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角色的轉變

2014-10-21 19:44諶梅
素質教育 2014年3期
關鍵詞:教學改革信息技術課堂

諶梅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信息技術教學改革的步伐越來越快。在現代教育技術背景下,如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認真學習和探討的問題。信息技術這門學科由于其特殊性,學習方法的掌握是至關重要的。為了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教師應該從自身做起,進行角色的轉變,緊跟課程改革的步伐。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課堂 教學改革

一、 教師由教材的執行者轉變為課堂的引導者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時根據教材的要求來進行知識的傳授的,

教材就是教師課堂教學的范本,學生是教師講授知識的對象。這種教學模式大大抹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熱情,在新課改大旗的指導下,我們教師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位置,根據教材的內容改變自己的教學手段,將教材變成指導教師教學的主線,使自己轉變成課堂的引導者,讓學生根據教材的要求擴展自己的思路。

例如,教學小學四年級上網這個內容時,筆者就針對這個內容制作了一個表格,發給學生,讓學生在上其他課遇到不明白的或者不太了解的事物時進行記錄。比如在上自然課講到《蚯蚓》時,盡管蚯蚓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是由于在蚯蚓為什么在切斷以后能夠再生以及蚯蚓對人類的益處等一系列的問題認識不夠,所以在課堂上,筆者就引導學生進行查找,組織學生分小組對自己想知道的問題通過網絡進行查詢,教師僅僅充當一個引導者和組織者。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開始積極思考、活動、主動地去尋找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學習,這樣每個學生都動起來了,比起教師單純地去講效果要好很多。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也學會了一種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 教師由教學的管理者轉變為情感的支持者

信息技術的發展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時空距離,拓寬了人際交往的渠道,

因此,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也應該以多元、平等的方式進行交流。教師應該從教學的管理者的身份中脫離出來,真正地成為情感的支持者,更多地去關心和愛護每一個學生,理解、贊美、包容每一個學生,同時還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品德修養,形成寬容、尊重學生的良好個性和個人魅力,用一顆包容和友愛的心去愛護和關心學生。

在教學的過程中,筆者注重收集學生的作品,每當學生畫出好的作品,寫出好的文章,排出好的版面,筆者都會毫不吝嗇地表揚他們。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將好的作品拿出來和大家共同欣賞,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纯春玫淖髌?,讓學生找出自己的差距,從而促進他們更好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筆者還注重小組合作,在教學過程中開展了“一幫一”、“組幫組“的活動。例如,學生在操作的時候,筆者讓一個電腦操作比較熟練的學生來帶動操作不熟練的學生,形成“一幫一”的結構,如果針對同一個任務兩個學生都能很快完成,就可以由這兩個學生一起去幫助其他組的學生,形成“組幫組”的結構。只有一大組的學生都完成了任務,才能進行下一個練習。這樣,在操作熟練學生的帶動下,大部分學生都能在課堂時間里完成任務,并且能夠充分利用著有限的40分鐘。通過“人人”幫助和“組組”幫助,學生之間的感情更深了,也懂得了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和互相關心。

三、 教師由知識的傳播者轉變為學習的參與者

21世紀是知識爆炸的時代,由于知識的傳播的廣泛性和多元性,終身學習

成了不可改變的必然趨勢,我們信息技術教師也應該適當地轉變自己的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習的參與者。21世紀的信息傳播速度快,對于信息技術而言更是如此,一個軟件、一套設備,在幾天之內就有可能過時。因此,教師要不斷地充實自己,緊跟時代的步伐,走在信息技術的前沿。在教學中,教師也應該正確對待教學過程,因為它不僅是教師教的過程,也是教師繼續學習的過程。教師要始終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在討論和學生的疑問中不斷地學習和提高?,F在的學生,見識面廣,獲得知識的渠道很豐富,學生懂的,教師并不一定懂,和學生共同學習,找到學習的方法是最重要的。

筆者從事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讓學生按照書中的知識去一個字一個字地學,筆者深信,學會一種方法比學會一個技能更重要。教學過程,是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也是學生的一個創造過程。在學習每一種軟件的,講到一個工具時,筆者都會和學生一起去尋找一個和它的用法與途徑很接近的工具和一種新的方法。在和學生一起學習的過程中,筆者也深深地被孩子們感染了,這些都促進筆者不斷地學習和提高。

信息技術的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個極好的機會。我們不能把信息技術教學按照老的辦法去講、去學、去考,那會抹殺學生的創造精神。積極地參與學生的討論,與他們共同學習,不僅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也能提高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

四、 教師由考評者轉變成信息評價的督促者

考評一個學生信息技術的能力也是相當關鍵的,考評的結果不是最重要的,轉變觀念,讓學生注重學習的過程才更值得教師花精力。因此,教師應該由考評者轉變成信息技術評價的督促者,充分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新一輪課程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這不僅僅是評價體系的變革,更重要的是評價理念、評價方法與手段以及評價實施過程的轉變。

新課程強調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不斷提高和課程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的潛能發展。因此,小學信息技術的評價應更多地著眼于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生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在整個評價活動中,學生應成為評價的主題,讓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使評價活動變為學生再學習的動力。

在整個信息技術教學中,筆者非常注重學生的過程評價,為每個學生創建了一個文件夾,將學生作為整個評價的主體,每一節課的內容筆者都分為基礎要求和深入要求兩類,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都是由淺入深,每次完成任務后都將所學的內容進行分類保存,根據保存的情況,筆者可以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

我國的國情、我國的教育形式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都給我們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每一個有責任的信息技術教師都需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同時也需要突破傳統教育的桎梏,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

猜你喜歡
教學改革信息技術課堂
甜蜜的烘焙課堂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美在課堂花開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翻轉課堂的作用及實踐應用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