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筆花鳥畫色彩藝術研究

2014-10-21 14:26陳敏
中國文藝家 2014年9期
關鍵詞:工筆花鳥畫研究

陳敏

【摘 要】工筆花鳥畫的重要形式便是色彩,在繪畫語言中其也是工筆花鳥畫創作不可或缺的要素。本文主要分析了工筆花鳥畫色彩的對比與調和,工筆花鳥畫色彩的藝術特點,工筆花鳥畫色彩語言的創新。

【關鍵詞】工筆花鳥畫;色彩藝術;研究

一、工筆花鳥畫色彩的對比與調和

現實中的色彩沒有不好看的,只有不好的調配。調配的基礎是藝術素養,以及真正認識和理解色彩空間的變化,在調配中色彩的對立和統一具有可變性。構成工筆花鳥畫的重要因素是色彩,畫家重視用筆、用墨以及統一和諧,也需要對色彩單獨的審美特點積極重視,突出色調的統一和諧,這也是色彩平衡需求。我們需要色彩帶來的愉悅,也就是對和諧色彩的追求。因此在復雜的色彩結構中,應當尋找色彩之間的關系,實現和諧平衡??茖W梳理傳統的以及現代色彩理論之后,我們能夠發現在工筆花鳥畫運用色彩中,處理畫面色調具體包含以下方法。(1)強調主次。不僅對畫面上各種色彩的主次進行強調,還突出了調制與搭配色彩的方法,形成和諧統一的畫面色調??梢詫⑸倭康难a色關系納入同類色中,使巨大的色彩比例數量形成和諧。其特點為:統一之中存在著變化,畫面充滿生機,重點突出。這一和諧在色彩面積和明度上十分懸殊,例如在萬綠叢中有一點紅更好看,有重點和生機。(2)重視調和與應用對比色??茖W利用墨線、墨色、金銀色緩和視覺的作用進一步對強烈的色彩刺激進行減弱,從而組成和諧模式。這也是傳統中國畫色彩使用的方式。其特點為:高貴、典雅和肅穆。(3)單一色彩的調和變化。例如水墨工筆花鳥畫,在一個趨勢中統一整個色彩,僅存在墨色的色階意義,缺少對立色相,體現出最大程度的和諧意義。其特點為:舒緩、統一、單純。單一色相的調和與變化,也可以認為是以墨代色,進一步獲得明確與單純的畫面,還可以凸顯用線和用筆,突出了中國畫形式組成的民族特征。

二、工筆花鳥畫色彩的藝術特點

1.隨類賦彩。工筆花鳥畫的隨類賦彩過程屬于一種物象外貫、內賦色性的再生。采用整體、發展的觀點對隨類賦彩進行解釋,我們才可以對工筆花鳥畫色彩變化原因有準確把握??v觀工筆花鳥畫的發展歷史可知其在一定程度上對豐富多樣化色彩進行了刺激。此外,由于唐代提出的水墨為上,墨分五彩,推動了宋代水墨畫的產生。在某一意義上,研究分析水墨可以認為是對新色彩理念的追求,這一追求來源于天人合一,突出了以人為本的一體化理論在中國畫用色方面的體現。在工筆花鳥畫上這一色彩理念產生了四種基本模式,墨彩、淡彩、粉彩和重彩。在工筆花鳥畫色彩上,一般采用的表現技法為平涂法、暈染法等。例如顧愷之的《洛神賦圖》,作品沒有受到觀影條件帶來的影響,表達的理念為色性或者色質,利用的表現手法為夸張浪漫主義,表現色彩時不受到光影的限制,以及明暗關系造成的影響,采用了暈染填色方法,促使物體出現凹凸的質感,在組合作品內容各個色塊之間采用色質理念,突出了極高的藝術力,裝飾特點對意境進行了描繪。在唐代隨類賦彩的方法已經成熟表現了多彩絢麗的色彩風格。例如《簪花仕女圖》中所賦色的花鳥山石,不但協調還利用復雜的色彩實現了一色之中尋求變化,在濃淡暈染時還對一些微妙的結構關系進行表現,畫家按照這個主體感覺積極描繪,促使畫面突出了理想美的創作方法??偠灾?,作為傳統色彩設計原則的隨類賦彩,可以理解隨類為中國畫提供了實踐色彩理論,強調了深刻的文化語境,它綜合發揮了主觀象征色彩,深刻影響了現當代繪畫色彩體制。

2.裝飾性。裝飾性色彩的基礎是美,中介為美感,具體對色彩的形式美進行研究,更好的體現畫家創作意圖。它不會受到自然色彩的限制,沒有突出光影的功能,積極尋求強烈的空間感,在純粹的平面中尋求改變,色彩的基礎是對比調和,對其實施換色或者變色,屬于一種理想化的非寫實色彩。運用中國畫顏料也對裝飾屬性發揮了決定作用?;B畫早期的賦彩,最初僅采用單色的礦、植物顏料,進一步發展為使用間色,之后將鉛粉丹黃和藤黃進行添加等。這兩種顏色運用到畫面中,在色相上與實際顏色有所差異;植物色產生的卻是透明清澈的,這些顏色本身就帶有濃厚的裝飾意蘊。工筆花鳥畫運用裝飾性色彩有悠久的歷史。在商周鏡鑒鐙爐工藝品中,產生了一些幾何紋樣的極具裝飾性的夸張表現圖案,利用寫意方法實施簡單描述,樸素的線條體現出人們簡樸的審美情趣,可見,古代就已經出現了工筆花鳥畫的裝飾特點,我們能夠從古代的壁畫中觀察到形象的花鳥形象,夸張的外型,絢麗的色彩,一般利用平涂裝飾方法。東西文化在唐代之后開始彼此交融,其中描繪出的花鳥色塊更加凸顯了裝飾特點。畫面帶給人歡快、動情等直接的體會,利用色彩實現了和諧的裝飾效果,產生了具備中國特色的色彩規律,同時也彰顯了工筆花鳥畫極大的包容特點。從繪畫發展過程中可知,在最為成熟與盛行重彩人物畫及青綠山水畫時期產生了工筆花鳥畫,很多方面直接對其表現手法造成了影響。隨著不斷拓展的社會人類精神領域,產生了多元文化,在中國工筆花鳥畫的繁榮階段,畫家也在積極進行著創新,不但對吸收與使用古代美術形式進行了強化,同時還將東西洋直接描繪感性世界的色彩進行了引入,適度擴大了裝飾性色彩的領域。還試圖結合其他民族審美特點及裝飾色彩,創造出具備新時代特點的色彩理念。

三、工筆花鳥畫色彩語言的創新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美術教育根據西方美術教育方式,進一步產生了素描與色彩必修課程,促使很多美術學生踏上了中西結合的藝術道路。不斷融合與吸收技法和藝術方式,有效拓展了工筆花鳥畫的藝術語言,對其色彩語言的表現能力進行了豐富,形成了一種理想的效果。很多畫家在對自然美積極表現時,陸續把環境和光源色等與中國畫創作有效結合,并且得到了極好的畫面效果。金鴻鈞先生對西方繪畫用色進行了吸收處理,通過色調的統一進一步對畫面實施了處理,在諧調的大面積色塊中利用色彩反差對主體積極凸顯,利用冷暖對比豐富色彩。例如《榕根》中的綠色調,在運用色彩過程中借鑒了油畫的方式,更加突出了主體。當代工筆畫家已經不能滿足于傳統的工具材料,顏料方面也不再是傳統的色彩,而是使用了大量的工業顏料。利用一些水粉、丙烯等顏料也對畫面的色彩效果進行了加強。媒材上也較多的運用了一些自制材料,當媒材利用工具體現畫面時,極大豐富了畫面語言的表達,同時,組合高品質色相和色質產生的色彩語言對工筆畫創作進行了有效豐富。

我國千年文化對工筆畫花鳥畫的色彩進行了浸潤,在變遷的朝代過程中不斷拓寬了自己的空間。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內容便是工筆花鳥畫的色彩,文化促使它變得更加理想;中國擁有復雜的色彩情感,表達了生命的意象,當工筆花鳥畫色彩完善之后,個性化的色彩促使工筆花鳥畫呈現了多樣的風格,也推動了工筆花鳥畫色彩的發展,燃燒了畫家的藝術熱情。(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文化館)

參考文獻:

①張偉民.關于工筆畫寫意精神[J].美術.2009(2)

②姚舜熙.中國花鳥畫學概論[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

猜你喜歡
工筆花鳥畫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淺論于非闇工筆花鳥畫
商業需求對工筆花鳥畫教育理念的影響
蘇百鈞工筆花鳥畫立意研究
論現代工筆花鳥畫的表現形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