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學校留守學生德育探索

2014-10-21 19:44李蓮英
素質教育 2014年3期
關鍵詞:留守學生探索德育

李蓮英

摘要:留守學生已經成為現在倍受關注的重要課題,留守學生中大部分存在學習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礙等問題,已成為學校德育的重點及難點,近兩年通過和留守的學生的交流,越發覺得自己應該要做些什么,以下是經過個人的分析及探索所取得的一些見解。

關鍵詞:農村 學校 留守學生 德育 探索

在我國社會的快速轉型和城市化過程中,人口遷移流動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農民工背井離鄉外出務工。有些農民工把子女扔給了老人監護或寄養他人,于是在農村出現了一個特有的群落——鄉村留守子女。當這些留守子女達到學齡就會進入相應的學校學習,他們便構成了學校教育中一個特殊的群體——留守學生。這些留守學生一般具有比同齡人更強的獨立生活能力,但因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而無法享受到同齡孩子的花季、雨季,其生理和心理的成長都面臨著問題。他們具有與同齡人不同的共性:孤僻、自卑、沉默寡言、不善表達自己、與同伴交往少,容易交上不良伙伴;脾氣暴躁、矯橫、霸道、易沖動、容易對同伴產生攻擊行為;學習成績平平,少數成績下降;以自我為中心,集體觀念較弱,比較任性、懶惰、缺乏責任感;缺少活潑天真的朝氣,對父母有不滿情緒,和父母的關系不很融洽;花錢大手大腳等。因此加強對留守學生的德育工作顯得至關重要。老師身處學校教育的第一線對此責無旁貸,應該根據自身工作特點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教育引導留守學生積極健康地發展。

留守學生缺乏正確的家庭教育,父母的關愛和引導。這些孩子的父母長期外出務工,雖然平時心牽掛著自己的子女,卻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們缺少對孩子的關愛、交流和引導,短暫的團聚,有的想加倍補償,過分的順從、放任。有的回來發現孩子變了,成績退了,習慣差了,就一味補救,嚴加管教,這樣適得其反,產生逆反心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伯伯,姑姑舅舅等成了監護人,隔代教育,教育方法陳舊,缺乏管理能力,加之過分寵愛,嬌生慣養導致孩子放任自流。而親屬寄養,則給孩子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對于留守學生來說,他們不缺少關心,缺少的是真誠的愛,理性的愛。而老師就是這種愛的賦予者。要拋棄功利之心,給留守學生真誠的愛。

愛心是成功德育的動力源。這種愛是單純的,不帶絲毫功利之心的。作為德育老師切忌因為留守學生缺少監護,行為習慣和學習成績差就歧視他們或放任不管,應千方百計從情感上彌補他們在家庭中的缺失。不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從細微之處做起,用心去愛他們,用情去感化他們。愛就在生活中,就在不經意中,這種不刻意營構的愛,能夠走進留守學生干涸心田,起到潤物細無聲的偉大作用。作為德育教師,必須擁有最深厚的愛生之心,自己全部的愛去關心每一位留守學生,讓愛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讓愛使留守學生體會到了學校大家庭的溫暖。老師的愛心是無形的教育資源,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更是學生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一環。

徐特立先生曾說:“教師是有兩種人格的,一種是經師,一種是人師。經師是教學問的,人師是教行為的?!睂W生進行人格熏陶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在現實生活中有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時對子女的倫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關注較少,特別部分父母們長期在外,因無法照顧孩子產生負疚感,于是采取“物質+放任”的方式進行補償,使得留守孩子擁有零花錢的數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養成好逸惡勞、奢侈浪費、亂花錢、擺闊氣的陋習。還有一部分外出打工父母的教育觀念淡漠,在外打工收入較高,家庭環境相對優越,孩子花錢大手大腳,對學習無所謂,這些孩子認為學習不重要,將來也能出去打工照樣能掙錢。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家教角色的缺位,使留守學生在思想品德形成上充滿了迷茫與困惑,他們不知道向誰學作人?學作什么樣的人? 功利主義價值觀和享樂主義人生觀因此趁虛而入。作為德育教師此時應該承擔起這個責任,要以楷模形象和榜樣力量去影響他們,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他們,塑造留守學生健全的人格。

老師的人格魅力在德育中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一位人格高尚且循循善誘的老師,會使學生終生受益。對于留守學生來講,老師的人格更是任何東西都不能替代的最燦爛的陽光。在人格因素中,政治品格居于第一位,它體現在教師的一切言論和行動中。教師要在政治思想、個人品德、價值觀念、行為習慣等方面,要為留守學生樹立榜樣,彌補家庭教育的缺失,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知行統一。教師只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學生才會有法可效。因此,一位合格的德育教師必須講“政治”,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不糊涂、不迷航,有較強的政治鑒別力和敏銳性;必須為人正直、正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用自己的浩然正氣影響學生,面對喧囂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誘惑,守住一片寧靜,不被世俗塵埃所染,不為金錢物欲所動,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

我也是留守兒童的監護人,當看著他們因為想念自己的親人而難過的時候,心中就像打翻了的五味瓶。而我只能陪他們坐下來聊聊天,但是更多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即使你對她的關愛再多都不及父母的一聲關心。我真心希望我們的農村可以富強起來,少一些留守兒童。

德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留守學生的德育的工作更是我們學校面臨的一個新問題,作為德育教師應該以真誠贏得信任,以人格創造人格,以靈魂鑄就靈魂,為留守學生的健康成長獻出自己的一份愛。

猜你喜歡
留守學生探索德育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
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心理輔導案例
農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學生心理問題的思考和建議
社會轉型期行政權控制的路徑探索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