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特的俄羅斯文化

2014-11-24 03:59王有財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3期
關鍵詞:東正教

王有財

[摘 要]同許多偉大的民族一樣,俄羅斯民族文化實際上是一種難以辨明的現象。在幾個世紀的俄羅斯文化形成的過程中,與俄羅斯的歷史密不可分。俄羅斯文化遺產在民族意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中出現,并不斷以民族自身的和世界的文化豐富自己。它給世界帶來了藝術成就高峰,是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關鍵詞]羅斯文化;俄羅斯文化;東正教

一、俄羅斯文化的獨特性

俄羅斯文化以其獨特性令世人矚目,俄羅斯有著歷史悠久的東正教文化,獨一無二的酒文化、茶文化、飲食文化、洗浴文化、婚禮文化等等。在人類文明發展歷史過程中,俄羅斯文化以自己的深刻、獨特和矛盾性豐富了人類文明,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斯拉夫人為主體的國家—基輔羅斯的建立,是俄羅斯文化的開端。在此之前,信奉多神教的斯拉夫人在三千多年的時間里,物資生活和精神生活沒有重大變化,度過了漫長的蠻荒時代。俄羅斯文化不應簡單歸為歐洲文化,但歐洲文化的發展也直接影響到俄羅斯,俄羅斯文化應當是獨立于西方的特別的文化。也有觀點認為這種文化明顯有著東方的特點,這是一種介于東西方之間的文化,因為俄羅斯處在連接東西方的位置上。俄羅斯文化大體應歸為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在俄羅斯被吸收并具有俄羅斯民族特點。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俄羅斯文化同瓦良格文化,拜占庭文化,突厥文化,蒙古文化等相互交融,因此是具有多元特點的獨一無二的文化。俄羅斯文化形成有幾個主要因素: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東正教信仰,以及在蒙古統治時期對宗教和文化傳統的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原則等等。民族的主觀意識和客觀環境,這一切都在俄羅斯人性格上留下深深烙印并隨之變化。俄羅斯人富有創造力的性格,伴隨著某些非理性因素形成了令人費解的俄羅斯文化。通常解釋這種文化,把它歸結于界與東西方之間,即歐洲和亞洲之間的文化。然而處在歐亞之間的文明還有—西班牙、葡萄牙、希臘、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土耳其以及其他地中海國家,我們不能稱為歐非(非洲)文化或者歐地(地中海)文化。因此,俄羅斯文化現象不能用кентар(古希臘神話中的半人半馬)來形容。

二、俄羅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9-17世紀)

探討俄羅斯文化要從這個民族的起源說起。俄羅斯民族是一個相對年輕的民族,早期的羅斯民族與歐洲民族的區別并不明顯。公元862年以前,俄羅斯人祖先—斯拉夫人在歐洲南部多瑙河流域和羅斯北部的廣袤深林里生息繁衍?;o羅斯作為國家存在始于瓦良格人留里克(862—879)?;o羅斯從9世紀延續到12世紀初。這一時期羅斯具有了領土和邊界,行政機構和貢賦制度,羅斯早期的發展在俄國歷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河流密布資源富饒的東歐平原,促進了部族殖民的進程,豐富了各種農業活動,但自然環境沒能保護羅斯免遭外族入侵。公元988年,羅斯接受拜占庭的基督教,羅斯成為信徒眾多的宗教國家。在羅斯早期的父權時期,羅斯不具有任何西方文化特點,這種狀態可以稱為文化孤立。落后的羅斯文化沒有因為接受洗禮而消失,相反卻不能按正常的節奏發展。羅斯接受拜占庭的磚石建造技術,復雜的穹頂和十字孔門,同時創新了圣象、壁畫和鑲嵌藝術。這些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不同于羅馬文化的特點,逐漸走上一條演變的新路。成立之初的羅斯處在西歐和拜占庭等文化的包圍之中,人民和國家之間的交往使羅斯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在羅斯成立之前,個部族都有獨立的信仰和習俗,但瓦良格人給羅斯帶來了公民法則。在蒙古入侵之前,受到羅馬文化和拜占庭文化影響的羅斯文化出現過繁榮,但羅馬文化和拜占庭文化不能代替羅斯文化,比如希臘和羅馬的奴隸制社會形態。西歐走過上千年的奴隸制社會和封建社會,然而羅斯這個相對年輕的國家,沒有經歷復雜的演變過程和歷史文化的成熟,而直接采用了拜占庭的現成模式。拜占庭文化的強大魅力,使羅斯人屈服并廣泛深入到早期羅斯的封建制度中。羅斯發展之路注定要選擇拜占庭文化來對抗西方,利用斯拉夫化的拜占庭專制制度、教會和國家思想,與西方對抗。拜占庭主義反對任何形式的民主,這與西方強調的個人自由與民主思想格格不入。

關于羅斯文化具有蒙古文化特點的觀點,通常有兩種表述。一種觀點認為蒙古對羅斯長達兩個多世紀的統治,嚴重破壞了羅斯的文化發展,阻礙了同歐洲的聯系。羅斯文化不可避免的被注入東方元素,東方專制傳統在羅斯發展,也為后來沙皇建立中央集權統治鋪平道路。另一種觀點與第一種相反,認為雖然蒙古統治了長達240年之久,但羅斯人保留了本民族的語言—俄語,保留了民族的信仰—東正教。正是由于東正教團結了莫斯科公國和其他公國,團結了羅斯全部反抗蒙古的力量。伊凡三世時莫斯科公國成為帝國,采用拜占庭的雙頭鷹國徽,并自視為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三羅馬”?!暗谌_馬”是全世界權力的體現,負有拯救人類的神圣使命。在隨后的一個多世紀里征服了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波羅的海沿岸地區,而后是整個西伯利亞?;蛘呖梢园堰@些看做是與蒙古韃靼人斗爭的延續,亦或者是“第三羅馬”神選民族的神圣使命,收復了從來都不曾失去的“國土”,但俄羅斯帝國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俄羅斯文化的發展。17世紀彼得的改革給俄羅斯帶來了文化危機,還是改革是為了解決這種危機:有學者認為彼得改革違反了俄羅斯民族傳統,破壞俄國文化特點,并造成俄國社會文化的斷裂。當西方農奴制消失的時候,在俄國卻達到了頂峰。改革使貴族更接近自由,與此同時“下等人”的社會地位卻朝著相反方向發展。普列漢諾夫認為“不論彼得多么醉心于西歐文明,他只能是一個局部的西方派”。相反的觀點認為彼得汲取許多西方先進理論,建立了新式陸軍和俄國第一支現代化海軍,延續百年的官階制度,以及普通教育機構和至今已有300年歷史的科學院。彼得一世的改革激發了封建制度的內在潛力,從而促進了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完整、公正、客觀的評價俄羅斯歷史,探究各種現象之間的關系,不孤立的區分,研究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這對我們了解俄羅斯文化尤為重要。

三、俄羅斯歷史文化對民族性格的影響

每個人都來自自然界,人從出生開始就接觸文化,因此民族性格除了歷史文化范疇,還帶有本民族特點。從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人物中可以看到俄國人的現實生活,他認為“俄羅斯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游戲”。詩人尤特列夫說“用理性不能理解俄羅斯,無法用一般的標準衡量它,因為它那里存在的是特殊的東西”。由于經常反抗游牧民族的入侵,使俄羅斯文化和性格中深入一種偶然性因素,這種因素注定了俄羅斯民族性格的特性—無所顧忌、勇猛彪悍、魯莽輕率、我行我素等。古羅斯的壯士歌、瘋狂的狄奧尼索斯、神秘的占卜術,都對俄羅斯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產生影響。古羅斯人喜歡用投簽和占卜的方式決定命運,從此出現了在兩種相反的極端中選擇的傳統。不存在“第三種方案”不僅發生在占卜的個人身上,也出現在國家文明的十字路口。類似的俄羅斯人性格中的消極、忍受、無責任感,把失敗歸為不可控制的力量,如命運、運氣和上帝的安排。嚴酷的自然環境、多變的氣候、不可預知的未來,以及奔放的游牧民族的侵略—所有這些都在俄羅斯民族的觀念中植入永恒的不確定因素。

總所周知,基督教對俄羅斯文化的影響巨大。羅斯以東正教形式從拜占庭接受基督教,并以自己的方式發展。東正教進入了整個俄羅斯社會,卻不能完全俘獲人心。東正教認為人的存在沒有價值,因此人的主要任務就是準備死亡,生命的過程被視為通向永恒之路的一瞬。人的存在是為了追求對宗教的虔誠和自我救贖。東正教藐視塵世間的功名富貴,因為那些只是短暫和微不足道的,勞動的意義并不是創造的過程,而是妄自菲薄的方式。

結語

通常人們認為俄羅斯文化首先是歐洲文化,因為在它的形成過程中有著濃厚的歐洲色彩。但這種文化又受到東方文化的影響,有著某些東方元素。因此可以把它看做俄羅斯—拜占庭文化、俄羅斯—韃靼文化、俄羅斯—烏克蘭文化、俄羅斯—歐洲文化等等,這是每個人的選擇。如果除去這些,就只剩下古斯拉夫祖先的文化了。應當強調的是,民族文化是由內而外產生的,表現為天性、信仰、習慣的總和。這樣,俄羅斯文化如同復雜多面的金字塔,在經歷幾個世紀的歷史、民族、宗教、文化等因素的碰撞、交匯、融合之后,孕育出獨一無二的俄羅斯文化。

參考文獻:

[1]金亞娜,李傳勛,陳叔琪著.俄羅斯國情[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9.

[2]李英男,戴桂菊著俄羅斯歷史之路-千年回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3]劉祖熙,試論俄羅斯文明[J]北京:俄羅斯東亞東歐研究,2005.

[4]Викторов А.Ш.《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М]Москв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Гном-Пресс".1997.

[5]Панченко А.М.《О русской истории и культуре》[M].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Азбука.2000.

猜你喜歡
東正教
東正教的圣誕節不在12月25日
大蛋糕
中國東正教的現狀與反思
“有神”與“有魂”:從俄羅斯法治的精神文化面向到中國問題思考
在東正教之外
語言文化單位視域下的俄羅斯民族個性淺析
試析俄羅斯東正教圣徒崇拜實踐的特點
基督教文化對俄羅斯語言發展的影響
俄羅斯東正教媒體發展狀況探析
埃及槍擊案引發抗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