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色經濟戰略中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研究

2014-10-21 19:44蘇穎
華人時刊·下旬刊 2014年5期
關鍵詞:蓬萊海域藍色

蘇穎

【摘要】隨著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戰略的逐步推動與實施,蓬萊藍色經濟獲得有效的發展。但是,由于多種原因,致使海洋生態系統遭受破壞,嚴重地制約了我市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應提高保護意識,科學規劃海洋經濟,加強海域治理,重視海洋生態環境修復。

【關鍵詞】藍色經濟;生態環境

中圖分類號:X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4)05-154-01

一、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在藍色經濟戰略地位

海洋生態環境從其自身生態系統完整性和服務功能角度,對海洋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一)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是發展藍色經濟的重要內容

藍色經濟的核心內容是全面統籌海洋經濟發展中的各種要素,協調處理開發利用和保護的關系,實現海洋資源的可持續性利用。即“藍色”不僅僅意味著海洋,更蘊含著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等深層理念。如果以破壞海洋生態為代價,不合理的、超強度的開發利用海洋生物資源,或者海洋環境空間不適當地利用,都會導致海洋生態平衡的破壞,那么現代海洋產業集聚區、海洋科技創新也就失去了基礎和依托,藍色經濟戰略的實施也就無從談起。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好海洋生態環境,是發展藍色經濟的重要環節。

(二)建設海洋生態文明是發展藍色經濟的戰略定位

生態文明建設是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在經濟部分首次提出來的,這是對科學發展觀理論的高度闡釋和全面升華。在黨的十八大報告“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這一宏偉目標的指導下,對于海洋經濟要處理海洋開發與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更多地關注區域海洋生態問題,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同時建立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系統,控制并逐漸恢復海洋生態支持力,堅持走海洋環境與海洋經濟和諧發展道路,建設“美麗海洋”是建設發展“美麗中國”、實現“中國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是蓬萊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出路

近些年來,隨著沿海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受工業污染、生活污水排放、過度捕撈等因素綜合影響,渤海海域環境惡化趨勢不斷加劇,生態系統退化不斷惡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市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必須盡快調整海洋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實行陸海一體、山海一體、綠海一體、城海一體,協調發展。

二、蓬萊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所面臨的問題

(一)海域富營養化狀況進一步加劇

由于城市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水域中氮、磷等營養鹽類;鐵、錳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機化合物的含量逐年增加,造成海域富營養化,促進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自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蓬萊沿海水體污染狀況加劇,加之厄爾尼諾現象頻發,氣候反常,在夏季氣溫偏高的年份里赤潮頻發,以夜光藻過量繁殖為基本特征,海面呈帶狀或面狀淡紅色,其麻痹性貝毒、腹瀉性貝毒危害其它海洋生物。90年代,赤潮發生頻率增密,水溫有時短期內陡升至20℃以上,致使夜光藻過量繁殖。年平均氣溫偏高(部分年份為暖冬),夏季多有赤潮發生,海上養殖業受害嚴重。

(二)海域污染仍處于嚴重狀態

隨著蓬萊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口增長,生活污染物、工業廢棄物、農業面源污染物等排放入海,已經超過近岸海域的環境容量;海水養殖帶來的污染更是嚴重:投放大量飼料,食用過剩的餌料腐爛嚴重污染了海水;大量農藥進行清塘,清塘的海水和淤泥直接放入海,污染海水,毒殺海洋生物。2011年蓬萊油田漏油污染840平方公里海域,使食用魚類、貝類和其他水產品體內的汞、鎘、多氯聯苯等有毒物質含量增加,食用這些水產品會影響人們的健康。

(三)漁業資源進一步衰退

20世紀以來大力發展漁業生產,近海捕撈量大增,漁汛已不穩定,汛短量少,呈現資源瀕危狀態,近海除鲅魚、青魚、鷹爪蝦尚有短暫漁汛外,其它海捕對象皆不能形成漁汛,已淪為雜魚,10余種原海捕主要對象或已絕跡,或已近滅絕邊緣,近海和灘涂的漁業逐步衰退,滿艙魚蝦的場景已經不再有了,各種魚類數量越來越少。

三、蓬萊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對策和建議

(一)大力宣傳海洋生態文明

加強海洋政策法規宣傳,在蓬萊電視臺、網站、各小區宣傳欄,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和《山東省海洋環境保護條例》,利用海洋漁業、邊防大隊、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學生、志愿者隊伍,深入碼頭、港口、海邊等地,通過清理海上漂浮垃圾,講解、發放宣傳材料等方式,積極宣傳保護海洋生態和環境的重要性,增強市民海洋法制意識、海洋資源合理利用意識,普及海洋生態環境知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提高市民投身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努力形成關心、珍惜、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

(二)科學合理規劃海洋經濟

我市海洋經濟發展,要合理布局產業結構,把豐富的海洋資源優勢,與產業、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優勢結合起來,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結合起來,在用海項目必須符合《山東省海洋功能區劃》、《山東省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的要求,科學劃定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嚴格界定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益,集約節約利用每一寸土地和海域。2011年,我市完成《蓬萊市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調整方案》,按照海洋功能區,對歷年審批的項目實行跟蹤調查,對重點項目實行重點監控,對新上項目,項目選址要進行審批,控制新污染源,凡不符合環境保護條件的,一律不予批準,所有排污企業必須持證排污。

(三)加強海域污染整治和執法力度

加強涉海工程的建設監督管理,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環保設施“三同時”制度;加強建筑渣土、泥漿的管理,督促渣土運輸企業按規定倒入指定的海洋區域;推進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和生態農業建設,嚴格按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要求對海水養殖進行全面清理整頓,調整傳統漁業結構,引進新品種,采用新技術,逐步實現從近海捕撈向遠洋捕撈的轉變,從傳統海水養殖向生態立體綜合養殖的轉變。強化執法力度,重點在養殖用海、涉海保護區、入海排污口、污染區減排等方面進行專項執法檢查。

參考文獻:

[1]姜秉國,韓立民.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戰略分析[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5).

[2]姜大明.以科技創新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N].中國信息報, 2011-11-2.

猜你喜歡
蓬萊海域藍色
蓬萊小面有性格
藍色的海豚島(二)
過大梅沙
老妻
你不知道的蓬萊書法那些事兒
海軍艦艇前往演戲海域
大海為什么是藍色的
藍色的愛
十大事故多發海域中國南海周邊排第二
中韓海域劃界首輪會談成功舉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