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范論視角下的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

2014-12-25 01:25瞿紅霞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職業道德公務員道德

瞿紅霞

摘要:社會失范理論為研究公務員職業道德問題提供了一個有益的理論視角和分析框架。本文以社會失范理論為基礎分析轉型期我國公務員職業道德失范行為產生的原因,并從失范論視角提出解決公務員職業道德問題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社會失范 社會變遷社會轉型公務員職業道德

中圖分類號: K828 文獻標識碼: A

一、社會失范與社會變遷

“失范”(Anomie)一詞,源自16世紀的希臘,在神學中指不守法,尤指褻瀆神靈的現象。社會失范理論最早由法國社會學家埃米爾·迪爾凱姆(Emile Durkheim)提出,他認為,失范是一個基本事實,并將“失范”定義為“一種社會規范缺乏、含混或者社會規范變化多端,即調整個人和自然欲望的社會力量的瓦解,以致不能為社會成員提供指導的社會情境”。另外,他認為“失范”是“可以治愈的反?,F象”。在其著作《自殺論》中,他試圖從社會與個人的關系上解釋自殺的原因,并闡釋了當社會規范與社會價值之間相互矛盾、沖突或社會規范和社會價值缺乏或缺失時,在社會個個人中就會出現混亂狀態或者產生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在迪爾凱姆之后,美國社會學家莫頓(Merton)發展深化了社會失范理論。他認為,失范是在人們用社會認為合法的制度化手段不能實現自己的文化目標時發生的,面對這種情形時,便會產生一個共同的反應,即越軌行為。

社會變遷(social change),指一切社會現象發生變化的動態過程及其結果,是社會的發展、進步、停滯、倒退等一切現象和過程的總和。它既包含社會的進步和退步,又包括社會的整合和解體。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處于社會變革加速的社會轉型期,不僅包括經濟、政治、文化及社會各方面的轉型,還包括人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及行為方式等等各方面的改變與調整。毫無疑問,我國的社會變遷正向著更深更寬的領域發展。社會轉型期,社會矛盾逐漸突顯,不可避免地形成了較為嚴重的社會失范這一社會現狀。而公務員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便是社會失范之一。研究表明,目前公務員職業道德的主流是積極向上的,大部分公務員都能忠于職守,清正為民,更涌現了大批優秀的共產黨員領導干部。但研究也發現,“公務員的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還存在斷裂,知行不一。較多社會公眾對當前公務員的道德水平整體滿意程度不高,對公務員道德水平的期待與實際水平呈現較大的差距?!保ㄖx凌玲等,2008)。研究表明,公務員職業道德問題主要表現在腐敗現象增多、為人民服務意識不強、安于現狀且職業倦怠問題突出等等方面??傮w說來,目前,公務員的職業道德現狀不容樂觀。

二、 當下公務員職業道德現狀不容樂觀的原因——基于社會失范理論的解讀

職業道德,是指普遍被認為從事一種職業的人們應該遵守的道德規范,與人們的職業性質及職業活動密切相關,反映了其工作的職業特點與行為規范。公務員職業道德是指國家公務員在行使公共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所必須遵循的行為規范。公務員職業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道德,是調整公務員之間、公務員與行政機關、與國家、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思想和行為規范的總和。筆者認為,從社會失范理論來說,公務員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社會層面。在中國傳統社會中,職業的種類也很多,它們有著共同的道德價值規范和準則,包括以仁為本、義利統一、誠信敬業等傳統職業道德的核心價值觀。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轉型,我國進入了高速變革期,即社會轉型時期。受西方物質主義至上思潮的影響,現代社會在大部分人中逐漸變成一切向“錢”看的利益至上的社會。對于金錢、物質等的追求,也悄然改變了社會大眾的價值觀念。而人都是社會人,人也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社會就是一個相互影響、互為依存的系統,且社會系統中的每一部分都發揮各自的作用,彼此之間難以轉換、難以替代。同時,社會矛盾突顯,社會問題出現,面對這些,處于轉型期的我國尚未建立起合適完善的價值體系及道德體系,由此及其引起公眾的緊張,并易產生社會失范行為,公務員作為社會一員,也極易受整個社會的影響,使其職業道德底線暫時突破,產生公務員職業道德缺失引起的一系列失范行為。

2、制度層面。受社會轉型的影響,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等各個方面均發生著巨大變化,其中社會控制機制的變遷亦是其中之一。而最明顯的標志性變化就是“從對社會成員的高度控制轉化為對社會成員的低度控制,從集權性控制轉變為規范性控制?!保ü瞥?,2011)總的看來,目前處于高速轉型期的我國還處于高失范低控制的社會。當一個社會處于轉型時期時,社會控制機制會呈現規范建設的不完善或規范尚處于缺失狀態特點。有人曾說“如果你把官吏當做正人君子,因而不設法在制度上約束他們的行為,那么結果有百分之十的人會成為真正的正人君子,而百分之九十的人會成為真正的無賴。如果你把他們預設為追求自身利益的經紀人,在承認其個人追求的正當性的同時,用制度來威脅他們的不良行為傾向,則只有百分之十的人會成為真正的無賴?!保ó吤?,2003)

正是制度的缺乏或不完善使制度失去了規范的本職作用,導致了公務員失范行為的產生。

3、個人層面。我國目前處于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并存時期,各種西方外來的功利主義、利己主義不斷沖擊人們原有的價值觀,出現文化發展失衡,人們有效價值觀缺失。公務員原有的“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當官不為民,不如回家賣紅薯”傳統抱負等為官美德存在不同程度的淡漠。

三、 加強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的途徑——社會失范理論的啟示

1、社會控制。對于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的失范,首要任務是完善適應社會發展的價值體系,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積極引導人們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斷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基礎”。并以此來規范公務員的思想與行為,控制公務員職業道德缺失,避免隨之產生的失范行為。

2、制度建設。公務員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并由此產生的失范行為,歸根到底與制度不完善有很大聯系,因此,避免公務員職業道德行為的產生,從根本上依賴于各種制度建設與完善,包括組織人事制度、獎懲制度、公務員職業道德監督制度、行政責任制度等等。

3、個人提升。作為處于職業道德缺乏的公務員,應增加優秀文化的學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個人素養,學會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問題、解決矛盾。摒棄錯誤的金錢觀、價值觀、人生觀,還要敢于向一切錯誤的思想觀念、腐朽的生活方式宣戰。

面對當前公務員職業道德的失范,我們沒有理由置若罔聞。公務員職業道德是整個社會道德的表率,其道德取向直接昭示著社會的道德導向,直接影響政風和社會風氣,它是社會的主體性道德,在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中居于首要地位。鄧小平在談到黨風對社會風氣的影響時,曾引用毛澤東的話說:“只要我們黨的作風完全正派了,全國人民就會跟我們學。黨外有這種不良風氣的人,只要他們是善良的,就會跟我們學,改正他們的錯誤,這樣就會影響全民族?!笔聦嵰沧C實,社會的腐敗和墮落與公務員的腐敗和墮落是分不開的。同時,也關系到整個國家和民族的興衰存亡,因此,加強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便是當下尤為重要的一項任務。

參考文獻:

[1]謝凌玲等.我國公務員道德建設現狀調查[J]. 中國行政管理,2008(1).

[2]郭云超.關于社會失范與公安執法問題探討[J].法苑,2011(3).

[3]畢明.論政府信用及其建設[J]. 貴州大學學報,2003(2):252.

[4]埃米爾·迪爾凱姆.自殺論(第一版).馮韻文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5]楊善華.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作者單位:中共滁州市委黨校管理教研室)

注:本文系滁州市委黨校2014年度重點課題部分研究成果,立項編號為CZDXKT201409.

猜你喜歡
職業道德公務員道德
傅維利,于穎:教師職業道德具有獨特品性
跟蹤導練(五)(2)
淺談新時期高職高專院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道德
基于加強企業職業道德建設的思考
“5+2”“白+黑”是否應鼓勵?
道德認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
高職生職業道德教育現狀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