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思考

2014-10-21 20:07劉華任鶴飛梁夕雯呂靜
管理學家·學術版 2014年12期
關鍵詞:應對策略存在問題

劉華 任鶴飛 梁夕雯 呂靜

摘要:上世紀80年代,中央正式提出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目標,現已經歷了三十年的風雨歷程,在這三十年間我國在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進程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也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和困難。本文通過對我國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進程中的問題的分析與研究,結合實際,尋求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化改革發展之路。

關鍵詞:高校后勤管理;社會化改革;存在問題;應對策略

高校后勤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事業的重要領域,為實現高校后勤體制創新和后勤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高校后勤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全面推行高校后勤的社會化改革,經過30年的理論探討和實踐摸索以及不斷地調整完善,我國高校后勤開始走上了專業化、集約化的發展軌道,為學校的教學、科研以及師生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30年間取得的成績固然可喜,然而在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問題和困難仍無法忽視,形勢不容盲目樂觀:

一、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一)如何處理市場經濟的功利性與高校教育的公益性的關系。所謂高校后勤社會化是指將高校后勤服務納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由政府引導、社會承擔為主,適合高校辦學需要的法人化、市場化后勤服務體系 。其核心就是使高校后勤進入市場,使市場成為高校后勤資源配置的基礎手段,而同時高校后勤又必須保持將“樹才育人”作為其最根本的職能,這是高校后勤工作的本源所在。眾所周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不追求利潤就談不上市場經濟,這種經濟形勢要求人們具有功利意識;而教育是一項公益性事業,高校在與企業、社區、社會組織進行的有償性、慈善性、服務性活動中,需要履行公共責任,體現公益性的價值取向。它不僅具有公平性和公共性的特點,更有要求人們所必須遵守的教育規律,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從某種意義上說市場的功利性和教育的公益性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分歧,這也是“教育產業化改革”之所以飽受爭議的根本原因所在。一言以蔽之,由于自身性質決定,高校后勤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化,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既要符合市場經濟的規律,又要使高校后勤系統體現出公益性、服務型,如何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拿捏好高校后勤市場性和公益性之間的度,是擺在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面前的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 。

(二)如何健全高校后勤的用人機制。實施社會化改革后,高校后勤的用人機制已開始由傳統的大鍋飯模式向現代化企業化模式轉變,這一定程度上為高校后勤管理注入了活力,提高了后勤職工的自主性和積極性,然而如今的高校后勤用人機制仍然存在著諸多不健全的方面。

(三)如何規劃高校后勤產權,使責權更加明晰。在我國高校中,相當部分的后勤實體并沒有注冊成為獨立的企業法人,全部資產屬于學校,后勤實體僅僅擁有使用權和經營權而沒有真正的所有權,因此也就無法從根本上實施真正的企業化管理,更加無法真正的進入市場,參與市場競爭。而另一些學校雖然對后勤實體進行了工商注冊,成為了獨立法人,但基本都是國有獨資企業,經營者與所有者的界限相對模糊,無法實現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 ,由于產權關系不明晰,在后勤企業的經營和發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種種問題,諸如學校過多干預后勤企業內部經營管理行為,后勤企業的經營受到掣肘;后勤企業的員工無法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企業經營,關注企業發展等等,造成了后勤企業管理權力的缺失。

(四)如何解決高校后勤企業市場競爭力低的問題。高校后勤企業在參與市場競爭的過程中普遍顯現出競爭力不足的問題,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前文提到的缺乏專門的市場經營管理人才的領導和產權體制不明確的牽絆引起的 ,但除此之外,仍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首先,在過去舊有的體制中,后勤部門隸屬于各個高校,學校出錢,后勤花錢,后勤部門既沒有必要也不被允許去通過服務創造利潤、增加積累,從而造成其缺乏適應市場經濟的活力。其次,許多后勤實體自身的實力比較差,由于沒有獲得國家的相關資質證書或資質等級較低,在殘酷的市場中其競爭力極低,在某些市場領域,甚至根本就不具備進入市場的資格。以上這些因素都制約著高校后勤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生存和發展。

二、深化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對策:

(一)對高校資產進行屬性細分,實施分類管理。按高校資產性質可將高校內的各種資產分為服務型、服務經營型、經營服務型、經營型 四種類型,按照不同性質的類型分別進行管理。服務型資產包括:教學樓、圖書館、公共環境設施、水電暖氣設施、學生公寓等。服務經營型資產以為師生提供服務保證學校正常的教學為主要屬性同時兼具市場經營性質,一定程度上參與市場競爭;經營服務型則以參與市場經營為主要屬性,同時兼具一定的服務屬性。根據不同類型的屬性,選擇不同的后勤實體運營方式,對于服務型實體可以選擇后勤實體托管或代管,學校承擔維護及服務費用的方式,如此學校能后享受服務,后勤實體則能獲得相關的服務費用。

(二)完善用人機制,加強后勤實體隊伍建設。高校后勤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后勤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直接關系到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在新形勢下的高校后勤改革中需要:

1、開展對高校后勤在職人員相關教育培訓。教育培訓是實現人才資源開發的主要方式和渠道,培訓的對象既包括高校后勤的管理干部也包括在一線工作的普通工人,通過多種渠道加快人才培訓。

2、更新用人理念,創新用人機制。在加強對已有人員的教育培訓的同時要不拘一格的吸納人才,人才的競爭力直接決定著后勤企業的命運,要增強對人才關鍵作用的認識,轉變思想觀念,科學的吸引人才,打破束縛人才積極性、創造性發揮的體制障礙,建立有利于各類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用人機制,提升后勤管理的效率和質量 。

3、建立健全高校后勤績效考核標準,實施規范化管理。高校后勤的績效管理應提升員工技能和工作成就感為目標,引導員工進行個人績效計劃的制定并實施自我管理。

(三)進一步推進高校后所有權改革。在我國高校后勤產權制動中,高校后勤資產的占有權在高校,終極全在國家,后勤只擁有經營權。在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進程中,針對國有資產的處理方式主要由間接性管理和經營型管理等兩種方式 。

(四)提升高校后勤實體市場競爭力。完善高校后勤實體用人機制以及推進高校后勤所有權改革會提高后勤員工的自主性和靈活性,從主觀上,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競爭力。但更應該在經營管理模式上發揚創新精神,進行深化的探索。譬如在推行聯辦模式組件跨校的集團性后勤企業,在這一點上廣東省的高校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廣東海洋大學、廣東醫學院、湛江師范學院三校按聯合辦后勤的模式組建了湛江高等學校后勤集團,在各省、市、自治區等高校較為集中的城市由各校剝離出來的后勤實體聯合組建的跨校后勤集團相互之間取長補短,在資金、技術、成本等市場競爭的各個方面都完成了優化,實現規?;洜I,也是提高高校后勤實體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三、結語

高校后勤社會化是我國高校后勤深化改革的方向,改革的前景是光明的,但其進程不可能一帆風順,制約著改革的因素仍有很多,因此,及時的發現分析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中出現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對改革的成敗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唯有改革,唯有發展,才能適應不斷變換的新形勢、才能推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更大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基燕.高校后勤管理社會化的思考 [J].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 (3)

[2]朱曉文.論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存在的問題與路徑創新 [J]. 教育與職業, 2006 (20)

猜你喜歡
應對策略存在問題
商業銀行在互聯網沖擊下的發展探討
初中英語情趣教學的現狀淺議
筑牢洪災后的輿情“堤壩”
醫院門診一卡通收費信息化發展研究
利率市場化改革對商業銀行的挑戰及應對策略研究
我國信用評級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瞬變電磁在礦井水文地質工作中的應用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淺談高校生物學專業遺傳學課程的教學現狀與改進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