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豎寫單元在志書中的重要性

2014-11-24 22:25張梅生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3期
關鍵詞:志書資料歷史

[摘 要]編纂行業志書時,在進入入志稿編寫階段之前,要做好志書最為重要的基礎設計,那就是豎寫單元,豎寫單元承載著志書的最基本書寫單位,是志書的每一個有機體,是志書生命的源泉,做好這項工作,志書編纂工作才能做好。

[關鍵詞]志書;豎寫單元

志書不同于其他各類體裁的書籍,特別是行業志書,權威性、資料性和實用性三位一體,缺一不可。官方修編志書的權威性具體體現在內容客觀且經得起歷史檢驗,整個行業的內容全面系統和真實準確體現其資料性,在確保以上兩項具備的前提下還需要語言表述規范、通俗易懂等基本文字駕馭能力,以體現其實用性;把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志書里充分表現出來,其落腳點一定是豎寫單元。因此,在進入入志稿編寫階段之前,志書的豎寫單元就應該是志書最為重要的基礎設計,做好這一項工作,志書才能成為編纂優秀的歷史文獻。以編纂中國鐵路志為例,談談豎寫單元在志書中的重要地位。

1.志書內容的主體

志書的體裁是通過述、記、志、傳、圖、表、錄等7種形式表現出來??偸?、概述和篇章序言是簡要概括全書、分志和篇章的主要內容以及客觀評價發展的概貌,不能囊括具體發展情況;大事記只能縱向記錄事業發展的重要事項;傳記中只涉及少量重要人物及其事跡;錄是不便收入正文的附記資料。志才是志書的主體部分,而且大量的圖、表還隨文而行、包含其中。豎寫單元雖然是志的最小單位,但反映志書內容的大量具體資料都要用于豎寫單元之中,因而,豎寫單元是志書主體的主體。豎寫單元在篇章中安排的是否合理、運用資料是否準確恰當、內容是否實現縱不斷線、標題是否符合志書體例要求等等直接影響全書的質量。

2.志書主題的重要載體

正在編纂的《中國鐵路志》共15卷,2006年啟動,兩百余名專職編纂隊伍,涉及到的相關人員難以統計,可謂卷迭浩繁。通過總述、概述、篇章序言中對鐵路行業的整體及其各項事業發展情況進行真實地記述和客觀、公正地評價,在每一個豎寫單元里,要用豐富準確的資料寫一條線路的修建改造,包括工程背景資料、立項審批、招投標、進展過程、完成等情況逐一表述,豎寫單元成為展示這一主題的重要載體。除此之外,鐵路某一類設備的更新換代、一種運輸指標的變化提升、一項管理工作的完善變革和各項具體工作的推進發展等等,都要在豎寫單元中全面完整地記述,可以這樣說,豎寫單元是志書的每一個有機體,是志書生命的源泉。只要各個歷史階段的資料詳實,再通過一些今昔對比(如圖、表)的表現方式,每項工作的發展情況都能夠在豎寫單元中體現出來。因此,忽視豎寫單元的編寫或不能寫出發展全貌,使志書的指導思想模糊,主題缺乏依據而空洞無物。

3.承載記述歷史的基本功能

志書有豐富的歷史資料,其資料的真實與可靠,可以作為史書、教材和文學作品等等其他一切涉及歷史內容的書籍的信息來源和編寫依據。依據新方志體例結構的基本要求,志書應采取橫分門類、豎寫歷史的方式,這是由志書不同于其他史書的體裁特點所決定。

那么,如何在入志稿中把握“橫排”的“度”、和“豎寫”的“量”?在修志工作初期,為了便于資料收集,基本按照各個部門內的分工制訂篇目、劃分章節等,編撰者按照這樣的分工去廣泛搜集相關資料,資料來源大部分是零星檔案、地方及行業年鑒,史書、教材、局志資料、當事人口述等等,相當一部分編撰者并不掌握志書的書寫方法,他們更多習慣是寫總結、報告、經驗材料和教科書等等,很容易將一項工作按時段立題,造成篇目層次繁多,豎寫單元內容單薄,從而違背了志書橫排門類、豎寫歷史的規則。豎寫單元不僅僅是整個系統中的一項工作的一般記述,而且應該是這項工作的發端、每一歷史階段起伏變化過程以及最后結果的全面記述。入志稿中的每一個豎寫單元都應該是鐵路某一個單項(如一條線路、一類機構、一種設備)工作的歷史,而不是記述其中一段時間或一兩件事例。從這個意義上說,在志書中豎寫單元具有承載記述歷史的功能。

編寫好豎寫單元要把握的幾個原則:

1、重視豎寫單元在志書中的地位,在確保事物基本性質不變的情況下減少志書的層次分類。鐵路行業志書記述的主要事項如:鐵路修建、運輸經營、運輸裝備、機構體制、企業管理等大都可以跨越歷史時期直接豎寫,所以絕大多數的豎寫單元都應該從事件的發端寫到最后的結果或志書截止時間,所以在豎寫單元中決不能像總結材料那樣層層立題,將歷史割裂開來。

2、處理好篇目與豎寫單元的關系,在確保篇目結構設置合理的情況下確定豎寫單元內容的含量。篇目層次過細,豎寫單元的內容就會受限,歷史就容易被割斷,整體發展情況也就無法體現;篇目層次過粗,包含內容過大,一個豎寫單元就會容納不下,也會影響記事的質量。在處于兩可之間的情況下,豎寫單元的題目寧大勿小,以確保豎寫歷史的完整性。豎寫單元的標題應該在目錄中得到顯示,一般豎寫單元可設置在節、目一級,盡量不要設置在子目一級,以免在目錄中無法顯示,影響志書使用者查詢。

3、掌握志書豎寫單元與資料長編的不同之處,在資料歸類合理的情況下確保豎寫單元是各個單項事物(工作)的完整歷史。在資料長編中,豎寫單元中可能堆積著從方方面面收集的零散資料或按時間順序、以年月日開頭的“流水賬”。入志稿則不能這樣寫,新方志和現代成型史書在結構上不同,主要區別是:“志——橫排豎寫”“史——豎排橫寫”,在語言表述上主要區別是:“志——客觀記述”和“史——史論結合”,由于都屬于歷史類,史書是整體豎寫,志書是分類豎寫,志書的每個最小分類就是豎寫單元,豎寫單元也就應該是一個方面的完整歷史。

(1)依據行業特點確定層次分類,在確定最低層次即豎寫單元之后,就要把所有應該包含的資料全部容納進來,此項事物從他開始萌芽一直寫到最后的發展結果,中間不要再按時間分成有標題的下一級層次,豎寫單元如果斷開,會造成歷史過程的斷裂,凸顯不出發展的主體脈絡。如果確有下一級分類內容無法直接合并豎寫的,可以用無序號標題分開記述。

(2)在書寫每一個志書單元時,首先分析研究原始資料,哪些是反映歷史真實情況的有用資料,如何對其進行展開記述和充實;哪些資料與本單元不貼切或帶有主觀議論的文字需要修改或刪減;在理清資料可用程度后方可開始編寫。在一個豎寫單元中,開始要寫事物產生背景、初始狀況,再寫其轉折變化、階段成果,最后寫其現實成果,使其能看出不同階段的發展狀況,看出每個事物(工作)的發展全貌,如果各個層次的分類基本合理,那么這些單元合起來就是一部整體的歷史。

(3)在入志稿豎寫單元的編寫過程中,不僅要將資料長編中的原始資料內容“記”進去,而且要通過編輯加工將其“述”明白,做到資料性和著述性的統一。原始資料一般是各個時段的零星情況和散落的數據,直接堆放進去是資料長編的基本做法,但作為入志稿就不能如法操作,線索混雜不易看明白,不能成為具有存史價值的志書。志書之所以要“記述”,就是要把零星的資料連貫起來,寫清歷史發展過程。譬如鐵路行業的某類運輸設備、某種管理形式、某項運營指標等等在清朝什么樣、到民國有什么變化,新中國發展成什么樣,改革開放后有哪些重大變革;其間產生的背景是什么、變化原因和措施是什么,國家如何決策、下面如何執行、各個階段的結果如何,通過比較看出怎樣的起伏變化等等都應該記述明白,我們從志書的一個章節中就能看出鐵路行業的局部歷史概貌。能夠實現這樣的效果,不僅需要撰寫者對本單元內容有個全面的掌握,還需要精通本專業和了解歷史情況的人員進行參與和把關,避免在史實和專業內容上出現差錯。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志書的資料性、歷史連續性、可讀性和適用性。

(4)莊重平實準確精煉的編寫語言是一部志書的質量線,最大限度使用資料,最大氣力減少篇幅。志書的生命是真實,而真實可靠的內容要靠準確嚴謹的語言來描述完成,這里強調的是描述而非表達,描述是書寫者對歷史資料的客觀展現,而表達則是對書寫著自身理解力的再現,有了解讀的意思,存在更多主觀的東西,所以要盡量用描述性的語言而非對自身理解力的解讀。

要確保語言的準確嚴謹,首先要熟悉資料,對資料歷史背景、發展脈絡、過程細節等等都要反復玩味,準確地把握其實質,才能用精確的文字描述出來。一個內容有多個不同的表述方式,在編寫志書時,必須選擇恰當準確的詞語,盡可能做到樸實易懂,為使志書語言精煉,要精選字詞,減少或盡量不用關聯詞,刪除浮詞長句化短;每一個豎寫單元在開始脈絡出現時事件的主語已非常清晰,在不言而喻的情況下,一定要省略每一段落中重復出現的主語代詞,如:全路、路局、本段、他、其等等,使其語言短小精練,一目了然,堅決避免重復拖沓。志書語言應平實通順,依靠的是手頭所掌握資料的數量,除人物傳、鐵路修建環境介紹、吸引區自然風光等內容外,慎用形容詞和修辭。一部好志書的語言魅力在于樸實美,在用字上下功夫,字斟句酌,使“樸字生色”“平字見奇”,防止枯燥無味、晦澀粗俗,力求典雅生動。合理使用表格,減少行文中的數字,把行業專用術語翻譯成通用性詞語;避免文白混雜,戒用口語、俚語和方言,使全書語言風格統一。志書語言的準確精煉是提升志書資料性、權威性的重要保證,也是衡量志書質量的主要標準。

作者簡介:張梅生,女,1986年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政治教育專業,曾在蘭州交通大學任教。2007年調入中國鐵路總公司(原鐵道部)檔案史志中心史志室,現任《中國鐵道年鑒》編輯、《中國鐵路志》副主編。

猜你喜歡
志書資料歷史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情系志書藏古今
志書圖片的放置原則
新歷史
略議年鑒資料在第二輪貴州省《科學技術志》中的重要作用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