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高校德育師生交往關系的構建探討

2014-10-21 19:53范芳娟張軍廠
科學時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關鍵詞:交往探討師生

范芳娟 張軍廠

【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迅速發展,高校教育事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高校迅速擴招,師生關系的失調現象隨之產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出現困難。本文通過對當前高校師生交流溝通現狀的分析,對構建良好師生交往關系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校;師生;交往;探討

一、新時期高校師生交流溝通現狀

目前教育規模迅速膨脹、學生人數急劇增加,導致高校普遍出現了一系列的新問題。大學師生關系與眾多社會關系中的其他人際關系一樣,其存在和發展始終是動態的,除過受社會生活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還受教育的主體即大學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因素的影響。與傳統師生關系相比較,雖然當前大學師生關系更趨向于民主、平等與合作,但是師生交流溝通出現困難的現象時常存在[1]。師生之間實際交往時間減少,溝通交流渠道不暢,缺乏相互了解,師生關系疏遠淡漠。如何構建高校德育師生交往關系是值得探討的重要課題。

1、大學擴招,致使師生比嚴重失調,導致師生關系淡漠,是造成師生關系不夠協調的外因。目前高校中,普遍實行大課堂授課,專業課由過去30人左右的小班教學增長為60 人、90人,公共基礎課則由過去的60人、90人的大班教學增至150 人以上。失調的師生比,使教師面對龐大的班級人數。教師如要仔細了解每個學生已非易事,部分教師則由于目前學校的升職考核,偏科研輕教學的傾向而使其自身負擔加重,沒有精力與學生交流,上課時間來上課,下課各走各的,不相往來,教而不育現象普遍存在。除上課外,80%左右的學生課后與老師的接觸為零,課間的接觸也很少,師生關系僅停留在認識、臉熟的層面,與親密關系相差甚遠。

2、師生雙方有交流的欲望,但是缺少交流的技巧,是造成師生關系不夠協調的內因。高校中大部分師生還是喜歡與對方交流溝通,通過交流溝通,實現人際交流、相互理解的目的,但是現實生活中,師生交流溝通還存在一定的障礙,主要表現在溝通技巧的缺乏。雖然目前高校針對大一新生普遍開設思想道德修養、心理健康教育等課程,然而,開設人際溝通課程的學校卻極少,僅有個別學校在全校性選修課程中開設了人際溝通。但由于學校的重視程度不夠,老師只能在教有余力的情況下才開設,不能保證每學期或每年課程的開設,也就無法滿足學生的要求,學生的交流技巧全憑自我摸索,無人引導、無章可循。

3、隨著社會的發展,獨生子女在高校學生中所占的逐步比例增大,高校獨生子女學生的和獨生子女教師隊伍不斷壯大,他們的自我意識和主體意識逐步增強,這些現象致使師生關系發生變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出現困難。

二、新時期高校德育師生交往關系的構建探討

師生交流溝通是搭建新型師生關系的橋梁,是促進教書育人良好教學效果的保證。所有的師生平等、民主、對話、互敬互愛都要通過溝通這一客觀途徑來實現[2]。針對高校師生交流溝通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溝通對策,以期更好地解決目前高校師生溝通中存在的問題,實現師生的有效、和諧溝通交流,取得高等教育的成功。

1、不斷加強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確保合適的師生比

大學擴招,致使師生比例嚴重失調,這是真實存在的事實。師資力量短缺,教師隊伍建設跟不上擴招步伐,甚至以往的大學精英教育模式發生了扭曲和變形,變成了流水上的大眾化的大規模生產。部分高校對老師的考核,偏重科研,不重視教學水平和效果的考核,許多老師又常常身兼數職,業務繁忙,真正用在學生身上的時間越來越少,有的老師甚至不認識自己所帶班上的學生。因此必須把高校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構建高校德育師生交往關系的重頭戲來對待,縮小上課的班級學生人數,減少老師的壓力,給教師和學生提供交往的基本條件,學校應該給以一定的政策和財政支持。

2、開設相關的人際交流課程,培養鍛煉學生的交流溝通技巧

針對學生對人際溝通技巧學習的迫切性、人際溝通知識學習的重要性,提倡高校能對課程的開設給予一定的條件,如教師開設人際交流課程可對等相應的專業課程工作量、或者減輕任課教師其他專業課程教學的任務,也可以通過增加課酬等方式,鼓勵教師開展人際溝通課程的教學。此外,還可根據學校的不同情況,采用定期講座、交流溝通游戲活動等多種形式進行。要達到師生良好的溝通,必須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才能提高師生的溝通能力。

3、倡導良性的師生互動交流氛圍

在學校里教師是學生最親近最尊重的人,學生具有天然的“向師性”,對他們來說,最好的心理安慰和指導應該來自他們自己的老師。學生通過與教師的溝通,不僅獲得教師對自己學習、生活以及情感等方面的指導,以期更好的完善自己,更好的成長,而且可以促進學生與教師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建立更為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達到“教學相長”[3] 。其次、教師與學生在教與學中建立起來的關系在學校里是最親近最穩固的關系?!敖處熢诟倪M班級和學校環境、使之發展出更具關懷品質和更具感應性的人際關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學校應高度重視這種關系,在逐步提高師生比的同時,適當調整教育評價機制,給教師創造制度條件以密切師生聯系,促進師生積極有效地交流溝通[4]。鼓勵支持良性交流溝通,發揮好教師這條重要渠道的育人功能,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力量的投入,充分發揮教師在學校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就可以有力地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進而提高大學教育的質量。

4、建立多類型、多渠道的交流溝通方式

在師生交流中,我們提倡課堂交流溝通,鼓勵課余溝通,更要重視心理溝通,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開展特殊溝通。首先不把課程教學看作一種單向的教學活動,而將它看作教師和學生溝通的場所,這個場所有特定的時間和場地要求,教師將對溝通的內容提前做好準備,引導整個溝通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說,學生也說,教師想,學生也想,通過課堂溝通達成知識的共識。其次,鼓勵課余溝通。課余溝通是課堂溝通的重要補充,由于課堂溝通的時間和內容畢竟有限,課堂上想說沒有說的、課堂上沒有思考成熟的、課堂已溝通但沒有溝通到位的等等,都可以通過課余溝通來完成。再次,重視心理溝通。俗話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里所說的絕不僅僅是書本知識建構的工程師。書本知識的傳授僅僅是教師職責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教師更本質的職責是育人,教育學生怎么做人,做能力強、素質高的人。最后,開展特殊溝通。特殊溝通也可稱之為專門溝通,就是針對特殊事件的特別溝通。這種事件可能是哪一個同學單獨的,可能是同學與同學之間的,同學與老師之間的,同學與學校之間的,可能是同學與社會之間的,可能是學?;蛏鐣g的等等,只要覺得哪一個事件可能在一個或幾個或全體學生的情緒和心理上引起較大的波動,教師就應該適時組織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引導學生正確判斷和思考,以解除學生心中的疑慮。

三、結束語

師生關系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育對象的成長方向和質量,構建和諧的德育師生關系現還任重而道遠,但只要師生間共同努力,構建以相互關愛為基本立足點,以師生的德育對話為現實途徑的新型師生關系將能夠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 鐘玉海. 高等教育學[M ]. 合肥: 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

[2] 周廷勇.周作宇. 關于大學師生交往狀況的實證研究[J ]. 高等教育研究,2005.

[3] 伍茂國, 徐麗君《人際交流》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

范芳娟(1978-),女,陜西岐山人,碩士,講師,現主要從事研究生教育與管理方面研究。

張軍廠(1967-),男,陜西武功人,副書記,現主要從事學生教育與管理方面研究,為本文的通訊作者。

猜你喜歡
交往探討師生
首屆“接班人”杯廣西中小學師生書法作品展示
首屆“接班人”杯廣西中小學師生書法
少數民族大學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徑的思考
突圍與重構——小學科學課堂中師生交往的真效性實踐探究
多渠道提高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
芻議小學足球教學的訓練教學方法
體育旅游產業的特征及發展策略探討
稅收籌劃的效應問題
麻辣師生
曹雋平師生書法展作品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