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瀝青路面工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2014-09-24 05:42吳兆強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公路交通瀝青路面公路工程

吳兆強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公路交通量顯著增大,交通渠化以及重載和超載現象日益突出,同時人們對瀝青路面的舒適性、安全性和耐久性有了更高的期望,這對瀝青路面提出了越來越嚴格的要求。為此,首先討論了瀝青路面危害概述,接著分析了瀝青路面工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研究了提高瀝青路面工程質量的對策。

關鍵詞:公路工程; 公路交通; 瀝青路面; 瀝青路面工程

中圖分類號:U416.217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公路運輸以其特有的優越性和靈活性,發揮著其他運輸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已成為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命脈。同時,由于瀝青混凝土路面優越的行車舒適性和良好的抗滑、堅實、防滲、耐疲勞等性能,在公路及高等級公路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隨著公路交通運輸量的日益增大,公路路面質量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2瀝青路面危害概述

(1)自上而下的表面層水損害是通稱的水損害,主要表現為表面型坑槽,它的形成條件是水進入表面層但難以繼續下滲,水分浸入瀝青與集料的界面,以水膜或水氣的形式存在,由于表面張力的作用,影響瀝青與集料的粘附性。在反復載荷作用下,輪胎對路面的擠壓搓揉作用及路面間的真空吸附作用加速了瀝青膜與集料的剝離,漸漸地,瀝青路面表面層開始出現麻面、松散、掉粒、產生坑洞,最后形成坑槽。

(2)網狀裂縫、龜裂,主要是由于路面的整體強度不足而引起的。其原因可能是路面結構設計不合理,路基路面壓實度不足,路面材料配合不當或未拌和均勻等,也可能是由于路面出現橫向或縱向裂縫后未及時封填,致使水分滲入下層,尤其在融雪期間凍融交加,加劇了路面的破損。瀝青老化也是導致瀝青面層形成網裂、龜裂的原因之一。

(3)轍槽是瀝青路面特有的主要破壞現象之一,轍槽被定義為瀝青路面輪跡帶的凹陷(較輕的轍槽)。實際上嚴重轍槽處,輪跡帶產生凹陷的同時,其兩側的瀝青混凝土常鼓起,此時的轍槽就是輪跡帶的凹陷深度與其兩側鼓起高度之和。

(4)松散是由于瀝青混凝土表面層中的集料顆粒脫落,從表面向下發展的漸進過程,集料顆粒與裹覆瀝青之間喪失粘結力是顆粒脫落的原因,導致松散的原因有:集料顆粒被足夠厚的粉塵包裹,使瀝青膜粘結在粉塵上,而不是粘結在集料顆料上。表面的磨擦磨掉瀝青膜,并使集料顆粒脫落;表面有離析,離析處缺少大部分細集料。離析面上粗集料與細集料相接觸,但只有少數接觸點有瀝青粘結集料,隨時間增長,瀝青會老化,剝落就會使瀝青與集料的粘結力減弱,從而產生松散。

3瀝青路面工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施工季節不合理。①雨季施工,又未采取保證質量的有效措施,路面潮濕,物料結合不好。②低溫季節施工。施工時,如環境氣溫較低,攤鋪后的瀝青混合料表面溫度就會迅速降低。③瀝青混合料的中底部溫度降低速度相對較慢,當壓實時,中底部瀝青混合料便產生一定的位移,而上部面層則因溫度過低面出現裂縫,造成瀝青路面松散、坑槽。

(2)延遲壓實和碾壓過度造成強度下降。對于水泥穩定類材料,壓實延遲時間越長,壓實度就越低,強度損失就越大。過長的延遲壓實和過度的碾壓,都將對剛性基層(底基層)產生破壞作用。隨著時間的延長,水泥的水化反應及物理化學性質不斷變化,到達一定時間后,水泥的膠結作用使半剛性材料強度初步形成,此時再進行碾壓或過度碾壓,將使半剛性路面基層表面產生薄層剪切面,形成強度軟弱層。

(3)傾力夯實路基。國內許多城市在搞城建時大都本著少花錢多辦事的原則,以致道路基礎十分薄弱。交通量小時,已使道路路面裂而不碎,碎而不散,散而不飛。但隨著交通量的增加,這種歷史遺留病癥顯得越來越突出,再加上許多道路都是超期服役,不解決城市道路基礎問題,根本無法徹底解決道路病害。

(4)施工管理控制不善,集料過于潮濕、混合料拌和不均勻以及材料中雜質塵土過多都會嚴重影響瀝青與石料的粘結.從而使瀝青路面產生水損害;瀝青路面施工過分強調平整度,犧牲密實度,致使路面碾壓不足??障堵蔬^大?;蛞驗闉r青路面攤鋪時混合料離析.造成局部空隙率過大而出現透水。

4 提高瀝青路面工程質量的對策

4.1 控制基層質量

(1)攤鋪基層過程中,嚴禁出現明顯的離析現象,尤其在主車道位置上。

(2)防止出現薄弱夾層:找平過程中“寧高勿低”,嚴禁“薄層貼補”,如果是“非廠拌法”施工,且時值高溫天氣,半剛性基層一定要注重工藝:碾壓遍數上限控制,達到一定強度后不能過度,以免破壞板體性,導致裂縫增多;碾壓延誤時間,一般不超過1.5h(視實際情況而定)。

(3)增強層間粘貼:瀝青透層或下封層施工前,必須將基層表面的浮灰全部清除干凈。

(4)加大管理力度:加強道路的路政管理和日常養護工作,防止出現“路面劃損”,積極探討針對性的防治辦法,及時排除積水。

4.2 加強路基施工質量控制

路基填料不同土質,要分層填筑,嚴格控制填筑厚度,碾壓要密實;淺填或淺挖路段,如果地質情況復雜,應對地基承載力進行詳細檢測,依據情況采取相應措施;溝壑、構造物臺背填土應嚴格控制填料和每層厚度,碾壓要密實,要加強路基關鍵工序、關鍵部位的質量控制。確保路基整體穩定、強度達到設計后再進行路面施工。

4.3 加強施工工藝過程管理

施工工藝的控制是保證路面質量的關鍵環節,必須加強這一環節的管理。一般應從控制混合料拌和及碾壓的延遲時間、碾壓時的含水量、壓實標準等方面對施工質量進行監督。還須重視半剛性基層的初期養護,并應盡早鋪面層。瀝青面層,特別是較厚的瀝青面層對半剛性基層有良好的隔溫保護作用,降低溫縮裂縫的產生。應注意施工溫度和施工季節對基層的抗縮裂性能的影響。

4.4 攤鋪機盡量做到連續勻速前進,不停機

當攤鋪機停頓時,熨平板前的阻力由于攤鋪機的動態平衡改變而發生變化,熨平板可能有少許下沉,如果攤鋪機停機待料的時間較長,熨平板前的混合料溫度下降,則攤鋪機重新啟動時,熨平板前阻力增加,將拉傷攤鋪的混合料,并在攤鋪機停機位置附近留下厚度偏薄,空隙很大,難以壓實的粗糙面。因此由于特殊原因不得不停機時(如拌合站發生事故),停機與再啟動的操作都要盡量緩和,避免突然性,而且停機的時間要盡量縮短,一般限制在15 min以內,以避免因停機對路面造成上述質量缺陷。如果停機時間長,則攤鋪機應退出攤鋪位置,按照規定設置施工縫。

4.5 避免鋪筑不穩定的混合料

選用低針入度、高軟化點、低含蠟量的高粘度瀝青或摻人聚合物改性瀝青??刂茷r青與礦粉的比值,嚴格控制瀝青用量,采用具有活性的礦粉。合理采用級配,表面粗糙、嵌擠作用好、與瀝青粘結性能強的集料。適當減薄瀝青面層厚度,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車轍的形成。

4.6 合理確定瀝青路面結構

瀝青面層的裂縫主要由瀝青面層本身的低溫收縮引起的。應選用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瀝青技術要求的瀝青,控制瀝青用量,精選礦料,準確組成級配或使用纖維等添加劑,均可有效減少裂縫。

4.7 采用多種方式提高員工的素質

道路復澆工程是一個團體性較強的工作,每一個崗位的失誤都會對施工質量產生不利的影響,故崗前培訓顯得尤為重要。重點應放在炒料爐,壓路機,攤鋪機等重機操作手上。同時,可以通過聘請技術顧問,引進優秀人才,送出去培訓等方式,加快人才庫的建設,全面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以適應不斷競爭激烈的市場。

5 總結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公路上的交通量也迅速增大,修建壽命長,更加耐久,承受更大荷載的公路變得更加必要。因此工程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壓實后路面的空隙率,并使之符合規范要求,從而保證瀝青路面工程質量,防止瀝青路面早期破壞,延長瀝青路面使用性能。

猜你喜歡
公路交通瀝青路面公路工程
公路交通安全設施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探析
公路工程中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術的應用探討
霧封層技術在瀝青路面養護中的應用
長壽命瀝青路面結構研究
基于移動 GIS 的公路工程外業調查系統研究
透水瀝青路面淤塞問題分析
重載交通瀝青路面荷載圖式探討
公路工程監理項目中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及有效措施研究
試析公路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淺析公路交通物流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