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無二日國有二君

2014-11-10 22:31符澤軍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5期
關鍵詞:太上皇皇權嘉慶

符澤軍

[摘 要]自古皇權就是神圣不容侵犯的,千百年來,為了登上皇帝寶座,弒父屠子、殺兄滅弟之事屢見不鮮,所謂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權力就只能集中在一人手中,然而,在歷史上的某些特定時期、特定情況下,卻會出現國有二君的情況,即皇帝與太上皇。歷史上有許多太上皇,本文著重描述最特殊、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即乾隆,初步闡釋在乾隆太上皇帝的訓政下,嗣皇帝嘉慶是如何韜光養晦,最終獲得對整個帝國的支配權。

[關鍵詞]皇權;太上皇;乾??;嘉慶;訓政

一、歷史上最特殊的太上皇帝——乾隆

縱觀中國歷史,大致說來,皇帝禪位而為太上皇,有以下幾種情形:

(一)受到武力脅迫;

(二)因為健康原因而退位;

(三)厭倦政務,欲求清閑;

(四)國事艱難,主動退位。

而不論出于何種原因進行禪位,無疑都是將生殺予奪之大權拱手讓人,故而諸多的太上皇大多晚景凄涼,在這些“太上皇”中,最特殊的,就是自愿退位的乾隆。

乾隆,在位六十年退政,傳位于嗣皇帝嘉慶,成為中國古代社會中最后一名太上皇帝。乾隆自登基后,處處以皇祖康熙為楷模,處處以康熙圣訓為金科,甚至一言一行都學康熙。并表示自己在位年數絕不敢超越祖父。

早在乾隆三十七年,乾隆就在宮中外東路興修寧壽宮,作為歸政之后的住所。但乾隆皇帝退政后,也未真的歸政休養,而是改歸政為訓政,繼續居住在養心殿處理政務。傳位之前,乾隆就已下詔說明退位后要訓政,他說:“歸政后,凡遇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豈能置之不問,仍當勃幾體健,躬親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訓諭,可以知所察承,不致錯失?!?/p>

乾隆歸政后,改元為嘉慶元年,但在清宮內務府的檔案中,還有乾隆六十一年和六十二年的時憲書,宮中檔案仍用乾隆年號,說明乾隆歸政改元并不徹底。不論乾隆百般申辯其歸政之心,他的權力始終都在嘉慶之上,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太上皇帝。

二、國之二君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當了一輩子皇帝的乾隆帝太知道擁有權力的美好以及失去權力的痛苦,有無數的先例擺在眼前,郁郁而終的一個又一個太上皇便是前車之鑒,所以,八十五歲的乾隆帝在不得不遵守誓言歸政的同時,又時時刻刻警惕著嘉慶帝的一舉一動,處處宣示著自己才是這個帝國真正的主人。而初登大寶的嘉慶帝則處在一個窘迫至極的地位,他既想有所作為,又不能有所作為,無時無刻不處在尷尬之中。

(一)處處防范的乾隆帝

乾隆帝雖迫于當年自己所立“周甲歸政”之誓將皇位傳給了嗣皇帝嘉慶,但是太上皇帝卻沒有因此就放手政事,反而于細枝末節處處防范嘉慶帝。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四,在被立為皇太子的第二天,颙琰即上書懇請乾隆帝停止改元事宜,并表明心志不敢登基攬權,乾隆帝對此甚感安慰,表示其歸政之心已定,傳位大典如期舉行。但同時也向天下宣布歸政后的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仍事必躬親,要求嗣皇帝朝夕聆聽訓諭,以有所秉承。

1、展露威儀

嘉慶元年,太常寺堂官只將祭太廟儀注遞呈皇帝,而未呈遞于太上皇,引起乾隆帝的不悅,并規定:“嗣后凡遇祭祀儀注,不必繕寫兩份,如太上皇、皇帝同在一處,先奏聞太上皇帝,再奏皇帝?!倍髢苫贷}政進呈了兩份備賞之物,被議處。同年,畢沅等奏辦軍糧軍火情形一折內稱:“仰副圣主宵旰勤求,上慰太上皇帝注盼捷音?!币蚱湓谧嗾壑蟹至辛嘶实酆吞匣?,徹底激起了乾隆帝的怒火,斥其措辭實屬無謂,借申斥畢沅等所奏之折,實則通告天下自己才是帝國的真正主人。

2、嚴訂儀制

嘉慶元年,太上皇攜皇帝恭謁東、西二陵,在詢問路上執事太監人數時,認為“皇帝之執事太監為數過多”,涉及到的主管太監遭罰。

在處理外藩屬國事物時下發的敕旨,即使是以皇帝名義下發,也需注明“皇上敬奉太上皇圣諭”,以此形式告知各天下“大事還是我來辦”。

3、緊握人權

為防止嘉慶帝威脅其統治,太上皇對嘉慶帝是否結黨,時刻保持著警惕,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朱珪被貶。嘉慶始入上書房讀書,侍講學士朱珪即為教授其古文古體詩的師傅,師徒二人感情篤厚。嘉慶元年,大學士孫士毅病逝,乾隆帝欲使朱珪補其位。嘉慶帝得知后,特向朱珪“賀以詩”以示祝賀,詩稿尚未謄清,即被和珅拿于太上皇前,以“嗣皇帝欲市恩師傅”之言激怒了乾隆帝。雖后經軍機大臣董誥以“圣主無過言”,將此事平息,但朱珪就任大學士之事也由此作罷。乾隆帝于嘉慶元年借口朱珪署兩廣總督任時剿匪不力,將其改授安徽巡撫。

(二)時時恭敬的嘉慶帝

即位后的嘉慶帝察覺到了太上皇對其的提防,于是愈加小心翼翼,朝夕侍膳問安,敬聆訓諭,恭敬更勝從前。

1、處處替太上皇著想

“太上皇老多忌諱”,是嘉慶二年朝鮮使臣李翊模覲見時,對乾隆帝的感覺。太上皇一直為其的高壽而自豪,盼自己長壽的太上皇,凡事諸取吉祥。自傳位伊始,乾隆帝對天下進行的恩賞都會特別恩諭高壽長者,以為自己添福添壽。

嘉慶二年,嗣皇后薨逝,太上皇敕旨:“所有應行典禮原當照例舉行,但皇帝侍奉朕躬,而臣民等亦皆禮統于尊者,改為輟朝五日,皇帝穿素服七日?!鄙钪匣始芍M的嘉慶帝,立即下旨,文武大臣衣著如舊唯不掛朝珠。同年,嘉慶帝又下旨,要求禮部于明年孝淑皇后忌辰,只須向自己進單即可,太上皇御前不必呈遞。

嘉慶帝的謹小慎微,實乃名副其實的“總以孝奉為務”,令太上皇甚感寬慰,不時詢問嘉慶帝近況,關心其身體。得知皇帝能以義制情,并時刻以國事為重,尤為欣喜,認為嘉慶帝極盡孝道,且思慮詳密,并未有奪權之心,對其的態度開始轉變,不再處處壓制。

2、融洽的父子關系

自即位始,嘉慶帝日侍慈顏,稟受至教,凡事皆附和太上皇,可謂面面俱到,太上皇圣意甚悅,父子關系日益融洽,嘉慶帝隆恩日濃。

其一,恩賞皇帝身邊之人。

嘉慶二年,敕旨:“加恩皇帝啟蒙師傅,原任兵部侍郎奉寬,太師、禮部尚書銜,用示崇禮師儒至意?!奔螒c三年,加恩嘉慶帝三位乳母,除按常例撰擬應封字樣,賞其子嗣騎都尉世職,承襲三次,另酌賞給房屋一所,銀一千兩。調任安徽巡撫的嘉慶帝師傅朱珪,也于嘉慶二年授兵部尚書,后調吏部,雖仍留巡撫任,但太上皇已時常對其字寄問詢,鼓勵之言已不吝惜,京察也以一等議敘。

其二,為嘉慶帝樹立威信。

嘉慶二年,太上皇特將朱批蘇凌阿等折,交給隨來熱河之王大臣?!吧夏曦S汛漫工堵合,得經皇上指示機宜,將挑水壩接長,做出逼溜得力,現在大溜全面中泓引河,日見刷寬大壩埽前全露淤灘,壩之穩固無虞?!贝苏壑星‰m未對嘉慶直接褒獎,但實則是向臣下傳達皇帝的治政之才,借此提升嘉慶帝的權威。

乾隆帝曾羨宋孝宗一月四朝,高宗得享天年。而嘉慶帝自受禪以來,極尊養之,誠無一日不親承色笑,比孝宗有過之而無不及使得太上皇“朕心甚慰”。

三、苦盡甘來的嘉慶帝

嘉慶帝的孝順恭敬,使得乾隆帝非常滿意,在乾隆帝的猜忌,和珅的打壓中,嘉慶帝巧妙周旋,韜光養晦,既得到太上皇“皇帝自受政以來,夙夜仰體朕意,承歡孝養”的評語,又成功迷惑了和珅,為其親政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嘉慶帝祖父雍正帝的謀士戴鐸曾向雍正帝進言曰:“論者謂處庸眾之父子易,處英明之父子難,何也?處英明之父子也,不露其長,恐其見棄,過露其長,恐其見疑,此其所以為難?!鼻〉坌鄄糯舐?,實在可以算得上是一位英明之父,與這樣一位英明之父相處,嘉慶帝之艱辛可見一斑。

韜光養晦的嘉慶帝在經歷了太上皇帝的種種考驗后,已彰顯出虛心納諫的君主風范,喜怒不行于色,可見其在政治斗爭中老成達練、頗具城府。嘉慶四年正月初三,乾隆崩與養心殿??滴醯?歲即位,在位時間61年,實際掌權55年,乾隆帝25歲即位,在位時間60年,實際掌權卻是63年。在父親長期把持權力的情況下,嘉慶帝每日游走于乾隆帝與乾隆寵臣和珅之間,韜光養晦,小心謹慎,最終博得乾隆帝與和珅的信任,在沉寂三年之后,嘉慶帝終于完完全全的擁有了整個大清王朝的支配權,真真正正的站在了權力的巔峰。

參考文獻:

[1]《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2]《清仁宗?;实蹖嶄洝?,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3]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4]慶桂等編:《國朝宮史續編》,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

[5]趙翼:《廿二史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6]吳晗:《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7]乾?。骸肚甯咦冢ㄇ。┯圃娢娜?,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

[8]清代宮史研究會編:《清代宮史探微》,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1年。

[9]戴逸:《簡明清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10]鄭天挺:《清史探微》,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猜你喜歡
太上皇皇權嘉慶
兩代君主同堂時
嘉慶真是被雷劈死的嗎
秦、漢“太上皇”政治文化透視
清張志寧嘉慶丁卯科鄉試硃卷檔案
嘉慶的尷尬映射大清衰亡
教皇帝說話
哪些國家有“太上皇”(答讀者問)
太上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