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大躍進”運動中浮夸風的表現與影響

2014-11-24 18:39江林澤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3期
關鍵詞:大躍進

江林澤

[摘 要]浮夸風是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運動的重要標志,也是“大躍進”運動造成惡劣影響的主要根源之一,浮夸風對“大躍進”運動的過程及后果都有重要影響。通過運用包括工業、農業以及科教文衛在內的各行各業出現的具體事例闡釋浮夸風的表現,并在此基礎上對其負面影響進行客觀分析。浮夸風對中國造成的危害十分嚴重,除三年經濟困難等直接影響外,其對現實社會發展的潛在負面影響則更為重要。在“大躍進”運動半個世紀后的今天,必須以史為鑒,從尊重客觀經濟規律、完善統計工作及調整政績評價制度等方面入手,采取恰當而有效的措施,遏制浮夸風在新時期的死灰復燃。

[關鍵詞]“大躍進”;浮夸風;高產衛星

在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運動中,以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志的左傾錯誤迅速蔓延,對剛剛步入正軌的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極為惡劣的負面影響,而其中又以浮夸風的表現最為典型。在國際形勢與國內環境的共同作用之下,領導干部與普通民眾出于不同心理將浮夸風這一錯誤在各行各業展現的淋漓盡致,將“大躍進”運動推向高潮,對成立不久的新中國留下了沉重的傷痛,且危害遺毒至今。本文從對浮夸風的具體表現進行分析出發,總結其短期與長遠影響,并嘗試提出可行性建議,以遏制浮夸風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死灰復燃。

一、浮夸風盛行的表現

(一)農業領域屢放衛星

1.農業產量

“大躍進”運動期間浮夸風最明顯的表現,莫過于農業領域內屢放不止的高產衛星。1958年6月8日,《人民日報》率先登載“河南省遂平縣衛星農業社今年有五畝小麥每畝平均實產兩千一百零五斤”的浮夸報道,開農業高產衛星之先河。隨后各地紛紛不甘落后,解放思想,隨意宣傳虛報農作物產量。河北徐水宣稱“一畝山藥計劃產一百二十萬斤。使狗肉湯肥田。一棵白菜要求五百斤。小麥要搞畝產十二萬斤”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凡所種種,不勝枚舉。最后廣西環江“運用了高度并禾密植方法,獲得中稻平均畝產十三萬零四百三十四斤十兩四錢的高產新紀錄?!比〉酶】渲?。事實上,直到2010年,我國才研發出畝產2432斤創世界紀錄的超級雜交稻。農作物如此,中藥種植也不甘示弱,以往至多可收三百斤的黃連,如今畝產七千五百斤已不在話下。正是在這種在各地一片浮躁紛紛浮夸的大環境下,國家統計局發布公報宣布,“糧食總產量達到7500億斤,比上年增長了一倍?!笔潞蠼浐藢?,實際產量僅為4000億斤,浮夸比例高達87.5%。

2.水利建設

事實上,在農作物高產衛星紛紛上天之前,浮夸風是由農田水利建設開始的,1957年冬天,全國各地紛紛開展苦戰一冬春活動,大搞水利建設。河北徐水1958年開春之后宣稱,水利建設成功改變了全縣自然面貌,“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基本上消滅了水災和旱災,”而徐水縣2011年仍為旱災所困擾。不僅是水利工程的建設效果大肆夸張,具體的統計數字也充滿水分,諸如“700多個學生和40多個教員只花一天時間修成了蓄水15000方的‘紅領巾水庫”之類匪夷所思的事例層出不窮。著名的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的所謂“三邊工程”也正是這一時期開始興起,不但勞民傷財,影響了正常的農業生產,而且由于盲目追求多快好省使得大部分工程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后患無窮。

3.公共食堂與共產主義試點

糧食產量浮夸風直接帶來的影響就是人們產生了不再需要節約糧食即可以遠離饑餓的錯誤觀念,進而導致對糧食控制的放松,在農業方面的典型表現就是公共食堂的設立,“到了秋季,人們普遍的、想當然的認為延續多年的糧食問題已經解決,這導致對許多公社居民免費供應食物?!睌登陙硪恢币詼仫栕鳛樽罡咦非竽繕说闹袊嗣衩鎸Τ燥埐灰X、不定量的公共食堂所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少數食堂對計劃用糧、節約用糧注意得不夠,有超吃糧食標準的現象?!?/p>

隨著公共食堂與人民公社越來越多,部分地方開始認為實現人民公社與公共食堂的公有制就是建成了社會主義,于是決定開始向共產主義過渡。在爭榮譽搶第一的思想作祟下,河北徐水和山東范縣(1964年后歸屬河南)又開始作為共產主義試點,先后宣布將于1963年和1960年進入共產主義。最干脆的莫過于湖北當陽跑馬鄉,其黨委書記于1958年11月直接宣布:“11月7日是社會主義結束之日,11月8日是共產主義開始之日?!庇捎谏a力水平所限,這些共產主義試點強制實行的公有制都只能導致普遍貧困,實現共產主義的夢想只能以鬧劇告終。原先全國盛行一時的公共食堂,也由于糧食的缺乏而只能紛紛散伙歇業。

(二)工業方面大煉鋼鐵

1.工業產量

在農業浮夸達到一定程度后,中共認為農業問題已經解決,現在應著力解決工業問題,并因農業產量預計翻番的所謂經驗而將1958年鋼產量定為較之去年加倍的1070萬噸。為響應這一目標,各地鋼廠也紛紛宣布自己放出了產量衛星,動輒較之以往最高產量提高兩倍甚至更多。即使如此,僅靠正規的煉鋼工業也達不到所要求的指標,只好采用由小高爐、土法煉鋼和群眾運動組成的“小土群”戰術,全國各地遍設小高爐,男女老少齊上陣,甚至將家中的鋼鐵制成品也拿出充當煉鋼材料,鋼鐵是否煉成且擱置不議,首先就嚴重影響了群眾的正常生活。

煉鋼需要煤炭和生鐵作為原料支撐,這正是群眾激情可以大顯身手之處,高產衛星上天不息,于是廣西忻城“在十九個小時內,用土法采煤六十七萬多噸,超過一對現代化的中型礦井全年的產量”先大放采煤衛星,兩天之后廣西鹿寨縣在生鐵生產方面又創佳績,在一天時間內“生產出生鐵二十萬零七千二百四十三噸;另產燒結鐵二十八萬八千一百三十九噸?!敝苯油瓿闪藝蚁逻_給廣西自治區的全年任務。湖北麻城一座容積僅有0.5立方米的黃繼光爐也不甘示弱,“能夠在一晝夜生產16.88噸生鐵”,利用率超過當時世界最先進水平10倍以上。在如上所述的土洋結合之下,年末最終宣布煉鋼達到1108萬噸,勝利完成1070萬噸的目標,然而事后經統計,除掉不能利用的土鋼廢鋼,合格產量只有800萬噸。除鋼鐵外,包括水泥、生鐵和汽車在內的其他工業產品產量也與實際數字相差甚遠。

2.產品質量

對鋼鐵產量的過分要求導致全國范圍內的大煉鋼鐵轟轟烈烈的開展起來,然而這種僅僅追求產量的煉鋼方法的效果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如上文所述,鋼材不合格率高達27.8%,竭澤而漁的生產方式更是嚴重阻礙了鋼鐵工業的可持續發展,也對其他相關工業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同時,“大躍進”期間一切追求多快好省的生產方式,導致包括國防工業在內的其他工業產品質量也非常低劣,坦克和軍艦等始終受到質量問題的困擾,一座飛機制造廠數年來未曾交付過一架飛機,且其工作人員直言:“這個廠制造的一架直升機,原來是準備贈送給越南胡志明主席的,但運到南寧后,因為質量有問題,沒有送出去。飛機上零件也是進口的?!辟浰徒o外賓的產品質量若此,整體的工業產品質量可見一斑。

(三)科教文衛全面浮夸

1.科學界

在全面浮夸的環境下,科學界也未能幸免,反而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世人所敬重的物理學家錢學森撰文指出“稻麥每年的畝產量就不僅僅是現在的兩千多斤或三千多斤,而是兩千多斤的20多倍?!痹谙喈敵潭壬舷饬巳藗儗τ趯映霾桓F的高產衛星的疑慮,推動了浮夸風的蔓延。作為國家最高科研機構的中科院也非?;钴S,先是在農民生產能手的挑戰下,“向農科院貼出了挑戰書,畝產指標是:小麥產量5萬斤,爭取6萬斤”,但因為整個競賽過程受到嚴格監督而只達到900斤;隨后又在科學工作“大躍進”會議之后宣布科技要在5到10年之內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并很快宣布“完成1000項科研項目,其中100多項達到或超過國際水平”,這必然是天方夜譚。除了科學家之外,地方科技能手也有創造,湖南華容幾位職員研發出了三割催肥法,創下生豬一天長肉七公斤的紀錄。這一數字,是即使現在用瘦肉精喂豬也難以實現的。

2.教育界

教育界的浮夸主要集中在掃除文盲和發展高等教育方面。黑龍江省率先宣布“已經在全省范圍內基本上掃除了青壯年文盲,成了全國第一個基本上掃除了青壯年文盲的省份?!笔聦嵣?,黑龍江省直到2011年仍在控制青壯年文盲數量。至于高等教育方面,浮夸更是層出不窮。在小學教育仍未完全普及的當時,“有很多省份已經決定,一定要在中央所號召的15年內普及大學教育?!钡欠饪h辦起了44所紅專大學,而同處河南的遂平縣更是創辦大學570所。在原有的大學之中,學生也紛紛展開躍進,北京師范大學“一組三十五人苦干七天七夜分頭讀完了先秦諸子、楚辭、元曲一直到清末的主要文藝作品二百五十部,編出了以馬列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的中國文學史教學大綱?!比欢@部教材隨后即受到了各方面的批評,很快銷聲匿跡。

3.文化界

1958年文化部會議提出要求:人人能讀書,人人能寫會算,人人看電影,人人會唱歌,人人能繪畫,人人能舞蹈,人人能表演,人人能創作。這一不切實際的要求在現實中卻引起了很大反響。鎮江中醫??茖W校開展文藝創作,一位同學“于三個晚間,寫稿270篇”,全校共有創作一萬一千多篇。詩人聶紺弩在“大躍進”期間勞動改造時回憶:“指導員忽然來宣布,要每人都做詩,說是上級指示,全國一樣,無論什么人都要做詩。說是要使全國出多少李白、杜甫;多少魯迅、郭沫若?!边@種只是一味要求數量而絲毫不考慮個人才能與作品質量的文化創作,事實上絕不可能產生優秀的文化作品。

4.衛生界

相較之文化界,衛生的浮夸風也毫不遜色,武漢市中醫醫院大放中醫衛星,通過對一位粉碎性骨折病例在創口處植入柳枝治療,宣傳“柳枝接骨用于人體是一定能成功的?!痹诿鎸鹘y的“除四害”和傳染病問題上,衛生界更是志向遠大,提出“苦戰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分別在我國各地區基本上實現四無;大戰一年、兩年、三年、五年,把危害人民最嚴重的幾種疾病基本消滅?!彼^四害仍在橫行且放下不提,即使是宣傳最廣的血吸蟲病,現在也時常有威脅報道。

二、浮夸風造成的深遠影響

(一)三年經濟困難

“大躍進”開始之后不久隨即在全國范圍內出現的三年經濟困難是浮夸風造成的最直接、最惡劣的影響。由于浮夸風的迅速風靡,各地虛報糧食產量成風,而其實際收獲量僅為一半甚至更少,只要數字不顧產量的統計方式嚴重影響了工農業的實際生產。而國家憑借虛報的數字作為征收糧食的依據,大量收繳農民糧食,以至在部分地區對不配合的農民采取強制手段,甚至沒收口糧,直接導致1959至1961年出現嚴重經濟困難,以糧食為首,各項生活必需品全面缺乏,全國經濟崩潰,進而爆發大饑荒。而各地人民公社在上級命令下采取高積累的政策,大量屯糧拒不救災,甚至坐等糧食爛掉也不開倉賑濟災民。不允許逃荒的戶籍政策更是助長了饑荒的發展。據原國家統計局局長李成瑞估計,在這風調雨順的三年間,全國因饑餓而導致的不正?!八劳鋈丝跒?158萬,約為2200萬?!?/p>

(二)盲目上馬的水利工程隱患無窮

“大躍進”時期大力進行基礎設施尤其是水利設施的建設,卻沒有科學的規劃與方法,浪費了大量資源的同時,卻往往是無用功,甚至因為其質量問題危及民眾生命財產安全。轟動一時的引洮上山工程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投入直接工近6000萬個工日,投資1.69億元”,卻最終因無力為繼而停工,前功盡棄。即使當時建設完工的也不能保證質量,經常出現垮塌潰堤,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極大損失。1957年進行整體建設以及加固的板橋和石漫灘水庫群1975年決堤,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泄洪道閘門銹死無法開啟,最終導致數萬甚至數十萬人淹死。

(三)浮夸風遺毒至今

以上所及,不過是浮夸風的直接危害,然而其流傳至今對目前社會帶來的災難則更為嚴重?!按筌S進”運動中的浮夸風雖然已經過去,但中共黨內以及全國上下曾大力提倡的實事求是的精神也遭受重挫,虛報政績的習慣時至今日仍有所表現。目前在政界乃至社會各個行業,為了追求量化成果,仍舊使用虛報數據作為評定標準。譬如,在對遼寧沈陽新城子區上報的鄉鎮企業產值進行核實時,工作人員發現“個體工業企業虛報產值達72%,有的集體企業虛報產值竟達97.8%?!边@樣的虛假繁榮,再次為整個社會營造了一幅欣欣向榮的假象,使人們得以沉浸在虛無的幻想中,不去正視現實中存在的種種問題,進而影響經濟社會發展乃至國家進步,這才是浮夸風最大的、也是最應警惕的危害。

三、浮夸風引起的反思

(一)尊重客觀經濟規律,堅持實事求是與調查研究

進行經濟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國家可以追求一定速度的跳躍式發展,卻必須正視客觀經濟規律,要走什么樣的道路,制定什么樣的決策,必須要經過實地可靠的調研,僅靠造假浮夸,實現不了真正的進步,無論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概莫能外。

鄧小平在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教訓時提出,“二十年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一條最重要的原則:搞社會主義一定要遵循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也就是毛澤東同志概括的實事求是,或者說一切從實際出發?!贝搜圆惶?。浮夸風之所以得以盛行,正是因為人們盲信唯意志論,而忽視了馬克思主義真正的精髓,即實事求是,才釀成了浮夸風橫行的大禍,在未來的發展中,應該深以為戒。

(二)完善統計制度,確立新的政績評價體系

“大躍進”時期的浮夸風能盛行全國上下,一個外在的原因便是本應執行監察任務的統計工作完全演變成了為政治服務的工具,而忽視了自身的獨立性與神圣性,最終釀成惡果。因而在工作中,必須堅持統計工作的獨立性與公正性,不受外界的影響,尤其不為政治強權所干預,真正做好對地方上報數據的監察工作,對實際情況做出實事求是的統計。如此,則即使地方官員有心作假,也會被無情的拆穿,這種風氣也就不會上行下效,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當然,較之外在的監督體系,更有效的解決方法莫過于從根本上調整干部們以工農業產量或GDP總量為標準的政績評價制度,轉而采用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堅持可持續發展與以人為本并重的新的政績評價方式,讓官員們失去為政績和官位而虛報瞞報的動機,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從根本上解決并遏制浮夸風的產生。

四、結語

時過境遷,那個特殊年代的浮夸風已然化作歷史,似乎將一去不返。然而這樣的新聞仍時時出現在視野中: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元河觀村,一個并沒有任何工業的普通山村,“截至1999年底,該村已累計完成鄉鎮企業總產值2141萬元、銷售收入2079萬元,實現利潤54萬元,這三項指標均完成全年計劃的101%?!泵鎸~面上如此光鮮亮麗的虛幻數字,和其村支書坦承上述成績全為虛報的客觀現實,兩相對比之下,任何人都不禁又要懷疑,現在的浮夸風,究竟是消散了,還是又刮起來了?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

[3]《鄧小平文選》(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4]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劉少奇選集》,人民出版社,2004年。

[5]胡繩主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

[6]中共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編《河南“大躍進”運動》,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

[7]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下卷),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年。

[8]李銳:《“大躍進”親歷記》,南方出版社,1999年。

[9]謝春濤:《“大躍進”狂瀾》,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10]叢進:《曲折發展的歲月》,人民出版社,2009年。

[11]宋連生:《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始末》,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2]李慶剛:《“大躍進”時期“教育革命”研究》,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年。

[13]康濯:《徐水人民公社頌》,徐水人民出版社,1958年。

[14][美]R·麥克法夸爾、費正清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卷),謝亮生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15]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訓練部編《中共黨史教學參考資料》(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83年。

[16]中共河北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徐水縣委黨史研究室編《河北黨史資料》(徐水共產主義試點),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7]中共中央黨校中共黨史教研室《中共黨史專題講義》(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8年。

[18]《人民日報》1957-1960年。

猜你喜歡
大躍進
聚焦云南陸路交通“大躍進”
警惕新一輪高教“大躍進”
小鎮“大躍進”?
智能機器人必須告別“大躍進”模式
毛澤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曲折探索及原因分析
大躍進運動的國際因素
大躍進就是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