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特色城市化

2014-10-27 03:30胡玲梅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關鍵詞:二元結構工業化城市化

摘 要:城市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內容。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止到2012年,城鎮人口為71182萬,鄉村人口為64222萬。中國農村人口占47.43%。雖然我國城市化已經取得一定成就,但是我國當前的城市化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和發達國家橫向比較也是較落后的。與城市化伴隨而來的二元結構問題,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問題,資源環境問題等,都抑制了我國經濟的良性發展。怎樣又快又好的推進城市化對我國來說,挑戰與機遇并存。

關鍵詞:城市化 工業化 二元結構 勞動力流動 可持續發展

城市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現代城市的勃興與工業化的推行是密不可分的。古今中外有很多關于城市的定義。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對城市問題也作了精辟的論述。馬克思說:“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產、工具、資本、享樂和需求的集中;而在鄉村所看到的卻是完全相反的情況,孤立和分散”。1列寧指出 :“城市是經濟、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進的主要動力”。2《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指出:“城市是我國經濟、政治、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現代工業和工人階級集中的地方,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起主導作用?!?同濟大學主編的《城市規劃原理》一書中稱:“現代城市的含義,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因素,人口數量、產業結構及行政的意義。4但是,在我看來,城市化不該是一個靜態的概念,而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只用量來衡量的話,恐怕遠遠不夠,在城市化發展的初期主要表現為量的擴張,而當城市化達到一定程度時候,質的方面逐漸顯現出來。

城市化的起步靠的是一定的農業基礎,城市化的發展和鞏固靠的卻是工業化的推進。我們可以發現工業革命以來,幾乎所有的新興城市都是工業化城市,如英國的曼徹斯特、紐卡斯爾、利物浦,美國的底特律、匹茲堡等。在這些城市的早期發展中,都緊密地依附于城市的主導工業。耶茲在1970年對加拿大難安大略省喬治亞灣地區工業刺激城市發展過程的研究表明:在早期的資本主義社會,工業化和城市化是緊密相連的,工業發展是城市生長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而馬俠(1987)從人口角度所進行的數量分析,則揭示了這樣一條規律:(全球)的工業勞動人口比重每增加1%,則有可能引起城市人口增加1.8%,工業化與城市化之間存在著穩定的正相關關系。5

世界各國城市化進程不同。從20%到40%城市化水平,經歷的時間:英國120年,法國100年,德國80年,美國40年,日本30年,而我國是22年(1981—2001),我國的高速城市化對資源、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近幾年來,我國眾多的城鎮化地區人口密集、大量寶貴資源被低效率開采,環境狀況急劇惡化,高速的城市化進程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各種污染肆虐,犯罪率上升,城鄉收入差距擴大。中國的發展不同于西方任何一個發達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也不能盲目的走國外走過的道路,在當今國際社會要求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的呼聲中,我國應該開創適合當今社會發展,符合我國實際國情的一條嶄新城市化道路,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我國城市化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必須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注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處理好城市建設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在推進城市化進程的過程中重視人口問題,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和切實保護環境。通過改善生態、保護環境,為城市化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就像一個三角凳,三只腿分別代表經濟、環境、社會。哪個腿短一些都會使凳子翻掉?!鞍l展”的本質是社會的進步,而社會的進步既要以經濟發展為基礎,也不能以損害環境為代價,還要靠有效的管理來保證,這樣才能獲得持續性。

中國城市化的道路漫長而艱難。檢討我們以往走過的城市化進程,還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我們在科學認識城市化本質的基礎上走一條新型的城市化之路。這條道路應該具備以下的基本特點:市場主導,政府調控;途徑多元,運行協調;統籌布局,科學規劃;定位準確,特征鮮明;集聚充分,輻射有力;城鄉互動,以人為本;保護環境,永續發展。

就當前而言,我們尤其應當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城市化理論研究,深化對城市化本質及其規律的認識,形成科學的城市化指導思想。理論是為實踐指明方向的,正確和明確的方向,有助于選擇合理的途徑。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是在方向不明的情況下的無奈選擇,要冒很大風險,有時還要走很多彎路,付出不必要的代價成本。二是要建立和完善計劃與市場的協調機制,發揮計劃和市場在城市化進程中作用。從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的角度看,政府和市場的作用可以說是相互克服各自的外部性,相互制約和校正各自的“失效”和“失靈”。三是要建立科學的決策、執行和控制機制,有效協調城市化的各實現途徑的運行。城市化是各要素、各途徑共同作用的結果。各種要素和途徑會在城市化進程中以各種形式進行“合作”,有雙要素途徑的,也有多素途徑的,如人口——空間、人口——產業——空間,而且它們可能并不同時發生,如移民城市是以人口要素實現為先,資源型礦業城市則以產業先行,而旅游景點城市常以空間優先。

中國的經濟和城市化進程均處在快速發展時期,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不僅有利于中國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快速、持續和健康發展,而且也將為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馬克思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 1 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2]列寧全集 *第 19 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9

[3]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4

[4]同濟大學* 城市規劃原理 *第三版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1991

[5]張培剛,《發展經濟學教程》,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簡介:

胡玲梅(1993-),女,江西,本科,學生,國際經濟與貿易。

猜你喜歡
二元結構工業化城市化
《城市化過程與特點》教學設計
國內在探討城鄉社會經濟統籌發展的突破口方面的研究綜述
農村消費者權益保護路徑探析
城鄉一體化問題研究
江蘇城鄉二元結構現狀及實現城鄉統籌的政策建議
雕塑的城市化
為實現祖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而奮斗的青年工人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