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范生職業認同感培養策略研究

2014-11-15 03:03官衛星舒海燕
文教資料 2014年20期
關鍵詞:認同感教師職業師范

官衛星 舒海燕

(1鷹潭職業技術學院;2鷹潭市第五小學,江西 鷹潭 335000)

師范生職業認同感培養策略研究

官衛星1舒海燕2

(1鷹潭職業技術學院;2鷹潭市第五小學,江西 鷹潭 335000)

師范生對教師職業的認同是打好師范學生的心理基礎,關系到教育事業的人才培養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合理設置課程,改革培養模式,增強師范生教師職業情感,營造師范性校園文化,以增強師范生的職業認同感,為培養未來的合格教師奠定堅實的基礎。

師范生 職業認同感 培養策略

職業認同在職業發展領域內有重要的意義,它是一個人從事該職業的內在激勵因素和最持久的原動力。師范生作為未來的人民教師,對教師這一職業的認同,直接關系到將來的教師職業生涯發展。根據近幾年師范生就業的情況調查,相當數量的畢業生暴露出教師職業技能較弱,教師職業認同感較差,從專業到職業的適應期延長等問題,影響到基礎教育改革的有序發展,影響到基礎教育的教學質量,影響到基礎教育改革向縱深推進。因此,筆者針對師范生職業認同感不強的嚴峻現實,在調查研究與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對培養師范生職業認同感作了如下探索性的思考。

一、合理設置課程

課程是培養目標的具體體現,課程如何設置,關系到高師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關系到師范生對教師這一職業的認同。作為高師院校,課程設置應突出“師范性”教師教育課程,因為教育類課程是高師院校特色所在,也是培養師范生的職業意識、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的主要途徑,有利于增強師范生的教師職業認同感。因此,高師院校應結合現代教師教育體系要求,按照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專業課程、教育專業課程、教育實踐課程四大模塊,重新構建高師課程體系。一是按照少而精、博而通的原則,整合學科專業課程,壓縮其學時,用以增加教育類課程的總學時數。二是夯實通識教育課程。為了培養精于素質教育的中小學教師,必須夯實通識教育課程,增設素質類課程,構建以德育類課程、工具類課程和素質類課程三位一體的通識教育課程新模式,如增設應用寫作、演講與口才等工具類課程,增設人文科學概論、自然科學概論等素質類課程。三是增加教育專業課程。在西方發達國家教師教育課程設置中,教育專業課程比重大是普遍現象,如德國教育專業課程占總學時數的25%,英國占25%,法國占20%,設置大比重的教育專業課程是增強師范生對教師職業認同的重要途徑。因此,可增加諸如教育社會學、教育實踐論、教學名師教學設計品讀課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藝術等課程。四是強化教育實踐課程。重視教育實踐是西方發達國家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突出特點,我們要科學有序地安排好各項教育實踐課程,注意實踐內容的系統性、層次性和綜合性,采取教育見習、頂崗實習、教師職業技能訓練課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從單項到多項,從分散到集中,從校內到校外,受到多層次、多方面的實踐鍛煉,以促進學生的教師專業化發展,增強教師的職業認同感。

二、改革培養模式

為促進師范生的教師專業化發展,增強師范生對教師這一職業的認同感,高師院校應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一是改進教學方法,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教師應改變傳統的以理論傳授為主的教學方式,采用合作教學、案例教學、微格教學等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增加學生課堂上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教師情感,增強對教師身份的認同。二是積極推動“雙進”工程,加強與中小學的合作?!半p進”工程是指中小學名師進大學課堂,大學教師進中小學課堂,實現校校合作。高校教師指導中小學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科研能力,提高專業化水平;中小學名師則為師范生開講座、上示范課,擔當技能訓練指導教師,以提高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增強學生的教師職業認同感。三是強化平時技能訓練,提高學生技能水平,增強學生的從教信心。師范生技能訓練方式應是多元化的,如必修與選修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等。為了使平時訓練卓有成效,教師要根據師范生的特點和實際,設計科學合理的技能訓練方案,做到突出重點,有的放矢,具有可操作性,并實現技能訓練的常規化,以實現技能訓練的目標。四是注重學生的教育實踐,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職業,要不斷提高教學實踐能力,師范生就需經過大量的實踐訓練才能勝任實際教學工作。因此,師范生必須真正走進中小學課堂,參與教育實踐,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增強對教師職業的認同感。

三、增強職業情感

情感因素是影響教師職業認同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高師院校已重視師范生的職業情感的培養。筆者認為,職業情感的培養,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一是進行思想教育。在當今社會“經濟至上,金錢萬能”的不良思潮的侵蝕下,有些師范生不愿從事教師職業,認為教師職業清貧、辛勞。對此,高師院校必須從思想方面教育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特別要充分發揮輔導員的作用。輔導員要經常走近學生,關注學生,及時梳理和解決學生學習、生活及思想中的困惑。同時,還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開展職業理想教育,提升其職業情感。二是開展一系列活動。高師院??梢宰寧煼渡喿x教育名著,觀看教育類優秀影視作品,聆聽優秀教師所作報告等,使其了解教師職業的特性和意義,感受教育的魅力,領悟教育的真諦,從而促進師范生的教師職業情感的形成。三是開設實踐課程。教育實踐性課程是師范生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途徑,有利于培養師范生對教師這一職業的情感。師范生通過教育見習、頂崗實習等教育實踐性課程,不僅可以提高其教學實踐能力,還可以讓師范生充分感受、體驗、領悟教育的真正內涵及教師這一職業的歷史使命,力求使這種職業價值觀“內化”為學生的情感。四是教師本身的言行示范。師范生對教師職業最直觀的認識就是從自身接觸和熟悉的教師開始的?!坝H其師,信其道”,教師對學生職業情感的影響極深遠。高師院校教師應不斷加強個人修養和完善自身形象,以高尚的人格為學生樹立道德楷模形象,使學生在學習中自覺地以師為鏡,不斷形成我們所期望的職業情感。

四、營造“師范性”校園文化

高師院校以培養教師為天職,其校園文化應體現“師范性”,而“師范性”的校園文化有利于師范生對教師職業的認同。筆者認為,營造“師范性”的校園文化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一是建設富有“師范性”的校園環境。作為師范生學習與生活的場所,校園環境要處處體現“師范性”之人文內涵。校園的整體規劃、建筑設計、裝飾布置等都要與“師范性”緊密相連,如在校園內建立富有“師范性”的雕塑,布置教育家之名人名言、優秀教師事跡介紹、學生優秀作品等。通過這種“師范性”環境氛圍的熏陶,以促進師范生的教師職業認同感的形成。二是優化校園軟環境?!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從古到今都是我們教師的行為道德準繩,高師院校要把它作為校園文化的主旋律,并引導師范生不斷踐行。為突出“師范性”,高師院校還應營造“尊師重教”、“樹立為教育事業獻身精神”的文化氛圍,使每位師范生在校園內就感受到教育事業之神圣、教師職業之崇高,激發師范生熱愛教育、喜歡當老師的情感,從而促進其教師職業認同感的增強。三是高師院校制定的各種規章制度、道德規范、行為準則、管理評價等,都要突出“師范性”,使師范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四是開展“師范性”校園文化活動。高師院校應圍繞“師范性”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如“教師職業辯論大賽”、“教學設計比賽”、“說課大賽”、“模擬教學大賽”、“教師形象設計大賽”等,以此加深師范生對教師身份的情感體驗,促進他們對教師這一職業的認同。

[1]葉瀾.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郜錦強.教師教育改革研究與實踐[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

猜你喜歡
認同感教師職業師范
鄭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作品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美術作品
淺析大學實習英語教師的身份認同感
職業認同感對新入職護士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
關于中小學音樂教師職業素養的思考
幼兒園新任教師職業適應問題研究
幼兒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調查與分析
中等衛生學校教師職業認同現狀調查分析
基于實證的高職教師組織認同感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