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論鼓吹時期”的革命派

2014-11-24 04:17張洪云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3期
關鍵詞:報刊

[摘 要]革命派最主要的主張之一就是“排滿”,早在興中會成立時就已經提出。在經歷八國聯軍侵華后,其主張經過革命派在報紙上的大肆宣傳逐漸演變成一種社會思潮,其產生的影響貫穿整個辛亥革命時期。

[關鍵詞]革命派;“排滿”;報刊

章士釗曾把辛亥革命準備時期劃分為兩階段,1901-1905年為理論鼓吹時期。革命派的理論早在1894年興中會成立時就已經提出,即“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但革命運動的發展并不順利,對于1895年發生的廣東之役,“舉國輿論,莫不目革命黨為亂臣賊子,大逆不道,咒詛謾罵之聲,不絕于耳?!保?)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以及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使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更加徹底的展露出來,而這也深深刺痛了為中國命運擔憂的仁人志士。正如錢玄同在為劉申叔遺書所作的序中所說:“自庚子以后,愛國志士憤清廷之辱國,漢族之無權,而南朝巨儒黃梨洲先生抵排君主之論,王船山先生攘斥異族之文,蘊埋已二百余年,至是復活。愛國志士讀之,大受刺激。故顛復清廷以建立民國之運動,實為彼時代最重要之時代思潮?!保?)革命黨也曾把辛丑合約簽字的那一天,定為“九七國恥紀念日”。自1901年開始,革命派就進入了“理論鼓吹時期”,產生于1894年的革命排滿思想在革命黨人的倡導下逐漸演變成一種社會思潮。

革命派的排滿思想之所以能演變成一種社會思潮,其理論鼓吹的的主要工具是在戊戌維新時期興起來的報刊。在戊戌維新期間,維新人士就不斷在各地設立報館以宣傳自己的主張,因為他們認為“欲振中國,在廣人才;欲廣人才,在興學會”,而“欲開(學)會,非有報館不可;報館之議論既浸漬于人心,則風氣之成不遠矣?!保?)即使在政變失敗后,維新人士仍然十分注重報刊的宣傳力量,梁啟超先后在日本主編《清議報》與《新民叢報》就是其典型的代表。孫中山在早期的革命活動中并沒有認識到文字鼓吹的重要性,在實踐的基礎上逐漸意識到報刊是不可缺少的革命宣傳工具,遂命陳少白回國辦報,陳少白于1899年十二月底在香港刊發的《中國日報》就成為了革命派最早的輿論宣傳陣地,“《中國日報》者,唯一創始之公言革命報,亦革命過程中一繼往開來之總樞紐也?!保?)

庚子之后,出國留學的人日益增多,有官派的也有自費留學的,這些人親眼目睹了西方的先進文明,而這與腐朽的清政府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這種反差激勵著這些知識分子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可以說思想活躍的留學界為革命思想的宣傳提供了鼓吹陣地。開創留學界革命報刊先河的應該屬于秦力山、張繼、馮自由等于1901年發起的《國民報》,其措辭十分激烈,大力提倡仇滿之說。在這之后,留學界出版的革命報刊數不勝數,漸漸地在國內也出現了措辭激烈的革命報刊,其代表是由主張?;兽D為主張革命的《蘇報》。

“茲調查昔年海內外各地各種革命書報,自乙未年(一八九五)以迄辛亥,約千數百種?!保?)被我們所熟知的《革命軍》就曾經位于清末革命書刊銷數第一位。在文章的緒論中就指出要掃除專制政體,脫去奴隸根性,誅絕滿洲種。在陳述革命的原因時,首先指出:“中國最不平傷心慘且之事,莫過于戴狼子野心游牧民族賊滿洲人而為君,而我方求富求貴,搖尾乞憐,三跪九叩首,酣嬉濃浸于其下,不知自恥,不知自悟。哀哉!我同胞無主性;哀哉!我同胞無國性;哀哉!我同胞無種姓,無自立性!”(6)陳天華在《警世鐘》里就清政府變法曾分析道:“可恨滿洲政府抱定一個‘漢人強,滿人亡的宗旨,死死不肯變法……及到庚子年(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鬧出了彌天的大禍,才曉得一味守舊萬萬不可,稍稍行了些皮毛新政。其實何曾行過……”(7)類似的言論還有不少,從這些言語中我們可以看出革命人士對清政府懦弱的悲憤,有的人士甚至產生了非常極端的情緒,如“吾寧使漢種亡盡死盡殺盡,而不愿其享升平、舞河山,優游于韃靼之下;吾寧使志士殺盡死盡亡盡,而必不愿其為拿破侖、華盛頓雄立于亞洲之上?!保?)

從當時的言論中我們可以看出,輿論時期的革命派主要宣傳的是“排滿”思想,又因為其所描寫的是清政府的腐敗與賣國,以及對新政的敷衍等等,而這些都是些明擺著的事實,從而使“排滿”思想在宣傳活動中更加具有煽動力,這種煽動力一直持續到中華民國成立。同盟會成立后,當時的“排滿”思想已經不止體現在輿論上,還表現在反對清政府立憲以及組織武裝起義上等等,如在立憲問題上,“在‘民族主義思想的指導下,革命派對立憲派提出的立憲、革命難易問題不作明確的答復,只是說,在‘異族統治下,不論難易,革命必須進行,不能害怕流血犧牲。即或談到,關鍵均不離‘異族,仍無異于不作正面回答”(9);“然革命者仇視立憲甚,此殆種族之說為之也”(10);徐錫麟之所以刺殺安徽巡撫恩銘,他曾說道:“但我既以排滿為宗旨,即不能問滿人作官之好壞。至於撫臺厚我,系屬箇人私恩。我殺撫臺,乃是排滿公理?!保?1)這些都是“排滿”口號局限性的表現。雖然輿論時期的革命派也認識到了“排滿”思想的局限性,但是不得不承認其力量是很小的。

綜上,我們了解到“理論鼓吹時期”革命派的主要觀點是“排滿”,同時也認識到了其口號的影響力和局限性。但我們必須清楚,革命派與清政府的對立是由于被統治階級與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而引發的對立,“人類社會中‘官與‘民之間,存在著永恒的張力。對政府不滿意。持強烈批評、懷疑態度,甚至妖魔化政府,是人類社會的常態,官民矛盾激化時.常常你死我活.即便雙方屬于同一民族?!保?2)

注釋:

(1)蕭一山:《簡明清史》(四),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2300頁

(2)錢玄同:《劉申叔先生遺書序》

(3)轉引自:周佳榮:《蘇報與清末政治思潮》,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2頁

(4)蕭一山:《簡明清史》(四),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2294頁

(5)馮自由:《革命逸史》第三輯,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136頁

(6)鄒容:《革命軍》(節錄),載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選編》(下冊),1976年版,第177頁。

(7)陳天華:《警世鐘》(節錄),載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選編》(下冊),1976年版,第193頁

(8)張枬、王忍之編:《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三聯書店,1960年版,第90頁。

(9)侯宜杰:《二十世紀初中國政治改革風潮》,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1頁

(10)蕭一山:《簡明清史》(四),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2394頁

(11)《清人逸事》卷八,《清朝野史大觀》(三),上海書店,1981年版,第91頁

(12)章?。骸稘M族漢化:新清史族群視角的質疑》,《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5月第30卷第3期

作者簡介:張洪云女(1989-),山西省臨汾市人,遼寧師范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研究方向:晚清史研究生在讀。

猜你喜歡
報刊
2004:辦公室終于上網了
2017年“少兒報刊閱讀季”啟動
報刊“年檢”重點關注7類報刊
在“門”字內加字可以組成新的字,試著填填下面的空吧!
On Waiting Forever
校園文學月報
2009年10月報刊廣告刊登額排行榜
《初中生》榮獲首屆中國優秀少兒報刊金獎
不能藉口節約,就不訂報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