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澆灌禮儀花

2014-10-27 03:30徐金蘭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關鍵詞:文明禮儀兒歌禮儀

徐金蘭

摘 要:禮儀教育不是單純的說教,更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在日常中的不斷滲透和實施。我們利用環境創設,潛移默化的促進幼兒文明禮儀行為習慣的養成。讓幼兒園的每一個角落靜態的,無聲的傳達著文明禮儀的知識。幼兒禮儀教育不僅在環境的創設,教育的方法,禮儀教學的開展也很重要,利用禮儀課程,循序漸進的開展活動,可收到很好的成效。

世界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博士指出: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最佳養成期是2歲半——6歲。對于2歲半——6歲的孩子來講,禮儀和品格的培養比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更為重要。這個時期正是幼兒園階段,幼兒接受新事物能力快,好模仿,好的行為可以受益終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也不難理解,幼兒期是教育的關鍵期,幼兒園教育頗為重要。作為幼兒園的老師,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重在實施的措施和方法。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在幼兒禮儀教育中,有些方法很湊效,孩子喜歡,也感興趣,我是這樣進行的:

一、禮儀教育滲透在各個環節中

禮儀教育不是單純的說教,更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在日常中的不斷滲透和實施。幼兒園一日環節,就有很多教育的契機。抓住一日環節的教育契機,就能有效的進行教育。每個環節我們都制定了禮儀目標,確立了指導策略。如晨間接待環節,我們制動的目標是:能主動與同伴問好,實施策略是組建“小小晨檢禮儀隊”讓孩子和老師一起在班門口迎接小朋友。這樣不僅強化了孩子們的禮貌用語而且還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同時也得到了家長朋友的贊賞。進餐環節的禮儀目標是:會主動道謝,用餐文明,不掉飯,不剩飯,不交頭接耳,懂得用餐禮儀常識,如:不能對著飯菜咳嗽、打噴嚏、不能搶別人的食物、不能浪費食物、不能挑食等等。實施策略:通過讓小值日生發放餐具、整理餐桌衛生等活動,讓其他幼兒接小值日生傳遞的餐具會道謝。離園環節:能主動收放小椅子,并向老師和同伴再見。

在一日環節中進行禮儀教育,孩子的行為大有改進,平時離園時經常有孩子忘記收放椅子,現在都懂得把小椅子放好再離開。

二、禮儀教育滲透在環境布置中

我們利用環境創設,潛移默化的促進幼兒文明禮儀行為習慣的養成。讓幼兒園的每一個角落靜態的,無聲的傳達著文明禮儀的知識。例如,為了更好的學習禮儀教育,我們利用圖文并茂的形式,把禮儀教育的知識點粘貼到樓道里,樓道的半空中還吊著很多的基本禮貌用語如: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等等,就連樓梯上都是孩子們平時喜歡朗誦的禮儀兒歌。為了讓孩子們學禮用禮把文明禮儀內化成自己的品格。我們還組織了很多有意義的活動,開設了“每周禮儀小明星”板塊,利用樹立榜樣,張貼照片的形式激發孩子做禮儀小明星。除此之外我們還開設了“每周禮儀小故事”欄目,在活動室的一角,張貼一些文明禮儀的海報,供孩子們講述,每周更換一次。同時在家園聯系欄中開設了禮儀特色板塊并定期更換,讓幼兒園和家庭同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禮儀教育滲透在課堂教學中。

幼兒禮儀教育不僅在環境的創設,教育的方法,禮儀教學的開展也很重要,利用禮儀課程,循序漸進的開展活動,可收到很好的成效。禮儀課程不僅有瑯瑯上口的禮儀兒歌,還有說一說、做一做等活動。而且,在學習兒歌的過程中,讓幼兒內化成行動,更能強化幼兒的禮儀行為。例如,在手工課上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不免要向其他小朋友借用剪刀、膠水等小東西,我們就適時引導幼兒在借東西的時候講借物的禮儀兒歌。幼兒不但在操作活動中得到了鍛煉,還懂得了一些禮儀方面的知識,可以說是兩全其美。再者,在游戲活動中,有的幼兒因跑、跳的時候撞倒了別人,我們趁機教育幼兒向被碰倒的小朋友說“對不起”。日常生活中要求幼兒要和別人友好相處,不能搶玩具、不說臟話、不打人。在語言課中,我們通過故事、談話、情景表演等形式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

“禮儀教育通俗一點講就是做‘規矩”,我認為不少家庭在這一方面是有欠缺的。對年幼的孩子做‘規矩很有必要,而且越早越好,家庭、幼兒園一定要互相配合,并對孩子進行系統訓練。幼兒的禮儀教育關鍵在于加強幼兒的愛心教育。只有懂得愛的人,才會欣賞愛,理解愛,所以禮儀教育絕不能只教幼兒一些所謂的“規矩”,偏離了愛心教育所謂的禮儀教育,最終只能培養一些表里不一的“ 偽君子”。幼兒的禮儀教育問題,其實質是幼兒的社會化過程中,學會如何與人相處,與人交往。使幼兒真正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必須從一點一滴,一招一式的細節抓起。同時也不能忽略了家庭這個重要陣地,家園有效結合,將“文明之種”播下。為整個社會的文明化做好鋪墊。

猜你喜歡
文明禮儀兒歌禮儀
識字兒歌
在活動中養成良好文明禮儀習慣
睡覺兒歌
筷子禮儀
禮儀篇(下)
不懂禮節
文明禮儀的檢閱
兒歌6首等
念兒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