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例腦梗塞患者偏癱肢體康復訓練護理分析

2014-10-29 15:57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銅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11156劉行香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14年16期
關鍵詞:測驗腦梗塞肌力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銅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11156)劉行香

腦梗塞屬于腦血管疾病中的多發病、常見病,且常見于老年人 。大多數患者均伴有肢體障礙癥狀出現,給患者心里帶來恐懼、抑郁、認知紊亂和焦慮等,影響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因此對患者癱瘓肢體肌力的恢復尤為重要。本文回顧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伴有肢體偏癱的腦梗塞患者,經給予其肢體康復訓練,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伴有肢體偏癱的腦梗塞患者30例,所有病例均經CT或者MRI證實,發病至住院時間1~3天。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68.23±11.52)歲。待患者的病情穩定之后即進行康復訓練,對伴有意識障礙、患有精神病史和住院時間小于2周者不納入本研究。

1.2 訓練方法

1.2.1 經常翻身體位 翻身體位時最好選擇健側臥位翻身為主,頻次每1h一次翻身,最好定時翻身,不要暴力牽拉癱瘓的上肢,減少癱瘓肢體受壓[1]。

1.2.2 被動運動 對于伴有無意識障礙患者可實施被動運動護理,可在發病后次日由護士或者護士指導患者家屬進行。首先按摩患者頭部,用拇指揉捏患者上肢5次,再用手指在患者肌腱部位采用彈指法2次,再活動患者的各個關節,按摩力量和時間安排因患者情況而定,每次按摩時間最好控制在30min以內,開始以每天1次按摩,然后再視患者耐受情況逐漸增加至每天3次。

1.2.3 患肢訓練 在腦梗塞患者病情穩定的情況之下,可由責任護士指導患者由臥位→坐位→立位→站位→行走進行分階段訓練,分階段訓練時不可急于求成,要循序漸進地實施訓練,視患者耐受情況再過度到下一步訓練計劃。

1.2.4 患者主動運動 可從入院第3天開始指導患者在癱瘓肢體上作“假想運動”[2],然后再作助力運動??蓮氖种搁_始,慢慢逐漸增加肌力,當肌力達到Ⅱ級時,再指導患者進行健肢協助患肢的運動。當肌力達到Ⅲ級時,可指導協助患者離開床面作下床運動,應循序漸進,不可過急??捎烧玖㈤_始,首先堅持幾秒鐘,再逐漸增加時間,直至10min左右,并上肢手握健身球運動,以此訓練恢復手指功能。

1.2.5 坐位訓練 患者肌力測驗達到Ⅱ級時,并且健肢可以協助患肢活動掌握了正確的方法的時候,可以給予患者進行坐位的訓練。坐位訓練步驟患者先從床上坐起,再逐漸改為下地坐輪椅,每次訓練時間從5min左右開始,根據患者耐受情況,逐漸增加到每天30min~60min。

1.2.6 站立訓練 患者肌力測驗達到Ⅲ級時,可進行站立訓練。首先患者應在旁人的攙扶下進行站立訓練,以防跌倒,站立時間以患者耐受情況而定,先從1min開始逐漸增加時間,直至15min左右,攙扶者應逐漸減少其支撐力。

1.2.7 步行訓練 當患者肌力測驗達到Ⅳ級時或者可以獨立徒手站立堅持30min時,可指導患者進行步行訓練。步行訓練關鍵為護士攙扶在病人患側,行走時以護士的內側腿拖帶患者患側下肢向前行走,并注意患者的中心應向健側偏移,并注意防止跌倒。

附表 本組患者入院時和出院前一天肌力測驗比較(n=30)

1.3 觀察指標 全組患者進行入院時和出院前一天肌力測試比較 。

2 結果

分別給予患者在入院時和出院前1天進行患肢肌力測驗,出院時肌力與入院時肌力比較,具有明顯改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3 討論

腦梗塞的病理基礎是動脈硬化,對于已經發生腦梗塞的患者而言,可靠的防治措施不只限于常規的用藥治療。文獻研究報道[3],通過功能訓練使感受器官接受的傳入性沖動促進大腦皮層功能的可塑性發展,使喪失功能重新恢復,康復訓練還能有效的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攣縮。本研究中,經給予患者積極的康復訓練,結果顯示對其肌力恢復具有較好的效果,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猜你喜歡
測驗腦梗塞肌力
等速肌力測試技術在踝關節中的應用進展
28天肌力恢復,告別夏日肌膚后遺癥
散打訓練對大學生肌力與肌耐力的影響
《新年大測驗》大揭榜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際在于晨
兩個處理t測驗與F測驗的數學關系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護理體會
抗血小板聚集治療在大面積腦梗塞中的應用分析
你知道嗎?
補陽還五湯治療腦梗塞恢復期患者41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