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組合作學習對克服潛意識厭學的作用

2014-10-21 19:44王興龍
素質教育 2014年3期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王興龍

摘要:目前我國高中學生普遍存在潛意識厭學現象,改變潛意識厭學不僅對全面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具有重要的意義,更對學生健康人格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潛意識厭學是一種后天形成的條件反射,當然也是可以通過一定的訓練來改變。作者小組合作學習與心理干預相結合,對于緩解潛意識厭學有較理想的效果?;跐M足每個學生自主、勝任和歸屬基本心理需要的心理干預與教學管理相結合的小組合作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自主規劃實施者與評價者;讓每個學生都成為需要者與被需要者、關愛者與被關愛者;讓每個學生都能創造、體驗并享受成功的喜悅。

關鍵詞:潛意識厭學 小組合作學習 自主需要 勝任需要 歸屬需要

在教育教學中,經常遇到一些學生對我們訴苦,他們大都表示自己其實很想學習,也明白學習對于社會和自己發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卻不自覺的產生了注意力分散或拖延逃避的情緒,導致學習效率低下,成績落后。而事后又非常后悔,經常陷入深深的苦悶之中。為了排解這種苦悶,往往會找人說話或看小說、玩手機,又會因不遵守紀律而被家長和老師嚴厲批評,就更感到十分痛苦,往往形成惡性循環。這種現象在目前的高中學校很普遍,我對本校1207名高二學生做的問卷調查顯示,大約有57.4%的學生或輕或重的存在以上現象。

這種現象屬于一種潛意識厭學現象,著名心理學家車文博先生提出“無意識現象是一種條件反射”,并指出潛意識是人們通過學習而得到的,在理論上揭示了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我經過對厭學學生的調查了解也驗證了這一點,他們長期在外部控制調節下強迫學習,父母與教師大多采取獎賞、懲罰或命令式的強制管理措施,使他們每次學習活動都和不自愿的、壓抑的、痛苦的消極情緒結合在一起,這樣從小學到高中長時間的重復性訓練就形成了厭學的條件反射。其中有個比較嚴重的學生一節自習課要上兩三次廁所,據他說從小母親就對他非常嚴格,每天母親都要坐在旁邊監督他學習,一學就是幾個小時,為了放松一下他只能是假裝上廁所,久而久之只要一學習就老想上廁所。

改變潛意識厭學不僅對全面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具有重要的意義,更對學生健康人格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從嚴格意義上說它屬于一種心理疾病至少也算是一種心理障礙。

既然潛意識厭學是一種后天形成的條件反射,當然也是可以通過一定的訓練來改變。金洪源教授認為,幾乎所有潛意識行為或思維都是以條件性情緒反應為主要和關鍵因素的復雜心理活動;幾乎所有的潛意識行為或思維都可以為元認知智慧有效干預。他認為這種條件反射表現為SER反應式。S為條件刺激或情景;E為自動實現的條件性情緒;R為條件性情緒推動下的思維和行為反應。也就是說出現某情景就會表現出某種情緒。所以可以通過一定的心理干預與訓練使這種消極的情緒與動機改變為一種積極的情緒與動機。也就是說訓練學生在學習時經常帶著快樂體驗,積極的情緒體驗就會與學習情境建立條件反射,從而促使學生出現喜歡學習的良好學習動機。

我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將小組合作學習與心理干預相結合,在有效緩解潛意識厭學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70年代中期,合作學習興起,80年代中期逐步發展為一種課堂教學的策略。這一策略目前已廣泛的用于50多個國家的中小學課堂。我的小組合作學習與他們略有不同,不僅僅是立足于課堂教學,而是從班級管理的角度出發,充分滿足每個學生自主、勝任和歸屬三種基本心理需要的心理干預與教學管理相結合的小組合作模式。

首先設計與規劃學生的分組要基于學生自主、勝任和歸屬三種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 德斯和雷亞認為,人類有三種基本的心理需要,它們分別是自主需要、勝任需要、歸屬需要。自主是指個體能感知到做出的行為是出于自己的意愿,是由自我來決定的,它體現了個體在某種情境中擁有的自我權利與現實存在感。勝任是指個人在與社會環境的交互作用中感到自己是有效的,有機會去鍛煉和表現自己的才能,它體現了個體在某種情境中對自己能力的把握程度。歸屬是指個人自己感覺被別人或被團體認可與接納時的一種感受,它體現了關心他人并被他人關心而獲得的安全感。這三種需求的滿足程度將直接的影響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悅已程度。因此在分組時,第一要充分滿足學生的個人興趣與愛好,讓學生自主的去選擇他感覺最能體現自己價值的學科,讓他作為本小組的學科代表。第二要從勝任需要的角度去搭配其它的小組成員,使他們能相互勝任指導、監督、評價其它中組成員學習的任務;當然這在搭配與組合時難度是比較大的,需要老師做認真細致的工作,并對某些學生要做較長時間的個別輔導。經過這樣科學搭配的小組在學習過程中就能夠做到優勢互補,并強化每個小組成員的成就感與歸屬感。讓每個成員都能感受到學習的愉悅。

其次設計與實施教學任務與過程時要著力于學生自主、勝任和歸屬三種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要做好各科任老師的工作,讓他們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與各個小組的學科代表們一起來參與設計與制定與實施教學方案,這樣不僅能滿足學生的自主需要,還使學習方案的制定過程本身也成了部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在教學方案的實施中這些人又自覺地成為了老師教學的幫手,分層次地指導與幫助其它的小組成員完成學習任務,所以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并讓每個同學感受到學習成功的愉悅。

最后教學評價要落腳于學生自主、勝任和歸屬三種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在合作小組中,每個人都是某個學科的代表,是組織與實施者;同時也是其它學科學習的參與者與被幫助者;都是評價者,也都是被評價者。堅持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堅持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學習、參與學習、并在學習成功的自我認知與社會認知中體會到自身的價值與情感的愉悅。

總之,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就是要讓每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自主規劃實施者與評價者;讓每個學生都成為需要者與被需要者、關愛者與被關愛者;讓每個學生都能創造、體驗并享受成功的喜悅。斯普朗格說:“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 就讓我們用生命去喚醒生命,用激情喚醒激情,用我們無私的熱愛去喚醒學生們的熱愛吧。

猜你喜歡
小組合作學習
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
小學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方法初探
高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探究
導學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合”樂而“不為”
高中歷史“自主導學”模式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反思
芻議初中地理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