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應用于博物館展示中的現狀

2014-11-24 02:39呂健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3期
關鍵詞:陳列展覽趨勢博物館

呂健

[摘 要]新媒體在博物館中的出現,使現代信息傳播發生了巨大變革,并廣泛地改變了人類的欣賞方式。如今新媒體已經開始全面滲入各種媒體和信息服務業中,新媒體技術和文化內容相結合正在形成一個更為龐大的內容產業。新媒體在博物館中也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新穎性、娛樂性、視覺沖擊力強等特點,使得大眾在接受其作為博物館訊息媒介時會形成強大的吸引力與好奇心,加上工作者人性化的介入,必然對于博物館本身的傳播形成巨大的優勢。

[關鍵詞]新媒體;博物館;陳列展覽;應用;趨勢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通訊技術、信息傳播技術的推廣與普及,新媒體也隨之應用于博物館陳列展覽設計中,在不同程度上為觀眾制造了更為豐富的參觀體驗。新媒體為我們吸收知識,獲得信息提供了絕佳途徑,信息的傳遞成為了博物館陳列展覽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博物館展陳空間中越來越多地采用了聲、光、電等多媒體技術,把幻影實時合成、激光、虛擬自動控制技術結合進陳列展覽中去,并產生了較好的展示效果。

一、新媒體技術的概述及應用意義

1、新媒體的定義

維基百科對于新媒體細分為:門戶網站,搜索引擎,虛擬社區,RSS,電子郵件/即時通訊/對話鏈,博客/播客,維客,網絡文學,網絡動畫,網絡游戲,電子書,網絡雜志/電子雜志,網絡廣播,網絡電視,手機短信/彩信,手機報紙/出版,手機電視/廣播,數字電視,IPTV,移動電視,樓宇電視等。新媒體技術所產生的傳播手段,不僅僅是加快了信息的傳遞,同時也擴展了信息的傳播范圍,源源不斷的影響著人們的工作方式、學習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意識品味,為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了無限的便利和挑戰。而對于博物館行業來說,新媒體應用于博物館陳列設計展覽中,目前的技術手段具體表現為采用CAD技術、人機互換技術、數碼新媒體技術、計算機程控技術、激光全息成像技術以及虛擬現實技術等多媒體技術和自動控制手段,使文物展品更具感染力,提高了觀眾的參與度,最終實現展覽的宣傳目的。由此我們可以理解,當今的“新媒體”是建立在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基礎之上,以電視、計算機和手機等為終端,向用戶提供視頻、音頻、語音數據服務、連線游戲、遠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娛樂服務的一種新型傳播形式。

2、新媒體技術應用的意義

博物館是宣傳教育機構,也是科學研究的機構,又是自然標本和文物的收藏機構。以文物和標本為基礎,組成形象化的科學的陳列體系,對觀眾進行直觀的宣傳教育,就是博物館的特征。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傳播優勢,最大限度的發揮博物館為公眾提供傳播、教育的功能。

只有藏品才是博物館的核心,新媒體技術的引進,不僅有助于藏品能夠更加全方位的展示,而且有助于參觀者對其精髓的把握,并通過更加直觀的視覺、聽覺及感觀,幫助參觀者還原歷史、重構歷史。隨著不同層次的參觀者大量涌進博物館參觀,人們不僅僅單一停留在對藏品走馬觀花的瀏覽,而是更加關注藏品的內涵以及藏品背后的故事。展覽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傳播文物藏品作為文化遺產所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意義和文化意義。單一的文物藏品陳列,往往是死板的,隱藏在其身后的歷史事件很容易被忽略或是不易表達,而新媒體技術的引用,幫助展覽策劃者利用高新技術手段,將文物背后隱藏的歷史背景和歷史事件逐一串聯起來,講述其背后蘊藏的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和歷史事件,激發了觀眾的興趣,同時也滿足了觀眾參觀的心理需要。

二、新媒體應用于博物館中的現狀

隨著博物館免費開放以來,陳舊的展覽形式顯然已經不能滿足不同層次的參觀者對博物館教育、服務功能的需求。為了展現博物館的新形象,為參觀者帶來更好的參觀體驗,近年來,博物館不斷突破傳統的靜態陳列,將新設備、新技術的應用作為博物館開展藏品收藏、陳列展覽、科學研究等各項具體工作的重要手段,為公眾帶來博物館文化的全新體驗。其表現形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信息化建設的開展

隨著新媒體技術被普遍應用于媒體宣傳、教育教學、工業制造等領域,博物館也開始逐步將其引用到文物保護及文物管理收藏等方面。通過數字建模、三維掃描等高新技術手段,將文物表面最精確、最完整的信息資料通過采集、處理,建立相關文物信息數據庫,為今后文物信息的共享、傳播和研究提供了便利。例如天津歷史博物館參與研制開發的《金博博物館藏品信息管理系統》和2007年天津博物館引進的《博物館藏品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就是在藏品信息化建設的開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妥善解決了新舊藏品信息管理的轉換和銜接問題。

對于藏品信息的采集,很多珍貴的資料和信息在沒有新媒體技術引進之前是無法采集到的。而現在通過高清晰數字處理,可以為專家提供以前無法得到的參考信息,甚至用這樣的信息解決長期解決不了的真偽、時代和其他方面的問題,這些都是以前人工無法完成的。

2、數字化展示與查詢

新媒體在博物館中的應用最早體現在數據庫的建設上,流行稱法有“博物館數字化”、“數字博物館”、“數位典藏”等,主要涉及展品信息管理、展示和查詢以及網絡虛擬展示。

展品信息整合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法國等歐洲國家。一些大型的國家博物館、美術館率先開始藏品數字化建設,光盤、服務器等電子媒介被用來保存這些“國家珍貴歷史文化見證物”。如今,大多數館藏品的數據庫基本完成,各國博物館的數字化建設重點也從藏品檔案的數字化,轉移到如何實現這些數字化文化資源的展示教育。在藏品數字化基礎上,出現了面向觀眾的展品展示與查詢裝置、數字化便攜導覽系統(如PDA等)。這一集合管理、展示和查詢于一體的展品數字化,實現了博物館為大眾提供學習、研究的機會。

由于藏品的不可復制性和不可再生性,能夠展出陳列的只占館藏文物的一部分。新媒體的出現,打破了傳統博物館單一的傳播渠道,通過網絡或形象化的新媒體展示,為那些不能展出的珍貴文物提供了絕佳的傳播途徑,滿足了被地域、時間、文化知識水平等因素所制約的人們對博物館的渴望和需求。

3、體驗型互動展示

新媒體構建出一種參與、操作方式,讓觀眾主動參與到博物館的信息解讀中。體驗型之所以在此類博物館中扎根,在于其傳播內容多數屬于概念類主題,比如光的反射、力學原理等,需要通過一定的道具組合操作才能實現自我解釋。因此,常見的新媒體類型都以互動裝置的形態出現。近年來,歷史類博物館也引入了不少新媒體,如影像、視聽裝置等。這些新媒體類型在解釋考古發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制作流程、歷史時刻的記錄等方面效果不凡,并且在吸引觀眾參與學習中顯露出難以取代的魅力。比較常見的是故事性、紀錄片式視頻,幻影成像、幻影成景,表現過去歷史時期的風貌。

4、遠程媒體傳播

近年來,隨著寬帶互聯網、社交網站、數字電視、博客播客等新媒體的日漸發展與普及,已經無時無刻的出現在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博物館行業也將這些新媒體應用到博物館展示中來。例如:大型紀錄片《故宮》,就是采用專題數字作品的創作方式,通過數字電視資源向全世界講述著故宮的歷史,進而達到傳播知識,宣傳自我形象的目的。目前,一些大型的博物館都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網站,新媒體技術將陳列博覽、學術研究、在線咨詢、參觀指南、地理位置導航等多項功能集中到網站之中,通過互聯網達到宣傳教育的傳播目的,打破了實體博物館所受的時間和地域限制,使網民隨意瀏覽和欣賞。

三、新媒體技術在博物館管理中的運用,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其一,謹防新媒體技術的粗制濫用現象。新媒體技術的引用,既要恰當,也要適當。合理巧妙的引用新媒體技術,往往能為展覽起到畫龍點睛、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忽略了藏品本身的核心內容,缺乏客觀真實的學術研究和形象資料,新媒體技術運用的對象和場合不當,必然會影響其作用的發揮,甚至不符合陳列展覽的規劃要求。在展覽內容的策劃和設計過程中,通過研究展覽選題、藏品資料、學術資料,確立展覽的傳播目的,最終確定展覽的內容。而新媒體技術的引用應與展覽內容的契合度相匹配,不可生搬硬套技術,同時也要避免重技術、輕內容,甚至胡亂演繹、竄改歷史等現象的出現。

其二,謹防宣兵奪主,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為展覽主題和內容傳播服務。新媒體技術的引用固然重要,但仍應以突出展覽為重點。比如有的歷史博物館的展覽,制作出過于炫目的模擬情景展示區,將參觀者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變幻多姿的特效上,而觀眾未能被歷史所吸引,而是被新媒體技術所吸引,那么這樣的展覽,沒有能夠觸動人們對歷史的感悟,也就失去了其教育的意義。因此,新媒體技術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手段,為展覽主題和展覽內容服務,并根據文物藏品的需要提供恰當的技術手段,不能因為過分追求技術而脫離展覽的核心內容。

其三,新媒體技術的引用,應考慮相關人力資源的配備。博物館的每一場展覽,都代表了博物館的形象,展覽從策劃、設計到布展,都離不開文博工作者的努力和付出。為了把展覽做好做精,就必須引用新媒體技術。與此同時,高新技術方面的專業人才的及時補位,也是現代科技與人文歷史相融合的關鍵。只有這兩個專業領域的專業人員的協調配合、發揮各自所長,才能為展覽增色。而目前絕大多數博物館缺少足夠的技術人員,從而使資源開發更新和技術維護受到嚴重制約。文博工作者的大量創意和設計因技術人員的匱乏而無法變成現實的文化產品,進而在以后得資源再開發上難以連續下去。

其四,新媒體技術的引用,應考慮長期的運營和維護成本。新媒體技術的引進,則需要較高的龐大的資金投入,制作成本也較高。博物館自免費開放以來,雖然政府對博物館建設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但各地博物館仍處在經費緊張不足的階段。而高額盲目的將經費投入到新媒體技術的引用中,而沒有考慮自身需求與長遠發展,往往也不會取得預想的效果。只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與需求,兼顧博物館的長遠發展,適時適當地引進適合自身博物館所能利用的新媒體技術,才能將展覽與新媒體技術完美融合,在資源整合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新媒體應用于博物館展示中的發展趨勢

1、人機對話——縮短與觀眾的距離

新媒體對觀眾的影響與其說是炫目的技術體驗,不如說是博物館消除自身與觀眾間鴻溝的一種嘗試。這種試圖拉近博物館觀眾距離的做法,在新媒體出現后產生出兩條不同的方向。其中之一是破除博物館公共展示和研究收集間的不對等。這在展品數字化中體現得尤為明顯.類似網頁上的超文本格式,參觀展覽的觀眾們可以借助那些擺放在文物周邊的新媒體裝置(如觸摸屏式樣的文物電子展冊等),查詢到那些被收納在文物室沒有展出的,卻與此文物類似或有關聯的文物們。這樣的自助服務,讓藏品數據庫與展品建立關聯。新媒體讓展覽成為與觀眾的人機對話,觀眾根據偏好從中挑選不同的物件,然后在興趣支配下觀察對比得到自己的結論。

2、人的媒體化—讓觀眾參與思考

博物館長久以來都是以“物”為中心的,直到19世紀后半期才將注意力轉移到使用的“人”身上。21世紀初“觀眾導向”的思維將會一步步確立。在這一演進中,新媒體通過“讓觀眾參與思考”與觀眾搭介聯系,借助智能平臺,打造屬于博物館的多功能導覽系統。我們知道,新媒體最被稱道的是它的“連結性”和“互動性”。體現在展覽設計的實際中就是,利用內部各媒體之間融合協作構成的展示裝置吸引觀眾并與之產生互動。這樣的非線性傳播方式,打破傳統信息接收的單向性,充分調動觀眾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全方位感官,讓觀眾經歷觀察一體驗/感受一思考的認知過程,實現信息的接受和消化。

3、交互式動畫導視系統設計

交互動畫是指一種在動畫作品播放時能夠支持交互功能的動畫,它包含于新媒體范疇中,是新媒體融入導視系統設計的一種形式表現。探其動畫,它的本質即模擬人的感知,而非現實本身。動畫依靠人類的智慧與想象力創造出來,表現的形式是以自然界為基礎而高于自然界,它們的形象表現可以是多種多樣的,運動也可以是自由多變的,因此動畫中“動”和“畫”的元素能夠吸引人的注意力。交互動畫體現了動畫的特性,其優勢在于通過人的主動控制,使圖像運動和數字信息呈現互動,使觀眾的產生參與行為,這一特性充分體現了人本位的設計理念。依據博物館的個性氣質和空間特點,在導視設計的內容中,交互動畫體現了博物館所具有的精神意蘊,符合博物館陳列品傳統意味的要求,亦能使參觀者融入館內氛圍,使之產生共鳴。

結論

科技與人文是人類發展的兩個重要主題,兩者迸發的創造力總是令人驚異。博物館中的新媒體,更是社會技術不斷進步、大眾思想不斷變化的見證者,過去了的,成為藏品展品保存陳列;進行中的,成為內容媒介展出傳播。而在數字化網站的建設、體驗型互動展示以及沉浸式虛擬展示方面表現的不俗,也讓博物館對其的使用倍增不少信任。新媒體,順應技術發展而發展著,今日對新媒體的認定也許不久就會被新的新媒體所取代,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博物館展示設計的新媒體時刻反思,結合社會變化和博物館變遷,尋找“新媒體”在博物館展覽中的定位和方向??梢灶A見的是,當我們關注的程度越深,新媒體“為我所用”,服務博物館的價值會實現得更好。

參考文獻:

[1]宮承波:《新媒體概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2年;

[2]蔣宏、徐劍:《新媒體導論》,上海交大出版社,2011年;

[3]李懷亮:《新媒體:競合與共贏》,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年

[4]石磊:《新媒體概論》,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年

[5]鄭奕:《多媒體技術在博物館展示中的應用及規劃要求》,載《文物世界》,2008年第四期

猜你喜歡
陳列展覽趨勢博物館
趨勢
博物館
初秋唇妝趨勢
中國傳染病十年新趨勢
如何利用多媒體提高陳列展覽的質量
淺談劉青霞故居紀念館陳列展覽的教育功能
基層博物館陳列展覽管理問題及對策
淺談博物館陳列展覽要“以人為本”
露天博物館
智慧交易系統趨勢攻略之一:趨勢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