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鄉一體化規劃建設相關設施因素的探討

2014-10-21 20:01朱敦偉
建筑遺產 2014年1期
關鍵詞:城鄉一體化建設

朱敦偉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城鄉一體化的建設目前符合我國國情,而且不但能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還是破解“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實現城鄉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舉措。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本文主要對城鄉一體化概念、內容、基礎設施規劃的特點,以及基礎設施實現城鄉一體化的內容與方法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城鄉一體化;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東陽市地處浙江中部,建縣始于公元195年。1988年撤縣設市,東陽素有“教育之鄉”、“建筑之鄉”、“工藝美術之鄉”之美稱。全市總面積1739平方公里,人口80萬,下轄17個鎮、4個鄉和6個街道辦事處。城鄉規劃建設與管理工作必須按照“中心拓展,兩區并進,拉開框架,基礎先行,園區共建,整體推進”的城鎮發展思路,著力塑造城鎮特色,完善城鎮功能,強化城鎮管理,實現鄉村城鎮化、城市現代化、城鄉一體化的建設目標,促進全縣城鄉建設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城鄉一體化既是一個城鄉綜合的社會、經濟、空間發展過程,又是城鄉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終極目標。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是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而環境衛生設施是公共基礎設施的一種。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產生量歷年增加,同時人們對生活環境質量的要求也逐漸增高,生活垃圾處理系統的建設和改善成為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項重要、緊迫的內容。轉運環節是整個生活垃圾處理系統的中間環節,是垃圾源頭管理與最終處置之間最重要的銜接部分,其布局對整個垃圾處理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即重點研究轉運站的選址,以力求資源配置最優化。

1 城鄉一體化概念、內容

目前,各學者從不同的領域重點分析和研究城鄉一體化課題,有社會學、經濟學、人類學、哲學、系統學、生態學、地理學等等。不同領域的學者對實現城鄉一體化途徑理解不同,如社會學家認為城鄉一體化就是協調城鄉的社會事業發展,促使城鄉之間的生產要素循環流通,生產力合理布局,確保居民在居住、教育、就業、醫療等社會事業領域能享受相同待遇,縮小城鄉差距,高度共享城鄉資源。經濟學家則認為,城鄉一體化經濟發展的表現是通過制定平等的經濟政策,使得生產要素在市場機制的調節下自由運作,形成以城帶鄉、以鄉促城的良性經濟循環,實現城鄉經濟協調快速發展。生態學家認為要實現城鄉生態環境一體化,就必須解決經濟和環境的對峙、城市和農村對立的局面,建立統一的環境保護機制,促使城市和農村的生態環境有機融合,促進城鄉健康、可持續發展。研究空間布局的相關學者認為實現城鄉一體化需要調整和優化城鄉的空間結構,通過有效布局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等點狀設施與各交通設施的線狀設施之間的結構,使得城鄉之間信息、物流等各要素流通方便順暢,促使城鄉協調發展。

2 基礎設施規劃的特點

2.l 系統性、獨立性

各個系統規劃的內容是完全相對獨立的,每一個系統都完整地自成體系,因此如何良好的管理和協調各個系統歷來是市政規劃管理棘手的問題。但各個系統規劃內容仍然存在共性,如各系統的組成部分可概括為源、管線、用戶三個部分,其中源包括各基礎設施系統主要供給部分的相關內容。如給水系統的水源,能源系統的熱源,環衛系統的垃圾處理站等合理位置的確定、設施規模選擇、設施建設要求等等。管線主要涉及如何布置、敷設及相應的管徑取值等內容。用戶則包括社會生產及生活用戶。

2.2規劃建設周期長,投資大?;A設施規劃建設涉及面積廣,建設周期較長,短期收效小,需要投入的資金多,由此限制了投資渠道,國家政府投資成為主要資金來源。

2.3改良維修困難度大。由于基礎設施絕大部分是敷設在地下的,容易被忽視,往往等出現問題了才想起如何補救維修。

2.4協調、管理部門多?;A設施規劃涉及十幾個小類,每部分管理的部門不盡相同,當需要協調的時候,各部門利益會出現沖突,處理難度比較大。

3 基礎設施實現城鄉一體化的內容與方法

3.1 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水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最重要的元素,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水資源各種危機相應產生,為了人類未來發展考慮,科學合理的利用水資源顯得尤其重要。將水系統分為給水系統和排水系統來分析實現城鄉一體化涉及的內容。

1)區域統籌建設范疇

基礎設施系統包含很多子系統,每個子系統都具有自身特點,但很多基礎設施具有區域性、外部性的特征,需要從區域整體出發去考慮其設施的建設與布置。如水系統中整體流域協調、水源保護、水資源開發利用等內容;能源系統中的電力、電信系統規劃;安全防災系統中防洪、防震等規劃;生態環境系統中生態環境分區規劃。

(1)水資源流域協調。水系統具有流域性,一個地區的水系統的流域可能不僅局限在規劃區域范圍內,還涉及其他地區,因此需要規劃流域協調區,完善流域的水域功能區劃(公共供水、灌溉、排水、防洪、漁業等)及流域水資源保護,如按照水資源保護要求及標準,控制協調流域內供排水、防洪排澇、灌溉等內容的設施建設。

(2)水源保護。水源保護包括飲水水源保護和其它水源保護(如風景水體保護、生態水體保護等),在各種水資源保護中應該優先保護飲水水源。首先結合現狀水源的分布情況,研究其分布是否合理,現有水庫的庫存量能否滿足附近區域的供給。在大區域缺少蓄水工程的地方,考慮建設水庫工程解決水源問題。從整個區域確定好水源后,依據《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HJ/T338-2007)》等規范,劃分各等級飲用水源保護區范圍,確定各飲用水源保護區需要執行的標準。

3.2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環節薄弱,很多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處于空白階段,農民的生活條件在很多方面得不到保障。我國農村人口基數大,要真正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實現社會和諧發展,最關鍵的突破口就是農村建設?;A設施建設作為支撐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其在農村的發展建設情況對提高農村生產生活水平和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基礎設施建設本身具有投資大、建設周期長等特點,因此需政府通過各種調控引導和投資建設手段,來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并找到合適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方法,實際地解決城鄉基礎設施差距問題。

4 結論

總之,城鄉一體化是針對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城鄉之間存在的二元分割狀況提出來的,同時也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其中城鄉一體化規劃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力度,使城鄉基礎設施達到共建共享水平,并協調相關各類型、各層次規劃,使城鄉一體化中的基礎設施規劃能發揮對城鄉空間優化的引導與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蔣時節,祝亞輝.我國城鄉基礎設施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J].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0)97-98

[2]陳瑋.城鄉一體化的生態環境規劃[J].中外房地產導報,2002(01)

猜你喜歡
城鄉一體化建設
寒露
質量建設永遠在路上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破局:從“城鄉一體化”到“城鄉一元生命體”
統籌城鄉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
我國農民工社會政策的演變路徑探析
以共享發展理念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關于在全國城市建設中實行《公共藝術百分比建設》方案的提議
城市雕塑是一項文化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