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西方心理學人文取向的開拓與演進時期

2014-10-27 03:30鄒亞平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關鍵詞:心理學

鄒亞平

摘 要:西方人文取向心理學經歷了一個長期的生成與發展過程?,F代的科學心理學人文取向由馮特開創的現代科學心理學人文取向為基礎,繼而發展這一取向的有布倫塔諾的意動心理學、狄爾泰的理解心理學、斯特恩和斯普蘭格的人格心理學、戈爾德斯坦的機體論心理學、詹姆斯和霍爾的人本心理學、韋特海默的格式塔心理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動力心理學等。

關鍵詞:心理學 人文取向 開拓和演進

現代科學心理學人文取向的開拓與演進時期西方人文取向心理學的發生與發展時期。由馮特開創現代科學心理學人文取向為始基,繼之發展這一取向的有布倫塔的意動心理學、狄爾泰的理解心理學、斯特恩和斯普蘭格的人格心理學、戈爾德斯坦的機體論心理學、詹姆斯和霍爾的人本心理學、韋特海默的格式塔心理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動力心理學等。

一、馮特人文取向的文化心理學

作為科學心理學的創始人、“實驗心理學之父”,馮特用了大約40年的時間,致力于科學主義取向心理學的實驗研究。但是,他同時也為沿循人文科學的傳統、開展民族心理學研究做了許多必要的準備。在他將近70歲的時候,根據早期關于心理學結構兩大取向的設想,花了20年的時間,采用分析和研究語言、藝術、神話、宗教、社會風俗、法律和倫理等社會歷史產物的方法,專門研究群體心理學。馮特心理學體系是個體心理學與民族心理學的統一體。個體心理學屬于科學主義定向的心理學范疇。民族心理學即沿循文化科學的傳統,以分析社會產品的方法研究群體心理生活的社會心理學。馮特認為,他的民族心理學是和個體心理學具有同等重要的一個研究領域。但是就其對以后心理學史發展的影響而言,我們認為更重要的是他的個體心理學。

二、布倫塔諾人文取向的意動心理學

布倫塔諾是德國意動心理學派的創始人,他早期堅持一種實證論傾向,同時暗示著一種現象學傾向,后期則幾乎完全轉向現象學傾向。布倫塔諾從主觀經驗范式出發,反對客觀實驗范式,主張以意動心理學取代馮特內容心理學。首先,從心理學對象來看,布倫塔諾認為,心理學對象不是感覺、判斷等內容,而是感覺、判斷等活動,即心理活動或意動。在布倫塔諾看來,只有意動才是心理現象,是心理學研究的對象。布倫塔諾把意動作為心理學的對象,凸顯了人心理的意向性、活動性和整體性的特點,提出了心理學家把經驗者與環境聯系起來的機能心理學研究取向。其次,從心理學方法來看,布倫塔諾心理學研究的對象是經驗的意動而非內容,難以用實驗法來分析研究,所以采取主觀經驗范式、通過反省方法來建構經驗心理學。在他看來,意動不是靜止的心理狀態,而是可經驗的活動過程。因此,心理學應采用現象學方法來觀察和體驗剛剛成為過去的、在記憶中仍呈鮮活狀態的心理現象及其變化。在這里,布倫塔諾強調直接地觀察和審視自己的意識領域,從呈現在意識領域內的現象中排除感性的、虛假的東西,從而把握心理活動的本質。布倫塔諾提出的這種“本質直觀”的思想,是后來由屈爾佩領導的符茨堡學派具體實現并有所發展才被人們采納的。布倫塔諾著作不多,但他的現象學取向意動心理學對后來的影響卻很深遠。

三、狄爾泰人文取向的理解心理學

狄爾泰是現代西方人本主義生命哲學的奠基人和現代詮釋學的理論先驅。他主張建構一個個人整體精神生活體驗的統一體的科學,倡導創建理解心理學。狄爾泰人文取向(或現象學取向)心理學主要有下述特點:心理學應以人文科學為規范、以個體的整體人或個體的整個人格為對象,著重對人的內在主觀體驗的理解,以人對現實生活的高級形式的世界觀作為依據來劃分人格的類型。狄爾泰把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對立起來,否定客觀方法并且反對實驗心理學等極端看法均難以令人認同。但是,他所堅持的人文主義精神、整體主義取向和現象學方法還是比較可取的。

四、斯特恩和斯普蘭格的人格心理學

德國心理學家斯特恩是格式塔學派的先驅,他反對行為主義和元素主義,倡導人格心理學。他認為心理學是一門關于具有經驗的個人的科學,個人是許多部分的整體和多元的統一,具有整合性、目的性和本真的價值。人格構成人的生活的最高定向和程式,是個人的核心,他從多元視角對人格的概念做了廣泛的解釋。而斯普蘭格則與其老師狄爾泰一起,被視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斯普蘭格進一步反對馮特元素心理學,提倡人格心理學。他認為,人是作為一個整體而和環境發生關系的,而社會對他來說只不過是精神文化各個領域的總和而已。心理學的任務在于探究真正有意義活動的價值,并由此深入理解各種精神現象。他的六種人格類型學說是以人文取向研究人格心理學的成果,但他把社會單純視為各種精神文化的總和,則忽視了人們的物質生產活動及其各種關系的作用。

五、戈爾德斯坦的機體論心理學

機體論心理學和人格心理學是西方現代整體論心理學的兩種理論模式,對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生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德裔美國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戈爾德斯坦是機體論心理學的主要創建者,也是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他把機體論心理學理論系統化,建構了以整體主義為內核的機體論心理學:一機體整體觀是機體論心理學的理論前提,機體整體觀認為有機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心與身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二機體動力觀是戈爾德斯坦機體論心理學的主體和核心內容,包括均等原則、自我實現、有機體與環境協調一致。戈爾德斯坦大聲疾呼應該關注人的本性,為人本主義心理學奠定了整體論的理論基礎;另外他首次提出了自我實現的概念,對羅杰斯、羅洛·梅,特別是馬斯洛都有很大的影響。

六、詹姆斯和霍爾的人本心理學傾向

美國心理學先驅詹姆斯和霍爾把人本主義傾向引入到美國心理學中,他們倡導建構一種使個體的完整性、熱情和獨特性保持不變的心理學。特別是詹姆斯,他是人類潛能三大領域中的先驅者:一他支持進行超自然心理學的研究,認為人的精神生活有不能以生物學的概念和感官的滿足加以解釋的地方,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現象來領會某種超越性價值,這表明人的機體能同超生物的力量接觸。二詹姆斯在其《宗教經驗類型》一書中設想了意識轉變狀態,它指一個人明顯感覺到其心理功能模式發生一種質變,即他感覺到的不只是一種或多或少的警覺狀態、視覺意象,而且他的心理過程在某種或某些性質上是不同的。三詹姆斯強調人有巨大的潛能尚待開發,人的意識只有很少一部分被人所利用。

七、格式塔心理學的整體論

格式塔心理學派反對專注于心理元素的構造主義,主張任何心理現象都是一個有組織且不可分的整體。就方法論說,人本心理學則主要受惠于完形派,他們反對行為實驗的還原論最得力的論點來自完形派的整體論。人本主義心理學奠基者奧爾波特,在德國攻讀博士后時就與韋特海默、苛勒和勒溫相識,并受到他們思想的強烈影響。馬斯洛強烈批評主流心理學沒有把格式塔心理學整合其中,他明確指出自己的健康與成長心理學是格式塔心理學、動力論和機能主義心理學的整合。羅洛·梅把勒溫的理論視為新動力運動中最新穎、最有刺激性的研究。羅杰斯在1947年闡述來訪者中心治療對理解人格理論的內涵時,深感自己和勒溫一樣、也使用了格式塔心理學的場論。他們研究的是現時的人,而不是歷史發展或發生決定論意義上的人。

八、精神分析學的動力論

精神分析學是弗洛伊德所創建的一種潛意識心理學體系,后發展成為一種無所不包的人生哲學或文化哲學。精神分析學從內向外、從深層向表層研究。在弗洛伊德看來,人本身就是一個能量系統、動力系統,它決定著人的潛意識(深層)、前意識(中層)、意識(表層)的心理結構和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模式。也就是說,本能、欲望、動機是人的心理或人格發展變化的推動力和起動因,由此弗洛伊德建立動力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創建者,除了奧爾波特到維也納直接會見過弗洛伊德而外,馬斯洛、羅杰斯、羅洛·梅和布根塔爾等則間接受過古典精神分析學的影響。

羅洛·梅認為弗洛伊德和叔本華、尼采及克爾凱郭爾一樣,都承認人性中非理性的、動力學的、潛意識的、本能的和性的意義。馬斯洛贊揚弗洛伊德在人格研究中引入了重視個體行為內在動因或驅力的動力論概念、特別是潛意識動機,他承認從霍妮、弗洛姆那里學到了精神分析、并表示人本主義心理學在一定程度上力圖整合他在精神分析理論中發現的部分的真理。馬斯洛和奧爾波特還區分了兩種動機,認為神經癥的動機往往是受潛意識支配的,固著于過去,而非神經癥即健康者的動機則是有意識的,傾向于未來。后來馬斯洛批評弗洛伊德只研究人和動物的基本需要,卻忽視了人類獨有的“更高級的人性”。

猜你喜歡
心理學
“沒有用”的心理學
什么是心理學
10個心理學問題幫你挑相機 你的“本命"相機是哪款?
心理學
引進版心理學圖書的重要性分析及優化建議
跟蹤導練(二)5
心理學的花樣療法
《安妮聊心理學》
如何提高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的實踐認知
打噴嚏個性心理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