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龍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質特征研究

2014-10-21 19:53蘇驊劉樹芬
科學時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關鍵詞:馬山紫紅色泥巖

蘇驊 劉樹芬

【摘 要】通過野外實地考察地質結構、地貌發育及室內實驗的方法,對云龍天池保護區地質結構和發育特征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構表明:全區為中生代侏羅紀、白堊紀和早第三紀紅色地層所覆蓋,是中生代拗陷盆地構成的一個復式向斜,喜山運動表現甚為強烈。構造線為南北向至北北西向,沉積巖、斷裂及褶皺大多沿構造線方向延伸。

【關鍵詞】地質特征;云龍天池自然保護區

1 研究概況

云南云龍天池自然保護區位于云南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龍縣境內,由南部天池片和北部龍馬山片組成。天池片地理坐標25°49′48"~25°57′7"N和99°13′14"~99°20′34"E,位于諾鄧鎮、舊州鄉和寶豐鄉,海拔2100.0~3225.9m,面積6630.0hm2;龍馬山片地理坐標26°02′48"~26°14′16"N和99°11′36"~99°17′15"E,位于檢槽鄉境內,并與蘭坪縣毗鄰,海拔2260.0~3638.9m,面積7845.0hm2,保護區面積共計14475.0hm2。

2 地層與巖石

保護區內出露的地層比較單一,以白堊系為主,其次是侏羅系、下第三系和第四系[1,2],巖石主要為紫紅色、灰紫色粉砂巖、砂頁巖、泥巖,以及小面積的石英長石砂巖、砂礫巖和含鹽泥礫巖以及現代松散堆積物。無巖漿巖和變質巖分布。

2.1 侏羅系(J)

1)中侏羅統(J2):保護區內僅出露有花開左組上段(J2h2),僅分布于天池保護片西南部。為一套以1紫紅色為主的海陸交互相的碎屑巖,巖性以紫紅色泥巖、粉砂質泥巖為主,夾少量泥灰巖透鏡體,厚128.0~334.0m。上覆地層為上侏羅統壩注路組(J3b),呈整合接觸。

2)上侏羅統(J3):保護區內僅出露有壩注路組(J3b),主要分布于天池保護片西南部和南部。上段以紫紅色泥巖、粉砂質泥巖為主,下部有幾十米厚的紫紅色細至中粒砂巖,厚299.0~370.0m;下段為紫紅色泥巖、泥質粉砂巖,巖性單一,厚370.0~877.0m,含介形類化石。與上覆下白堊統景星組下段(K1j1) 呈假整合接觸,與下覆地層中侏羅統花開左組上段(J2h2)呈整合接觸。

2.2 白堊系(K)

1)下白堊統(K1)

景星組(K1j):據巖性分為上、下兩段:下段(K1j1) 主要分布于天池片東北部、中部、南部、西部,是該片出露面積最大的地層。底部為一層灰色厚層狀灰質礫巖;中、上部為紫紅、灰緑、黃緑色中至厚層狀泥巖、粉砂質泥巖、中細粒石英砂巖、含長石石英砂巖,為含銅層位,厚398~804.6m,含有豐富的瓣鰓類、介形類化石;上段(K1j2)呈條帶狀主要分布在天池片西部、東北部、南部、北部。

南新組(K1n):主要分布于天池片西北部、東南部、北部以及龍馬山片龍馬山主峰附近,小干場河中上游,天子山主峰及其西部,山神廟山主峰附近,是龍馬山片出露面積最大的地層。下部以棕紅、磚紅色長石砂巖為主,夾紫紅色泥巖、粉砂巖、礫巖;上部以紫紅、棕紅色泥巖為主,夾粉、細砂巖,頂底尚夾有砂礫巖,與上覆虎頭寺組(K2h)及下覆景星組(K1j)均呈整合接觸,厚514.3~1496.0m。屬河湖相沉積。產介形蟲、雙殼類等化石。

2)上白堊統(K2)

保護區內僅出露有虎頭寺組(K2h),主要分布于龍馬山片龍馬山主峰東側以及天池片西南部、東北部。巖性為灰白或灰黃色塊狀、中厚層狀中細粒及粗粒砂巖,厚53.4~124.0m。屬河流相沉積。該組巖性單一、穩定、色淺,碎屑物質分選好,普遍呈銅礦化,為含銅礦層,即是該組與上下地層易區別的標志,與下覆南新組(K1n)呈整合接觸,與上覆云龍組(E1y) 呈假整合接觸。

2.3 下第三系(E)

1)古新統云龍組(E1y):主要分布于龍馬山片東北部邊緣地區即檢槽河上游地區、天子山東部以及天池片東部邊緣地區。巖性以棕紅色泥巖、粉砂巖、細砂巖為主,間夾含鹽泥礫巖,有時只見泥礫巖而不含鹽,但含石膏較普遍,為主要的鹽礦賦存層位。該組厚度變化大,在379.0~2025.2m,有向北增厚的趨勢。為內陸咸水湖相紅色砂泥巖夾膏鹽沉積,是云南省鹽礦的主要賦存層位之一。含介形類、輪藻、葉肢介等化石。

2)始新統果郎組(E2g):主要分布于檢槽河源頭地區、齊登山地區,在保護區范圍內沒有出露。由灰紫色粉砂至細砂巖和紫色泥巖組成,底部為紫紅色厚層砂巖與鈣質泥巖互層,局部含孔雀石,厚302.0~1620.0m,產介形類、腹足類、葉肢介、輪藻等化石。屬內陸河湖相紅色砂泥巖沉積。

2.4 第四系(Q)

零星分布于保護區及附近地區河流谷底及其兩岸的階地上,以及其支流的下游入口附近、山麓部位、山體的頂部和地勢平緩的地區,包括更新統和全新統,更新統為洪積之砂質黏土、黏質砂土夾礫石組成,偶見斜層理,結構較緊實。按其成因大致可分為沖積、殘坡積兩個類型,構成相應的沖積層、殘坡積層和湖積層,均為現代松散堆積物,是土壤發育的重要母質來源。

1) 沖積類型 :主要分布于檢槽河及其支流、八子地箐等河谷底部,于河漫灘地帶形成松散的堆積層。以細砂、粉砂、黏土構成向河床傾斜的舒緩坡地,常呈帶狀沿河床邊緣展布,厚1~2m,寬幾米至幾十米不等。

2) 殘坡積類型:廣泛見于保護區內及其附近山體的中下部及剝夷面上,為泥土、砂和巖石碎塊的混合物,其顏色以紫棕色、棕灰色為主。在山體的下部,以殘坡積物為主,由大量巖石碎塊、泥土間以巨石組成,厚可達幾米至數十米。而在山體的頂部和地勢平緩的地區,則為化學風化和物理風化形成的殘積物,厚度較薄,大多1m至幾米。

3 地質構造

按槽臺學說,保護區位于 “唐古拉-昌都-蘭坪-思茅褶皺系”內“蘭坪-思茅褶皺帶”北部的“中排褶皺束”內[3],大地構造性質應屬地槽褶皺系范疇,主要褶皺時期為海西末期至印支早期。按板塊構造學說,保護區位于“印支亞板塊”中段“蘭坪-思茅拗陷”的北部[4]。保護區內的地層,除局部為紅色含鹽建造外,絕大部分為紫紅色陸相沉積建造。保護區位于南北向的“中排褶皺束”構造帶的南部,由一系列褶皺和斷裂等次級構造單元組成,發育有中、新生界,總體延伸方向在330°~340°。

3.1 中排褶皺束

位于瀾滄江大斷裂與北莽山大斷裂之間,其顯著特點是中侏羅統直接超覆不整合在上古生界之上。束內褶皺十分強烈,多為緊密線狀或同斜倒轉褶皺;斷裂也很發育,一般為傾角較陡的逆斷層。下部構造層褶皺緊密,板理發育;上部構造層褶皺相對開闊。上、下構造層之褶皺軸雖然一致,但核部并不重合。下部構造層的褶皺系海西運動所致,而上部構造層的變形則為喜馬拉雅運動所造成[5]。

3.2 次級構造單元

整個保護區位于南北向的“中排褶皺束”構造帶的南部。天池片位于其中的“云龍復式向斜構造帶”內,有白衣莊向斜、龍飛場背斜、齊登山向斜(在天池片東部邊界以外)等,總體呈360°方向延伸,平面上顯“S”型彎曲。下白堊統南新組(K1n) 多組成向斜核部,而上侏羅統壩注路組(J3b)則多為背斜核部,背斜和向斜相間出現。主要斷裂有南北向的孫峰地、老仁場、白漢登壓扭性斷裂以及東西向的天池張扭性斷裂,它們控制了第三系和含鹽層的展布。保護區位于“中甸-大理地震帶”和“騰沖-龍陵地震區”之間的中部地帶[4],是地震發生頻率和強度較微弱的地區。

4 結論與討論

保護區古生代為優地槽區,加里東運動后期開始迅速下沉,廣泛沉積中生代侏羅紀和白堊紀地層,印支運動后轉化為封閉陸盆,形成大量鹽系和紅色磨拉石地層,屬印支優地槽褶皺系。全區為中生代侏羅紀、白堊紀和早第三紀紅色地層所覆蓋,是中生代拗陷盆地構成的一個復式向斜,喜山運動表現甚為強烈。構造線為南北向至北北西向,沉積巖、斷裂及褶皺大多沿構造線方向延伸。

保護區范圍內,宏觀地貌受斷裂,褶皺的明顯控制,構造地貌發育。蘭坪~思茅拗陷帶地質構造極其復雜,其演變經歷了多旋回的構造發展。上新世以后到第四紀,由于間隙性強烈隆起,河流下切侵蝕更加強烈,塑造了該地區高差巨大的現代地貌格局,加之區域內出露的中生代紅色巖系抗風化侵蝕能力弱,地表形態非常破碎。

參考文獻:

[1] 中國人民解放軍00939部隊.1:20萬永平幅(G- 47- (22))區域水文地質普查報告(內部資料)[R],1979,8~11,14.

[2] 中國人民解放軍00939部隊.1:20萬蘭坪幅(G- 47- (16))區域水文地質普查報告(內部資料)[R],1978,6~11.

[3] 云南省地質礦產局. 云南省區域地質志[M],北京:地質出版社,1990,207~209,584~587.

[4] 羅榮聯等,云南省志?地震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154~156,176~178.

[5] 闕梅英,程敦模,張力生,等. 蘭坪-思茅盆地銅礦床[M],北京:地質出版社,1998,7~8,12,14,26~36,33~39.

作者簡介:蘇驊(1984—),女,云南保山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自然地理及區域開發管理研究。

猜你喜歡
馬山紫紅色泥巖
泥巖層公路邊坡穩定性評價
命懸一念
有毒
有毒
紅河油田36區塊水平井水平段井壁穩定技術
青海湖游記
蒼馬山之韻
[“花花”詞匯之五顏六色]Purple低調華麗與生俱來
半路認個陌生的娘
南寧市高層建筑基礎設計現狀及問題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