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注《清真指南》中的忠孝思想研究

2014-11-24 22:33馬海逵馬霞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3期

馬海逵+馬霞

[摘 要]馬注(1640-1711),號仲修,字文炳,經名郁速馥,云南保山人,明末清初回族進行漢文譯注活動的代表人物之一。馬注有著作《清真指南》十卷本存世馬注對于忠孝思想的研究專門用了一個章的內容進行闡釋,經過大量的舉例說明,證明伊斯蘭教和中國儒家思想的觀點是有相同之處。同時說明,要讓伊斯蘭教符合中國文化的發展,應該學習儒家文化。通過儒家文化又可以進一步對伊斯蘭教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馬注;《清真指南》;忠孝

一、馬注及《清真指南》研究現狀

馬注(1640-1711),回族,經名尤素福,自文炳,號仲修,1640年(明崇禎十三年)生于保山。馬注和先于其的明代學者王岱輿及之后的清代學者劉智、馬德新被公認為是中國伊斯蘭教歷史上的四大著名學者。馬注一生所著可考文獻有《樗樵集》、《經權集》和《清真指南》(十卷),前二部已無遺稿存留,但《清真指南》十卷本卻保存完好?!肚逭嬷改稀酚神R恩信等人譯為白話文,于1989年11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了《清真指南譯注》(上下冊)。

關于馬注及其著作的研究雖然不是很多,但是已有的一些研究卻也取得了頗為豐碩的成果。對于馬注《清真指南》十卷本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就是非常成功的,現在民間流傳的《清真指南》主要有成都刊本和廣州刊本,雖然兩種刊本有一些細微的出入,但并不影響整部著作的原貌。除了官方的版本之外,還有一些民間收藏手寫本,內容大同小異。后來由云南省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對《清真指南》進行了整理和譯著,于1989年11月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發行了《清真指南譯著》(譯者:馬恩信、馬瑞麟、馬汝云、薛賢)。該譯著對《清真指南》進行了全面的修補,并將其從文言文譯為白話文。這給廣大的讀者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讀者如果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礎,可以針對原著進行閱讀。對于一般的讀者,可以對照原著,讀白話文的譯文,這對于推進當代伊斯蘭教經堂教育的發展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少數民族的文化是豐富多彩的,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和一些特殊的地理條件,各少數民族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對于他們留下的少數民族的一些典籍的收藏和整理,如果沒有國家進行統一梳理,很有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淡出歷史的舞臺。隨著國家對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視,新一輪的研究又開始進行了。關于馬注的研究也有了重要的突破。

劉玉釗先生的博士論文《馬注生平及思想研究》,對馬注的一生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并對其思想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使后人對馬注的了解又更為深入了一步。馬注一生的經歷是豐富多彩的,但是由于馬注曾是前朝明永歷帝時期的一個小吏,南明滅亡后馬注淡泊名利,退出官場,成為一名布衣小文人,所以不可能有較為全面的家族譜系,因此他的生平就留有極大的研究空白。

早期有關馬注的研究有論文如下:白壽彝.馬注[J].中國穆斯林.1983(1);梁向明.“回之與儒,教異而理同”——兼談回族學者馬注的伊斯蘭教倫理道德觀[J]寧夏社會科學.2005(3);王建平.哈佛大學中國伊斯蘭教資料拾遺(四)——中國穆斯林大學者馬注之墓及印章[J].中國穆斯林.2006(3);楊桂萍.馬注與《清真指南》.[N].中國民族報,2011-5-24;徐淑杰的論文若干:馬注早期思想的儒學特征[J].回族研究,2012(5),馬注論“齋”、“濟”與“游”[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2011(11),馬注論“念”與“禮”[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2010(11),試論馬注思想的伊斯蘭正統與蘇非主義信仰基礎[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2009(11),試論伊斯蘭教的中國化及馬注對此的貢獻[J].社會科學戰線,2010(12)。

有關《清真指南》的研究有如下論文報刊:李培振.試探《清真指南》有關衛生保健的論述[J].中國穆斯林,1989(6),徐建軍.《清真指南》的認主獨一思想[J].中國穆斯林,1998(11),納國昌.讀《清真指南·魔鬼傳》[J].中國穆斯林,1994(1),丁化.《清真指南》與儒家倫理哲學關系探析[J].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1999(2),納國昌.穆斯林精神文明建設的歷史傳統——《清真指南·約束教條》剖析[J].中國穆斯林,1997(3),納國昌.中國穆斯林構建和諧社區(教坊)的歷史傳統——《清真指南·約束教條》剖析[J].回族研究,2009(8),吳建偉.《清真指南》海內贈言詩考略[J].回族研究,1996(8),高占福.從《清真指南》看伊斯蘭教的人道思想[J].中國穆斯林,2011(5)。

以上所列舉的就是有關馬注極其《清真指南》的一些最新研究,這些研究就馬注及其論著進行了一些闡述,但是由于馬注的《清真指南》內容極為龐雜,所以有待研究的空白之地依然較多。對馬注儒家思想和伊斯蘭思想研究有之,馬注論著中的哲學特征研究有之,包括馬注論著中某一論斷或者某一章節甚至某一首詩的研究也有,本文將針對馬注《清真指南》中的有關論忠和孝的思想進行展開論述。

二、《清真指南》中的忠孝思想的儒家闡釋

馬注在《清真指南》第八卷授書說道:讀清真萬卷經,習經者,固不可不通儒;習儒者不能通經,此為終身之大恨。是書也,歲集于予,不過因經書之所傳、編輯、討論,欲公世人,為習儒者通經之捷徑,習經者指迷之藥方。這應該是馬注寫《清真指南》的最根本的原因。雖然馬注在此如是說,但是通觀全書,馬注寫《清真指南》的因素還有如下3點:1、為了讓統治者知曉伊斯蘭教,重視伊斯蘭教,使得伊斯蘭教能夠回到元明時代的輝煌。2、還伊斯蘭教的本來面目,讓更多的非穆斯林也能夠對伊斯蘭教有所了解。伊斯蘭教在傳入中國后歷經發展,到了明朝基本就是走下坡路了,到了清朝就更是沒有多少人能夠對伊斯蘭教有所闡釋。3、人才的匱乏讓伊斯蘭教的傳承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如何讓大家接受這樣的一部書,是作者首要考慮的問題。馬注本人經過自學,掌握了阿拉伯語,并學習了許多的伊斯蘭教禮教義,如果仍然以伊斯蘭教的語氣來闡述,想必只能在回族人中進行傳播。必須以一種大眾通曉的方式來闡釋伊斯蘭教,方能達到效果,所以馬注認為以儒家的觀點來闡釋伊斯蘭教就是最好的方式。

在全部書中,馬注都以簡潔的言辭,用儒家的語氣把伊斯蘭教的道理說得非常透徹,這讓中國的穆斯林對伊斯蘭教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同時也讓其他的非穆斯林民眾對伊斯蘭教也有大致的認識,甚至以這種方式闡釋的伊斯蘭教能讓其皈依伊斯蘭教。

馬注在第五卷中用了一章名為忠孝的文章說明了伊斯蘭教的忠孝觀是怎么回事。伊斯蘭教的忠孝觀原來和中國儒家傳統的忠孝觀是一致的,知識對于忠孝原點不同罷了,但是這并不影響人們對忠孝思想的認識。

《清真指南》中的忠孝的思想的是以儒家的思維方式來對伊斯蘭教進行闡釋的。馬注認為儒家思想中的忠孝和伊斯蘭教的忠孝是一致的。儒家的忠即是忠于天,終于天則是以忠于君、忠于國家為體現的。因為在中國的古典思想中,君主即是天子,是代替天來統治萬民的,因此忠于天子即是忠于君主。馬注在忠孝一章中如是說:

真主運無極而開眾妙之門,成太極而為萬有之宗,造人極而為萬民之根。無極為種,太極為樹,人極為果。樹生果里,果藏樹中。人極雖微,所包者大。真主運此三大綱領,以造化乾坤萬物、天仙神鬼、水陸飛行、草木金石,總備人極之用。人極之貴莫尊于君。君者,所以代主宣化,攝理乾坤。萬物各得其所。

馬注在此引用古蘭經和圣訓進行了說明:

故天經喻云:委實我欲造一代位之人。[1]又謝赫哈里云:真主要展揚自己,造化了阿丹。

天之子民之父也。三綱由茲而始,五倫由茲而立,九族由茲而分,萬民由茲而出。寄四海之命,寵以天位,爵曰天爵,祿曰天祿,民曰天民。[2]

馬注以儒家的思想對君主(天子)、民眾都進行了定義,指出了天和君主之間的關系,同時也指出了君民之間的天定的關系。因此忠于君主乃是忠于天的一種表現。之后馬注對君主以下的各級管理人員——大大小小的官吏進行了說明,指出了官吏和天子,官吏和人民之間的應盡的權利和義務。在此馬注的材料是極為翔實的,他以一些膾炙人口的短小故事來說明忠君思想之重要。在此僅列舉一例,其余可參看馬注《清真指南》卷之五。

始皇微行,見一老人,抱負二子,手攜一童,踏米村莊。始皇訝而問之曰:“爾年老如此,豈無子媳,劬勞如此,不亦甚乎?”對曰:“此三童者,乃吾三子之子?!笔蓟试唬骸盃栕雍瓮??”對曰:“皆被筑長城而死?!笔蓟试唬骸靶湃绱搜?,乃無道之君爾?!睂υ唬骸胺鞘蓟薀o道,乃下民之孽。若始皇無道,天應絕始皇而存下民。今下民之難,始皇何與焉?”

馬注通過儒家的觀點進行闡釋,以極為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人們說明了忠的思想。君主應該忠于天,代天而治萬民,百官應該忠于君主,而百姓則應該要忠于地方官吏的管理。忠于管理即是忠的表現,而天子(君主)和百官以及萬民應各盡其責,共同維持社會的發展。

關于孝的思想,馬注也作了詳細地說明。

馬注認為孝的思想是繼忠的思想之后的最為重要的部分。

其次莫如孝,孝者,順德也。上自天子,下及庶民,何人無親?無親則身體何出?蓋人子當襁負之時,其叭其泣,生欲口噙,遇有疾患,慟思身代,坐不安席,臥不安枕,酸顰淚眼,五內分裂。親之愛子,如此其勞。乃嚴親在堂,慈母在室,曾不得一票之奉。一帛之溫,一語之慰,然則,父母亦奚樂乎其有子也?今有貴人于此,陳盼則隨其目之所視,喜怒則隨其心之所慮,汲汲惶惶,猶恐不得一當。以我的勞養育之人,呼左而右,命東反西,曾路人之不若?[3]

馬注關于孝的說明用了大量的故事說明孝乃是儒家思想中極為重要的部分。孝于親而悌于長乃是儒家思想最為基本的美德。這一基本的思想和伊斯蘭教的思想也是不相悖逆的。馬注在文中也列舉了眾多的例子說明有孝心之人必有好的報應而如果不孝必遭天譴。

而立桑免張婦之誅。

鹽官縣顧德謙妻張氏,素有隱惡,一夕夢神告曰:“明日爾當遭雷霹?!奔刃?,是曰間雷,自分必死。默思曰:死固不免,奈姑老驚恐?!彼旄鲁鲩T,遠立桑樹之下。俄聞空中有聲曰:“此念曼蒼已知,特赦汝死矣?!奔榷?,天果開霧,氏遂無恙。

投錢遭霹靂之誅。

來臨川縣民王四者,事父不孝,父不勝怒,欲赴訴于官。王四持錢二百趕上,疾呼曰:“以是為紙筆費”,投父懷中。父行未半里。雷雨大作,急避人家,雨止而出,聞其子已震死,趨視之,錢乃在子肋下,與肉相連。及探懷中,錢已失矣。

馬注認為孝于親,特別是孝于父母能取得上天的恩惠。這和伊斯蘭教的孝于親的思想也是相一致的。

三、結語

馬注用儒家的方式將伊斯蘭教的思想極為清晰地闡釋出來,語言簡練、說理充分。這為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存在找到了根據,也為伊斯蘭教融入中國博大的文化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肚逭嬷改稀分蟪蔀闅v代經堂教育大師們選擇的課本。這不僅對伊斯蘭教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導,也為中國的民族文化增添了極為濃重的色彩。

注釋:

(1)馬堅譯《古蘭經》,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第2章第30節: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p>

(2)(3)馬注,《清真指南》卷之五。

參考文獻:

[1]云南省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清真指南譯注[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11).

[2](清)馬注.清真指南(十卷)[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8.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保山學院2012年校級課題(明清時期保山馬注《清真指南》中的忠孝思想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12B005KZ。

作者簡介:馬海逵(1976-),男(回族),云南大理人,講師,碩士研究生,從事民族、伊斯蘭教研究;馬霞(1978—),女(回族),云南大理人,講師,從事民族藝術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