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斯大林模式

2014-11-24 17:58鄒迅羽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3期

鄒迅羽

[摘 要]作為一個影響了大半個世紀和幾十個國家的模式,斯大林模式的產生有其歷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在蘇聯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為蘇聯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和國家安全提供了保障;但是斯大林模式發展到后期,已經不能滿足蘇聯社會發展的需要,僵化的體制,弊端重重。文章從歷史合理性和歷史局限性兩方面評價斯大林模式,以求對斯大林模式得出正確認識和科學評價。

[關鍵詞]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歷史合理性;歷史局限性

任何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都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其發生或出現包含著歷史的必然性,這種歷史必然性中包含著歷史的合理性。斯大林模式作為一個重大的歷史現象,也不例外,它的出現天然地具有合理性和局限性,如何正確認識和合理分析斯大林模式的歷史合理性和局限性,對于我們認識20世紀社會主義運動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要明確什么是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執政時期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它是現在人們所說的蘇聯傳統模式的主要組成部分。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點是“高度集中”,這個特點貫穿于蘇聯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

政治上主要表現為:高度集中的黨和國家領導體制,即國家的權力高度集中在黨,黨的權力高度集中在中央,中央的權力高度集中在個人;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早在列寧時期,由黨統一管理干部的體制就已經形成,斯大林堅持并強化了這一體制;缺乏有效的制約監督機制,在高度集中的領導體制下很難建立有效的制約監督機制。

經濟上表現為:國家所有制占絕對優勢,國家以社會主義的名義占有全社會絕大部分生產資料,實行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制;形成指令性計劃經濟體制,對國民經濟實行全面而直接的計劃管理;高度集中的部門管理體制,就是把權力高度集中到中央各個部門,實行嚴格的部門管理,將大批企業收歸中央,由中央直接管理;用行政手段來管理經濟,國家通過層層行政機關,依靠具有強制性的行政指令實現對國民經濟的統一領導和直接管理;優先發展重工業和軍事工業。

文化上主要表現為: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體制,斯大林時期將思想文化領域的管理權集中于黨,后來,黨甚至獨攬了對報刊、學校、科學和文化教育各個具體業務部門的領導權;黨的領導人的言論神圣化,斯大林執政期間,曾親自參與編寫一些書籍,如1938年出版的《聯供(布)黨史簡明教程》和《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這被視為斯大林模式的“百科全書”;社會輿論高度一致,斯大林時期,主要依靠行政命令、高壓手段來解決思想認識問題和學術爭論問題;此外,斯大林還在思想領域展開批判運動,通過大批判和大清理來達到蘇聯社會輿論高度一致的效果,這對于強化斯大林模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世紀20-40年代,整個世界處于動蕩之中,戰爭不斷,蘇聯作為一個剛剛取得社會主義勝利的經濟文化落后國家,首要任務就是鞏固社會主義政權,以求在資本主義包圍的環境下生存下來,在這種國際背景下,斯大林模式應運而生,這符合當時國際形勢的需要和蘇聯社會發展的迫切要求。因此其歷史合理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

一是適應了國際形勢的需要。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戰時體制,因為其產生于動蕩不安的國際局勢,又在戰爭期間得到強化。進入20世紀以來,資本主義世界矛盾重重危機不斷,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資本主義國家又陷入了經濟大危機中,這些事件都大大激化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各種矛盾。在這種形勢下,斯大林模式的出現就水到渠成了,實踐證明,它在蘇聯的歷史發展中起到了進步作用。

二是適應了蘇聯經濟文化落后狀態下繼續迫切發展的需要。蘇聯作為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又遭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國內戰爭的嚴重破壞,在世界經濟競爭中處于不利的地位。為了盡快恢復并發展國內經濟以完成工業化的任務,客觀上要求蘇聯有一個高度集中的體制來管理國家,以利用國家的力量來推動經濟的發展。

三是鞏固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展了社會主義建設。斯大林模式中的許多具體制度,比如生產資料公有制、計劃經濟、按勞分配等都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斯大林制度鞏固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并且開展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四是使蘇聯取得了衛國戰爭的勝利。借助于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蘇聯能夠在1941年6月德國納粹軍隊入侵時迅速轉入備戰的狀態,并領導蘇聯人民戰勝法西斯,取得衛國戰爭的偉大勝利,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主要力量??梢哉f,斯大林模式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提供了制度保證,為人類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

隨著世界局勢的變化,社會歷史條件的轉變,斯大林模式越來越不能適應蘇聯社會發展的要求和世界潮流發展的趨勢。其歷史局限性逐漸突顯:政治上缺乏民主,個人專斷和個人崇拜盛行,黨和國家的領導權集中在斯大林一人手中,加之黨內缺乏有效的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導致政治生活民主太少,容易產生個人崇拜和專斷;經濟上實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經濟,管得過死導致效益差,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使經濟管理的權限過分集中于中央,地方和企業缺乏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導致蘇聯經濟的發展只有速度,沒有效益,只有數量,沒有質量;后期,斯大林模式趨于僵化缺乏自我調節的能力,斯大林不允許別人對現行模式提出懷疑和不同意見,更不準觸動和改革這一模式,這種模式不斷地被理想化、模式化,斯大林甚至把它當做社會主義的唯一模式,強行推廣到其他社會主義國家。

列寧說,在分析任何一個社會問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絕對要求,就是要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范圍之內,對每一個特殊的歷史情況要進行具體的分析。所以從實際出發,一分為二具體地分析斯大林模式的歷史合理性和局限性,是評價斯大林模式的科學方法。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亡,只有正確地評價斯大林模式,才能正確總結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才能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建設發展的規律,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借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