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氮磺胺吡啶聯合微生態制劑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研究

2014-12-01 06:16胡廣
中國實用醫藥 2014年28期
關鍵詞:吡啶磺胺潰瘍性

胡廣

潰瘍性結腸炎(UC)是一種結腸和直腸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性疾?。?], 病灶多集中于大腸黏膜及其下層處, 具有病程長、發作頻率短、易反復等特點。腸黏膜出現炎癥后, 其防御免疫功能將受阻[2], 對患者生命健康安全不利。本次研究為探討柳氮磺胺吡啶聯合微生態制劑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效果及價值, 對59例潰瘍性結腸炎受試對象分別采用口服微生態制劑與微生態制劑聯合柳氮磺胺吡啶方案進行治療,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1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59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為研究對象, 采用亂表法隨機分為微生態制劑組(A組, n=29)和聯合用藥組(B組, n=30)兩組。參與本次研究的59例患者均通過纖維結腸鏡檢查, 符合UC腹瀉、便血、陣發性結腸痙攣性疼痛等臨床表現, 被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 排除相關藥物過敏者, 排除孕期或哺乳期婦女。男40例, 女19例;年齡18~44歲, 平均年齡(33.6±3.6)歲;平均病程(7.0±0.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A組采用微生態制劑療法, 具體給藥方式如下:枯草桿菌二聯活菌腸溶膠囊(美常安), 溫水送服, 0.25~0.5 g/次, 3次/d;B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聯合微生態制劑療法:微生態制劑給藥方式及劑量同上, 輔以柳氮磺胺吡啶(salazosulfapyridine, SASP), 治療初期7 d內口服0.5 g/次, 2次/d,后逐周遞減, 直至維持給藥0.5 g/d。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斷標準

1.3.1 大便菌群積分 A群:正常, 菌群比值超過90%, 積0分;B群:大便菌群失調, 比值維持在10%~90%區間上,積3分;C群:大便菌群嚴重失調, 比值不足10% , 積5分。

1.3.2 Mayo指數 癥狀緩解:1~2分;輕度:3~5分;中度:6~10分;重度:11~12分。

1.3.3 療效判斷標準 治愈:臨床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 腸黏膜恢復正常狀態, 中止治療后24周無病情反復;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 腸黏膜內出現輕度炎癥反應;無效:治療后病癥無好轉或惡化??傆行?(治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2.0對上述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B組患者治愈23例, 總有效率為96.67%, 明顯優于A組患者, 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ayo指數及大便菌群積分情況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后Mayo指數及大便菌群積分情況均較治療前降低, 其中B組患者上述2指標分別為(1.7±0.18)和(1.90±0.85)分, 明顯低于A組患者, 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ayo指數及大便菌群積分情況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ayo指數及大便菌群積分情況對比(±s)

注:兩組治療前比較, P>0.05;與A組治療后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Mayo指數 大便菌群積分情況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A 組 29 8.2±2.0 5.6±1.6 4.20±1.06 3.20±0.88 B 組 30 8.5±1.5 1.7±0.18a 4.60±1.01 1.90±0.85a t 0.65 10.68 1.48 5.77 P>0.05 <0.05 >0.05 <0.05

3 討論

枯草桿菌二聯活菌腸溶膠囊是微生態制劑的一種, 對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脹腹瀉、腸炎等癥狀療效顯著[3]。該藥可有效修復受損的胃腸道黏膜, 同時構筑起堅固的生物屏障, 降低腸炎復發率, 改善腸道菌群情況, 恢復患者腸道功能, 確保機體正常運轉。柳氮磺胺吡啶是5-氨基水楊酸與磺胺吡啶的偶氮化合物[4], 其在抗炎、免疫調節及抗葉酸代謝等方面可發揮效果?;颊叻肧ASP后, 該藥物會停留在結腸或遠端小腸處, 充分利用腸道內微生物的作用對藥效進行分解, 產生改善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磺胺吡啶及5氨基水楊酸[5], 達到緩解病癥的效果。本次研究對B組患者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聯合微生態制劑療法, 發現其治愈率及總有效率均高于采用單一微生態制劑療法的A組患者, 且治療后B組患者Mayo指數及大便菌群積分改善情況均優于A組患者, 表明聯合療法相較單一療法而言治療效果更為顯著,對病灶處腸黏膜的修復作用更突出, 可有效緩解患者的不適癥狀, 提升其預后質量、減輕患者痛苦。

綜上所述, 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聯合微生態制劑方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療效確切, 可有效降低患者大便菌群水平、抑制黃嘌呤氧化酶及氧自由基生成, 消除腸道病灶, 安全可靠。

[1]姚俊杰.聯合微生態制劑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50例臨床觀察.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 2013(5):201.

[2]王豹.聯合微生態制劑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50例臨床觀察.吉林醫學, 2011, 32(11):2164-2165.

[3]譚年炎.微生態結合心理和食物干預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研究.醫藥前沿, 2012, 2(14):45-46.

[4]薛麗光.不同微生態制劑對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價值分析.中國衛生產業, 2014 (11):98-99.

[5]孟華輝.微生態制劑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療效.中國現代醫生, 2012, 50(8):82-83.

猜你喜歡
吡啶磺胺潰瘍性
飼料和食品中磺胺增效劑殘留量檢測方法研究進展
吡啶和3-甲基吡啶的合成工藝研究
美沙拉嗪與柳氮磺吡啶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療效比較
勘 誤
HCO3—對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響研究
HCO3—對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響研究
氯代吡啶發展潛力巨大
養殖環節是畜產品安全的關鍵點
足底潰瘍性扁平苔蘚合并普禿一例
中西醫結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4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