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晉南北朝的教育思想

2014-11-10 16:53鄭楊逵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5期
關鍵詞:魏晉南北朝教育思想

鄭楊逵

[摘 要]魏晉南北朝是個社會動蕩的時期,特殊的時代成就了特殊的教育思想,儒學思想不斷受到以老莊佛理為主的清談之風的沖擊,加上外族的入侵,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教育思想空前活躍。同時引發了“反清談佛理”的民族教育思想、“輕國重家”的家族教育思想的出現,但均未動搖其主導地位??傊?,魏晉南北朝教育思想對當時社會乃至后世都有著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魏晉南北朝;教育思想;清談;反清談佛理;家族教育

教育是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活動,是人類文化傳承和發展的動力。教育思想作為教育的急先鋒,充當著更為重要的角色。任時先先生認為,“所謂教育思想,即是教育上的一種哲學主張。根據主張就能產生一種制度或政策,換句話說,就是能規劃出來一種實踐方法?!盵1]由此可見,人的主張和社會導向對教育思想的重大作用。因此有序的規劃好教育,使之良性發展,是每個時代的責任。

魏晉南北朝是個社會動蕩的時期,社會劇烈變動,戰火不斷,與此同時,其教育思想也有了重大的改變與發展。從整體上來看,魏晉南北朝的教育思想繼承了漢代以儒學為核心的教育思想,無論是官學、私學還是門第、宗教教育,都把經學、儒學的倫理道德放在首要地位。同時儒家思想也受到玄學、道學、佛學的極大沖擊,在思想文化層面出現了新氣象,呈現出一片繁榮之景。

一、“清談”與魏晉南北朝的教育思想

魏晉南北朝是我國歷史上最為動蕩的時期,正是在此環境中培養了貴族階層獨特的精神生活,他們更多地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滿足。宗白華稱之“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濃于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盵2]“清談”,亦稱“玄言”、“玄談”、“談玄”,以周易、老莊思想為本,是魏晉時期崇尚虛無、空談名理的一種風氣。清談的士大夫終日談辯,反對自律生活,而主張放蕩不羈。鄙視勤勞,不求努力,寄茍得祿位,能夠依仗漫游曠野以自明高者為尊貴。懷愍帝記略說:“學者以老莊為宗而黜六經,讀者以虛蕩為辯而賤名檢,行身者以放蕩為適,而狹節信,進仕者以茍得為貴而鄙居正,當官者以望空為高而笑勤恪?!湟勒烫摃缫腊o心者,皆名重海內”[3]。這是清談家的主要人生觀與生活習慣?!扒逭劇背蔀樯狭魃鐣膶?,支配著他們的活動,可這種獨特的方法并沒有使得教育思想趨于老莊的虛玄化,但它畢竟在教育思想的領域里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

魏晉清談促使自然主義教育思想興盛,主要有以下幾種:其一,“名教出于自然”。何晏、王弼認為統治者只有接受正確的教育,才利于養成正直的人格,并通過潛移默化去治理好國家,任何教育都不應違背自然。其二,“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認為,支配世界發展的本原是“自然”,要完全揚棄名教,實施以自然為本的教育,順乎人的性格,循自然之法。其三,“名教即自然”。向秀、郭象將名教與自然合二為一,認為如果能長期接受和諧地放任人本性的教育,就會避免陷于是非之境,充分發展自身的各種先天潛力,最終達于完美的人生境界。這是一種超越世俗又服務于社會的自然主義教育觀。[4]自然是魏晉名士理想化的人格,他們在反對名教的基礎上,以自然為師,循自然之法,行自然之教。

二、“反清談佛理”的民族教育思想

一種相對穩定的主導文化,總要與同樣相對的社會環境適應。隨著魏晉分裂割據取代漢代的大一統,儒學逐漸失去權威,但其構建的忠、孝為主要內容的倫理綱常和禮樂制度,是維系以君王為核心的等級社會最有力的工具。由此,儒學雖然式微,但仍能生生不息。在這一時期,出現了許多反清談佛理又本于名族立場的教育家。這一派中,首先不得不去談顏之推。顏之推主張禮德教育,重德操,“君子當守道崇德,蓄價待時,爵祿不登,信由天命”[5];主張重師道,效法先賢古圣,不僅是對老師提出重大的要求,要嚴守師道,不能誤人子弟,為師的感化在教育上的重要性,而且要效法那些先賢古圣改正自己的弊病、達到完美;注重勞動教育,強調士大夫子弟要“知稼穡之艱難”,相對于那些普遍輕視勞動的士大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同時也注重家庭教育。

除了顏之推的教育思想外,還有傅玄的尊儒教育思想。他提出國家要重視學校教育,教育要以道德為根本,道德修養要以正心為本。他說:“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左右正而后朝廷正,朝廷正而后國家正,國家正而后天下正?!盵6]此外,要以禮義為教育的主要內容。他說:“因善教義而禮行,因義立禮而義通”[6]以規范人們的行為,以義來豐富教育內涵,注重學生品質內心的塑造,而禮教的基本內容是“三綱”,從立君臣、定父子、別夫婦的倫理道德教育開始,此主張則有一定的消極性??梢?,針對當時玄學思潮的不斷上升,為了抵制玄學,各種尊儒教育相繼展開,顏之推、傅玄等在繼承之前儒學的基礎上創新發展,增加了諸如勞動教育等的新內容,為它提供了新的生命力。

三、“輕國重家”的家族教育思想

魏晉南北朝是個社會動蕩的時期,東漢衰落滅亡后,地方勢力就不斷的膨脹,出現了諸多的地方豪強,世家大族們都聚族而居,出現了門閥地主。此時社會發展的典型形態是門閥世族,門第觀念大大強化,此外社會動蕩不安出現了諸多的思想,儒、道、佛、玄四種思想并存相互交織、思想多元化,儒學獨尊地位被打破,使家族教育有了資源條件,官學的興廢無常也為其提供了契機。家族教育往往以世代相授的家學、家訓、家誡或“家館”(即家中設學堂供子弟上學方式)。其中,著名的有顏之推的家族教育、謝靈運的家族教育、王羲之的家庭教育等等,而家庭教育內容以儒學為宗、并習染玄風,知識傳授范圍較廣,更為重要的是婦女積極參與家族教育,如蔡文姬,自幼受家學熏陶,展現出杰出的文學才華;謝安侄女謝道韞,史稱其“風韻高邁、敘致清雅”[7],其才學亦未家學所致。家族教育作為當時社會的一種教育方式,有著其巨大作用。在官學興衰不定時作為唯一的一種較為穩定的教育方式,有利于人才的培養,為社會各個方面提供人才動力,健全社會的機構。同時,各種思想的廣泛盛行,在思想領域形成了激烈的沖突與激蕩,使思想文化異彩紛呈,有利于學術的百家爭鳴。此外,家族教育并沒有忽視婦女,而是將婦女列入到教育范圍,這大大地提高了婦女的素質,婦女素質的提高對孩子的啟蒙教育幫助是巨大的。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重大的進步。但這同時也導致了輕國重家的道德觀的盛行,“無忠君之節,有孝治之名”、“自致身榮,不存國計”、“只成門戶私計”[8]觀念的泛濫。

特殊的時代成就了特殊的教育思想,分裂多于統一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學主導地位受到諸多思想的沖擊,戰亂頻繁,王朝交迭不斷,政局動蕩不安,經濟與文化開始出現南移,加上外族的入侵,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教育思想空前活躍。由于官學教育的廢興不斷,各地出現不同的教育特色,形成了別樣的格局。眾多的士大夫、有識之士深感社會動亂,紛紛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張等,力求改變這混亂的局面。與之這一時期炫彩紛呈的教育思想應運而生,以老莊佛理為主的清談之風盛行并沖擊著儒學的地位、其雖有起伏,但總的來說儒學的主導地位并無根本改變,是這一時期的基調。

魏晉南北朝作為漢與隋唐的中間過渡期,不僅總結了漢的教育,還開創了許多思想新領域、確立了許多觀點,并提出了很多教育新主張,為隋唐的教育思想奠定一定的基礎,具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任時先.中國教育思想史[M].上海:上海書店,1935.序言.

[2]宗白華.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J].星期評論,1940,(10).

[3]任時先.中國教育思想史[M].上海:上海書店,1935.137-138

[4]王馥琴,耿宗亮,彭亞寧,馬向陽.魏晉清談及其對教育的影響[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4).

[5]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傅玄.傅子[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7]房玄齡.晉書[M].卷96.列女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8]鄭師渠.中國文化通史:魏晉南北朝卷[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223-229.

猜你喜歡
魏晉南北朝教育思想
論魏晉南北朝“禮”與“法”的結合
論葉圣陶教育思想對列五中學的影響
踐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培養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
魏晉南北朝經學的演變與更新
淺析魏晉南北朝服飾文化的特征
淺論羅家倫的民族主義教育思想
貫徹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強師德建設的研究
魏晉南北朝隱逸風尚探究
簡論魏晉南北朝上層社會婦女的悍妒風氣
沖突與融合:魏晉南北朝時期南人北上芻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