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新的思維辦好文化館事業

2014-10-21 14:26陸瑩君
中國文藝家 2014年9期
關鍵詞:法人文化館理事會

陸瑩君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我國文化改革的一項戰略性工作,它承擔著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先進文化、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任務。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在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要把建立公共文化機構的法人治理機構,完善績效考核機制,推動公共文化機構組建理事會作為一項重點任務。這是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也是推進公共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措施。因此,如何建立公共文化機構的法人治理機構,已經成為發展文化館事業不可避免的一種模式,這種模式的最終目的就是堅持公益性,滿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巫志南認為:“法人治理結構是現代社會組織的基本組織形式。公共文化服務領域法人治理結構的普遍實施,意味著公共文化服務單位社會化步伐加快,這客觀上對現有政府文化行政方式的改革形成‘倒逼,有力推動了政府文化行政行為走向科學、規范、健全?!?/p>

一、目前文化館運行模式存在問題

從現有運行模式看,至少有以下幾個問題制約著文化館發展。一是地方政府沒有文化館這一概念,當地發展總規劃也沒有把文化館納入到其中,即使有也屬于政績工程需要;二是經濟條件限制,導致經費難以落實,特別是技術人員的緊缺,使得文化館的“人氣”不旺;三是設施設備利用率不高,一些地區的文化館建的“高大上”,設施設備一流,但真正利用起來的不多,加之服務手段單一,績效評估機制缺失等,這些都制約著文化館服務效能的提升。

二、建立文化館法人治理模式形勢分析

眾所周知,文化館現有的運行模式一直是按計劃經濟的模式運行的,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這種舊的機制不可避免地要經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的洗禮。文化館進行法人治理運行機制是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科學的模式,這種模式注重的是強化自身核算,注意投入和產出的關系,并考慮到如何營造市場,打破行業界限,樹立大文化觀念,提高文化產品質量,形成特色顯著的文化品牌效應。同時,引進市場競爭機制、激勵機制和分配原則;運用企業管理手段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推動各類文化事業的發展。目前,國家已經有不少政策文件提出要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結構,但對于文化基層文化館來說,在這方面還存在著不少困難。比如說,干部任命多由上級部門統一負責,政府尚未放權;現有財政體制下都是按照項目撥款、核算,這與理事會制度中管理層必須按照理事會決議獨立自主履行財務資產管理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等等。筆者以為,實行法人治理運行模式,這不僅僅是簡單意義上成立個理事會、監事會,也不是在現有組織架構中再多加一個“統管”,而應該是轉變政府職能、激發單位活力的制度保障。這也是當前進一步提升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徑,是落實文化惠民、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舉措。

首先,要政事分開,轉變職能。切實轉變政府職能,理順政府與事業單位的關系,實現政事分開,創新管理方式。在明確不同文化事業單位功能定位基礎上,分級分類,積極穩妥地探索不同類型公共文化機構建立現代法人治理結構的具體模式。其次,要突出主體,強化治理。這就需要我們解放思想,著力創新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進一步落實事業單位法人自主權。探索建立理事會等多種形式的治理結構,健全決策、執行和監督機制,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形成多元治理結構,提高自我發展的能力。第三,要堅持公益,提高效能。強化公益性是文化館的基本屬性,這能充分調動廣大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真正激發事業單位生機與活力,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效率,切實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第四,要優勢互補,興館多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館事業必須突破投資主體的單一化,應該積極借助社會力量,采取獨立、合作等方式開辦活動項目,不斷發展壯大自己;發揮文化館遍布全國各縣(市)的優勢,通過聯合,建立本地或跨地區的文化網絡,形成文化館獨有品牌;實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聯合開發,規模經營,共同發展。

三、文化館法人治理運行模式制度的建立

如果按照文化館理事會制度運行模式,文化主管部門只承擔舉辦者職責,通過委派有關人員擔任理事和監事,參與事業單位的決策和監督,不再直接干預具體運營活動。因此,當地文化主管部門的角色將發生變化,在堅持主管主辦制度的同時,會將政府文化行政職能轉變到指導、規劃、協調、服務、監督和宏觀管理上來,重點管好發展方向、公益使命、法人資格、領導任命、發展戰略、國有資產、績效考核等核心環節,實現管理由行政手段為主向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手段轉變,實現職能由辦文化為主向管文化為主轉變。那么,要實行這種轉變,就必須有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

第一,建立健全文化館資產管理制度。以產權關系明晰為主導,明確與文化館辦館宗旨和職責范圍相適應的可獨立支配的文化館法人財產。同時,健全相關制度規定,確保國有資產安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促進國有資產的合理有效使用。文化館單獨建賬,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按會計法要求配備專門財務人員。通過成本核算,控制各項運行成本,努力提高辦館效益。政府保證文化館的經常性經費投入,并給文化館充分、有效和合理的專項經費補助,鼓勵社會力量、社會資本參與文化館的管理運行。

第二,完善文化館人事管理制度。一是擴大文化館的人事管理自主權,強化崗位管理,完善全員聘用,進一步激發活力;二是深化內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國家工資政策為指導、以文化館績效工資為主體,以崗位管理為基礎、以工作業績為依據、以考核評價為手段的分配激勵機制;三是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聘分開制度,引入競爭機制,可以高職低聘,也可以低職高聘,專業技術職務資格不與工資報酬掛鉤。

第三,健全文化館社會監督機制。即建立目標責任考核制度、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年度報告制度和信息公開制度,拓展社會公眾參與事業單位管理、運作的渠道,確保各項運行公開透明,接受社會廣泛監督。(1)目標責任考核制度。建立科學合理的責任考核制度,引入事業目標責任約束機制與激勵機制。通過理事會(監事會)和業務主管部門對文化館年度履行職責、開展業務活動、完成年度目標責任、社會效益等情況進行考核評價,以督促文化館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各項任務,確保公共文化服務目標的實現。(2)經濟責任審計制度。根據有關規定,對文化館實施財務審計和法定代表人經濟責任審計,通過審計對文化館主要負責人及行政領導班子的履職情況進行監督和評議。法定代表人發生變更的,在申請辦理變更手續時,提交前任法定代表人的經濟責任審計報告。(3)年度報告制度。文化館要按照《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規定,對年度工作情況總結、評估,編制年度報告并提交舉辦單位、登記管理機關,同時通過網站向社會公開。年度報告的內容包括本年度發生的重要決策、重要活動、預算執行情況、取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主要財務狀況等。還應報告理事會(監事會)運行情況,包括理事會、監事會名單,本年度理事會召開情況,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意見建議等。(4)信息公開制度。文化館要以適當形式向公眾公開本單位章程、法人登記事項、主要業務活動情況等信息,接受社會監督。在日常運行中,也要及時通過媒體、網站、宣傳冊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公開其服務內容、服務標準、政策依據、運作狀況等內容及變化調整情況。建立有效的群眾評價和反饋機制,開展群眾文化需求和滿意度調查。

建立文化館法人治理運行模式,這不僅僅是人員構成上的改變,而是文化館未來戰略決策、監督管理和公共關系三項重要職權的變化,通過建立和完善科學有效的內部管理制度,形成規范的運行機制,構建起獨立運作、自我發展、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具有成都特色的公共文化事業單位法人治理模式。這種運行模式是否能擔負起文化館健康發展的重任,我們拭目以待。(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文化館)

猜你喜歡
法人文化館理事會
法人征訂(新)
法人形象廣告
尋訪呈貢非物質遺產文化館
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增強打造世界領先內生動力——中國石化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的實踐與思考
章堰文化館
大愛有光
非營利法人破產特殊制度安排研究
民俗文化藝術館設計
第六屆第二次理事會會議
發明與創新理事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