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昌市主城區靜態交通問題分析

2014-12-25 01:25趙一凡駱帆曹詩琦熊文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主城區宜昌市停車位

趙一凡 駱帆 曹詩琦 熊文文

摘 要:宜昌市作為世界著名的水電能源基地和旅游名城,是長江中上游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機動車的快速增長給城市交通帶來了極大的壓力,本文以宜昌市西陵區、伍家崗區為例,在對宜昌市主城區靜態交通現狀分析基礎上,從宏觀和微觀方面分別提出宜昌市主城區靜態交通發展方面的戰略目標及戰略措施,緩解宜昌市交通矛盾、促進城市交通走可持續發展路線。

關鍵字:靜態交通宜昌市主城區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C913文獻標識碼: A

1、研究區區域概況

宜昌市作為一個典型的山地城市,“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形條件決定了城市只能采用沿江帶形組團式的空間布局,而帶狀組團城市都是沿交通軸線逐步滾動并發展的,各組團之間的交通聯系需求尤其是周邊組團與市級中心區之間的交通聯系需求強度很高。在宜昌,平行于長江的城市主干路承載了聯結城市各個組團的職能,是城市的“大動脈”,如果停車問題沒有解決好將制約宜昌邁向特大城市的發展步伐。因此本文以西陵、伍家崗組團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靜態交通現狀分析,進而提出解決宜昌市主城區交通問題的相應對策。[2]

2、宜昌市主城區靜態交通現狀分析

2.1機動車保有量狀況

根據宜昌市交警支隊的統計,截止到2013年10月31日,宜昌市汽車保有量為875519輛,相比2012年同比增長4.39%,機動車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導致停車需求激增,停車供需矛盾突出,嚴重影響道路交通秩序。[1]

2.2道路交通狀況

宜昌市西陵區道路南北向主要是由發展大道、東山隧道以及西陵路、云集路貫穿的軸線;東西向主要是由東山大道、夷陵大道貫穿的軸線。主干道兩側分布多條城市道路,形成沿交通軸線滾動發展的模式,這種發展模式致使主干道承受巨大的交通壓力。然而次干道、支路等受山地城市地形限制發展并不成熟,存在公交系統不完善,停車設施布局不合理,停車管理不規范等問題(主要體現在伍家崗區)。

2.3靜態交通服務設施現狀

目前宜昌市西陵區的停車場布局仍然沒有一個系統的規劃。停車設施過于集中在市中心的交通軸線上,這樣導致交警等車輛管理人員很難在高、低峰時期對車輛進行疏導,進而造成“堵車”現象。(如圖1.1)

宜昌市伍家崗區的停車設施主要集中在連接宜昌市主城區的主干道上,如沿江大道、夷陵大道、東山大道,因此合理的路內、路外停車設施分配對新城區交通建設尤為重要。(如圖1.2)

3、宜昌市宜昌市主城區靜態交通普遍存在的問題

3.1停車位供需不平衡

近幾年來,隨著宜昌市機動車保有量的逐年增加,根據數據統計發現:宜昌市的汽車保有量已達到84萬輛,遠大于現有車輛泊位數?!败嚩鄨錾佟钡摹巴\囯y”問題已普遍存在并制約城市整體發展。

(1)CBD商業圈附近的社會公共停車場、繁華路段周邊在早晚高峰、中午時段以及周末時期,普遍存在“車多場少”的“難停車”現狀。據大多數車主反映,“有時出去吃飯,尋找停車位的時間甚至比開車時間還長!”他們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去需找車位。由車主反饋的調查問卷統計:商業區中,有65%以上的人認為高峰期在繁華路段以及商業區難以找到地方停車,有86%的人認為停車位不足,其中有21%的人認為停車位嚴重不足。

(2)居民區內“停車難”現象同樣嚴重。部分新小區停車位不足,平均每戶不到0.3個車位,有的甚至才達到0.1,距離宜昌市技術管理規定中的每戶0.8個車位相差甚遠,大部分舊小區平均每戶不到0.28個車位,相比新小區情況更加糟糕,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在居民區依舊存在停車供需失衡現狀。

(3)規劃不合理的商業地域“停車難”問題更為突出。例如規模較小的酒店、賓館等地,因其未規劃停車位或所以車輛橫在門前,影響路人出行。

3.2靜態交通設施不完備

近些年來汽車的數量快速增長,而且家有小汽車的增長幅度明顯,城市交通壓力增大。其中靜態交通設施不完備是導致停車問題的主要誘因之一。

(1)靜態交通設施供求關系不平衡。據不完全統計,宜昌市主城區公共交通停車場的人均占有面積為0.12平方米,與國家標準0.8平方還有很大的差距。要彌補這個差距,需要宜昌市在未來做出更多的努力。目前宜昌老城區(西陵區)的停車位“供不應求”,在CBD商業中心以及城區主干道停車位與實際需求存在明顯的差距。同時,在新城區(伍家崗區)公共停車場的分布較少,并主要集中在連接西陵、伍家崗組團之間的城市主干道上,與次干道、支路等交通聯系不緊密。

(2)缺乏合理的靜態交通誘導設施。宜昌市宜昌市主城區普遍存在由于缺乏靜態交通誘導設施出現的“難停車”現象。問題主要集中在老城區(西陵區),如在CBD附近沒有明晰的標牌指示地下停車場方位。同時,一些老社區的地上停車場則因為沒有明確的車位線劃分停車位,私家車占綠化道、人行道等現象普遍存在。

3.3停車秩序混亂

由于宜昌市現有泊車位無法滿足更多的車輛停車需求,車輛侵占人行道、非機動車道等隨處停車現象在新、老城城區普遍存在。(如圖2.1)

(1)大部分公共社會停車場中出現“人車混雜”現象,如在CBD及大洋百貨中間的人行道上經常出現車輛無序停放以及違規、違法停放問題。這些人車不分流現象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路口處頻繁出現車堵人堵的問題;汽車尾氣和噪音造成的環境污染影響行人身心健康;“人車混雜”現象影響出行的同時也成為交通事故頻出的一大安全隱患。

(2)在居住小區中,也出現過類似問題,如桃花嶺社區的某棟居民樓下車輛直接停放在樓道出口,完全擋住通道。這種現象在許多公共經營場所司空見慣,使得本來比較狹窄的道路更加擁擠。同時,調查過程中大部分小區由于停車位不夠,很多車輛停在消防通道上。這種違規停車現狀不解決,對小區住戶而言將會是巨大的安全隱患。

(3)宜昌作為湖北省的旅游城市在節假日期間更是承擔巨大的交通壓力。節假日期間,各個景區車滿為患,道路功能發生變化,成為

露天的停車場,對正常的交通通行構成很大的影響。再有就是有些市民本身素質不高,為了自身方便亂停車,更是加劇了擁堵現象。

3.4交通管理體制不健全

目前宜昌市出現的一系列停車問題不能完全歸于“硬”條件,很大一部分則由于“軟”實力弱。具體體現在交通參與者現代交通觀念淡薄,對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違章現象管理不嚴,導致部分機動車駕駛員存在鉆執法人員空子的行為,部分交通執法成員也沒有做到以身作則。[5]

4、宜昌市主城區靜態交通問題對策構想

根據對宜昌主城區(西陵區、伍家崗區)的靜態交通現狀以及問題分析,進而提出針對性的合理建議,促進宜昌市城市交通和諧發展。

4.1伍家崗區靜態交通改進意見

(1)建立靜態交通專項規劃,確立靜態交通的重要地位

就宜昌市整體交通發展狀況而言,宜昌市政府關注度主要傾向于動態交通,普通市民更是知之甚少。由于在靜態交通的認識上存在不足,宜昌市“難停車”、“亂停車”等靜態交通問題長期存在。問題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統一的規劃協調,因此建立靜態交通專項規劃是從根本上解決停車設施無序分布的有效方法,也是進一步確立靜態交通重要性的方法。(2)提高配建泊車位配比,完善配建停車設施建設

在靜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歷史欠賬不少,許多老舊地方配建要求完全達不到相應的配建要求。因此在現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完善配建停車設施的建設,盡量補齊歷史欠賬顯得至關重要;另外一方面,提高新建區域的泊位配建比是緩解新城區交通壓力的一個主要方面。

(3)擴大城區供給,控制停車需求

由于伍家崗區交通建設正處于發展階段,因此很有必要在人流量較大的商業區、旅游區興建一部分社會公共停車場,以滿足未來區域交通發展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則鼓勵投資建設停車設施,對于超額配建停車設施給予一定獎勵。

(4)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完善公共交通系統

宜昌市居民人均出行次數為2.16次,非機動化出行方式是居民出行的主導方式,因此公共交通是市民使用的最主要的機動化交通工具。公共交通主導戰略是城市交通發展戰略之一,并起到調控動、靜態交通平衡發展的作用,因此在新城區交通建設方面需要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完善公交換乘系統。[1]

(5)借助高新科技完善停車系統

在靜態交通方面問題處理時借助高新科技來解決一些問題會遠比人工要高效很多。以國內外先進的靜態交通管理系統為例,該系統依托GIS平臺和道路交通管理數據庫,可進行數據采集、數據分析、需求預測、靜態交通實體日常管理、電子查詢、停車誘導和輔助靜態交通規劃等一系列操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輔助靜態交通管理。

4.2西陵區靜態交通改進意見

(1)建立完善的前后評價體系

西陵老城區在一定程度上交通建設優于伍家崗區,但對于城市中停車設施規劃和建設狀況需要一個完善的前后評價體系,即規劃方案評價及建設實施效果評價,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了解實踐情況,并及時對配建泊位數,路內外停車設施配比率作出相應調整,為以后自身管理積累經驗以及指導新城區交通建設。

(2)加強管理系統建設

西陵老城區要想做到真正優化交通,必須加強自身的“軟實力”,即加強管理系統建設。由于靜態交通管理涉及多個部門,為防止職能重疊,建議成立專門部門進行協調管理,統籌安排,形成“統一管理,聯合制動”的停車設施管理體制;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靜態交通管理條例,加強執法力度,對于違章停車行為嚴重懲處;對于未按照規定配建停車設施或配建停車設施不足的,責令限期改正,如未改正,按照配建標準和停車設施建設費用的標準征收停車建設費,并處以一定的處罰;對于停車設施擅自更改使用性質,限期整改,并處以一定的處罰。

(3)改善停車服務設施

西陵老城區普遍存在停車設施供給不平衡以及停車服務設施老舊等現象。為了緩解老城區的交通壓力,政府部門應該根據宜昌市的交通發展速度,隔三到五年對停車服務設施進行整頓、改革。如調整CBD等大型商業圈的配建泊位數,合理設計交通壓力大的主干道路內、外停車泊位數;改善小區、商業區等地下停車場的設施環境,定期安排清潔工清理停車場內的雜物,保證停車場內良好的環境衛生;管理部門定期檢查和維修停車設施,保障停車設施的使用效率;完善交通誘導設施,如商業區、小區停車引導和嚴禁停車標牌設計規范化、老舊社區停車線清晰化等。[3]

4、結語

解決宜昌市主城區靜態交通問題,從宏觀層面涉及到規劃、政策法規、體制、管理、投融資及技術等多方面因素,從微觀層面上則要宜昌市主城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對城市靜態交通的規劃、設計與管理,控制城市的交通需求,幫助創造快速、舒適、方便、清潔、有效的城市交通,提升城市形象,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4]

參考文獻:

[1]宜昌市規劃局.宜昌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年)概況[EB/OL].http://www.ycupo.com/ghzlg01-2.asp.

[2]郭建.城市靜態交通問題及對策研究[J].三峽大學學報.2008(9):81-82

[3] 陳峻. 城市停車設施規劃方法研究[D].東南大學學報. 2000.

[4] 藍嵐,莫乾樹.山地城市靜態交通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2013(13):17-18

猜你喜歡
主城區宜昌市停車位
俄要為免費停車位“瘦身”
如此減肥
正點
成都城市空間形態動態特征分析
重慶主城區首次購房按揭財政補助政策延長5年
食用菌市場近期行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