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檔案本質屬性之我見

2014-11-24 03:52李凌燕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3期
關鍵詞:本質屬性檔案觀點

李凌燕

[摘 要]我國檔案界對檔案本質屬性的傳統認識是原始記錄性。本文在批駁全盤否定“檔案的本質屬性是原始記錄性“觀點的同時對原始記錄性做了相應的解釋,并贊同更接近檔案本質屬性的觀點“原始的歷史記錄性或者說是歷史的原始記錄性”。

[關鍵詞]檔案;本質屬性;觀點

近幾十年來檔案本質屬性研究延續不斷,許多檔案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究其原因在于:檔案的本質屬性是檔案學基礎理論的重要內容,它是決定檔案概念的基礎。在這幾十年里,檔案學者們對檔案本質屬性的認同觀點大致包括兩種:一種是認為檔案的本質屬性是原始記錄性;一種是認為檔案的本質屬性不是原始記錄性,持這個觀點的學者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如:“備以查考性”,“結構性”,“三屬性交集說”,“歸檔保存性”,“非現行性”,等等。筆者不贊同第二種的幾個觀點,在對第一種觀點肯定的同時進行了一定的補充。

我國檔案界對檔案本質屬性的傳統認識是原始記錄性。吳寶康教授主編的《檔案學概論》明確指出:“檔案是歷史的原始記錄,或說原始的歷史記錄。這是檔案的本質屬性”,“檔案在于其他事物相比較而存在的過程中所顯示的獨有的特性,就是原始記錄性?!边@是檔案本質屬性的主流認識。

在理解檔案本質屬性之前,首先應該清楚什么是事物的本質屬性。任何事物都包括本質屬性和一般屬性,事物的本質屬性是指事物內在的質的規定性,是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所在,它規定和限制了事物的一般屬性。一般屬性是本質屬性的派生和反映。同時,事物的本質是內在的,可見本質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人們的感官是不能感知的,需要通過理性思維去把握。而一般屬性是派生的、外部的,人們可以通過感官直接感知。

檔案的原始記錄性是從檔案的內涵出發來認識的。從現有的大多數定義來看,檔案的定義是通過抽象性的認識角度進行揭示檔案的內涵與外延,認為檔案是“信息”、“歷史記錄”、“原始記錄”等,而不是從文件、原件等直觀上、表征上去理解。認為檔案應客觀地反映人類社會活動的過程與面貌。

原始記錄性正是通過理性思維對檔案的認識結果,是內在的,是檔案的本質特征。有的學者否認檔案的本質屬性是原始記錄性。

這些質疑觀點出現的原因在于對原始記錄性的片面性理解。首先,不能把原始記錄性簡單的認為是原始記錄,原始記錄也不僅僅是原件、原稿。因為原始含有最為初始之意、第一手資料,手稿、定稿和原稿之類是具有這樣的品質。非原件性質的復制件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具有原始記錄性,可以具備檔案的功能成為檔案的一部分。如下級機關收到上級機關的文件,它們不是原件,但是原件是印制這些文件的依據,打印件是機關處理事務的依據,兩者是一個完整的有機整體。因此,打印件當然是原始記錄的性質了,無疑也是具有原始記錄性的。馮惠玲主編的《檔案學概論》中認為:“并不是除了某種具體的信息物,其他都不是檔案,而是許多信息物只要對于人們了解、查考以往的歷史事實具有程度最高、最可信賴的原始記錄作用,人們就會將其視為檔案,并將其作為檔案來保存、使用。為了更形象具體,學者們在講述原始記錄性大多是用原件、原稿來舉例,這并不是說除了原件、原稿,其復制品都不是檔案。因為“事物有典型,但并不能說只有典型才是事物”。我們不能片面地理解原始記錄性。

我們當然不否認圖書手稿是檔案,有的文物也是檔案。因為這些東西都具有原始記錄作用,可記錄圖書、文物的內容及形成過程的歷史事實,并可將其流傳于后世,讓歷史明確無誤地告之現在和未來。但不能將檔案與圖書、文物混同。雖然圖書手稿也是印制圖書的依據,但圖書產生的主要原因和直接目的與檔案是完全不同的。在本質上,圖書是經過加工、提煉的知識信息,不是直接的原始記錄;而檔案則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記錄。檔案和圖書的區別不在于是否具有記錄性,因為兩者都記錄有知識信息,都記載有某些歷史事實;也不在于是否具有歷史性,因為有的圖書也對有歷史事實的記載,有的圖書本身具有歷史性(如斷代史、通史、族譜等);而在于是否具有原始性,因為檔案是原始記錄,其信息屬原生信息,圖書是二次文獻,其信息是再生信息。

檔案與文物在內涵上有一定的交叉重合,但是文物大部分是實用性物品(如兵器、勞動工具等),其記錄性不強,不能清晰確定的反映出其所記錄的歷史信息;檔案則是指內容清晰、確定的原始記錄。所以兩者的根本區別在于記錄內容的清晰性和確定性與否?!胺簿哂性加涗涀饔们液x明確的實物即可作為實物檔案看待?!?/p>

可見,用原始記錄性對檔案與圖書、文物的區分是有效的。

有學者認為,如事后補記(如工程實測補記、會議記錄補記)、回憶錄等有可能成為檔案,但它們不是原始記錄。其實,這只是持此觀點的學者的主觀性認識。因為在對原始記錄性的理解時,必須明白:這種原始記錄性是從某項特定的社會活動的歷史過程中去判斷的。也就是說,原始記錄性是相對于特定的社會活動以及這個活動的本身而言的。事后補記而形成的文件,如工程建設中的擴建、實測的補記圖樣,會議結束以后補記的會議紀要等,都是人們特定社會工作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都是為了留下歷史的記錄而有意識地形成的文件;從它們的形成過程來看,仍然屬于原始的歷史記錄范疇。作為某項特定活動的回憶錄可以用來證明某個人或組織曾經從事過工作的歸檔材料,如出版工作回憶錄,可以與作品的手稿、出版合同、編輯部門的修改意見等,成為出版社書稿檔案(有的單位亦稱圖書檔案)的有機組成部分。這無疑是一定社會活動的原始記錄。

僅有“原始記錄性”就能成為判別檔案與其他事物區別的標準嗎?其實,把檔案的本質屬性僅認定為原始記錄性,其排他性并不強,至少無法劃清檔案與文件這兩類文獻的區別。雖然把檔案的本質屬性理解為原始記錄性不能把檔案與其相近事物區別開來,但是并不能以此來全盤否定原始記錄性。

筆者贊同把檔案的本質屬性完整的表述為“原始的歷史記錄性或歷史的原始記錄性”更接近檔案的本質屬性。正如王英瑋說的“檔案是集原始性、歷史性和記錄性于一體的一種文獻形式”。這一提法與“原始記錄性”提法的相比,其區別在于劃清了檔案與文件的區別,既肯定了檔案與文件共有的信息的原始性和記錄性,又注意了檔案的歷史性特點,以區別于文件的現實效用性。

檔案是由文件轉化來的,是同一事物的不同階段,文件是檔案的前身,檔案是文件的歸宿和精華,檔案與文件的這種關系幾乎成為定論。雖然檔案是由文件轉化而來,這種轉化并沒使實體發生質變,不改變原文的實質,因而被轉化的實體具有不可否認的原始記錄性,這是文件在產生時就形成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由此可見“原始的歷史記錄性”肯定了檔案與文件共有的信息的原始性和記錄性。但是一事物的次要性質發生變化也使得同一事物的發展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文件轉化為檔案的條件包括:現時使用完畢或辦理完畢;對日后實際工作和科學研究具有一定查考利用價值;按照一定的規律集中保存起來的文件。從這個轉化條件可知,檔案是過去式,是以往社會實踐活動的原始記錄物,可供人們查考實史、解決實際問題、研究歷史之用,檔案更加強調其歷史性。文件是人們處理、解決現實性具體事務、問題的工具,強調的是現實效用性。所以文件與檔案的區別體現在歷史性。

由此可見,歷史性可以成為劃分文件與檔案的界限。

總之,筆者認為,原始的歷史記錄性或歷史的原始記錄性是檔案的本質屬性,是檔案區別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鄰事物的獨一無二的本質規定性所在。

參考文獻:

[1]馮惠玲、張輯哲.檔案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2]張輯哲著.維系之道——檔案與檔案管理[M].北京:檔案出版社,1995年

[3]王英瑋.關于檔案本質屬性的思考[J].檔案學通訊,2001(2)

[4]伍振華.再論檔案的本質屬性[J].檔案學通訊,2000(6)

[5]張仕君.檔案本質屬性研究之研究[J].四川檔案,2002(2)

[6]劉東斌.檔案本質屬新論.檔案管理[J].2001(3)

[7]王茂躍.歷史再現性是檔案的本質屬性嗎[J].北京檔案,2006(2)

[8]王景高.檔案研究30年之三——關于檔案本質屬性的研究[J].中國檔案,2009(4)

[9]黃夏基.檔案的本質屬性是原始性——歷史性和記錄性的統一[J].檔案學通訊,2009(5)

猜你喜歡
本質屬性檔案觀點
更多觀點,請掃碼閱讀。
更多觀點,請掃碼閱讀
更多觀點,請掃碼閱讀。
巧借題目變式,助力新題衍生
論檔案的定義及其本質屬性
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的本質屬性及其衍生特征
家庭農場法律屬性探析
檔案的開發利用在供電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淺談北京衛視《檔案》的敘述方式
新常態下高校檔案工作發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