名言,反映了顧炎武“拯斯人于涂炭,為萬世開太平”的宏大胸懷,體現了他試圖改革弊政,打擊封建地主階級中的腐朽力量的強烈愿望,猶如沉沉云帷中的一道閃電、一聲驚雷,不知鼓舞了多少有識之士、熱血青年,為挽救民族的危亡,拍案而起,沖鋒陷陣!

顧炎武提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正是“經世致用”思想的最好體現?!皭蹏髁x”這一概念的外延擴大到“天下”——多民族統一的國家,內涵得到了極大的豐富。

時光流逝了300多年。今天,我們僅僅憑借顧炎武留下的詩文著述,以及他的同時代人或后人的記載,來忖度這位思想家的內心世界,是無法詳盡的。史學家們以“高風亮節”、“一代大儒”等詞匯來概括,也仍然失之膚淺。作為一個有靈魂有血肉的人,顧炎武的內心世界也時時充滿憂憤、焦慮和哀傷,在探索真理、尋求學問的道路上,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又痛苦的過程??上?,我們很輕易地把這個過程忽略了……

(責任編輯:王錦慧)

猜你喜歡
顧炎武文化
顧炎武謝鼠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顧炎武謝鼠
顧炎武謝鼠
顧炎武“拜師”
忠孝兩全顧炎武
誰遠誰近?
傳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顧炎武與讀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