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化城市道路綠化景觀探討

2014-09-24 05:42洪碩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道路綠化設計方法存在問題

洪碩

摘要:道路綠化是構成城市街景的重要部分, 具有良好的生態作用和景觀作用,是城市文明標志之一。本文以北海市皇家海港酒店以西的道路綠化為例,就北海市部分城市道路進行綠化改造作為試驗。城市道路綠化改造中如何運用生態原則和景觀原則,,對道路綠化的布置形式、綠化樹種的選擇、公共基礎設計與道路的協調性、沿街景觀的處理、道路景觀結點設計、地下因素和變動因素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道路綠化;存在問題;設計方法

中圖分類號:S73文獻標識碼: A

1引言

當前社會,伴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提高城市藝術品位,美化城市形象的要求愈來愈成為人們的共識。優美的城市環境,宜人的道路綠化是人們對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城市道路的景觀進行整治改造設計,使其煥發新的活力,對提升城市形象,構筑優美的城市風光以及城市各項事業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目前,今年是城市建設管理年,為了有效推進這項工作,我市把北海大道北側皇家海港酒店以西100米人行道綠化帶改造作為試驗,并于3月27日正式實施。

2城市道路景觀設計概念

城市道路的景觀設計是指從美學觀點出發,在滿足交通功能的同時,充分考慮道路空間的美觀、路用者的舒適性,以及與周圍景觀的協調性,讓使用者(駕駛員、乘客以及行人)感覺安全、舒適、和諧所進行的設計。它是設計城市規劃、環境設計、建筑及空間設計、道路美學、園林學、環境心理學等知識的綜合性學科。道路景觀體系由道路本體、道路綠化、沿線建筑物(車站、辦公樓、住宅等)等主體要素,以及附屬建筑物(防護與照明設施、沿線廣告、圍墻等)、景觀背景(江、海、山脈、森林等自然景色)和動態要素(車輛行人的活動、季節的變化、地下設施等)構成。這些要素直接影響道路綠化設計,并由于各要素的地域性而造成城市道路景觀的差異。

3北海市皇家海港酒店道路綠化存在的問題

3.1道路綠化的布置形式與城市發展不符

城市道路綠化的布置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常用的綠化形式有一板兩帶式、二板三帶式、三板四帶式和四板五帶式。北海市皇家海港酒店以西原有的綠化形式是一板兩帶式,但是

由于城市的發展,車輛和行人數量的增多,這種綠化形式已經不能滿足城市道路交通的需要,并且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沒有各行其道,造成交通混亂。改造后形成了三板四帶式的布置形式,利用兩條4m寬的綠化帶把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分開,以改善交通混亂的局面,增加了人行橫道的寬度并種上行道樹,使行人的行走更加自如,并且不影響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通行。

3.2城市道路綠化用地規劃缺乏科學性、系統性和合理性

一直以來,北海市道路綠化規劃設計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增大綠地面積、提高城市綠地率,卻忽視了科學性、系統性和合理性的整體構思,有時同一條路上有好幾種種植方式。四川南路中間分車帶在近5年來進行了2次改造,由原來的簡單配置逐漸改成喬、灌(開花及整形)、草搭配的層次豐富的立體式生態景觀效果。改造的目的是好的,但因選用的品種和數量較多,如在株距3 m的2叢夾竹桃中間加種1叢小葉紫薇、整型的片植地花中種植生長快速的三角梅等。這樣一來,在狹窄的分車帶上顯得非常擁擠、混亂,更加重了綠化養護特別是植物修剪的負擔,已經偏離了生態景觀設計的理念。一些道路綠地由于設計不科學,在人、車流量大的出入口及場所前,只設計有窄小的人行通道及有限的活動空間,造成人為對綠地的踐踏破壞,從而使一些樹木根本無法種植、存活。新近建設成的北海市西南大道,在寬46 m的中間綠化帶上采用列植方式,景觀稍顯單一,易造成審美和司機的視覺疲勞。

3.3與其他公共設施脫節

道路構成要素中還包括車站、廣告牌、沿街建筑等公共設施,原有的龍灣大街對車站和廣告牌沒有進行處理,公交車??课恢貌还潭?,行人沒有地點等候上下車,在上下班高峰期易造成交通混亂及安全隱患。改造后的北海市皇家海港酒店以西的道路采用港灣式車站,車輛進站不影響交通,同時車站設計與燈箱廣告牌相結合,既美觀又溫馨。原有的道路與周圍建筑的交叉口沒有進行處理,車輛進出雜亂無章,改造后對各個建筑的出入口進行了規劃,與道路綠化相結合,增加了建筑前的綠化量,充分美化了沿街景觀。

3.4 運用植物種類少,群落結構簡單,配置形式單一

運用植物的品種少,植物群落結構單一運用植物的品種少,使植物群落的結構顯得簡單而且形式單一,是北海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普遍存在的通病,特別是一些特殊道路上采用的應用性樹種種類更少,主要集中在小葉榕、大王椰、鳳凰樹等樹種,植物群落穩定性較弱,生態效益不明顯,道路植物配置的觀賞性不是很強,而且景觀效果不突出。主次干道千篇一律,沒有顯出特色,沒有創新點,缺乏生機和活力。作為地處亞熱帶的北海市,其道路綠化上應用的特色植物品種較少,不能體現出熱帶植物的豐富性和特色性。

3 .5季相景觀不豐富

植物是景觀設計中最具有生命力的要素,特別是它具有四季的季節性變化,是人們最愿意接受的景致,也使人們充分的感受到生命的生機和變化?!按夯?、夏蔭、秋色、冬綠”是景觀植物配置的效果要求,但是在北海的道路綠化卻普遍存在這樣的情況:一直以來,為了凸顯南方濱海城市四季長綠的景觀效果,北海市主要選擇小葉榕、蔭香、秋楓等,觀花、觀葉樹種較少,“夏蔭”、“冬綠”的效果有了,“春花”、“秋色”卻不多見,大部分道路綠化色彩單一,景觀季節變化不明顯,城市的生機有了,活力卻顯得遠遠不夠。

3.6 地方特色、文化特色表現不足

許多園林植物配置表現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方面做得很不夠。不能形成地方文化特色,難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3.7 影響景觀效果的其他因素

城內電線是采用埋設還是架空的方法,可能影響到行道樹的樹形、道路整體景觀效果

及安全系數。目前的道路綠化,電線從樹中穿過,破壞了植物的自然狀態,且沒能及時修剪整形,整體景觀零亂。建設生態化的園林城市,不能僅靠栽樹種花、提高綠量,還要取得整體的和諧、統一,才能營造出好的景觀效果和城市環境。

4道路綠化景觀設計方法

道路綠化景觀設計應該包括行道綠化設計、綠化帶設計、分車綠化設計、平交立交路口綠化設計、步行街綠化設計等。

4. 1 道路行道綠化設計

行道的綠化設計是道路綠化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是道路綠化設計的基礎,也是最普遍的形式,常見的有樹池式和樹帶式2種。樹池式設計是為了占用人行道,在行人過多的街道,

常采用樹池式種植行道樹。樹池形狀可方可圓,其邊長或直徑不得小于1. 5 m,長方形樹池長短邊之比不超過1/ 2。行道樹栽種于樹池的幾何中心,樹干距車道緣石不小于1 m。

樹帶式設計是指在人行道和車行道之間留出1條不加鋪裝的種植帶,人行橫道或行人比較多的公共建筑處使之中斷的一種行道樹種植設計方式。常見種植帶寬度最小為1. 5 m,除種一行喬木用于遮陰外,樹下還可種植綠籬及花卉,以增加防護效果和觀賞效果;種植帶達5 m寬的可交錯種植2行行道樹,靠近車道一側的樹下配置以防護為主的灌木,靠近人行道一側樹下配置以觀賞為主的植物,中間空地種植花卉和草皮。

4. 2 道路綠化帶設計

城市道路綠化帶設計是指道路用地范圍即建筑紅線以內的帶狀綠地,主要包括人行道綠化帶和分車綠化帶。在地上、地下管線影響不大時,其種植喬木和灌木的行數由綠化帶寬度決定:寬度在2. 5 m以上的,種植1行喬木1行灌木;寬度為6 m以上的,可種植2行喬木或大小喬木。分車綠化帶又稱隔離綠化帶,分車綠化帶的寬度依車行道的性質和道路總寬度而定,高速路分車綠化帶的可達5~10 m,一般為4~5 m,最低不小于1. 5 m。

4. 3道路交叉路口的綠化設計

交叉路口是2條或2條以上道路相交之處,交叉路口是道路交通的咽喉、隘口,人們往往對交叉路口的綠化有特殊的要求。在進行綠化設計時,首先需要調查其地形和環境特點,然后合理確定、處理植物種植與安全視距的關系,特別是要確定人的安全視距??稍诮徊婵谄矫鎴D上繪出1個三角形,稱為視距三角形,在此三角形內不能有阻擋人們視線的建筑物、構筑物、廣告牌以及樹木等地面物。在視距三角形內布置的植物,高度不得超過0. 65~0. 7 m,宜選用低矮灌木、宿根草本植物。安全視距的大小是根據人們的行車速度、坡度、路面質量情況而定的,一般采用不小于30~35 m的安全視距。

4. 4 步行街道綠地設計

步行街兩側均為商業和服務性行業建筑,多為人們休閑、娛樂和消遣的場所,平常人流量很大,綠化設計要充分考慮人們對綠化植物的強烈干擾和綠化的功能性。植物種植、街道種植、街道鋪裝要和環境、建筑相協調,使功能性與藝術性協調一致,提高人們的視覺感受。植物種植要精心選擇種類,特別要注意其形態、色彩,宜選擇枝葉繁茂、無毒無刺無異味、葉色花色美麗、株形葉形花形優美的植物。喬木要冠大蔭濃、挺拔雄偉、花期長。栽培形式多采用規則式,植物株形整齊,與街道環境相協調。在街心可適當布置花壇、雕塑,街道可鋪設裝飾性花紋圖案,以增加街景的趣味,使人們感到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5結語

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道路作為一個城市的結構骨架,對城市的結構布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道路景觀設計不僅具有改善城市氣候、美化城市景觀的作用,同時也是一個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道路景觀設計應根據各城市的自然環境的不同、城市的發展水平的差異、人文歷史情況的不同,從人文、生態、社會的角度出發,營造一個空間布局合理、生態可持續發展、景觀和諧的城市道路景觀環境。這是現代城市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人居環境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 李智博,馬力,楊嵐,胡金萍.從城市規劃看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J]. 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 2011(01)

[2] 孟欣慧.中小城市道路綠化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J]. 安徽農業科學. 2007(15)

[3] 楊瓊博,仇方赫.葫蘆島市龍灣大街道路綠化改造景觀設計研究[J]. 綠色科技. 2012(04)

猜你喜歡
道路綠化設計方法存在問題
我國信用評級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瞬變電磁在礦井水文地質工作中的應用
淺析旅游景區公共設施的設計
公路橋梁結構橋梁抗疲勞設計方法應用
如何利用七年級新教材進行英語課堂閱讀教學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淺談高校生物學專業遺傳學課程的教學現狀與改進策略
淺談城市道路綠化提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