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故事的畫

2014-10-21 14:53方惠娜
中國文藝家 2014年9期
關鍵詞:故事美術作品想象力

方惠娜

【摘 要】美術是要求人調動各種感官投入其中的一種活動,在美術活動中讓孩子積極地表達自我,表現自己的思想,說出自己畫中的故事,這樣我們的美術教學不僅僅培養的學生的繪畫能力,而且更應該讓學生能夠擁有個性的審美情趣,創作有思想的畫。

【關鍵詞】故事;美術作品;想象力

一、美術的涵義

美術,通俗來講其實就是與美有相的藝術與技術。美術的學習,在于發現美并欣賞美再去創造美的全過程。其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充滿了美的元素,像我們每天都能看到的燦爛的陽光、美麗的樹、漂亮的花、鳥兒在頭上輕輕掠過,還有我們在生活當中體會到的冷熱溫涼和酸甜苦辣,我們能夠在生活當中感情到生活之美,也能夠感悟到藝術是無處不在的。如果讓我回答什么才是美?那我會用最簡單的形容詞,像漂亮的、好看的、優雅的、美麗的、細致的、精美的、迷人的、順眼的、舒服的、鮮艷的、有創意的等等,而且所有的美共同的特點便是動人的,美能夠感動我們的心靈,觸動我們的情感,使我們的思想受到美的沖擊。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發現美,深入的去欣賞,然后再將美的人或美的事物,通過畫筆為大家展示出來。

二、《地下的故事》有感

記得我讀小學的時候老師總是給我們灌輸中心思想,一篇課文有中心思想,而且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考試的時候要做到只字不漏,那么一幅畫的中心思想呢?或者說畫有中心思想嗎?當然有,往往一幅好的美術作品都是好在“景外之景”、“象外之象”……而且美術作品的中心思想不像語文課文,是這樣就是這樣,相同的美術作品,不同的人看會有不同的感受……那么怎樣讓我們孩子的美術作品賦予他們自己的富有創造力的思想呢?在進行浙美版的第三冊21課《地下的故事》教學構思中,我發現本課教學主旨在于如何幫助學生從圖中開拓思維。教學目標在于通過教學,提高學生進行簡單構圖練習的能力,提高想象力,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使學生形成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樂于創造的行為習慣。同時我也發現了“故事”兩個字,對于兒童來說“故事”是他們在媽媽肚子里開始就始終伴隨左右的朋友,故事所給予孩子的絕不僅僅只是簡單文字知識,更多的是在故事海洋中所獲得的愉悅,這種愉悅絕也不只是視覺帶來的感受,而更多的是孩子們在想象中得來的快樂,在想象能力培養上其實“故事”和“美術”是共通的,那么我又何不在美術教學中加入故事呢?讓孩子講完故事再進行藝術創作,或者讓孩子邊畫邊講故事,又或者藝術創作完再講講畫中的故事,那么孩子的藝術創作會更有思想,更有感染力。但是,孩子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經常見到的還是地上的事物和畫面比較多,對于地下,很多學生都沒有感性的認識與生活經驗。所以,對于小學生來說缺乏地下的空間感,不能合理的將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表達并創造出來,這對于小學生來說難度很大。

1.拋磚引玉的畫前“故事匯”。在《地下的故事》這篇課文中,有日本著名漫畫家佐佐木洋子的一幅插畫《鼴鼠爸爸的鼾聲》,我在教學中先讓孩子看看這幅畫,再讓孩子說說發生了什么事情,孩子說的時候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把“怎么可能”、“你想錯了”、“太夸張了”等否定的詞扔到西伯利亞,對那些具有創造性的想法,尤其是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我進行表揚、鼓勵,讓學生覺得這樣“異想天開”是對的。這樣,“鼴鼠爸爸想不勞而獲偷睡刺猬大嬸的床”、“無家可回的鼴鼠一家”、“鼴鼠爸爸一家和刺猬合租趣事”等等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出爐了,孩子們不僅僅說了畫里的故事,還把故事說到了畫外,而且還同畫異構,自然而然地讓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了培養。這次畫前故事匯,是“故事說畫”的餐前點心,打開了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和想象力,使之后學生的創作更有張力,同時避免了之后孩子自行創作時作品的空洞感。教師要讓小朋友看畫面當中的故事,并提示小朋友們,這里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地下家園,大家一起來看看,是誰要搬去新家了?它的新家里都有什么?讓小朋友細致的對畫面進行觀察,然后,把看到的畫面,用語言簡單地表達出來。教師再進行引導,將各種小動物畫在黑板上,像老鼠、小兔子、蛇、小貓、小狗、鼴鼠、蚯蚓等,請小朋友到前面來,將生活在地下的小動物用“√”標出來,不是生活在地下的小動物用“×”標出來。無論小朋友回答的錯還是對,教師都要鼓勵他們,并引導小朋友找到錯誤的根源,然后,將這些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和趣聞講給小朋友們聽,在故事當中加強小朋友對生活在地下的小動物的理解。

2.自得其樂的畫時“故事集中營”。孩子從幼兒園起就有在繪畫中“自得其樂”的小雅——邊畫邊說,畫個奧特曼打小怪獸,把怪獸的招數和長相,還有奧特曼的絕招,描繪的跟個真的似的,我想這就是孩子腦海中的一幅畫吧。在進入小學后,因為紀律和思維各方面的制約,慢慢的沒了這種習慣。有利也有弊吧,孩子紀律是變好了,但天性受到了影響。這是孩子自我情感的流露,最真實的自我,所以在孩子進行創作時,根據本科的教學內容,放上的背景音樂,讓他們完全放松,在不受拘束的狀態下進行創作。應該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想法、故事在畫畫的時候講出來,邊畫邊講。在畫人物時可以允許孩子可以流露自己的情感,讓思維迸發出火花,可以手舞足蹈,可以給自己的畫配音,可以說說自己繪畫的原因。當然在引導孩子繪畫的過程中,語氣適當的夸張,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用比喻、夸張手法來影響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在邊畫邊講的同時發現自己畫得不足,及時添改,還能讓美術作品賦予靈魂,賦予隨即的創造,不至于平板,重復,千篇一律。

3.各有千秋的畫后“故事比賽”。最重要的階段是畫后說故事,讓孩子把自己的畫用講故事的形式表達出來。先可以在小組里說說,整理一下條理思緒,組織一下語言,接著站起來說說,說得精彩的還可以到臺上來展示,進行繪畫故事比賽,在說的時候,孩子會發現在畫的時候沒有考慮到的東西,下去時候把自己的畫更加完善,讓孩子的作品有了思想意義??矗骸昂樗畞砹诵∥浵価R搬家”表現了團結的重要性、“地鐵飛機”讓大家見識到了新科技的魅力、“青蛙家的優點”讓大家發現了地下生活的好處、“無家可歸的人類”更是突出了環保主題……當然孩子們不僅僅說自己畫得故事,還可以說別人的畫,把其他孩子的畫又進行了新的想象,是說故事激發想象能力的另一個寶貴資源。這樣不僅讓孩子自己鍛煉了思維水平和想象能力,又讓畫畫的孩子有了一種成就感,更是對孩子作品的一種無聲評價??吹胶⒆幽敲炊鄡炐愕淖髌?,我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搭建了“畫和故事”這個平臺,讓每個孩子都擁有展示的機會。每次上美術課之前都讓孩子說說自己畫里的故事,說說你看到別人畫里的故事,這樣就有了《下雪天里的紅領巾》,《爸爸的汗水》,《我的多功能房間》等等一系列有故事的美術作品;或者給孩子一些故事,讓他們給故事插畫,這些有故事的美術作品往往題材新穎,構思大膽,有思想意義?!尯⒆印肮适隆敝杏小爱嫛?,“話”中有“故事”。這樣,孩子們在美術課時始終處于積極的狀態,讓孩子真正達到多元化發展。

故事讓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不僅讓孩子擴大了知識面,開闊了眼界,還使孩子的性情得到了陶冶,情感也變得豐富,而故事也讓繪畫有了孩子的靈魂,培養了孩子的洞察力、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挖掘了孩子潛在的創造能力,就讓我們的繪畫帶著故事,一起成長。(作者單位:諸暨市店口鎮第一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

①《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

②江曉慶.如何激發兒童在繪畫中的潛質[M].少兒美術.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9)

③[美]伊萊恩·皮爾·科漢,魯斯·斯特勞斯·蓋納,尹少淳譯.美術,另一種學習的語言[M].湖南美術出版社

④楊果果.少兒美術教學方法研究[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5)

⑤李月秋.關于兒童繪畫中幾個問題的思考[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猜你喜歡
故事美術作品想象力
看見你的想象力
打開新的想象力
美術作品
美術作品
“故事”是中國動漫的短板
嘿,來點想象力——讀《跑酷少年》
美術作品
6月,盡情發揮你的想象力
美術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