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促進城鄉幼兒教育均衡發展的思考

2014-09-24 05:42李芳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均衡發展幼兒教育

李芳

摘 要:教育公平與均衡發展已經成為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旋律,不僅是一個國家、地區、民族的經濟社會均衡發展的重要保障,更是當今社會人們對于教育發展的迫切期望。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整個教育的起點,它應成為教育均衡發展的源頭,但若將幼兒教育與義務教育相比時,人們會很容易看出幼兒教育成為了弱勢教育。

關鍵詞:城鄉教育;幼兒教育;均衡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文獻標識碼: A

一、幼兒教育均衡發展的內涵

教育均衡就是政府給每個孩子提供了均等的學習機會,并且受教育條件均衡的配置,使每個孩子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它的本質是追求教育平等,實現教育公平。幼兒教育均衡發展是指通過制定法律法規確保適齡幼兒有同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通過政策的制定與調整以及資源的合理配置,為其提供相對均等的教育機會和條件,以客觀公正的態度,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實現教育效果和成功機會的相對均衡,其核心是實現資源配置的相對均衡。幼兒教育均衡包括三方面的內容:第一,教育機會平等,這主要體現在入園率方面,即每一個適齡的兒童受教育的機會是平等的,都有受教育的機會;第二,教育過程的平等,這主要表現在資源配置上,即兒童應該享受到均衡的教育條件;第三,教育結果的平等,這主要表現在入學準備上,即兒童在接受教育以后,需要達到的標準是一致的。

二、幼兒教育均衡發展現狀分析

幼兒教育均衡發展可以用多種指標來分析,本文主要從城鄉間幼兒教育費均衡發展及師生素質、家園溝通、教育經費投入存在差異等方面來分析。

(一)幼兒教育呈現城鄉教育不均衡

當前城鄉幼兒教育發展在教育機會的平等、教育過程的平等、教育結果的平等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首先,城鄉幼兒在教育觀念上存在差異。如農村幼兒家長認為,孩子太小無需接受正規的學前教育,“樹大自然直的”的觀念還在左右好多家長,加之近幾年的教育機構合并,精簡,致使幼兒不能就近入園,所以體現在有些幼兒不能享受優質的學前教育、甚至享受不到優質學前教育的機會。根據統計,目前,我國農牧區有70%以上的適齡兒童尚沒有接受學前教育的機會。

(二)師資情況不穩定

當前我國幼兒教師隊伍非常不穩定,尤其是農村幼兒教師,他們的學歷層次較低,工資待遇相對較低,職稱評定和社會保障難以落實,職業認同感較差,流動性大,轉崗率高,因綜上所述的六點原因導致幼兒教師隊伍的不穩定性,直接影響了幼兒教育的質量。

(三)家園溝通的差異

教育是多方合作的活動。幼兒在接受幼兒園綜合的、整體的教育的過程中,家庭不能不能忽視家庭的的學習和成長環境,同時教師將良好的教育觀念傳遞給家長、教師的教育行為感染家長、幼兒的學習行為感動家長,從而促進家長的教育觀念、參與意識和合作行為得到發展;不能認為將幼兒送到幼兒園之后教育就是幼兒園的事情。

在教育觀念普遍比較開明的城市環境,學校、幼兒園老師與幼兒家長的溝通良好,家園良性的密切互動,有助于幼兒健康成長。然而在鄉村,多數家庭以務農為主,家長教育觀念相對落后,對子女教育問題的投入精力少,往往家庭教育都不能好好開展,更無法做好與幼兒園的溝通工作。送了孩子進了幼兒園,教育的事情全由幼兒園進行,不聞不問,聽之任之,長期以往,造成幼兒在家庭和在幼兒園性格兩面性表現,從而有了“一個小寶兩個樣的”教育境況,不利于幼兒完整健全的人格和行為習慣的培養。

(四)教育經費投入不足

幼兒教育是社會公益事業,發展好幼兒教育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國內外的諸多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的經濟和文化背景下的兒童人學準備將直接影響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因此發達國家普遍重視幼兒的學前教育,投人了相當分量的精力。而我國雖然也開始重視學前教育的均衡發展,但是各級政府投入的資金明顯不一,這也是導致幼兒教育發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促進城鄉幼兒教育均衡發展的建議

(一)加大資金投入,優化辦園條件。

政府是學前教育事業發展最有力的支持者,在發展學前教育事業過程中政府應承擔重要的直接責任。教育活動過程中,教育實施者采用適當的教育勞動資料對受教育者進行教育,類同于馬克思《資本論》里定義的生產力及其包括的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三個要素。城鄉幼兒教育是對城鄉的幼兒進行教育,其組織實施者即勞動者,其教育過程所建的園舍、器械即勞動資料,其教育的內容即勞動對象。城鄉幼兒教育過程中,沒有明顯差距的是受教育者———幼兒,而差距體現在教育的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上。在生產力的三要素中,勞動者起主導作用,勞動資料中的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發展水平和性質的主要標志,是劃分經濟發展時期的主要標志。由此可見,城鄉幼兒教育的組織實施者和幼兒園建設條件的差距對教育過程的影響重大。

因此,在幼兒教育的實際操作過程中,政府及相關行政部門需要參與其中,制定政策,提供幫助,并從立法角度和職業道德層面嚴格要求幼兒教育實施者遵守、保障鄉村幼兒教育的健康發展,縮小城鄉幼兒教育的差距。同時,均衡經費投入,對于鄉村幼兒園,要參照城市幼兒園的建設標準,逐步加大經費投入,加強鄉村幼兒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實行鄉村幼兒教育政策傾斜,加強師資建設,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盡量縮小城鄉幼兒教育巨大差距,逐步實現城鄉教育均衡和公平,為鄉村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

(二)穩定師資,營造良好的師幼互動。

從我國幼兒教育的師資隊伍來看,教師隊伍不夠穩定,特別是在農村,教師的工資比較低,由于學歷較低,使職業認同感較差、轉崗率較高、教師的流動性大,加之社會保障難以落實,使教師隊伍更加不穩定,這嚴重影響了農村的幼兒教育,這違背了幼兒教育整體性發展的要求。想要穩定農村幼兒教師隊伍,就要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要根據農村教育的特點和具體情況,建立起完善的教師聘用和人事管理制度,制定統一的標準,向社會公開招聘教師,要對在崗的幼兒教師進行統一注冊管理,由財政統一撥款,保證教師的工資待遇,讓我們的農村幼兒教師意識到幼教工作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全身心的投入到本職工作中回來。

(三)交流合作,共享城鄉優質教學資源。

取長補短,互利共贏,城鄉幼兒教育可以加強合作,共享優質教學資源。由于城市幼兒園在師資隊伍、管理經驗、教育水平以及辦學理念等方面與農村幼兒園相比具有很大的優勢,因此,可以充分發揮城市幼兒園的優勢,帶動農村幼兒園發展,實現教育資源共享。雖然鄉村幼兒園在政策扶持、經費和師資力量等方面與城市幼兒園有較大差距,但鄉村幼兒園獨倚自然山水這個大平臺,具備鄉村得天獨厚的資源特色。通過城鄉幼兒園合作辦學,可以逐步改變鄉村幼兒園辦學條件不足的現狀,共享優質資源,培養當地師資,提高管理經驗和教育水平,促進鄉村幼兒教育的發展。城市幼兒園則可以適時帶領城市幼兒深入鄉村,切身感受與領略大自然的原始魅力,有利于促進城市幼兒的身心健康和全方位知識結構的架設與基本生存能力的提高。近幾年來,我園結合具體實際,不斷開展“送教下鄉,;手拉手,一對一幫扶,和為大山送關愛”等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從而打通了城市幼兒教育和鄉村幼兒教育的合作渠道,互補城鄉教育優勢,深化教育改革,是縮減城鄉幼兒教育差距的有效措施。

(四)加強農村教師隊伍為重點,努力實現教師隊伍專業化。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教育事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要實現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應將教師的專業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制定教師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培訓規劃,分層次進行多種形式的業務技能培訓,不斷提高教師教書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廣泛開展群眾性的教科研活動,加速實現教師隊伍由經驗型向理論型、科研型轉變。例如當前全國上下進行的遠程培訓,各個省市實行的省級骨干教師對口支援制度、特級教師巡回講學制度、區域內城鎮教師定期支教制度、農村學校教師掛職學習、跟崗培訓制度等做法,為提高農村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提供了借鑒。建立完善師德建設機制、教師動態管理機制、教師考評機制和良性補充機制,建設一支德才兼備、數量合理的教師隊伍,為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提供根本保障。

結語

總之,城鄉幼兒教育的均衡發展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這不僅是一個教育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因此,促進城鄉幼兒教育的均衡發展,是我國幼兒教育的重點,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參考文獻

[1]孟香云.關于促進城鄉幼兒教育均衡發展的思考[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0,11:71-74.

[2]黃靜芳.公共財政視域下城鄉幼兒教育的投入均衡[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教育教學研究),2013,02:24-29.

[3]廖浩然,田漢族,彭世華,譚日輝.我國幼兒教育非均衡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J].學前教育研究,2008,02:17-21+34.

猜你喜歡
均衡發展幼兒教育
職業教育區域均衡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探析
初探關于促進城鄉幼兒教育均衡發展
金融均衡發展對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實證研究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背景下教師資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讀
信息技術走進山區教育,揭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新篇章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農村幼兒禮儀啟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