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農村文化建設 推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2014-12-25 01:25劉厚亮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思想道德農民農村

劉厚亮

摘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哺育和支撐。要加強對農村文化建設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培育造就新型農民;要加強黨在農村的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創建具有農村特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農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關鍵詞:農村文化建設和諧穩定

中圖分類號:G812文獻標識碼: A

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的魂。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融入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農村文化建設是發展我國文化事業的基礎,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實現億萬農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文化建設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并引領著農村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和社會文明的發展方向。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及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面對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織、相互激蕩可能致使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失守的復雜局面,面對新農村建設需要巨額資金而政府投入有限的嚴峻形勢,面對廣大農民增收潛力不足而農業現代化發展緩慢的困難情況,我們應當進一步明確:在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更應在文化建設上進行系統重建,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培育造就新型農民,發揮其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力作用;大力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創建具有農村特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夯實馬克思主義的基層陣地,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地位和執政基礎,推進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一)加強農村黨的文化建設,鞏固黨的基層陣地

大力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文化建設,構建學習型黨組織,創建學習型村支部和村委會。全面建設農村黨校,形成對基層黨組織進行系統教育培訓的長效機制,促使其不斷提高文化素質和執政能力,充分發揮領導作用和感召力。加強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大力實施優秀黨員干部培養工程,教育和引導黨員干部適應建設新農村和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認真學習領會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切實提高執行政策的能力,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深入開展基層爭先創優系列活動,對黨員干部提出更高的素質要求。大力開展“講學習、做表率”活動,以優良黨風帶動政風,促進村風和民風的好轉。緊密結合本地現代化建設的實際,探索新形勢下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的規律和方法,建立健全以村黨支部為核心,以村委會、經濟組織為依托,以共青團、婦委會、民兵組織為骨架的組織網絡和學習網絡,充分發揮其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整體功能。

(二)建設富有農村特色的先進文化,讓農民做農村文化的主角

培養和激勵“鄉土藝術家”,激發農民自身的文化活力。實施“農村文化能人”、“農村文化新秀”等培訓或培養工程,選派合適人員培養成能夠整合傳統思想和先進文化的文藝骨干,使農村文化人才與時俱進、永葆活力,成為推動農村文化前進的關鍵力量。大力發展農村民辦文化,鼓勵群眾自辦文化,積極扶持熱心文化公益事業的農戶組建文化大院、圖書室、演藝團體等文化組織,并幫助其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實踐活動,讓先進文化在農村扎根。積極扶持業余文化演出組織的發展,成立農民自己的文藝團體;引導農村文藝人才相互聯合成為文藝團體,幫助其挖掘傳統文化資源,從內容、形式、手段等方面進行指導和改造,融入先進文化的元素,積極配合政府搭臺,做好優秀傳統思想文化倡導之戲,以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文藝表演,發揮好宣傳教育作用。

(三)建設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培育造就新型農民

大力建設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開展文化、科技、法律、衛生知識教育和技能培訓,培養造就新農民。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鄉鎮為依托,以村為重點,以農戶為對象,發展縣、鄉鎮、村文化設施和文化活動場所,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每個鄉鎮至少要建一所集圖書閱覽、廣電傳播、電影放映、科普宣傳、文藝演出、科技推廣和體育活動于一體的綜合文化站。整合村支部活動室、村委會辦公室和中小學圖書室等公共資源,建成村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等文化活動場所,并完善管理服務制度。充分發揮農村學校和網絡教育在開展文化活動和教育培訓方面的作用,學校的圖書館(室)、電子閱覽室要定期就近向群眾開放,使之成為當地的宣傳、文化和學習中心。深入推進廣播電視進村入戶,采取多種技術手段和支持方式,加大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力度。積極發展農村電影放映,加大專項資金投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和科教影片的放映。依托鎮、村文化資源,鼓勵帶動群眾自辦文化,發展文化中心戶,政府在經濟上給予適當照顧,并進行有效引導和管理,使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不斷延伸。推動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形成以城帶鄉、城鄉一體的文化事業協調發展的格局。

(四)加強農民群眾思想道德建設,努力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歸根結底是做人的工作,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從人民群眾的需要出發,注重人文關懷和心靈疏導,把研究人,尊重人,理解人,鼓舞人作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永恒基點,增強思想工作的親和力、說服力和感染力。要緊密結合農村的現實、農民的切身利益和黨的農村政策,堅持體現貼近實踐、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原則。以農村穩定、農民增收為目標,理順黨群干群關系,突出解決好農民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緊緊圍繞黨的政策去做,善于把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水準與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統一起來,采取多種手段,通過多種形式,經常向農民傳播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科技知識,致富信息,將農村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農村建設的全過程,滲透到農民生產生活的各方面,堅定群眾的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要建立基層宣傳員隊伍,根據農村特點出黑板報、辦宣傳欄、搞宣講、組織演出,用身邊的人和事進行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鞏固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各村要建立文明先鋒隊、移風易俗理事會等自我教育和管理組織,建立群眾性道德建設自我評議、自我監督機制,營造良好的村風、民風,使農民的思想道德水平與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水平相輝映。

參考文獻:

1. 《論文化建設--重要論述摘編》,作者:中共中央宣傳部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文獻出版社。

2.《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人民網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351494/351495/index.html。

3. 《寧夏新農村文化建設研究》,作者: 楊玉經?,寧夏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歡
思想道德農民農村
耕牛和農民
甘肅隴西農村留守兒童思想道德建設及對策
農民
思想道德建設研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新農村 新一輩
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已達1200萬(等10則)
做農民的貼心人
中學生良好思想道德養成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