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P方案治療鼻、鼻型NK/T惡性淋巴瘤療效觀察

2014-12-01 06:16劉軒曾慶芳曾紅學
中國實用醫藥 2014年28期
關鍵詞:生存期淋巴瘤惡性

劉軒 曾慶芳 曾紅學

鼻、鼻型NK/T惡性淋巴瘤是近年確認非霍奇金淋巴瘤新的病理類型, 其中鼻型是指原發鼻以外部位的 NK/T 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此類型惡性淋巴瘤發病通常和EB 病毒感染有關, 且多發生于鼻腔[1]。該病局部控制率和預后均差,嚴重影響人們的生命。本文研究40例鼻、鼻型NK/T惡性淋巴瘤患者的臨床特點、治療方法和預后, 探討提高療效、改善預后的治療策略。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1年7月~2012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療的經病理形態學確診的40例鼻、鼻型NK/T惡性淋巴瘤患者, 其中男22例, 女18例;年齡25~73歲, 平均年齡(48.3±5.4)歲;病灶局限于鼻腔者14例, 超出鼻腔者26例;按國際 Ann Arbor標準分期, 其中Ⅰ期22例, Ⅱ期11例, III期7例;KPS 評分≥90分28例。所有患者均為初次治療者,無化療、放療史, 無化療禁忌證。所有患者按入院時間前后順序編碼, 按不同治療方法分組, 對照組采用CHOP方案,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采用LOP方案。

1.2 治療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CHOP方案化療, 并連續化療8個周期, 3周為1個周期。治療期間常規給予止吐、補液等支持治療。連續化療2個周期不能達到完全緩解及部分緩解的14例患者, 采用LOP方案化療挽救化療。具體方案如下:CHOP方案:環磷酰胺粉針750 mg/m2靜脈滴注d1,阿霉素50 mg/m2靜脈滴注d1, 長春新堿1.4 mg/m2靜脈滴注d1, 強的松100 mg/d口服d1~5。LOP方案:左旋門冬酰胺酶6000 U/m2靜脈滴注d1~7, 長春新堿1.4 mg/m2靜脈滴注d1,強的松100 mg/d 口服d1~5。

1.3 療效評定標準 所有患者在入組化療2個周期后評價療效, 4個周期后進行療效確認。根據NHL的療效標準:腫瘤完全消失超過1個月為完全緩解(CR);病灶的最大直徑及最大垂直直徑的乘積縮小50%以上, 其他病灶無增大, 持續1個月以上為部分緩解(PR);病灶兩徑乘積增大25%以上或出現新的病灶, 持續超過1個月為病情進展(PD)??偩徑饴?(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100%。

1.4 隨訪 存活患者隨訪截止至2013年6月, 隨訪時間為4~36個月, 中位隨訪時間23個月, 在40例患者中12例死亡,隨訪內容包括體格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及鼻腔CT等檢查,統計總生存期及無病生存期??偵嫫谥笍募膊〈_診開始至因任何原因死亡或末次隨訪的時間, 無病生存期指患者完全緩解之日到患者出現任何部位復發或播散的時間。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近期療效比較采用χ2檢驗, 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歸分析, 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不同組別的總生存期和無病生存期。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近期療效結果 兩組近期總緩解率經統計學分析, 治療組要明顯好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近期療效比較[n (%)]

2.2 兩組無病生存期與總生存期 根據生存分析法分析治療組患者無病生存時間15個月, 對照組患者13個月, 兩組無病生存期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線,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總生存期26個月, 對照組患者總生存期22個月, 兩組總生存期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CHOP方案效果欠佳的患者中采用LOP方案化療挽救化療無病生存期與總生存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長。

2.3 預后因素 所有患者完成治療后, 經過性別、年齡、Ann Arbor 分期、結外累及部位數等因素, 將其對生存期的影響進行多因素分析, 結果顯示Ann Arbor 分期、結外累及部位數及KPS評分是獨立的預后因素, 見表2。

表2 影響鼻、鼻型NK/T惡性淋巴瘤患者各臨床指標多因素分析

3 討論

鼻、鼻型NK/T惡性淋巴瘤發病率僅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6%左右, 多發生于亞洲, 其具有侵襲性強、發病進展迅速獨特的臨床表現和體征, 但臨床采用傳統的CHOP方案化療未取得滿意療效[2]。近來以左旋門冬酰胺酶(L-ASP)為基礎的聯合化療方案引起臨床醫師的興趣, 故為對L-ASP化療方案的治療措施是否有效, 本研究即通過采用L-ASP化療方案對其有效性進行探討, 采用LOP方案進行挽救化療。

L-ASP是一個獨特的抗腫瘤藥物, 通過水解血清中腫瘤細胞的必需氨基酸-門冬酰胺, 導致腫瘤細胞DNA及蛋白質合成受阻, 故L-ASP不受耐藥蛋白P-gp的影響[3]。但是有些腫瘤細胞能自身合成門冬酰胺, 故L-ASP的抗腫瘤效應有選擇性, 僅作用于需外源性門冬酰胺作為生長因素的腫瘤[4]。本研究發現, 應用CHOP化療方案治療鼻、鼻型NK/T惡性淋巴瘤的近期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率為73.1%, 采用LOP化療方案治療的近期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率為10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隨訪認為LOP化療無病生存期和總生存期改善均優于CHOP化療方案, 取得滿意療效。另有學者針對鼻型NK/T惡性淋巴瘤患者進行研究認為L-ASP化療能有效改善近期緩解率, 與相關研究一致[5]??紤]其優于CHOP化療的原因在于大多數鼻、鼻型 NK/ T惡性淋巴瘤的生物分子研究顯示其通過P-gp影響細胞內藥物濃度, 增加細胞的耐藥性, 進而減少細胞死亡率。而L-ASP的抗腫瘤效應有選擇性, 不受耐藥蛋白P-gp的影響, 因此加用L-ASP的新化療方案可以水解血清中的天門冬酰胺, 使得其能保證抗腫瘤藥物的治療濃度, 使得腫瘤細胞DNA、RNA 及蛋白質的合成受到抑制, 進而發揮抗腫瘤藥物的作用[6]。

鼻、鼻型 NK/T惡性淋巴瘤預后因素最為主要的是Ann Arbor 分期、結外累及部位數及KPS評分。因此, 對于淋巴瘤這類血液系統源性的惡性腫瘤疾病, 血液系統外的侵犯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當體內除了血液系統外的部位數侵犯越多, 治療效果越差。因此對于淋巴瘤的治療仍應考慮多方面的影響因素。

綜上所述, 對于鼻、鼻型NK/T惡性淋巴瘤而言, 由于易對傳統化療方案產生抵抗作用, 選用L-ASP的新化療方案尤其是對于治療鼻、鼻型NK/T惡性淋巴瘤顯示出了極好的效果, 同時應考慮影響患者預后的因素以期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1]阮寒光, 鄔蒙.鼻腔 NK/T 細胞淋巴瘤 60 例臨床治療和預后分析.實用癌癥雜志, 2009, 24(3):291-293.

[2]譚燕, 張偉, 楊家林, 等.鼻、鼻型 NK/T 細胞淋巴瘤放射治療長期隨訪結果及預后分析.四川醫學, 2009, 30(9):1384-1386.

[3]祝琳, 黎萬榮.鼻型 NK/T 細胞淋巴瘤 19 例臨床分析.中國現代醫生, 2009, 47(21):18-19.

[4]康文喜, 樊靜, 岳秀杰.鼻腔NK/T細胞淋巴瘤25例病理分析.慢性病學雜志, 2010, 12(9):1126-1127.

[5]丁浩.結外 NK/T 細胞淋巴瘤鼻型診斷和分期認識進展.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 2011, 11(3):183-186.

[6]徐曉燕.利妥昔單抗聯合CHOP治療B細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體會.中國實用醫藥, 2012, 7(19):162-163.

猜你喜歡
生存期淋巴瘤惡性
派姆單抗作為二線可有效治療晚期肝癌
HIV相關淋巴瘤診治進展
惡性胸膜間皮瘤、肺鱗癌重復癌一例
異時性乳腺惡性淋巴瘤超聲報道1例
卵巢惡性Brenner瘤CT表現3例
Ⅱ/Ⅲ期結腸癌患者邊側性、分子亞型及治療響應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維持治療對小細胞肺癌患者無進展生存期及生存率的影響
以肺內病變為首發癥狀的淋巴瘤多層螺旋CT與PET/CT表現
24例惡性間皮瘤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