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歡給自己“挑刺”的女生

2014-11-25 19:53呂慧藝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20期
關鍵詞:認知療法自卑心理挑刺

呂慧藝

〔關鍵詞〕房樹人;敘事治療;認知療法;自卑心理

一、背景信息

小麗(化名),女,高三年級學生,梳著齊耳的短發,人長得瘦瘦小小的,說起話來聲音很輕。該生性格較為內向,對自我的評價很低,存在很多認知偏差,在輔導的過程中多次流淚,哽咽。

該生有一個比她大五歲的姐姐,現在在讀大學。該生小時候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后來上幼兒園時才回到爸爸媽媽身邊,因為媽媽工作忙,常和爸爸在一起。

五歲之前,小麗很愛玩,也很開朗外向。但自小學起,小麗開始變得內向,不愛說話,也不喜歡出去玩了。小麗在上幼兒園和小學一年級這段時間有過偷東西的行為,成績也不好,經常被老師當成“差生”。初中開始小麗害怕出門,怕給家人丟臉。高中以后,小麗學習非常努力,曾多次獲得獎學金,并獲得“三好學生”的稱號。

二、主訴和個人陳述

主訴:因為學習和生活的事情而心情不好,已有一段時間,打不起精神,對自己有諸多不滿意,很想知道別人怎么看自己。

個人陳述:老師,我最近心情不好,雖然同學們都覺得我的成績很好,但是我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雖然考得比上次好,但是我也不會感覺很好,還是覺得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

三、案例診斷分析

1.案例診斷

小麗的低落情緒并未泛化;社會功能相對完好;有自知力,主動求助;由現實刺激——考試和人際交往引起;病程短,一個月左右。根據病與非病三原則,本案例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

2.原因分析

生物因素:該生正處于青春期,自我意識強烈,比較喜歡關注自我形象,在乎外界的評價。

社會因素:其一,缺少關愛,該生在上幼兒園之前跟隨爺爺奶奶一起長大,因為特別頑皮、不好帶,常常受到批評指責,后來雖然回歸到爸爸媽媽身邊,但是媽媽因為工作繁忙,常常不能陪伴在其身邊,所以該生特別缺少母愛;其二,童年有過創傷經歷,該生小時候曾經遭受了一個很深的心靈創傷,因為缺少愛、好奇而“偷拿”東西,被冠以“壞孩子”之名,還被罰站,這件事在她幼小的心靈里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在陰影下成長到了初中后開始關注別人的看法和評價,害怕別人知道后會很丟臉,導致社交恐怖;其三,小學初中成績都不理想導致了該生的自卑心理,覺得自己很差,很糟糕,對自己很不滿意。

認知因素:其一,個性因素,該生較為內向,自我評價低,對自己有諸多不滿意;其二,錯誤信念,認為自己在幼兒園時期偷東西的行為非常惡劣,是品質很差的表現,因此她的核心信念是“我是一個很糟糕的人,永遠都不夠好”;其三,對現實問題的誤解或錯誤評價,害怕別人知道自己的過去,因此不敢過多與人交往。

四、咨詢過程

1.和小麗一起重新面對兒童時期的心靈創傷事件,進行認知重建:正確看待自己偷東西的行為

生:(笑著說)老師,我最近心情不好。

師:……(點頭,表示關切。)

生:雖然同學們都覺得我的成績很好,但是我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雖然考得比上次好,但是也不會感到很好,還是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

師:嗯,同學們都覺得你的成績很好,但是你卻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從這次的成績來看確實比上次有進步,但是依然感到不滿意,我很好奇的是,到底是什么使得你會這樣來看待自己呢?

生:(想了一會兒)不知道,我長大以后就不敢出門,怕給家人丟臉。

師:你說的長大以后是指什么時候?能具體說說當時的情況嗎?

生:是在初中的時候,我感到很害怕,不敢出去,比如在去食堂的路上,雖然我也知道沒有人在看我,但是仍然會感到很不自在,覺得肢體都會很僵硬,會臉紅,呼吸困難,然后就想盡量快點回教室;當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就感覺好多了。

師:很害怕,不敢出去,從你剛才的描述中能夠感受得到你當時確實不是一般的害怕,你自己是怎么看待這個害怕的呢?

于是小麗向我講述了她的童年經歷,自從上幼兒園開始到小學一年級的期間,小麗經常有“偷東西”的行為。她所偷的都是那些被小朋友拿來炫耀的東西,是爸爸媽媽買給他們的小禮物。由于這個“偷東西”的行為,加上成績不好,她被老師當成“壞孩子”“差生”,還被罰過站。到了小學二年級時,小麗開始意識到不能再偷了,要注重品質的養成,但是班里一旦有人丟了東西,她還是第一個被懷疑。

說起這些事,小麗的眼里還是會泛起淚花……于是我對小麗進行了充分的共情后,開始和她一起重新來看待“偷東西”的行為,幫助小麗認識到,在她上幼兒園到小學一年級那個時候,是不能用道德標準來衡量一個人的行為的。

心理學家柯爾伯格的理論認為,道德判斷作為道德行為的基礎,可以區分出6個發展階段,這6個階段屬于3種水平:前習俗水平、習俗水平和后習俗水平。0到9歲屬于前習俗水平,這一階段的孩子并不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往往是按照自我中心的原則來行事,然后根據自己的行為后果是獲得獎勵還是懲罰來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好還是壞。所以小麗將自己想要的東西據為己有的想法和行為在那個年齡段是無可厚非的,并非不道德的表現。但是因為受到了老師和家長的懲罰和批評,所以小麗會在幼小的心靈里留下深深的“壞孩子”的印記。

在我的解說下,小麗松了口氣,但她還是不能夠理解為什么別的小朋友不偷,我幫助她看到她偷東西的深層次的動機是想要得到愛。因為每個人的成長經歷是不同的,小麗在嬰幼兒時期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太少了,尤其是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太少,所以才特別渴望獲得母愛。當別的小朋友炫耀自己的媽媽給自己買了什么東西時,小麗就特別想把它拿過來,所以偷東西的背后是對母愛的需求,并非品質差的表現。聽了我的解釋后小麗輕松了很多,壓在心口的大石頭終于可以移開了。

2.鼓勵小麗發現生活中不一樣的自己,幫助她重新看待和認識自己,學會自我欣賞和肯定,找回自信

第二次咨詢,小麗如約而至,踏著輕快的步伐走進咨詢室。

生:老師,我今天過來是很快樂的哦!

師:(笑)我看出來了。

生:上次回去以后,我還是不能抑制地哭了;后來被英語老師叫出去,在辦公室門口聊了一會兒,我說我去找心理老師了,于是被認為是學習壓力大;下課的時候,很多同學都來安慰我,那種感覺很好。

師:很高興你感覺良好,那么請再多體驗一下那份很好的感覺吧!

生:老師,你覺得我心理有問題嗎?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心理問題?

師:對于這個問題,我很想知道你是怎么看的?

生:都有吧……以后我能多來和你聊聊嗎?我想在高考前變回原來的自己,很活潑的自己……高一高二時太壓抑了,不是真正的自己,高三了,我想讓自己活潑一點,所以才選擇??瓢嗟?。(我們學校根據學生的成績和志愿在高三的時候分為??瓢嗪捅究瓢?。??瓢噙m合基礎差、考不上本科、學習較為吃力的學生,讓他們專心學好語數外以便更好地應對高考;本科班是為基礎好一些,想要報考本科院校的學生設置的。)

師:聽起來你對自己有些不滿,并不是很喜歡現在的自己,是這樣嗎?

生:(點頭)我覺得自己很差勁,一點都不優秀。

師:有你說的那么差勁嗎?我怎么沒有看出來??!

生:……(笑)

師:布置給你一個任務,請發現成長過程中不一樣的自己,尋找那些讓自己也覺得很難得的地方,至少10個。

生:好的。

小麗很認真地完成了作業,如:做事認真負責;在家能做家務,在校好好學習;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想問題;希望周圍人快樂;挺能忍的;喜歡陪老人聊天,不讓他們孤獨;誠實;比較聽話,偶爾有點小反抗;很愿意為家人做一切,只要我辦得到,讓他們快樂,我就覺得值得;比較勤奮。

在作業的完成過程中,小麗積極地去發現自己身上一些寶貴的特質,被她忽視的部分。通過咨詢師的積極肯定與鼓勵,小麗體驗了良好的自我感覺,增強了自信心。

3.幫助小麗進行深層的自我認識,通過房樹人幫助小麗看到她不曾看到的自己,了解自己的深層需求,學會自我接納,給自己更多的支持、更多的愛,幫助自己更好地面對學習和人際交往

生:坐在這里感覺好有壓力哦。

師:有壓力?

生:……(笑)

師:那么是什么讓你雖然有壓力但還是要堅持坐在這里的呢?

生:我想了解一下自己,想聽聽老師你是怎么看我的。

師:讓我們來做一個小游戲吧,通過這個游戲你會對自己有多一些的了解。

于是我拿給小麗一張A4紙、一支鉛筆和一塊橡皮,讓她在紙上畫房子、樹木和人。

在房樹人中,小麗將人畫得很小,畫了很多棵樹,房子畫了兩個門。這表明了小麗的自我感覺不是很好,缺乏自信,內心比較孤獨,有依賴性,對自己的要求很高,追求完美。這些也驗證了咨詢師在前兩次交流中對小麗的印象。通過房樹人,我們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了解到每當小麗有良好的感覺時,她就會對自己說“不僅自己可以這樣,別人也會的”,然后就感覺一般了。

經過深入的交流,發現原因在于她的姐姐總是習慣性地打擊小麗,當小麗取得“三好學生”稱號和獎學金時,姐姐會說是因為小麗現在所在的學校太差了,于是小麗就高興不起來了。交流到這里,我終于明白了小麗總是給自己潑冷水、喜歡給自己“挑刺”的習慣是根源于內化了姐姐對她的評價。小麗原本就有很多對自己的不接納,在姐姐的打擊下,她開始對自身不好的方面更加敏感,而對好的一面習以為常。

小麗談到了在人際交往中的不自信導致她過于在意別人的反應,如果同學不高興就會想到是不是自己哪里不好,有時候挺討厭自己的。我幫助小麗看到,別人心情不好也可能是他自己的原因,要學會接納自己的個性,愛自己,慢慢完善自己的一些不足,如在和同學交往中可以試著主動一些,開朗一些,在乎別人的同時也要在乎自己,更看重自己的感受等。

五、效果分析與體會

通過咨詢,小麗的情緒狀態明顯好轉,整個人也變得輕松愉悅了。在后面的咨詢中常常能看到小麗純真的笑臉。面對同學時,她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去交流,不會像以前那樣因為太在意別人的感受而有太多的顧忌。

另外,雖然小麗看上去很瘦弱,但是她的內心真的很堅強,很有力量,讓我很感動。比如在初中那段艱難的日子里,在沒有獲得社會性支持的環境中,她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了社交恐怖,雖然給以后的人際交往帶來了一些不良影響,但是她仍然沒有放棄努力。于是在第一次咨詢結束后我提出:“能不能讓我抱一下你?你的堅強和努力讓我非常感動?!边@樣親密的交流為良好咨訪關系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本案我再一次感受到,每一個來訪者都是自己生命問題的專家,絕對不可以輕視每一個

“專家”!

(作者單位:浙江省海寧中學,嘉興,314408)

編輯 / 丁 堯 終校 / 于 洪

猜你喜歡
認知療法自卑心理挑刺
小學生恐懼心理輔導個案探析
積極認知療法對高職學生手機依賴的干預效果分析
挑刺兒
單親家庭兒童自卑心理的表征及形成原因分析
一例大學新生適應不良問題的案例報告
淺析高職學生自卑心理產生的原因
小學體育課中如何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
我的眼神有問題嗎?
馬英九勘災遭綠營“挑刺”
歡迎來“挑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