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清末廣東商人政治活動的嘗試

2014-11-24 18:27王磊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3期
關鍵詞:參與意識

[摘 要]20世紀初,廣東商人的社會地位大大提高。他們通過成立廣州總商會、粵商自治會等實現了組織型態上的重要轉變,希冀振興和保護商業。但商業的順暢與否,常與政治的發展密切相關。因而,廣東商人發動了許多保護國內產業的政治活動,比如抵制外貨運動、參與一些國內政治事務等等,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政治參與意識的成長。

[關鍵詞]廣東商人;保護商業;政治活動;參與意識

回顧歷史,中國商人的地位往往因政府“重農抑商”的政策而淪為“四民之末”,與政治的聯系漸行漸遠。然而到20世紀初,商人的社會地位大大提高,具體到廣東,廣東商人在對外貿易經驗和雄厚的外僑資本等有利條件下,憑藉著商人組織的轉型,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商人勢力。但是,面對清末以來混亂的政局,廣東商人能否依靠商會在社會發聲?能否通過參與政治活動發揮其影響力,從而有利于商業的發展?這即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

一、抵制外貨運動

《奏定商會簡明章程二十六條》中第七條有言:“商會總理、協理,有保商、振商之責”。[1]清末廣州總商會成立后,大抵也按這兩個原則來發揮職責。商會保商的功能,首先表現在對外貨的抵制運動上。

1.抵制美貨運動

1904年,中美所簽訂的《中美會訂限制來美華工保護寓美華人條款》期滿,美國不但對中國人民要求廢約的呼聲置之不理,反而強迫清政府簽訂更為苛刻的新約。以上海商務總會為首的商人于1905年5月10日發起了抵制美貨運動。由于廣東是旅美華僑的故鄉,民族意識強烈,自然響應這一運動,認為美國排華“就全局言之,則損害國家之尊榮,玷辱國民之人格”;“就我粵言之,則妨礙旅人之生計,侵害商民之利權”[2]。不過,由于廣州總商會此時尚未正式成立,早期的抵制美貨運動則由七十二行、八善堂共同發起,議定“八善堂公舉辦事人二員,七十二行每行公舉調查美貨二員,惟各行恐未及周知,故隨議公啟一通,遍送各行”[3]。廣州總商會成立之后,隨即也加入這場運動當中。

為抵制美貨,廣東商人屢次舉辦會議,決定抵制與美簽約,甚至組織“拒約會”,一再提倡禁用美貨,并設立機關報《拒約報》,“報中言論多取切實而可資于外交學者”,且“于政界有絕大之關系”[4]。雖然此一運動在清政府的鎮壓下逐漸平息,但廣東商人在這場運動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體現的政治參與意識,頗值得重視。

2.抵制日貨運動

抵制美貨運動平息后沒多久,便發生了第一次抵制日貨運動。1908年2月5日,日本輪船“二辰丸”私運軍火,在廣州九州洋面被廣東炮艦截獲,并將日本國旗卸下。2月14日,日方向外務部“抗議”,外務部答應釋放被扣輪船,但仍要扣存軍械,至于卸下日旗一事則表示道歉。對此答復,日方表示拒絕接受并于3月13日提出五項要求,包括道歉、賠款、懲官、釋船以及收買被扣軍火。15日,外務部在壓力之下接受日方要求。不久,旅滬粵人集會,提倡抵制日貨。3月19日,廣東各地群起響應,粵商自治會集眾數萬人,定是日為國恥紀念日,調查進口日貨,斷絕對日貿易,之后上海、廣西、香港等地相繼發生抵制日貨運動。[5]這次抵制日貨運動,雖然經日方多次抗議與清政府方面的干預,但仍歷時甚久,直到隔年才漸漸平息。

上述兩次抵制外貨運動,頗能代表清末以來廣東商人對政治事件的態度與行動。當然,除了對外抵制貨物,對于國內的一些政治事務,廣東商人也是躍躍欲試的。

二、粵商自治會的政治活動

粵商自治會成立于1907年,是廣東地區較具代表性的立憲組織。該會是辛亥革命爆發前廣東資本家的一個政治性組織,積極參與了清末立憲運動,其中一些骨干人物也在辛亥廣東獨立時發揮了作用。[6]粵商自治會在清末所涉及的幾項政治事務,大致可以分為中外交涉和振興商業兩個方面。

1.中外交涉方面

粵商自治會的成立肇因于兩廣人民反對英國干涉西江捕權一事,由當時銀號商人陳惠普等人發起,要求兩廣總督與外務部拒絕英國的要求,建議“即日成立自治會,冠以粵商名號”。而且,粵商自治會的成員大多為廣東有名的商人??梢哉f,它是早期廣東商人參與政治的主要組織。

所謂西江捕權的爭議問題,乃因西江為廣東省境內重要的一條商運河流,不但有中國商人往來運貨,外國商人也不少。但西江上盜賊頗多,外人借口保護商業起見,要求清政府把西江緝捕權交由英方節制。為此,商人通過粵商自治會表示意見,認為此舉有礙國權,要求清政府“據理力爭,照會洋使,促洋兵撤退,以全邦交”[7]。此舉可視為該會參與中外事務的先聲。另外,1908年,英國太古洋行佛山輪船的葡籍仆役將中國乘客踢斃,但葡領事袒護該仆役,并大言恫嚇。此事造成國內輿論與國外僑界的關心,要求洋行方面賠償,粵商自治會亦參與其中。次年,中國與澳門當局對于邊界問題有所爭議,粵商自治會便舉行大會,商議澳門勘界事務,對于清政府退讓的表現,表示不滿與抗議。[8]

2.保護商業方面

粵商自治會也不忘保護商業、維護商人利益的職責。1909年7月,沙基第八營巡防義勇隊攔截商船、毆打船員,沙基商人投書至粵商自治會請求協助。該會召開大會,決定詳查案情、呈請政府查辦。另外,當身兼賭商與咨議局議員身份的蔡念謨欲利用職務之便承包鹽稅時,廣東都督與粵商自治會面對輿論指責時從中維護。輿論因此指稱該會目睹官商勾結而不據理力爭,是劣紳豪商的代言人。[8]即便如此,仍可以看出該會對于商業(或者說特定商人)的保護與包庇。

另外,商會的保商行為還表現在對清政府的抗爭上,最為明顯的就是清末保路運動。清政府頒布《鐵路簡明章程》后,準許各省官商自集股本建造鐵路,設立鐵路公司。由于鐵路公司由商會會員組成,鐵路興建的資金也由商會籌募。因此,廣州總商會號召商人踴躍認股,成立了商辦的“廣東粵漢鐵路有限總公司”。但是,清廷不久又與列強簽訂出賣路權的借款合同,引起川、粵、鄂、湘四省人民的反抗,以四川為主的保路運動遂起。廣東商民也起而響應,“廣東保路會”即于香港成立,粵商自治會的陳惠普為其骨干,發表了許多激烈的言論抨擊清廷,清政府為此下令設法密拿陳氏。[6]1911年6月15日,粵商開始拒用官發紙幣,紛紛持紙幣兌換現銀,造成通貨膨脹,迫使廣州當局不得不向外國銀行訂借現款,周轉市面。[5]不過,當政府開始向粵商自治會施壓,要求維持紙幣時,各商人團體又開始宣稱不再拒用紙幣。從這里也可看出,粵商自治會的立場并非十分堅定。雖然保路運動最后因政府鎮壓而止息,但廣東商民參與的保路運動,卻間接地促成了辛亥革命。

綜上所述,廣東商人在自身組織程度上大為增強,成立了商會這樣具有明顯近代特征的新式社會團體,而且萌發出強烈的歷史使命感,進而要求在政治上有所作為。1908年,廣州商人關百康就在《粵商自治會函件初編》序言中說:“迨文明進步,出產豐富,器用繁多,萬國交通,因利生利,而商人居中控御,浸浸乎握一國之財政權,而農工之有大銷場,政界之有大舉動,遂悉惟商人是賴。此時雖欲不尊重之也,不可得矣。是以觀其國商人地位之尊卑,既可以知其國文野之程度,其有中外之異,今昔之殊哉!”[9]故而,憑藉著商會和地方自治社團的力量,廣東商人不僅在清末以來的許多抵制外貨運動上,而且對于立憲運動、保路運動等國內的政治事務上,都“顯示了新興的工商資產者在近世舞臺上躍躍欲試的姿態”[10]。

參考文獻:

[1]奏定商會簡明章程二十六條[C]//彭澤益主編.中國工商行會史料集(下).北京:中華書局,1995:973.

[2]敬告會議對付美約之諸君[C]//阿英編.反美華工禁約文學集.北京:中華書局,1960:610.

[3]粵省籌拒美禁華工新約續志[N].申報,1905-6-8.

[4]黎民鐸.拒約報出世感言[C]//阿英編.反美華工禁約文學集.北京:中華書局,1960:694.

[5]廣州市文史研究館.廣州百年大事記(上)(內部發行)[M].1984:116-117,128.

[6]邱捷.辛亥革命時期的粵商自治會[J].近代史研究,1982(3):183,196.

[7]李默.1907年兩廣人民反對英帝國主義攫奪西江緝捕權的斗爭[C].廣東歷史資料.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59(2):34.

[8]張玉法.清季的立憲團體[M].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376-377.

[9]關百康.粵商自治會函件初編·序,廣州中山圖書館藏,1908.

[10]唐力行.商人與中國近世社會[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250.

作者簡介:王磊(1983-),男(漢),河南安陽人,歷史學碩士,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

猜你喜歡
參與意識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意識的培養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意識的培養
數學課教學中學生良好參與意識的培養
淺議初中數學體驗式教學學習法
試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意識的培養
讓學生做課堂教學的主人
小學生數學課堂參與、 合作意識探究
談語文課堂學生群體參與意識的培養
初中信息技術課學生參與意識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