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近代跨國移民對僑鄉的經濟影響

2014-11-24 06:18王赫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3期

王赫

[摘 要]跨國主義理論是近年來新興的研究當代移民現象的理論,但將這一理論歷史化,也可以用來研究近代華人跨國移民現象。近代華人的跨國實踐是以經濟利益為首要目標的,對僑鄉的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關鍵詞]跨國主義;跨國移民;僑匯

跨國主義移民理論是在新一輪的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衍生的新興理論,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由研究美國拉丁移民的美國學者最早提出。琳達·貝絲、尼娜·戈里珂·席勒和克里斯蒂娜·桑東·布蘭克等人對“跨國主義”作出如下定義:“所謂跨國主義是指移民建立跨越地理、文化和政治邊界的社會場域的社會過程,跨國移民被理解為建立和維持跨界的家庭、經濟、社會、組織、宗教和政治的多重聯系的群體,他們用這種多重聯系來調試或抗拒其移民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移民在出生國和移居國間的多重參與是跨國主義的要旨?!保?)

盡管跨國主義移民理論是根據對美國的拉美國家移民群體的研究而提出來的,但是華人移民歷時之悠久,范圍之龐大完全超過拉美移民,我們完全可以用跨國主義移民理論來研究近代華人移民。

在大多數情況下,華人的跨國實踐使以經濟利益為首要目標的,對僑鄉經濟有著巨大影響的僑匯則是華人跨國主義的重要表現形式。下面本文將以近代臺山移民為例來分析中國近代跨國移民對僑鄉的經濟影響。

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上半葉,臺山地區惡劣的地理、經濟環境所造成的人口壓力,以及農民起義,戰爭等因素,加之美國金山的金子俯拾即是的傳說使成千上萬的臺山人選擇了移民美國之路。

然而由于種族、文化等特征,只能處于美國勞工市場的底層。因此他們通過跨國實踐繞過美國的勞工市場,利用社會網絡,以持續的與經常性的跨界交往為謀生手段。這樣的跨國實踐對臺山的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

19世紀,臺山跨國移民向臺山的家人匯款是很不便利的,當時主要通過三種方法把錢交到家人手中:一是讓返鄉的親友免費將小數目的金額帶回給家人;二是付給“水客”5%的委托金,讓其將錢、信和食物帶給家人,并將家人的回信帶回來;三是他們親自回去。于是金山莊的商人開始利用地緣關系和相互信任發展了安全可靠地匯款業務,使海外匯款更為方便、快捷。

源源不斷的海外匯款極大地改善了臺山的交通狀況,促進臺山經濟的繁榮。1904年和1905年,跨國移民的典范陳宜禧及其伙伴在北美,東南亞和香港的華人社區為為修建鐵路集資。在家鄉民眾和海外華人的大力支持下,臺山人于1909年修建了新寧鐵路,修建此路奉行“不招洋股,不借洋款,不雇洋工,工程由本縣人自辦”的原則(2),是完全由中國人出資和修建的鐵路。此線使臺山發生巨大變化,大量商人和勞工涌入臺山,城鎮規模急劇擴大,人口激增,工商業迅速發展,臺山也因此獲得“小廣州”的稱號。

豐厚的僑匯,便利的交通,使臺山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掀起了大規模的建房浪潮,洋樓遍地。這些臺山洋樓集居住、防衛、審美于一體,既有古希臘、古羅馬、巴洛克等西方古典建筑風格,又融匯了中國傳統的建筑藝術特色,是中西合璧的建筑藝術瑰寶。

此外,僑匯還大大促進了臺山教育的發展。海外華人告知僑眷為了謀生和與家人聯系,他們必須具備基本的讀寫能力,因此臺山地區開始注重教育事業。在清朝統治的最后100年間,臺山共建立了20所新學校,其中16所是1860年之后建立的,而其中私人或宗族學校就占14所。除了投資小學外,海外臺山人還資助建立臺山縣教師學院,臺山縣圖書館,及女子教師學院等。據廣東省統計,到1932年為止,臺山共有268所小學和1010所低級別小學。除廣州市以外,臺山擁有最好的中學和中學老師。1934年臺山教育支出已多達1181307元,遠遠超過珠江三角洲,中山,南海等富庶地區。(3)

總之,跨國移民對僑鄉的經濟產生了很多積極影響,他們源源不斷匯款用來投資僑鄉的手工業、制造業、運輸業,教育事業和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了僑鄉經濟的發展,改變了僑鄉發展的性質和節奏。

然而,跨國移民源源不斷的向僑鄉匯款,這也為僑鄉的經濟發展帶來一些消極影響。

首先,豐厚的僑匯使臺山人形成一種經濟依賴。鄭德華指出,19世紀中葉,臺山還是個自給自足的社會,但后來農業,手工業生產力急劇下降,根本無法自足。1893年地方公報顯示,豐收年的大米產量僅夠使用半年,剩下半年完全靠進口外國大米。而且,制糖家庭作坊從10多戶減少到3戶,10個花生油制造商全部停產。4這主要是由于絕大多數有工作能力的人都去了海外,以及雇傭的勞動力對農業生產不盡心。過分依賴外國進口商品,致使僑鄉土地、住房、食物價格飛漲,在僑眷和非僑眷之間引起不等和嫉妒,成為社會不安的潛在因素。

其次,由于海外華人大都愿意維持他們在家鄉人心目中分富有形象,不曾向家人透漏他們在大洋彼岸的艱難處境,因此,臺山人一直被金山的金子俯拾即是的傳說所蒙蔽,他們任意揮霍,形成了奢靡浪費的生活習慣。

因此,我們在樂觀看待華人的跨國實踐對僑鄉經濟的積極影響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其消極影響。

注釋:

(1)Nina Glick Schiller,Linda Basch, and Cristina Szanton Blanc.Toward a Transnational Perspective on Migration :Race,Class,Ethnicity,and Nationalism Reconsidered 〔M〕.New York: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1992.P.4.

(2)《交通史·路政篇》第16冊 第349頁-第350頁,交通部鐵道部交通史編纂委員會。

(3)Madeline Yuan-yin Hsu, Dreaming of Gold, Dreaming of Home: Transnationalism and Migr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 China,1882-1943.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P.45-47

參考文獻:

[1]潮龍起:《移民史研究中的跨國主義理論》,《史學理論研究》,2007年第3期。

[2]陳麗園:《近代海外華人研究的跨國主義取向探索——評徐元音的<夢金山、夢家鄉>》,《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3年3月第1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