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使館區的“國際斗爭”

2014-12-07 06:40
決策與信息 2014年16期
關鍵詞:駐華使館朝鮮人使館

喻 塵

北京使館區的形成

北京前門外的東交民巷,是中國半殖民地時代的使館區。

東交民巷原來叫東江米巷,曾是老北京最長的巷子,也是京城征米的儲運和集散地。在1901年清政府與各國先后簽訂的《北京各國使館界址四至》和《辛丑和約》中,東交民巷被劃作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使館區”。此前,清政府曾建議把圓明園劃為使館區,遭到各國的反對。

建國之后,在北京建國門外和朝陽門外漸漸形成新的使館區,習慣上被稱為“第一使館區”和“第二使館區”。

“第一使館區”,主要聚集了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的使館。這些國家一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較早承認了中國并建立外交關系。使館一般很宏大,有很高的圍墻、壯觀的大門、俄式的建筑,圍墻上都帶著國徽、國花、國旗。一些亞非拉和東歐的非社會主義國家的使館也被安置在這里。

“第二使館區”也叫“北使館區”,西方發達國家使館聚集此處,沿亮馬河排開來,比第一使館區更幽靜。

隨著北京城市規模的擴大和中國建交國的增多,1980年,北京規劃設計研究院按指示將亮馬河下游過三環路的區域規劃成“第三使館區”。不過直到最近兩年,才開始有國家在此建設駐華使館。隨著“第三使館區”的興建,這一帶正逐漸形成僅次于國貿中心中央商務區的國際化地區,一些五星級酒店已經建成或開始興建,每天晚上都是一片燈紅酒綠的景象。據北京市的統計資料顯示,僅居住在此的德國人就有5000多人,所以這里有專門提供純德式面包和香腸的食品店。

“第三使館區”的快速開發也給環境帶來了很多不諧音,比如站街女。雖然朝陽區的警察經?!皰呤帯?,但她們始終以“游擊戰”的方式存在著,那里也就有了一個別稱“停雞坪”。此外,辦假證、倒黑市外匯、賣盜版光碟的人,還有一些外國騙子也游蕩其中。在“第三使館區”的希爾頓酒店、硬石餐廳和星期五美式餐廳,經??梢钥吹揭恍┲袊拿伺c外國人在一起。

沿著亮馬河再向東北方向走,就到規劃中的望京“第四使館區”了。在望京地區,朝鮮語已經成為第一外語,3萬多韓國人使那里看起來與漢城并無二致。

北京的使館區常年綠樹成蔭,看上去非常平靜,但每當世界政治風云變幻之時,這里通常會迅速做出反應。這片國中之“國”的敏感性猶如人體的神經末梢,使館區也因此被稱為“第二國境線”。

紅衛兵圍攻蘇聯大使館

位于老北京城東北角的東正教堂舊址,1991年被俄羅斯大使館取代,占地16公頃,比現在美國在亮馬河建造的新大使館還要大四倍,因此俄羅斯駐華大使館以“世界最大的駐外大使館”入選吉尼斯世界紀錄。

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二天,蘇聯政府即成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個外國政府。中國政府也極為慷慨地為其提供大面積使館地皮。

在中蘇關系徹底破裂后,尤其在1966、1967年間,蘇聯駐華大使館成了“紅衛兵”長期的沖擊對象,通向蘇聯大使館的那條街道也被命名為“反修街”。

1967年1月,中國駐蘇聯大使館遭到了蘇聯警方的“清洗”,在當年中國政府的一個聲明中稱,“160至170名便衣警察進入中國大使館場地,用暴力清除了陳列品并毆打31名使館工作人員,其中3人嚴重受傷?!眑月27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痛擊蘇修混蛋們的瘋狂挑釁》的文章,將紅衛兵的情緒又一次調動起來。2月2日,蘇聯外交官員被紅衛兵圍困在車里達16小時。之后使館家屬(婦女和兒童)決定撤離中國時,被紅衛兵逼著從毛澤東和斯大林的畫像下爬過去。

中蘇大使館為兩國的外交沖突做出的犧牲,一直延續到1969年。當年3月,周恩來在他修改的《關于抗議蘇修武裝挑畔組織群眾游行示威的通知》中要求各地軍民在游行中要嚴格遵守中央關于“五不”、“一劃”的指示,即不沖、不砸、不燒、不抓及不打蘇聯駐華使館、機構和蘇聯在華人員,群眾隊伍同外國駐華使館之間要劃一道線。蘇聯等駐華使館這才很少受到來自紅衛兵的圍攻和沖擊。

在美國大使館門前游行示威

美國駐華大使館門前的風云變化,是中美關系的“晴雨表”,也是美國國內態勢和對外戰略的“風向標”?!?·11”事件之后的數月內,美國大使館附近的幾條道路被封閉起來。中國對美國使館的“重點看護”,是在敏感時期的必要措施。但是在1999年5月7日深夜,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之后的幾天內,美國駐華使館并未如此設防。轟炸后的幾個小時,憤怒的中國學生來到美國駐華大使館的外面游行示威。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萊特曾在她的一本書中回憶到:那一天深夜,她從電視上看到了美國駐中國大使尚慕杰正在飽受中國大學生石塊的攻擊,大使館樓舍的玻璃窗被磚塊砸碎了。奧爾布萊特開始擔心大使館人員的安全,她從床上下來,試圖與當時的中國外長唐家璇緊急通話,但找不到唐。在這種情況下,她“當機立斷”,決定深夜前往中國駐華府大使館,向時任大使的李肇星就炸館事件道歉,當然更是為了交涉美國駐華使領館人員的安全問題。

5月8日一早,北京各界群眾和高校大學生開始在各條街道游行示威,并很快涌進了建國門外的使館區。下午4點多,多所高校數千名學生在美國駐華大使館前游行示威。學生們高舉標語、橫幅,圍著美國大使館高呼抗議口號:“中國不可戰勝!”“血債血還!”

美國使館隨即向中國政府提出了抗議,并要求警方加強對使館的安全保護,一位美國使館官員提起當時的情景說:“要是我們得不到更多保護的話,局勢有可能失去控制?!?/p>

北京群眾圍攻美國使館的行動持續了4天,直到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胡錦濤在電視講話中呼吁游行的人群要保持克制。

除了在敏感時期之外,由于中國警方的格外照顧,美國駐華使館基本上是安全的。

朝鮮人闖館—使館區隨時爆發的定時炸彈

“如果日本政府認為阻攔是不對的,可以告訴我們。我們以后可以采取溫和的方式,對闖入者不再阻攔。那么日本領事館要接納的不只是5個、50個,也不會是500或5000個(闖館者)?!敝袊鴩鴦赵盒侣勣k主任趙啟正在日本訪問時,在一個座談會上談及朝鮮難民闖進日本領事館引發中日外交風波的問題時表示,對于成千上萬想闖館的朝鮮難民,“中國警察根本不知道他們藏在哪里,什么時候沖進大使館?!?/p>

說各個使館區處于“戰備狀態”毫不為過,而這段時間的起因就是闖館的朝鮮人。

2001年以來,從19歲的“政治活動家”朝鮮人張吉洙帶領全家人來到北京尋求政治避難開始,北京各個使館區幾乎每個月都要發生“朝鮮人闖館”事件。這令中國警方和各國使館的神經高度緊張。那些曾經被闖過的使館前面,經常會拉起警備線,穿著藍色衣服的便衣或坐或站在附近。韓國大使館受到格外照顧,被專門與其他建筑隔離開來。在第一使館區,開車進入使館常常遇到武警拿著“禁止通行”牌子擋在前面。在美國大使館四周,更是被街道隔離護欄圍了兩周。使館區不時被禁行,常常導致周邊交通不暢。

“我們想以闖館行動提請國際社會注意在中國東北地區藏身的15萬朝鮮難民的命運?!睘槌r人闖館提供幫助的德國醫生弗萊爾森說,他作為救援組織“阿納穆爾之角”的工作人員在朝鮮工作了一年半,后來被朝鮮驅逐出境。

有一位西方記者談起他對朝鮮人闖館的看法時,認為有團體希望制造“東北亞柏林墻事件”,也就是在中國上演類似這樣的一幕:匈牙利1989年打開邊境,允許在外旅游的數萬東德人通過匈牙利、奧地利進入西德,最后導致柏林墻“倒塌”、東西德統一。這種設想未免天真,但朝鮮人闖館的確成為北京使館區的第一“危險因素”。

不平靜的使館區

即使并無兩國外交不諧或者朝鮮人闖館,使館區也并非一片靜土,國際風云隨時有可能在此激起漣漪。

就在2001年美國發生“9·11”事件后,美國及歐洲部分國家的政府和機構受到“白色粉末”的襲擾,外國駐華使館區同樣未能避免。2001年10月31日,英國駐華使館簽證處發現了一個裝有白色粉末紙包的郵件,沒有落款。公安機關開展了對郵件來源的調查,衛生檢疫部門也對紙包內的物質進行了檢驗。英國使館在嘉里中心的簽證處因此關閉了近一周。

較有戲劇性的是,路透社2003年7月6日消息稱,伊拉克駐中國大使穆瓦法克抗拒奉召回國的命令,并向中國當局提出要求警方保護,防止使館內其他工作人員要求他離開。與此同時,使館工作人員也向警方尋求保護,聲稱穆瓦法克持槍挾持了他們。此時,伊拉克前政權已經被美英聯軍推翻。由此釀成了“伊拉克駐華使館內訌事件”。在與使館人員對峙了一段時間后,穆瓦法克放棄了斗爭,黯然走上了回國的路途。

此外,巴勒斯坦、以色列大使館也曾因為巴以問題發生過沖突,阿拉法特因此專門致電中國有關部門,向中國人民表示歉意。

猜你喜歡
駐華使館朝鮮人使館
淺談駐華使館工程開縫式幕墻防水體系
美國對日占領時期“在日朝鮮人”政策研究(1945-1952)
林怡副會長會見新任印度駐華使館副館長林凡
清末民初東北地區朝鮮人移民情況概述趙
19世紀中葉朝鮮人向俄國遠東移民原因探析
近代在津朝鮮人概述
駐華使館工程項目管理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